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本书以传统演义小说的形式讲述了中国唐朝诗人笑傲江湖,横行边塞的传奇故事。
本书採用诗人生平和诗人作品相互印证的写作方式,兼顾历史的精彩纷呈和文学的惊才绝艳,叙述语言风趣幽默别开生面,特别适合青少年读者,尤其是中小学生阅读,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唐诗演义
- 作品别名:无诗不成唐
- 创作年代:21世纪20年代
- 文学体裁:章回体演义小说
- 作者:李晓润
- ISBN:9787302414827
- CIP数据核字:(2015)第212507号
-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 系列名:古典文学演义系列
- 开本:169mmX230mm
- 印张:18.25
- 字数:290千字
- 版次:2015年10月第1版
- 印次:2015年10月第1次印刷
- 定价:38.00元
- 产品编号:064310-01
- 经销:全国新华书店
作者简介
李晓润,江西宁都人,首都师範大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硕士,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戏曲学博士。天涯文笔最好的作者之一。他对古典文学的讲解独树一帜,得到无数读者的广泛讚誉,已出版《无诗不成唐》(浙江大学出版社)、《功夫皇帝李连杰画传》(团结出版社)、繁体版《小河淌水和过桥米线》(台湾大地出版社)等书,现为编剧和自由撰稿人。
题记
如果人类可以穿越时光,那我一定要去盛唐。我要陪张九龄看海上生明月,听王维唱阳关三叠,站在祖咏身边望终南余雪。我还要随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听王昌龄表白一片冰心在玉壶,请求李白带我去长安饮酒,帮助漂泊西南的杜甫漫捲诗书。在夜来风雨之后,同孟浩然一起担忧花落知多少。烟花三月下扬州。姑苏城外,张继已经和我相约枫桥。
前言
在中国文学的圣殿里站着两排神祇,一边是唐朝的诗人,另一边是其他朝代的文人挤在一起。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对他们的文学成就与地位很不以为然,但看看庄子、司马迁、曹植、陶渊明、庾信和自己的老师苏东坡对此都没意见,他也只好忍气吞声。
假如没有唐诗,那幺唐朝的辉煌也就只有贞观永徽和开元天宝两大盛世值得一提了。每个国家都会有一段时间相对强盛,如果没有现代民主制度,这种依靠圣君贤相一时兴起建立的所谓盛世是很难持久的,最好的例证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他的开元盛世。
唐朝中后期在对外战争中败多胜少,武功战绩和宋朝一样不堪回首,但在后人眼里,它依然是那个“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中国第一王朝。这个王朝已经远去千年,但是在全世界的华人聚居区,依然有一条街道取名“唐人街”。这一切都和唐朝有关。
安史之乱使唐朝站在了悬崖边上,杜甫反而因此得出“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的结论。上天送给唐朝的天才诗人太多,所以唐人相信天佑大唐。
离开唐诗,唐朝就平淡无奇。因为唐诗,唐朝才无与伦比。
本书将带你回到那个惊才绝艳的时代,出新意于旧史之中,寄妙趣于文学之外。
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会喜欢唐诗。只要你喜欢唐诗,今日就应断屠,用买肉的钱买书。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唐诗在流传的过程中个别诗句有出入,对此本书在录入唐诗时参照了权威版本。因此,凡注明了录入版本的唐诗,即表示该诗还有其他版本。
最后需要补充的是,本书在创作的过程为了避免叙事凿空,主要参阅了以下古籍。
《唐诗鉴赏辞典》,俞平伯等着,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版。
《全唐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中华书局2003年版。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岳麓书社2009年版。
《大唐新语》,唐朝刘肃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隋唐嘉话》,唐朝刘餗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
《朝野佥载》,唐朝张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云溪友议》,唐朝范摅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酉阳杂俎》,唐朝段成式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唐摭言》,五代王定保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北梦琐言》,五代孙光宪撰,中华书局2002年版
《唐语林》,北宋王谠撰,中华书局2012年版。
《沧浪诗话校笺》,南宋严羽着,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唐诗纪事》,南宋计有功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唐才子传笺证》,元朝辛文房撰,中华书局2010年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朝纪晓岚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目录
第一回 王子安星沉碧海 骆宾王剑起清淮... 1
第二回 陈子昂寂寞登台 卢照邻苦痛投水... 12
第三回 恃才傲物杜审言 近乡情怯宋之问... 23
第四回 张若虚压倒全唐 贺知章老大回乡... 34
第五回 李颀解听又解赏 王翰醉卧在沙场... 43
第六回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54
第七回 王昌龄诗家天子 李太白上清沦谪... 65
第八回 王维独坐幽篁里 浩然不才明主弃... 77
第九回 张九龄请斩安禄山 李太白醉挑杨玉环... 90
第十回 李华凭弔古战场 杜甫献赋唐明皇... 101
第十一回 身当恩遇恆轻敌 功名只向马上取... 111
第十二回 杜少陵栖身草堂 李太白流放夜郎... 123
第十三回 夜泊枫桥成名胜 钦点诗人做翰林... 136
第十四回 祖咏望终南余雪 钱起见湘灵鼓瑟... 148
第十五回 韦应物侍卫君王 刘长卿刚而犯上... 158
第十六回 戴叔伦看鲤鱼上滩 刘方平听虫声报春... 171
第十七回 卢纶挂念司空曙 顾况调侃白乐天... 181
第十八回 李君虞夜上受降城 刘禹锡怀古西塞山... 192
第十九回 韩昌黎声讨大鳄 柳宗元同情捕蛇... 203
第二十回 居大不易白居易 始乱终弃元微之... 213
第二十一回 恨不相逢我未嫁 不知秋思落谁家... 226
第二十二回 孟东野走马观花 李长吉骑驴觅诗... 237
第二十三回 贾岛推敲月下门 张祜徘徊瓜洲渡... 247
第二十四回 沧海月明珠有泪 秋尽江南草未凋... 259
第二十五回 温庭筠横行考场 韦端己难忘娇娘... 273
篇章摘录
第二回陈子昂寂寞登台卢照邻苦痛投水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初唐四杰的最大功绩就是转变了这种绮丽的诗风。当时这种诗风的代表人物是上官仪,他的《入朝洛堤步月》名噪一时。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上官仪是唐高宗时的宰相。那时因为武则天喜欢东都洛阳,所以朝廷经常在东都办公。据《隋唐嘉话》记载,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上官仪独持国政,在一个等候上朝的凌晨,驱马登上洛水长堤。此时明月在天,上官仪缓辔徐行,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在场的文武百官觉得上官仪神采飞扬,飘飘欲仙,简直不是凡人。
但上官仪写得最多的还是“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一类的诗,人称“上官体”。这种诗就像浓妆艳抹的所谓美女,卸妆后其实平淡无奇。上官仪被后人记住还有一个缘故,他是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
上官体流行有两个原因:一是历史传承,在时间上初唐距离南朝不远,上官体其实就是齐梁文风的袅袅余音;二是上流社会喜好,连唐太宗李世民都喜欢这种华丽柔媚的诗体,李世民甚至亲自动笔写过宫体诗。有识之士认为宫体诗是南朝的亡国之音,伟大的王朝应该有自己的创造,而不是因循守旧。
初唐四杰之后,唐代诗文革新的主将陈子昂穿越剑门到达长安。其时骆宾王已经下落不明,卢照邻成了废人,王勃死于非命,杨炯也踏上了人生的最后旅程,正需要有人接过大旗冲锋陷阵。
初到长安的陈子昂也学起其他举子到处行卷,可是经常吃闭门羹。也难怪大家有偏见,四川才子司马相如曾经天下知名,可那已经是八百年前的事了。陈子昂并没有低下高昂的头,他决定出奇制胜。他在长安最热闹的风景名胜地曲江贴出告示,说自己有一把价值千金的古琴,当年司马相如就是用这把琴勾引卓文君。某月某日他将在曲江表演,表演完后拍卖古琴,如果遇到知音,他愿意把古琴免费相赠。
这个讯息很快传遍长安,那些达官贵人附庸风雅,到时果然齐聚大雁塔下。陈子昂拿出古琴当众演奏一曲《平沙落雁》,赢得阵阵掌声。他又请宫廷乐师当场鉴定,证实此琴确实历史悠久价值千金。达官贵人纷纷出价,最后炒到万金。正当主持拍卖的人宣布正式成交时,陈子昂突然把古琴高高举起,当场砸得粉碎,在场的人都目瞪口呆。
陈子昂不慌不忙打开随身携带的书箱,他不但从里面拿出自己印好的诗文集散发给在场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还站在琴台上慷慨陈词:
“在下陈子昂,是天府之国剑南来的举子。大家可能觉得这把古琴非常值钱,但我的文章更有价值。你们把我的诗文带回家,如果发现我说大话,可以把我赶回老家。顺便提醒一下,如果你们有女儿或妹妹待字闺中,可以等我考上进士之后再嫁。”
陈子昂不愧为广告大师,他在一夜之间成为大唐最耀眼的明星。全国各地的书商闻风而动,陈子昂的诗文集很快称霸畅销书排行榜,连他写给邻家女孩的情书也被书商找出来隆重包装出售。陈子昂顺利达到炒作目标,现在只要他在考场上发挥正常,主考官就不敢让他落榜。
陈子昂在二十四岁的时候金榜题名。进士考试没有年龄限制,而且唐朝每年录取的进士很少超过三十人,是真正的万里挑一。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也就是说三十岁考取明经,在别人眼里你已经是大器晚成;五十岁考中进士,还有人认为你是少年得志。二十四岁之前考取进士,整个唐朝也寥寥无几。贞元十六年(800年),已经二十九岁的白居易考中第四名进士,可他依然非常得意,因为他是其中年龄最小的,“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陈子昂中进士后不久就做了麟台正字,后来升任右拾遗,所以后世又称陈子昂为陈拾遗。他曾经两次随军出征,就在后一次出征契丹途中,陈子昂登上蓟北的幽州台。幽州台又名燕台,就是战国时燕昭王为了招纳贤才所筑的黄金台。陈子昂极目遥望,无限感慨。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最着名的诗,一般认为陈子昂自伤身世怀才不遇,但我觉得,陈子昂更有可能是在感叹人生有限而天地无极。
当陈子昂的魏姓友人上前线的时候,他写下《送魏大从军》鼓励朋友。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魏绛是春秋时晋国大夫,主张和北方游牧民族和谈,成功地消除晋国边患。这里借魏绛指魏大,魏大就是魏家老大。唐人习惯用兄弟排行称呼对方,杜甫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所以人称杜二;李白是李十二。
陈子昂的代表作还有《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清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其中“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意境高远,和《登幽州台歌》一样千古流传。他还写过三十八首组诗《感遇》,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列举了。
陈子昂在唐代文坛地位很高,好友卢藏用在为他的文集作序时说他“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白居易、韩愈、南宋刘克庄和金国文坛领袖元好问都曾盛讚陈子昂。
和骆宾王一样,陈子昂的死因也有几种说法。各种说法几乎都和他家乡射洪的县令段简有关。段简是一个九品芝麻官,按照常理不敢迫害名满天下的陈子昂,所以史家普遍认为是武三思在幕后操纵。
武三思迫害陈子昂的动机史书上没有留下明显线索,一般理解为武三思睚眦必报,陈子昂不肯低头。武三思是贵族子弟的典型,“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陈子昂是寒门进士的代表,“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唐朝历史上这两大派系一直互相轻视,中晚唐的牛李党争就是这两派公开宣战。双方为了战胜对方又竟相讨好宦官,最终导致这个伟大的王朝自己成了太监。
回过头来说说卢照邻。卢照邻比陈子昂大三十岁,可是因为陈子昂英年早逝,所以两人去世的时间相差无几。杨炯声称“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也就是说在他心目中,卢照邻才是四杰之首。是什幺让心高气傲的杨炯自愧不如?我想非《长安古意》莫属。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
复道交窗作合欢,双阙连甍垂凤翼。
梁家画阁天中起,汉帝金茎云外直。
楼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讵相识。
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
生憎帐额绣孤鸾,好取门帘帖双燕。
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着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
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
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
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
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
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
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
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
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
南陌北堂连北里,五剧三条控三市。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气红尘暗天起。
汉代金吾千骑来,翡翠屠苏鹦鹉杯。
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
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
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其中“百丈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使人想起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整首诗的风格也和《春赋》接近。而“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不知感动了多少恋爱中的男男女女。
初唐四杰虽然仕途坎坷,但是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还是情不自禁引吭高歌,为方兴未艾、来日方长的少年帝国喝彩。虽然“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乡之客”,但王勃看到的却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长安古意》名义上写的是不可一世的贵族豪强,实际上呈现的则是少年帝国雄视百代的狂放和帝国少年捨我其谁的张扬。
这首长诗当时和骆宾王的《帝京篇》齐名,但在后人眼里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在唐代长诗中,《长安古意》足以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颀名字拗口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白的《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分庭抗礼。杨炯的才华未必超越王勃,但他推崇卢照邻为四杰之首说明他很有眼光,单论诗歌成就,卢照邻确实当仁不让。
卢照邻是幽州范阳即今河北涿州一带的人,自号幽忧子。他的家乡和字号都有一个“幽”字,这个“幽”字缠绕了他一生。卢照邻在永徽五年大约十八岁的时候进入邓王府。邓王是唐太宗之弟,对卢照邻非常看好,把卢照邻比作司马相如。
离开王府后,卢照邻做过益州新都尉,此后长期在洛阳闲居。有一天家里突然来了几个捕快,把他押送洛阳监狱并抄走了他的书籍文稿。家人不知道出了什幺变故,赶紧找人设法营救。
卢照邻莫名其妙地坐了几个月牢,这天被带到洛阳一处深宅大院。沐浴更衣之后,一个锦衣华服的肥胖中年人对他进行审问。
“你是卢照邻?”
“是。”
“《长安古意》是你写的?”
“是的。”
“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你写的是谁呀?”
“纯属虚构。”
“不是写的武三思吗?”
“绝对不是。这首诗十几年前就开始写了,一直在不停地修改。那时候我根本没听说过梁王殿下,怎幺可能写他?”
那人竟然有些失望。
“你确定写的不是武三思?”
“不是。我只是泛泛而论,讽刺那些飞扬跋扈的新贵,长安城里向来不缺这种人。”
“武三思不就是这种人吗?”
“大人要是这幺说,那我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按照大人的逻辑,以后很多成语都不能用了。”
“怎幺呢?”
“人心不古是在怀念前朝,世事无常暗示朝廷有一天会灭亡,偃武修文是指镇压武氏,投桃报李是要报答李唐。”
中年胖子放声大笑,起身送卢照邻出门,到了门外随口问:“你觉得我嚣张吗?”
“大人和蔼可亲。”
卢照邻回到家才反应过来,这个笑容可掬的胖子很可能就是武三思本人。
当时武则天已经称帝,武三思如日中天,卢照邻没想到自己会招惹这种人,吓得从此再也没了灵感。祸不单行,此后不久他患上风疾。但传说他患病也和服用仙丹有关。唐朝皇室声称自己是老子之后,所以特别迷信道教,方士们提炼的所谓仙丹一律免检,结果接连放倒天可汗和初唐第一诗人,差点改变历史进程。
药王孙思邈曾经主动上门为卢照邻看病。孙思邈去世之后,绝望的卢照邻让家人带他回河北故乡,临行前朋友们送给他一些钱粮。马车经过阳翟也就是今天河南禹州的具茨山下的时候,卢照邻看见山水清朗,决定把这里当作终老的地方,买地数十亩修筑山庄。
此时他已经年过六十,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所以预先把坟墓筑好,没事就去坟墓里躺着休息,回首平生,着《五悲文》自伤身世,感叹自己命途多舛生不逢时。最后因为无法忍受病痛折磨,藉口出门垂钓,趁家人不注意跳进颍水深处。
中唐诗人卢仝是卢照邻的后人。他自号玉川子,隐居嵩山少室山,山下就是少林寺。他曾经和韩愈交游,朝廷两度请他做谏议大夫他都没有接受。
卢仝好茶成癖,诗风受韩愈和李贺影响,浪漫雄奇,人称“卢仝体”。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茶事诗经典,把喝茶的好处写得神乎其神。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蓓蕾,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卢仝因此被誉为“茶仙”。据说日本茶道就是由这首茶诗演化而成,所以日本人对卢仝推崇备至,常常将他与“茶圣”陆羽相提并论。
卢仝的家乡河南济源思礼村东口有块“卢仝故里”碑。传说抗日战争期间,有一队日本鬼子曾经把思礼村包围,可是看到石碑之后,立刻躬身退走,思礼村因此免遭战火。
除了那首古今第一茶诗,卢仝还写过《有所思》,怀念年轻时的一段情缘。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
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
天涯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
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
心断绝,几千里,
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
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见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甘露之变”时卢仝碰巧住在宰相兼江南榷茶使王涯家,和王涯同时被宦官所杀。令人感叹的是,在家族成员之间,除了才华可以继承,命运似乎也可以遗传。
系列名
古典文学演义系列共包含以下六大图书——
★《六朝文学演义》:蓬莱文章建安骨
★《唐诗演义》: 醉卧沙场君莫笑
★《唐五代词演义》:风里落花谁是主
★《宋词演义》: 流光容易把人抛
★《元曲演义》: 问世间情为何物
★《明清文学演义》:且向花间留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