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唐诗精选+宋词精选

2019-07-02 14:14:14 百科
唐诗精选+宋词精选

唐诗精选+宋词精选

基本介绍

  • 书名:唐诗精选+宋词精选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页数:624页
  • 开本:16
  • 作者:管士光
  • 出版日期:2012年7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品牌:大象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仅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便收录了二千二百余位诗人的作品近五万首。千百年来,唐诗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至今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借鉴。词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在文学史上,词以其特有的抑扬顿挫的音乐美、错综複杂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法及其所抒发的真情实感,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样式。《唐诗宋词精选(唐诗精选+宋词精选)》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在篇目选择上力图把唐诗中最有代表性的精华推荐给广大读者,对字词典故加以必要的注释,对每首诗歌均有简要的“品鉴”,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作者简介

管士光,1956年8月生,山东梁山人。1985年毕业乾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主要着作有《李白新论》(合着)、《唐人大有胡气》、《浅草集》、《管士光作品集》等;选注本有《唐人绝句一千首》、《新编唐诗三百首》、《李白诗歌全集》、《王安石散文选》、《唐诗精选》、《宋词精选》等;主编有《中国小说大辞典》、《禁书详解》等。发表有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文学、文化和出版工作的论文数十篇。是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图书目录

《唐诗精选》目录:
前言
王绩 二首
野望
秋夜喜遇王处士
卢照邻 二首
曲池荷
送二兄入蜀
骆宾王 二首
在狱咏蝉
于易水送人
杜审言 三首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赠苏绾书记
渡湘江
王 勃 四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山 中
送兄
蜀中九日
杨 炯 一首
从军行
韦承庆一首
南行别弟
宋之问 一首
渡汉江
贺知章二首
回乡偶书二首(选一)
咏柳
陈子昂 一首
登幽州台歌
张若虚一首
春江花月夜
张 说 一首
蜀道后期
张九龄二首
望月怀远
照镜见白髮
张 旭 一首
山中留客
王之涣二首
登鹳雀楼
凉州词二首(选一)
王 翰 一首
凉州词
王 湾 一首
次北固山下
孟浩然三首
过故人庄
春晓
宿建德江
畅诸一首
登鹳雀楼
王昌龄 七首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选一)
从军行七首(选二)
出塞二首(选一)
长信秋词五首(选二)
闺 怨
丘 为 一首
左掖梨花
祖咏 一首
终南望余雪
王 维 十三首
相思
山 中
临高台送黎拾遗
杂诗三首
鸣鸣涧
鹿 柴
竹里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送元二使安西
失 题
使至塞上
高 适 四首
燕歌行并序
别董大二首(选一)
塞上听吹笛
除夜作
李 白 十三首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渡荆门送别
望庐山瀑布二首(选一)
静夜思
望天门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蜀道难
送友人人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将进酒
送友人
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
早发白帝城
崔 颢 一首
黄鹤楼
储光羲一首
钓鱼湾
常 建 一首
题破山寺后禅院
刘方平 二首
夜月
春 怨
张 谓 一首
早 梅
刘长卿 四首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送灵澈上人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酬李穆见寄
杜甫 十二首
望岳
月 夜
春望一
春夜喜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绝色四首(选一)
旅夜书怀
秋兴八首(选一)
登 高
登岳阳楼
江南逢李龟年
钱起 一首
归雁一
岑参 三首
春 梦
逢入京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华 一首
春行即兴
裴 迪 一首
送崔九
贾 至 二首
春思
送李侍御赴常州
皇甫冉 一首
送王司直
司空曙 四首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喜外弟卢纶见宿
南原望汉宫
江村即事
顾况 三首
宫词五首(选二)
听角思归
严武一首
军城早秋
张继 一首
枫桥夜泊
郎士元 一首
柏林寺南望
严维一首
丹阳送韦参军
戴叔伦三首
过三闾庙
兰溪棹歌
苏溪亭
李端 三首
拜新月
听 筝
闺 思
柳中庸二首
江行
征人怨
韦应物 四首
寄李儋元锡
寒食寄京师诸弟
休日访人不遇
滁州西涧
戎 昱 三首
别离作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移家别湖上亭
于 鹄 二首
江南曲
巴女谣
灵澈一首
天姥岑望天台山
卢 纶 二首
塞下曲六首(选二)
李 益 五首
喜见外弟又言别
江南曲
夜上受降城闻笛
从军北征
边 思
韩拥 二首
寒食即事
宿石邑山中
刘 商 二首
乌夜啼
行营即事
冷朝阳 一首
送红线
杨 凭 一首
雨中怨秋
杨 凌 一首
秋原野望
李 约 一首
观祈雨
孟 郊 四首
游子吟
怨诗
古别离
洛桥晚望
陈 羽 一首
从军行
杨巨源 二首
城东早春
折杨柳
武元衡 一首
春兴
王播 二首
题木兰院二首
窦 群 一首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
韩 愈 五首
山 石
听颖师弹琴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选一)
榴花
王 建五首
新嫁娘词三首(选一)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宫人斜
雨过山村
江陵使至汝州
张籍 三首
秋思
送蜀客
与贾岛闲游
张仲素 三首
秋闺思二首
汉苑行
薛 涛 二首
送友人
筹边楼
刘禹锡 六首
潇湘神
竹枝词二首(选一)
石头城
乌衣巷
杨柳枝词九首(选一)
和乐天《春词》
李 绅 二首
悯农二首
白居易 七首
赋得古原草送别
长恨歌
池 上
问刘十九
暮江吟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舟中读元九诗
窦巩一首
南游感兴
柳宗元 四首
江雪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陈 翊 一首
送别萧二
卢 仝 一首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姚 合 二首
闲 居
穷边词
贾 岛 五首
寄韩潮州愈
寻隐者不遇
剑 客
题兴化寺园亭
三月晦日送春
元稹四首
行 宫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得乐天书
菊 花
刘 皂 一首
旅次朔方
皇甫松 二首
採莲子二首
杨敬之 一首
赠项斯
刘采春 四首
哕喷曲六首(选四)
张祜三首
宫词
赠内人
题金陵渡
施肩吾 一首
望夫词
崔 郊 一首
赠婢
李敬方 一首
汴河直进船
韩琮 二首
晚春江晴寄友人
暮春泸水送别
朱庆余二首
闺意献张水部
宫词
李 贺 九首
雁门太守行
马诗二十三首(选四)
南园十三首(选四)
徐凝二首
庐山瀑布
忆扬州
刘 叉 二首
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
偶 书
许 浑 三首
塞上曲
鹹阳城东楼
谢亭送别
杜牧 九首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江南春绝句
赤壁
泊秦淮
寄扬州韩绰判官
遣 怀
山 行
秋夕
清 明
雍 陶 三首
题情尽桥
和孙明府怀旧山
天津桥望春
赵嘏 三首
寒塘
江楼感旧
西江晚泊
李 昂 一首
宫中题
温庭筠 四首
商山早行
碧涧驿晓思
瑶瑟怨
蔡中郎坟
李商隐 三首
无题
乐游原
夜雨寄北
崔珏 一首
哭李商隐二首(选一)
陈 陶 三首
续古二首
陇西行四首(选一)
崔橹二首
华清宫四首(选二)
曹邺 六首
四怨诗四首
官仓鼠
早秋宿田舍
薛能一首
黄蜀葵
郑畋一首
马嵬坡
罗邺二首
秋怨

贯休二首
公子行
马上作
于渍一首
里中女
罗 隐 四首


自 遣
感弄猴人赐朱绂
陆龟蒙三首
月成弦
新沙
别离
韦庄 三首
台城
古别离
金陵图
钱翊九首
江行无题百首(选八)
未展芭蕉
来鹄 一首

聂夷中 二首
田 家
公子行
司空图 三首
退居漫题七首(选一)
华 下
河湟有感
章碣 二首
焚书坑
东都望幸
秦韬玉 一首
贫 女
韩僵三首
新上头
已 凉
深 院
杜荀鹤 四首
再经胡城县
闽中秋思
溪兴
小松
郑谷 三首
感兴
淮上与友人别
雪中偶题
王 驾 一首
社 日
郑遨二首
富贵曲
伤农
金昌绪一首
春怨
张 泌 一首
寄人二首(选一)
花蕊夫人徐氏一首
述国亡诗
无名氏 六首
题红叶
题玉泉溪
杂诗四首
……
《宋词精选》

序言

前言
唐代诗坛群星灿烂、百花齐放,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无论是内容的丰富、题材的多样,还是体制的完备、技巧的成熟,唐诗都超越前代而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
在所谓“文章道弊五百年”(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之后,唐诗的繁荣不是偶然的。唐朝的建立者目睹了隋朝的覆亡,取得了重要的经验教训,採取了一些比较开明的措施,促进了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贞现之治”。太宗以后,宫中虽几易其主,但太宗的一些政策措施基本上延续下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长期积累,至开元年间。唐朝历史进入了另一个高峰期“开元之治”。这一时期长速二十余年,史书常将开
元与天宝并称,誉为“盛唐”。唐朝中期,虽然经历了“安史之乱”的破坏,但唐朝经济在某些地区仍然获得相对稳定的发展,尤其是未遭战乱的南方,经济发展更为明显,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促进了交通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不仅为诗人们的生活和写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而且丰富了诗人们的生活,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内轻,也使唐诗的传播变得较为容易。另外,唐承隋制,仍以科举取士,而科举考试的项目之一即是诗赋。于是苦攻诗赋,便成为唐代一般丈人进入仕途的重要手段,从而形成了重视诗赋的社会风气。同时,各门艺术的发展,对诗歌的兴盛也起了重要作用,如音乐、舞蹈的发展使唐诗扩大了题材範围,并获得了新的节奏感。李唐王朝在思想文化方面採取了比较明智的政策,对儒遭释兼收并蓄,这又大大活跃丁思想界,促进了文学,艺术各个流派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外文化以及唐朝各民族文化的互相交流与影响。这一切为庸诗的发展、兴盛準备了充分的条件。加之,唐代诗人认真总结了前代诗人的创作经验,并经过自己艰苦的创作实践,终于使诗歌这一文体形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总之,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仅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全唐诗》便收录了二千二百余位诗人的作品近五万首,千百年来,唐诗以其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读者,至今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扣艺术的借鉴。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欣赏,我们编辑了这册《唐诗精选》,在篇目选择上力图把唐诗中最有代表性的精华推荐给广大读者,对字词典故加以必要的注释,对每首诗歌均有简要的“品鉴”,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管士光
2011年5月9日
改定于静思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