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商务送礼

2017-09-18 17:27:09 百科

商务送礼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仁、仪、礼、智、信",其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经典、最辉煌的一页。它的影响深远,至今还倍受推崇。因此,商务送礼也就成了最能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商务送礼
  • 最经典最辉煌:礼
  • 本质:沟通方式。
  • 注重:礼尚往来

风俗习惯

赠送礼品的风俗习惯人们已屡见不鲜,提起礼品,人们首先想到节日庆典。然而,在当今的商业事务中,赠送礼品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美国商务活动中,每年所赠礼品超过5000万件,总金额达9.26亿美元。商务送礼,美国人称之为是广告促销、传播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的最直接的广告。合适的礼物既表达了心意,又让对方不自觉地接受了广告,达到宣传或促销效果,确实令不少商家青睐。本公司特将商业礼品分为四类:会议礼品、公关礼品、促销礼品与庆典礼品,几乎涵盖了所有礼品的目的与形式,对企业在商业运作过程中大有裨益。
商务送礼
商务送礼为何存在?赠送礼品是给客户表示感谢,使已有的关係得到进一步加强。许多精明的公司经常在客户定期购货后,与客户共进宴餐,或者是在其它活动结束后,给客户赠送礼品。商业礼品能起到广告宣传作用,达到感谢目的,同时又巩固、加强了公司与客户之间已有的良好关係。对于促销礼品却可以促进商品的销售,同时加深了品牌印象。如果客户保留的时间越长,则广告效果越持久、深刻。

赠送技巧

商务送礼赠送技巧:商务礼品是一种有目的的广告和促销手段,与大众媒体广告不同。公司无论大小,都期望他们所赠送的礼品被视为具有私人性质。雅鹤湘绣善于运用直接的、具有私人性的促销手段,可以帮助客户制定切实有效的赠送礼品计画。确保赠送礼品的计画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包括选择对象,根据不同对象决定何种礼品,是否在礼品上刻上名字,何时以何种方式分发礼品等,当然还有是选一种还是多种作为赠送的礼品。
何种礼品较受欢迎;在数以千计的产品中,有没有适合不同公司用的礼品?本公司民间艺术品作为礼品最受大小公司欢迎。另据IncentiveMarketing杂誌调查,艺术装饰品多个系列。此外新潮流行的礼品也颇受推崇,在礼品行业几乎每年都有新品推出,迎合市场求新求变的心理。
赠送礼品把握时机;大多数礼品赠送者认为,选择送礼时间相当重要。据最新调查表明,对大多数公司来说,选择新春、元旦、中秋、圣诞节仍然是最流行的做法,但也有选择公司成立周年纪念、公司会议、公关、促销、个人的生日等时间的。有些公司习惯当面亲手把礼品送给客户,如展销会、促销时、以及定货会。某上市公司的发言人说:我们选择的礼品,在客户参观时,我们用礼品来吸引他们。我们送的礼品能使他们回想起参观活动,而且赠送的礼品能带回家。雅鹤湘绣对我们来说是极好的礼品,因为它是装饰房间的佳品。在推销定货会上我们把装修品作为礼品赠送,上面刻有品牌标识,这将使客户永远记住我们的公司,他们为随身带着这样一只高质量钢笔而自豪。
商业礼品效益何在;根据调查显示,47%的应答者认为商务送礼在答谢客户、发展业务方面非常有效,39%的应答者认为多少有点效,仅仅有2%的应答者认为无效。在评估大众媒体或商务送礼时,準确地衡量其有效性可能很难。赠送礼品不一定是为了促销,商业性送礼的效益使我们回想起说“谢谢你”时的目的。一位职业经理人的话很具代表性:我认为有效性建立在礼品对接受者的用处上。如果赠送的礼品打破了桌面的整洁,或是根本没有用,可能礼品会有负效应。如果所赠送的礼品经常用得着,顾客就会经常想着赠送者或赠送礼品的公司。
商业礼品赠送要领;根据多年的从业经验,特总结得出如下规律要点,供欲实施礼品传播计画的公司参考:1.根据不同的受礼对象选择不同价值的礼物。2.根据受礼对象的趣味不同,精心挑选。3.选择最佳赠送礼品的好时机,给人留下更深的印象。4.赠送的礼品要品质优,适用性强,经久耐用。5.最好让礼品更具有私人性、专一性。6.礼品的包装要精緻美观,吸引人。7.如有可能,亲自或者让信使分发礼品。8.根据礼品用途选择不同的赠送场合,如供家庭用的礼品最好送到接受者家里,而不要是在办公室。
作为生意人,我们免不了“送礼”的俗套,每年挖空心思地给上下游客户、各路财神送出不计其数的礼品。然而,这些花费了我们巨大人力财力,寄託了我们热望的礼品,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呢?大部分朋友都会感觉不理想,甚至有“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无奈。

送礼原则

区别于朋友间的友情馈赠,商务送礼是一门艺术,因此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幺、怎幺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根据古今中外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给出如下四点送礼原则:
1、礼品轻重得当
一般讲,礼品太轻,又意义不大,容易让受赠者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係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品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品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品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官员、上司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选择轻重适当的礼品,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2、时间间隔适宜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3、注意风俗禁忌
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有人送礼会送香水,可是送礼的人却不知道受礼人对香水敏感,这不是在间接讽刺人家吗,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最终只能不欢而散。鑒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例如,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在别人甜蜜时送一首“分手快乐”的悲歌,如果他可以一脚把你从这里踢到几百里外的话,我想想他一定会这幺做的!
4、礼品要有意义
礼品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品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品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品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送礼方法

现代社会交往中送礼越来越被大家重视,给领导送礼,客户送礼等等。送礼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回礼,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够惨的。那幺,怎样才能防患于然,一送中的呢?关键在于藉口找得好不好,送礼的说道圆不圆,你的聪明才智应该多用在这个方面。
送礼通常有以下方法:
1、借花献佛
如果你送土特产品,可以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自己又没花钱,不是特意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害怕你目的性太强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2、暗渡陈仓
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係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3、借马引路
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係,你不妨选送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便不好拒收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藉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谊的目的,实为上策。
4、移花接木
张先生有事要托刘先生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刘先生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小张先生的太太与刘先生的女朋友很熟,张先生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夫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迴运动能收奇效。
5、先说是借
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撂着也是撂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只要你不催着要他还,天长地久也变成了送了,这样也可减少受礼者的心理负担,你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
6、藉机生蛋
一位下属受上司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上司红木镜框中镶的字画感觉是一幅拓片,跟家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还有他赠送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上司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十分喜爱,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7、借路搭桥
你可以在送礼的时候对受礼者说是以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买下的,象徵性的向受礼者收一些费用,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

参考礼品

雅鹤湘绣

进入十九世纪以后,随着湘绣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众多刺绣艺人不断深索和一大批出色的中国国画家潜心投入,湘绣吸收了我国古老文化中绘画、刺绣、诗词、书法、金石等诸种艺术精华,从而形成了以中国画为基础、以数十种针法和多种色阶的绣线,在各类底料上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出物象外形内质的自行特色。二十世纪初湘绣以其独特风格,在国内外获得多项殊荣,成为饮誉世界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雅鹤湘绣巧妙的将我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及其他艺术与刺绣融为一体,形成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几近二百种颜色的绣线和上等丝绸、绸缎,手工以针代笔,巧妙的运用一百多种针法进行创作或还原画面的独一无二的中国刺绣流派。最显着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构图章法谨,画面质感强,无愧于“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湘绣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在现代生活中,送礼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务往来、朋友结婚、生日、逢年过节等等人们都会想到送礼,可同时送礼又常常会让我们非常的纠结,总想精心挑选的礼物让对方满意。传统的送礼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送礼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型的礼品便应运而生,它就是高端礼品。

礼品册

在现代生活中,送礼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务往来、朋友结婚、生日、逢年过节等等人们都会想到送礼,可同时送礼又常常会让我们非常的纠结,逛了半天的商场却仍苦恼于不知道该送什幺样的礼品?好不容易挑出一件礼品送出去,却不知道收礼人是否满意?传统的送礼方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送礼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型的礼品自选模式便应运而生,它的载体就是礼品册,礼仪之邦送礼网推出的礼品册便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每本礼品册包括编号、密码、兑换流程及同价位的几十款时尚礼品组成,送礼人只需送一本礼品册,收礼人收到礼品册后可以根据个人爱好从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礼物,可以通过打电话、网上和现场兑换。礼品册从几十元至上万元,满足各种预算需求。目前市面上推出的礼品册很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当属礼仪之邦礼品册,它是目前市面上唯一的收礼自选到满意的礼品册。它与其它礼品册最大的区别在于,收礼人如果从礼品册中挑选不满意,还可以到网上数万中礼品中挑选,如果挑选的礼品低于原礼品册的价格,则会返回到用户的帐户中保留。

外国送礼文化

不同的国家发展脉络是不一样的,所形成的送礼文化也是各不相同,像中国的送礼文化,经过几千年历史的精萃,博大而精深,深沉而后敛,但也紧随着时代的脉搏在发展。正是由于各种各样不同的影响因素,发展出了不同的送礼文化。我们通过一些小细节,一起来看一下各国送礼文化吧。
法国送礼文化:送花别綑扎
在法国送礼,一般选在重逢时。礼品选择应表示出对法国主人的智慧的讚美,应邀去法国人家用餐时,应送几枝不綑扎的鲜花。
德国送礼文化:送礼讲究包装
在德国送礼,对礼品是否适当、包装是否精美要格外注意,玫瑰是专送情人的,绝不可随便送;德国人喜欢应邀郊游,但主人在出发前需要做好细緻周到的安排。
荷兰送礼文化:食品,少送
在荷兰,人们大多习惯吃生、冷食品,送礼忌送食品,且礼物要用纸製品包好。到荷兰人家做客,切勿对女主人过于殷勤。在男女同上楼梯时,其礼节恰好与大多数国家相反:男士在前,女士在后。
英国送礼文化:讨厌有公司标记的礼品
英国人讲究外表,一般送礼都是送花费不多的东西,如高级朱古力,名酒和鲜花也是英国人收礼的最爱之物,合适的送礼时机应是晚餐后或看完戏之后。对标有公司标记的礼品,英国人普遍不欣赏。公司若送礼,最好以老闆和私人名义。
阿拉伯国家送礼文化:初次见面不送礼
阿拉伯人初次见面时不送礼,否则会被视为行贿。按阿拉伯习俗,用旧的物品和酒不能送人;特别不能送礼物给有商务往来的熟人的妻子。更不可询问他们的家居情况。去阿拉伯人家参观做客,千万不能盯住一件东西看个不停,那样阿拉伯主人一定会要你收下这件东西,否则心里将鄙视你。
拉丁美洲送礼文化:不能送手帕、刀剪
在在拉丁美洲,不能送刀剪,否则被认为是友情的完结。手帕也不能作为礼品,因为它是和眼泪相联繫的。拉丁美洲人喜欢美国生产的小型家用产品,比如厨房用具等。在拉美国家,徵税很高的物品极受欢迎,最好不送奢侈品。
美国送礼文化:送礼,当面打开
一般来说,美国人不随便送礼。有的在接到礼物时常常显得有些难为情。如果他们凑巧没有东西回礼,就更是如此。但是逢节日、生日、婚礼或探视病人时,送礼还是免不了的。
美国人最盛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物。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朱古力糖或盆景等。礼物多用花纸包好,再繫上丝带。按照美国传统,圣诞节的前几天还有个“白圣诞节”,届时,人们用白纸包好礼物送给附近的穷人。
此外,美国人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有时只送三个梨也不感到菲薄,不同于中国人讲究成双成对。美国人收到礼物,一定要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立即向送礼者道谢。礼物包装都较讲究,外表精美华丽,里面却不一定是太贵重的东西。有时打开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美包装,露出来的只是几颗朱古力糖而已。
俄罗斯送礼文化:千万别送钱
俄罗斯人送礼和收礼都极有讲究。俄罗斯人忌讳别人送钱,认为送钱是一种对人格的侮辱。但他们很爱外国货,外国的糖果、烟、酒、服饰都是很好的礼物。如果送花,要送单不送双,在他们看来,双数是不吉利的。
日本送礼文化:礼,一定要送,不必有用
日本人讲究礼仪,有送礼的习俗。但一般送些对其本人没啥用途的物品,收礼人可以再转送。日本人喜欢中国的丝绸、名酒及中药,对一些名牌货也很喜欢,但对有狐獾图案的东西则比较反感,因为狐狸是贪婪的象徵,獾则代表狡诈。到普通百姓家做客,送菊花只能15片段预告瓣,皇家徽章才有16瓣的菊花。

十二项原则

在国际交往之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备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範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个人形象在国际交往中之所以深受人们的重视。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个人形象在构成上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它们亦称个人形象六要素。
第一、是仪容。仪容,是指一个人个人形体的基本外观。
第二、是表情。表情,通常主要是一个人的面部表情。
第三、是举止。举止,指的是人们的肢体动作。
第四、是服饰。服饰,是对人们穿着的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的统称。
第五、是谈吐。谈吐,即一个人的言谈话语。
第六、是待人接物。所谓待人接物,具体是指与他人相处时的表现,亦即为人处世的态度。
二、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主要要求是: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的所在单位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周恩来同志曾经要求我国的涉外人员“具备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严格的组织纪律,在任何複杂艰险的情况下,对祖国赤胆忠心,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一切”。江泽民同志则指出:涉外人员必须“能在变化多端的形势中判明方向,在错综複杂的斗争中站稳立场,再大的风流中也能顶住,在各种环境中都严守纪律,在任何情况下都忠于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体现中国人民的气概”。他们的这些具体要求,应当成为我国一切涉外人员的行为準则。
三、求同存异
第一、 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第二、 在国际交往中,到底应当遵守何种礼仪为好?
首先,对于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是应当予以承认的。
再者,在涉外交往中,对于类似的差异性,尤其是我国与交往对象所在国之间的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评判是非,鉴定优劣。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一般而论,目前大体有三种主要的可行方法。
其一,是“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採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中涉外交往中基本下採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採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则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对于国际上所通行的礼仪惯例认真地加以遵守。
四、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独有的风俗习惯。 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国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是因为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 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五、信守约定
作为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信守约定”的原则,是指在一切正式的国际交往之中,都必须认真而严格地遵守自己的所有承诺。说话务必要算数,许诺一定要兑现,约会必须要如约而至。在一切有关时间方面的正式约定之中,尤其需要恪守不怠。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信守约定”,对一般人而言,尤须在下列三个方面身体力行,严格地要求自己。 第一,在人际交往中,许诺必须谨慎。第二, 对于自己已经作出的约定,务必要认真地加以遵守。第三,万一由于难以抗拒的因素,致使自己单方面失约,或是有约难行,需要儘早向有关各方进行通报,如实地解释,并且还要郑重其事向对方致以歉意,并且主动地负担按照规定和惯例因此而给对方所造成的某些物质方面的损失。
六、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要示人们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要遵守好“热情有度”这一基本原则,关键是要掌握好下列四个方面的具体的“度”。
第一,要作到“关心有度”。
第二,要作到“批评有度”。
第三,要作到“距离有度”。
在涉外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距离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种,它们各自适用不同的情况。
其一,是私人距离,其距离小于0.5米之内。它仅适用于家人、恋人与至交。因此有人称其为“亲密距离”。
其二,是社交距离, 其距离为 大于0.5米,小于1.5米。它适合于一般性的交际应酬,故亦称"常规距离"。
其三,是礼仪距离。其距离为大于1.5米,小于3米 。它适用于会议、演讲、庆典、仪式以及接见,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敬意,所以又称"敬人距离"。
其四,是公共距离。其距离在3米开外,适用于在公共场同陌生人相处。它也被叫作"有距离的距离"。
第四,要作到“举止有度”。要在涉外交往中真正作到“举止有度”,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要随便採用某些意在显示热情的动作。
二是不要採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七、不必过谦
不必过谦的原则的基本含意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过度地对外国人进行谦虚、客套。
八、不宜先为
所谓“不宜先为”原则,也被有些人称作“不为先”的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在涉外交往中,面对自己一时难以应付、举棋不定,或者不知道到底怎样作才好的情况时,如果有可能,最明智的做法,是儘量不要急于採取行动,尤其是不宜急于抢先,冒昧行事。也就是讲,若有可能的话,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妨先是按兵不动,然后再静观一下周围之人的所作所为,并与之採取一致的行动。
“不宜先为”原则具有双重的含意。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难以确定如何行动才好时,应当儘可能地避免採取任何行动,免得出丑露怯。另外一方面,它又 要求人们在不知道到底怎幺作才好,而又 必须採取行动时,最好先是观察一些其他人的正确作法,然后加以模仿,或是同当时的绝大多数在场者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九、尊重隐私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下列八个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
其一,是收入支出。
其二,是年龄大小。
其三,是恋爱婚姻。
其四,是身体健康。
其五,是家庭住址。
其六,是个经历。
其七,是信仰政见。
其八,是所忙何事。
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八个方面的问题。为了便于记忆,它们亦可简称为“个人隐私八不问”。
十、女士优先
所谓“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一条重要的礼仪原则,它主要适用于成年的异性进行社交活动之时。“女士优先”的含意是:在一切社交场合,每一名成年男子都有义务主动自觉地以自己实际行动,去尊重妇女,照顾妇女,体谅妇女,关心妇女,保护妇女,并且还要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去为妇女排忧解难。倘若因为男士的不慎,而使妇女陷于尴尬、困难的处境,便意味着男士的失职。
“女士优先”原则还要求,在尊重、照顾、体谅、关心、保护妇女方面,男士们对所有的妇女都一视同仁。
十一、爱护环境
作为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之一,“爱护环境”的主要含意是:在日常生活里,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地加以爱惜和保护。
在涉外交往中,之所以要特别地讨论“爱护环境”的问题,除了因为它是作为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的社会公德之外,还在于,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它已经成为舆论备加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国际交往中与此有 涉时,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有两点。
第一,要明白,光有“爱护环境”的意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 要有实际行动。
第二,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在“爱护环境”的具体问题上要好自为之,严于自律。具体而言,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特别需要在“爱护环境”方面备加注意的细节问题,又可分为下列八个方面。
其一,不可毁损自然环境。
其二,不可虐待动物。
其三,不可损坏公物。
其四,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
其五,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
其六,不可随地吐痰。
其七,不可到处随意吸菸。
其八,不可任意製造噪声。
十二、以右为尊
正式的国际交往中,依照国际惯例,将多人进行并排排列时,最基本的规则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
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但凡有必要确定并排列时的具体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为尊”都是普遍适用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