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问津

2017-11-06 09:18:04 百科
问津

问津

问津,汉语辞彙。

拼音:wèn jīn

释义:①询问渡口;问路: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②寻访探求:后遂无问津者|寻师讲道,结友问津。

③探询情况:不敢问颍。无人问津。④软体名:一种知识交易平台软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问津
  • 外文名:kiford
  • 拼音:wèn jīn
  • 类别:词语
  • 基本解释:打听渡口

词语拼音

问津:wèn jīn

基本解释

[make inquiries;have interest in] 打听渡口,后引申为探求途径或尝试。
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遂无问津者。——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这是一个词语,本意是打听渡口,现比喻没有人访求、探求或尝试。
问津还是一种软体的名字。

出处与详解

1、询问渡口
①《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②宋 陆游 《郊行》诗:“ 桐君山 路无多远,元自知津莫问津。”
③清 曹寅 《渡潞河题壁》诗:“水流沙阔岸无尘,策马东来此问津。”
2、寻访或探求。
①晋 陶潜 《桃花源记》:“ 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② 南朝 梁 沉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寻师讲道,结友问津。”
③唐 方乾 《上越州杨岩中丞》诗:“试把十年辛苦志,问津求拜碧油幢。”
③宋谢枋得《庆庵寺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④明 顾大典 《青衫记·郊游访兴》:“花光艳,草色新,且停骖向仙源问津。”
3、比喻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
①阿英 《津平日记选·一九四九年四月十五日》:“一般售价,至少高过 沉市 十倍,不敢问津。”
②冯骥才 《雕花菸斗》:“他落魄了,被人遗忘了,无人问津了。”.

相关记载

原文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问津

注释

耰(优):播种。
辍(绰):停。怃(五)。
问津:问路。津:原指渡口。

译文

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问路。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孔丘吗?”“是。“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那里。”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天下到处局势混乱,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政见不同的人(指孔子),还不如跟随避世的隐士呢(指自己)。”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

史料考证

孔子使子路问津地址,尚缺史料考证。目 前存在以下几个地点争议。
一、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孔子河村孔子河畔
孔子河畔有一问津书院,民间俗尘“孔庙”,因《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典故而得名。问津书院前身建于公元前164年至公元前122年间,因邾县(即新洲)庶民在孔子山耕地时掘出一块石碑,上刻“孔子使子路问津处”八个秦隶大字。
西汉淮南王刘安遂命在发掘地建一亭,将石碑立于亭内。同时,在孔子山傍孔子河滨修建孔庙祭孔,并徵召学士在庙内讲学着书。
二、河南新蔡县“问津处”位于新蔡县城南五公里的关津乡关津集南首,106国道西侧。距106国道10余米。进出便利,距驻马店市107公里,距查岈山风景区130多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2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60多公里。
三、河南省罗山县“问津处”位于,罗山县子路镇子路湖畔。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