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唐宋名家诗词:柳永词

2018-09-25 22:49:58 百科
唐宋名家诗词:柳永词

唐宋名家诗词:柳永词

《唐宋名家诗词:柳永词》特选柳永的作品,由当代着名学者加以注释和点评,以期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亘古不朽的艺术世界。对当代人来说,闲来品读这些先贤的杰作,仍能时常引起共鸣。一册在手,既可为焦躁的心灵指路,为漂泊的情感提供码头,更能为失落的人生撑起一片精神的家园。

基本介绍

  • 书名:唐宋名家诗词:柳永词
  •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 页数:259页
  • 开本:32
  • 定价:22.00
  • 作者:王兆鹏 姚蓉
  • 出版日期:2005年3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020092796
  • 品牌:人民文学

内容简介

《唐宋名家诗词:柳永词》为方便普通读者阅读鉴赏,作者对其全面诠解。

图书目录

前言
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
雪梅香(景萧索)
尾犯(夜雨滴空阶)
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甘草子(秋暮)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迎新春(嶰管变青律)
曲玉管(陇首云飞)
满朝欢(花隔铜壶)
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
鹤沖天(闲窗漏永)
受恩深(雅致装庭宇)
看花回(屈指劳生百岁期)
两同心(伫立东风)
女冠子(断云残雨)
传花枝(平生自负)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定风波(伫立长堤)
慢卷绸(闲窗烛暗)
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
迷仙引(才过笄年)
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
归朝欢(别岸扁舟三两只)
採莲令(月华收)
秋夜月(当初聚散)
婆罗门令(昨宵里)
西平乐(尽日凭高目)
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
凤栖梧(独倚危楼风细细)
法曲第二(青翼传情)
愁蕊香引(留不得)
卜运算元(江枫渐老)
浪淘沙(梦觉)
浪淘沙令(有个人人)
古倾杯(冻水消痕)
倾杯(离宴殷勤)
破阵乐(露花倒影)
双声子(晚天萧索)
内家娇(煦景朝升)
二郎神(炎光谢)
醉蓬莱(渐亭皋叶下)
锦堂春(坠髻慵梳)
定风波(自春来)
诉衷情近(雨晴气爽)
留客住(偶登眺)
迎春乐(近来憔悴人惊怪)
思归乐(天幕清和堪宴聚)
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
应天长(残蝉渐绝)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少年游(淡黄衫子郁金裙)
少年游(日高花榭懒梳头)
长相思(画鼓喧街)
驻马听(凤枕鸾帷)
诉衷情(一声画角日西曛)
戚氏(晚秋天)
引驾行(虹收残雨)
彩云归(蘅皋向晚舣轻航)
离别难(花谢水流倏忽)
击梧桐(香靥深深)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过涧歇近(淮楚)
安公子(长川波潋滟)
轮台子(雾敛澄江)
望汉月(明月明月明月)
八六子(如花貌)
望海潮(东南形胜)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满江红(暮雨初收)
满江红(万恨千愁)
洞仙歌(乘兴)
望远行(长空降瑞)
八声甘州(对潇潇)
竹马子(登孤垒荒凉)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六幺令(淡烟残照)
凤归云(向深秋)
玉山枕(骤雨新霁)
木兰花令(有个人人真堪羡)
西施(薴萝妖艳世难偕)
河传(淮岸)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临江仙引(渡口)
……

文摘

着作权页: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立望关河2,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3。杳杳神京4,盈盈仙子5,别来锦字终难偶6。断雁无凭7,冉冉飞下汀洲8。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9,翻成雨恨云愁10。阻追游11。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12,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注释】
1 陇首云飞:典出梁朝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陇首,山头。
2关河:函谷关与黄河,此处泛指江山。《史记·苏秦传》:“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
3忍凝眸:不忍凝神观望。
4杳杳神京:遥远的京城。杳杳,遥远的样子。神京,指北宋都城开封。
5盈盈仙子:体态婀娜的美女。盈盈,形容仪态美好。
6别来锦字终难偶:分别后始终没有收到对方的书信。锦字,典出《晋书·窦滔妻苏氏传》:“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兰,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悽惋。”偶,遇见、碰上。
7断雁无凭:始终没有书信寄来。古有鸿雁传书之说,详见《雪梅香》(景萧索)注释7。断雁,离群孤雁。
8冉冉:慢慢地。
9期:预料。
10雨恨云愁:男女之间的离愁别恨。详见《雪梅香》(景萧索)注释5。
11 阻追游:受阻碍而不能一起追欢游乐。
12消黯:黯然消魂。
【解读】
此词共分三叠,第一、二叠句式、平仄完全相同,第三叠方才换头,称为“双拽头”。与词的体式相适应,词的内容往往也是前两叠为一意,第三叠另作一意。
第一叠主要写眼前所见之实景。山头云彩飞扬,江边红日西沉、烟波渐起,作者凭栏观望,看到的是一幅高渺苍茫的清秋图景。将这幅图景延伸开去,千里关河,都是一派秋日的萧索,使人平添孤独落寞之感,以致不忍再凝眸而视。正因为秋天萧瑟的景物,触动了作者“忍凝眸”的观感。故而词章的第二叠追述了作者久久凭栏、凝眸而视的心理期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