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唐人(唐朝中国人的称谓)

2019-02-13 04:51:48 百科
唐人(唐朝中国人的称谓)

唐人(唐朝中国人的称谓)

唐人指的是唐朝人,唐朝时期中国空前强盛,海外影响巨大,唐朝以后海外国家如日本、欧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称中国人为唐人。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历宋、元至明,外国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

由于粤语区有着庞大的海外移民,故唐人这种称呼在使用粤语的广东、港澳及其移民中尤其常用。粤语在海外有别称唐话;唐人街,乃粤语中唐人所居住的街区是也,此称呼现普遍套用于海外华人。一些国家如日本等国直到近现代仍称中国人为唐人。正因为唐朝是中国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强盛朝代,而事实上与唐朝当时文化的开放程度及与外国频繁来往亦有连带关係。而此唐人称呼,又以19世纪中期之后开始盛行。

20世纪后,该称呼虽普遍不如中国人、华人常用,但仍见于各国地名,例如唐人街,此外,海外华人对中国大陆本土习称为唐或唐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唐人
  • 信仰:儒家、佛教、道教等
  • 民族:汉族

简介

唐人
由于唐朝对海外的巨大影响,在宋代时,“唐”就已经成了东南海外诸国对中国的代称。
历宋、元至明,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一直将中国或与中国有关的物事称之为“唐”。不仅以“唐”作为“中国”之地的代称,而且称中国人为“唐人”,中国姓氏为“唐姓”,中国衣饰为“唐衣”,中国商船为“唐舶”或“唐船”,而从海舶上转贩到的中国货物则被成为“唐货”。甚至现代习称的“汉语”,也被宋代海外诸国称为“唐语”。中国人留居海外一年不还者,被称为“住蕃”,而外国人在中国逾年不归,则称“住唐”。沿袭至今,有些流寓海外的华人仍然自称为“唐人”,华人在海外都市中的聚居地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则将祖国称之为“唐山”。历时千载,绵绵不绝。

历史

唐人一词的源自唐代的经济文化交流的繁盛。从唐太宗贞观开始,逐渐的拓土开边,威震中亚、西亚及南海诸国。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其地位在游牧民族语义中比隋帝的圣人可汗还高,“天”(tengri)在突厥语里具有很高尚、有权力的含义,其后吐火罗叶护也称唐高祖和唐玄宗为“天可汗”,在安史之乱后唐代宗也被回纥人称为“天可汗”。唐高宗的永徽之治和武周之治,到了唐玄宗开元之治时,国威鼎盛,远近各国都派人前来进贡。从此世界对大唐的一切便均以“唐”字加称,如“唐字”,“唐山”等等,这种情形延续至今。
日本直到安土桃山时代,仍以“唐土”、“唐国”称呼中国。

汉人和唐人的演变

“汉人”一词被指专指汉族,并被赋予“汉人”的含义始于汉武帝在位中期。
永嘉之祸后北方游牧部落首次大规模进入中原建立了一系列割据政权,尤其是在北朝的北魏、西魏、东魏和北周的建立者大都是鲜卑人,而他们对所统治之中原地区的居民统称为“汉人”。
隋唐时,由于君主的励精图治,而逐渐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于是唐代出现了用“唐人”指称汉民族的新称谓。不过从初唐时开始对汉人及胡人的区别已经开始模糊。

文献记载

最初称华夏族为“唐人”的是《沈下贤文集》中称:“自翰海以东,神鸟、敦煌、张掖、酒泉,东至于金城、会宁,东西至于上郢、清水,凡五十郡、六镇、十五军,皆唐人子孙,生为戎奴婢。
《新唐书·吐蕃传》刘元鼎出使吐蕃经过兰州时,所见“兰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户皆唐人。见使者麾盖,夹道观。”
元代《岛夷志略·序》中记载:“自时厥后,唐人之商败后,外蕃率待以命使臣之礼。”
《明史·外国真腊传》:“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清代《池北偶谈》: “昔予在礼部,见四译进贡之使,或谓中国为汉人,或曰唐人。谓唐人者,如荷兰、逻罗诸国。盖自唐始通中国,故相沿云尔。”

语言

在东亚地区,受到汉人主导的国家之中中国人, 普遍能说汉语(包括汉语方言),也能使用(简体或繁体)中文汉字。在亚洲以外,除第一代华人移民外,大部分第二、三代的华人(包含混血华人)都甚少能书写中文汉字,或只会说汉语口语和简单的阅读,甚至完全不懂汉语,只能以该地区的语言作沟通。然而,基于完善的华文教育,马来西亚华人普遍都能说流利的华语和汉语方言(以闽南话、福州话、客家话和广东话为主),而新加坡华人也普遍能说华语。

“唐人”

唐朝
唐人街
覆亡后,由于唐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影响,外国人对中国人称为“唐人”的习惯一直未变,从宋元直至明清都是如此。《明史·真腊传》中说:“唐人者,诸蕃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老一辈的华侨仍喜欢自称“唐人”,称中国为“唐山”,至于华侨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这几乎举世皆知。

海外对中国人代称

日本在明代仍叫中国为唐土,人民为唐人“唐人”一词的由来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一个朝代。从唐太宗贞观开始,拓土开边,威震中亚、西亚及南海诸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武功之盛,可想而知。到了唐玄宗开元之治,国威更加繁盛,远近各国都派人前来“访问”。从此,海外人对中国的一切便均以“唐”字加称,如称中国人为“唐人”,称中国的字为“唐字”,称中国为“唐山”等等,这种情形延续至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