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都护府是唐朝建立的六个重要的都护府之一,是管理北方边疆的重要机构,所辖地区基本上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属关内道。 唐代单于大都护府遗址位于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土城子村北。北距呼和浩特市40公里,位于呼和浩特平原南端,西临宝贝河。南部为西汉定襄郡治成乐县城址,北魏初期又在此建立盛乐城,唐代单于都护府建于汉、北魏城址之北,平面呈不规则的五边形,周围约8公里,现今残存城墙高约6米,东门及瓮城遗蹟还很清楚。城内建筑遗蹟甚多,地下蕴藏文物也甚丰富。城外唐墓较多,历年均有所发现,出土有墓誌等文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唐单于都护府城遗址
- 地理位置: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 含义:漠南突厥族的政治、文化中心
- 出土文物:陶瓮,内藏“开元通宝”铜钱
简介
含义介绍
所谓单于都护府,就是统领漠南突厥族所住地区府州的首府,是漠南突厥族的政治、文化中心。 遗址至今清晰可见。
遗址构造
城墙用土夯筑,残存最高的约5米,外城平面略似菱形。东墙长1750米,西墙长1200米,北墙长1250米,南墙已被宝贝河水沖刷,残长500余米。现在东、西、北三面还可看到城门遗址和瓮城遗址。外城南部有内城,俗称皇城,略呈方形,每面长约500米。城中文化堆积层以内城为最厚,其中有大型建筑的台基,地表还残存有石柱础,并有密集的碎砖瓦和陶次片。从地表调查看出,这座城是唐代在东汉、北魏时期旧城废墟北部建筑起来的。唐代以后的建筑物又迭压在内城中,形成了3-5米厚的文化堆积,有的凸出地表约2-3米。
唐单于都护府城遗址

出土文物
城内建筑遗蹟甚多,地下蕴藏文物也甚丰富。城外唐墓较多,历年均有所发现,出土有墓誌等文物。
早在解放前这里就出土过唐宝曆二年(公元820年)撰刻的“唐振式节度使单于大都护张惟清德政碑”等石刻。解放后出土的文物中有铜瓷造像、铜印、瓷器、铜镜等等。
1960年曾出土一大陶瓮,内藏“开元通宝”铜钱重约500公斤。遗址附近还发现了很多唐墓。
历史变迁
648年,唐朝在契丹住地设定松漠都督府,加给契丹联盟长窟哥以松漠都督的称号,并赐姓李氏。
唐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唐王朝在今和林格尔筑城,设立了云中都护府。(龙朔三年二月十五日,移燕然都护府于回纥部落,仍改名瀚海都护府;其旧瀚海都督(护)府移置云中古城,改名云中都护府;仍以碛为界,碛北诸蕃州悉隶瀚海,碛南并隶云中。 —《唐会要》卷七三 秦汉云中郡地也。大唐龙朔三年,置云中都护府,又移瀚海都护府于碛北,二府以碛为界……” —《通典》卷一七九)
679年(唐调露元年)十月,唐单于都护府突厥部落反唐,煽诱契丹侵掠营州。唐营州都督周道务遣户曹唐休翙领兵镇压,契丹惨败。 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乘唐王朝内外交困之机,率众进犯。北方边地人民四处逃散,苦不堪言。“金河”,唐单于都护府治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金河”见杜牧《早雁》)
相关景点
昭君墓
内蒙古赛马场
大窑文化
内蒙古博物馆
金刚座舍利宝塔
清公主府
敕勒川民俗博物馆
康熙平定葛尔丹纪念碑
唐单于都护府遗址
乌兰夫故居
呼伦贝尔盟
成吉思汗拴马桩
大草原
金帐汗蒙古部落
陈巴尔虎旗
呼伦湖
札兰屯
满洲里
贝尔湖
嘎仙洞
鄂尔多斯
乌兰察布盟
格根塔拉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
灰腾梁
阴山
普会寺
凉城岱海旅游区
海拉尔
乌海
鄂尔多斯大草原
胡杨岛
乌兰布和大沙漠
桌子山
地质奇观
阿拉善盟
贺兰山南寺生态旅游区
阿拉善王府
戈壁蜃楼
贺兰山
黑城遗址
甲渠候官遗址
曼德林乌拉岩画
沙漠奇观
延福寺
赤峰
乌兰不统旅游区
打虎石水库
贡格尔草原
辽真寂之寺
辽中京遗址
达拉哈沙湖
马鞍山森林公园
达里湖
热水黑里河
响水玉瀑
阿斯哈图石林
罕山风光
巴彦花水上乐园
百兴图自然风景区
大明塔
梵宗寺
根丕庙
后召庙辽石窟寺
江庆州城遗址
奈曼王府
耶律羽之墓群
勃隆克沙漠旅游区
曼陀山庄
荣宪公主墓
赤峰红山公园
成吉思汗陵
五当召
阴山古剎美岱召
九曲黄河
梅力更旅游区
石门风景区
后套的包头渡口
大青沟
库布齐沙漠
响沙湾
阿善遗址
包头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