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汤刑》:“”,是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
(2)《汤誓》: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
(3)《汤诰》:商汤发布的告示。将夏王的罪恶和商朝的政治纲领宣告各老百姓。
除此之外,还有《甘誓》 《盘庚》 《伊训》等篇章也都是商朝具有效力的法律档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商朝法制
- 《汤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 《汤誓》: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
- 《汤诰》:商汤发布的告示
指导思想
商朝的法制指导思想在夏朝奉“天”罚罪法制观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发展,更加强调“神”尤其是祖先神的作用。
在这种天命观的影响下,商人十分迷信鬼神。商王自称是上帝的儿子,即“下帝”也称天子。
因此,执行占卜的神职人员——巫,史等,在商朝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王权神授观下,商朝的法律也都是一“天”与“神”的名义制定的。如“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语。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汝,罔有攸赦。”以天的名义对夏进行讨伐。
刑事立法思想
1、神权法思想
这种神权法思想起源于原始的宗教迷信,就是把统治者的一切法律活动都说成是上帝和鬼神的力量,统治者是承受“天命”“代天行罚”。从而给他们的统治蒙上一层宗教迷信的保护色彩,更具迷惑性和威慑力。
2、占卜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刑名
“刑名从商”是指商朝的刑事立法已经相当完备了。
继续沿用原商朝部落某些习惯和夏朝颁布的对商又行之有效的法律;同时根据新情况颁布一些命、诰、誓等。商朝的刑名较多,而且多为后世法律所採用。
1、死刑
(1)戮:就是活着刑辱示众,然后再斩杀。
(2)炮烙:就是在铜柱上涂油,下加炭加热,令有罪者行其上,很快就会坠入炭中烧死。
(3)醢,把犯罪者捣成肉酱。
[醢九侯] 此案发生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入之纣”,但九侯的女儿不喜淫,纣王发怒,就把九侯的女儿杀了。九侯因此受牵连,被纣王处以死刑,行刑后被剁成肉酱。
(4)脯,把犯罪者晒成肉干。
[脯鄂侯] 此案发生在商朝末期。鄂侯因对九侯案不满而与纣王发生争辩,被纣王处以死刑,行刑后晒成肉干。
(5)劓殄:劓殄。即刑殄,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相当于后世的族诛。
(6)剖心
2、肉刑
(1)墨刑,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额上刺刻后,涂以墨色。
(2)劓刑,割掉鼻子的刑罚。
(3)刖刑,就是断足的刑罚。还有说是膑刑,挖去髌骨。
(4)宫刑,即破坏犯罪者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宫刑最初适用于淫乱行为,所以 也叫作淫刑。宫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
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
3、徒刑
将犯罪者拘系使其劳作的刑罚。
罪名
1、捨弃穑事
2、不从誓言
3、不吉不迪
4、颠越不恭
5、暂遇奸宄
6、不有功于民
婚姻家庭制度
婚姻家庭立法
一夫一妻制(一夫一妻多妾)
妻妾之分--嫡庶之分
继承制度立法
1、商初,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但以弟及为主。
2、商朝中后期,随着私有制的发展,私有观念进一步加强,父死子继逐渐取代兄终弟及。
3、实行父死子继以后,商朝后期,又逐渐实行嫡长继承制。
所谓嫡长继承制,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司法机关
商王掌握着最高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商朝的中央司法长官为“司寇”,其下设“正”、“史”等审判官。
商朝的司法审判具有鲜明的天罚神判特色,司法裁判、定罪量刑常常是通过占卜,由“神判”来决定。占卜的官吏也有一定的司法权 “贞,王闻惟辟。”。“贞,王闻不惟辟。”
监狱
1、圜土
2、囹圄
3、羑里:羑里是一个地名,在今河南汤阴县。 “纣囚西伯(即周文王)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