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主要列出唐朝的君主,及追尊未实际统治的君主和自立为帝的唐朝宗室,其中包括武曌(武则天)建立的武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唐朝君主
- 时期:唐朝期间,包括武周时期
唐朝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生卒年 | 在位时间 | 年号 | 皇陵 | 人物关係 |
---|---|---|---|---|---|---|---|
- | 德明皇帝 | 皋陶 | 前22世纪 | - | (追尊) | 皋陶墓 | |
- | 先天太上皇 | 李敬 | 前7-6世纪 | - | (追尊) | - | |
唐圣祖 | 大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 李耳 | 前574-前460 | - | (追尊) | 老子墓 | |
西凉太祖 | 兴圣皇帝 | 李暠 | 351-417 | - | (追尊) | 建世陵 | |
唐献祖 | 宣皇帝 | 李熙 | 5世纪 | - | (追尊) | 关中十八唐帝陵 | |
唐懿祖 | 光皇帝 | 李天锡 | 5-6世纪 | - | (追尊) | 关中十八唐帝陵 | |
唐太祖 | 景皇帝 | 李虎 | 498-551 | - | (追尊) | 永康陵 | |
唐世祖 | 元皇帝 | 李昞 | 536-572 | - | (追尊) | 兴宁陵 | |
唐高祖 |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 李渊 | 566-635 | 618-626 | 武德 | 唐献陵 | |
唐太宗 |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 李世民 | 599-649 | 626-649 | 贞观 | 唐昭陵 | 李渊次子 |
唐高宗 |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 李治 | 628-683 | 649-683 | 永徽 显庆 龙朔 麟德 乾封 总章 鹹亨 上元 仪凤 调露 永隆 开耀 永淳 弘道 | 唐乾陵 | 李世民九子,嫡三子 |
孝敬皇帝 | 李弘 | 652-675 | - | (追尊) | 唐恭陵 | 李治五子,武则天长子 | |
唐中宗 (被废) |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 李显 | 656-710 | 684 | 嗣圣 | 唐定陵 | 李治七子,武则天三子 |
唐睿宗 (被废) |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 李旦 | 662-716 | 684-690 | 文明 | 唐桥陵 | 李治八子,武则天四子 |
武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 唐太宗才人,。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 | ||||||
唐中宗 (复辟) |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 李显 | 656-710 | 705-710 | 神龙 景龙 | 唐定陵 | 李治七子,武则天三子 |
殇帝(被废) | 李重茂 | 695-714 | 710(17天) | 唐隆 | - | 李显四子 | |
唐睿宗 (复辟) |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 李旦 | 662-716 | 710-712 | 文明 景云 太极 延和 光宅 垂拱 永昌 载初 | 唐桥陵 | 李治八子,武则天四子 |
- | 让皇帝 | 李宪 | 679-742 | - | (追尊) | 唐惠陵 | 李旦长子 |
唐玄宗 |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 李隆基 | 685-762 | 712-756 | 先天 开元 天宝 | 唐泰陵 | 李旦三子 |
- | 奉天皇帝 | 李琮 | ?-752 | - | (追尊) | 唐齐陵 | 李隆基长子 |
唐肃宗 |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 李亨 | 711-762 | 756-762 | 至德 乾元 上元 宝应 | 唐建陵 | 李隆基三子 |
- | 承天皇帝 | 李倓 | ?-757 | - | (追尊) | 唐顺陵 | 李亨三子 |
唐代宗 | 睿文孝武皇帝 | 李豫 | 727-779 | 762-779 | 广德 永泰 大曆 | 唐元陵 | 李亨长子 |
唐德宗 | 神武孝文皇帝 | 李适 | 742-805 | 779-805 | 建中 兴元 贞元 | 唐崇陵 | 李豫长子 |
唐顺宗 |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 李诵 | 761-806 | 805 | 永贞 | 唐丰陵 | 李适长子 |
唐宪宗 | 圣神章武孝皇帝 | 李纯 | 778-820 | 805-820 | 元和 | 唐景陵 | 李诵长子 |
唐穆宗 | 睿圣文惠孝皇帝 | 李恆 | 795-824 | 820-824 | 长庆 | 唐光陵 | 李纯三子 |
唐敬宗 | 睿武昭愍孝皇帝 | 李湛 | 809-826 | 824-826 | 宝曆 | 唐庄陵 | 李恆长子 |
唐文宗 | 元圣昭献孝皇帝 | 李昂 | 809-840 | 826-840 | 太和 开成 | 唐章陵 | 李恆次子 |
唐武宗 | 至道昭肃孝皇帝 | 李炎 | 814-846 | 840-846 | 会昌 | 唐端陵 | 李恆五子 |
唐宣宗 | 圣武献文孝皇帝 | 李忱 | 810-859 | 846-859 | 大中 | 唐贞陵 | 李纯十三子 |
唐懿宗 | 昭圣恭惠孝皇帝 | 李漼 | 833-873 | 859-873 | 鹹通 | 唐简陵 | 李忱长子 |
唐僖宗 | 惠圣恭定孝皇帝 | 李儇 | 862-888 | 874-888 | 乾符 广明 中和 光启 文德 | 唐靖陵 | 李漼五子 |
- | 前废帝(襄王) | 李熅 | ?-887 | 886-887 | 建贞 | - | |
唐昭宗 | 圣穆景文孝皇帝 | 李晔 | 867-904 | 888-904 | 龙纪 大顺 景福 乾宁 光化 天复 天祐 | 唐和陵 | |
- | 后废帝(德王) | 李裕 /李缜 | ?-905 | 900-901 (51天) | - | - | |
哀帝 | 李柷 | 892-908 | 904-907 | 天祐 | 唐温陵 |
注:
1.李弘为唐高宗嫡长子,太子,但先于其父去世,高宗赐謚“孝敬皇帝”。唐中宗年间追尊庙号“义宗”,睿宗年间取消庙号,但称孝敬皇帝,迁往洛阳供奉。
2.武后临朝称制。
3.李裕为唐昭宗嫡长子,太子。900年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王仲先等人发动政变,囚禁唐昭宗、何皇后及后宫妃嫔,逼迫昭宗传位李裕,改名李缜,名义上尊被囚禁的昭宗和皇后为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次年正月,昭宗复辟,将李裕改回原名,降封为德王(后改濮王)。905年,朱全忠将李裕等九名兄弟一併杀害。
4.李耳是否存在及生卒时间均有争议。
武周
庙号 | 谥号 | 姓名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 | 皇陵 |
---|---|---|---|---|---|---|
- | 齐圣皇帝 | 姒启 | 前21世纪 | (追尊) | ||
周始祖 | 文皇帝 | 姬昌 | 前12世纪 | (追尊) | ||
周睿祖 | 康皇帝 | 姬武 | 前8世纪 | (追尊) | ||
周严祖 | 成皇帝 | 武克己 | 5-6世纪 | (追尊) | ||
周肃祖 | 章敬皇帝 | 武居常 | 6世纪 | (追尊) | ||
周烈祖 | 浑元昭安皇帝 | 武俭 | 6世纪 | (追尊) | ||
周显祖 | 立极文穆皇帝 | 武华 | 6-7世纪 | (追尊) | ||
周太祖 | 无上孝明高皇帝 | 武士彠 | 559-635 | (追尊) | - | |
- | 则天大圣皇帝 | 武曌 | 624-705 | 690-705 | 光宅 垂拱 永昌 载初 天授 如意 长寿 延载 证圣 天册万岁 万岁登封 万岁通天 神功 圣历 久视 大足 长安 神龙 | 唐乾陵 |
注释: 除则天大圣皇后外,均为武则天及其儿孙追謚或改謚。 |
注:
1、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周平王少子生而有文在手,曰武,遂以为氏。”姬武因此被视为武氏先祖。但多数学者认为此人纯属武则天杜撰。
2、武曌本名不详,曾为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后为高宗昭仪、皇后,为孝敬皇帝李弘、安定思公主、章怀太子李贤、中宗李显、睿宗李旦、太平公主生母。
麟德元年(664年),开始与高宗一同临朝听政。
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称天皇,武则天称天后。
永淳二年(683)十二月,唐高宗驾崩,皇太子李显即位。
光宅元年(684年)二月,废李显为庐陵王,立豫王李旦为傀儡皇帝,本人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
载初二年(691年)九月,武后登基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东都洛阳,改称神都,降李旦为皇嗣,赐武姓,以周文王为武氏始祖,并追尊武氏七世先祖,加封武氏宗亲。
天册万岁元年(695年)正月初,武则天加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张柬之、崔玄暐等重臣发动“神龙革命”,诛杀张昌宗、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逼迫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李显复位后为母亲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周结束,唐朝复辟。
同年十一月,武则天病逝,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与高宗合葬乾陵。
唐隆元年(710年),改謚天后。
景云元年(710年),改为大圣天后。
延和元年(712年),改为天后圣帝,未几,改为圣后。
开元四年(716年),改为则天皇后。
天宝八载(749年),加謚则天顺圣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