启阳城,始建于春秋时期的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启阳意为“开启太阳”,是今山东省临沂市城区的最早溯源之一。
《春秋》载:“哀公三年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当时鲁国为了强化国防,16年内修建了8座城池,启阳城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是鲁国的重要国防屏障。西汉时期因避汉景帝刘启讳,启阳城更名开阳城。启阳之名延用了335年。
东汉时,琅琊王刘京将琅琊国建都开阳城,开阳自此称琅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启阳城
- 地址:山东临沂
临沂建城
启阳城的建城时间一般是春秋时期的鲁哀公三年即公元前492年,《左传》中曾有记载“季孙斯、叔孙州仇帅师城启阳。”意思是说季孙斯、叔孙州仇率领部队在启阳这个地方建城。
在这之前,在目前临沂市的三区境内一共有三个古城池,一个是上面所说得启阳城,还有一个是祝丘城,建于春秋时期鲁桓公五年(公元前707年),距今已有2714年的历史,位置大概在现在的河东区;第三个是中丘城,建于鲁隐公七年(公元前716年),位置历史上争论过多,但大体是在现临沂城的北面,虽然这两个城池建城时间比启阳城要早,但由于离现在的临沂城距离较远,因而不被认为是临沂城故城,儘管如此,在临沂城内,仍然有以这两个古城命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