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要追赶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现代林京耀编着的一部哲学着作。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哲学要追赶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 创作年代:现代
- 作者:林京耀
- 类别:哲学
内容简介
该书是作者在20多年中所发表的哲学论文的部分论文彙编,共33篇。
该书从不同的角度选题,对自然科学发展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的许多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理论分析,从中阐明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其它社会科学,哲学与社会实践、自然科学工作者与社会科学工作眷等的相互关係。作者指出,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学习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工作者要学习社会科学。不能脱离矛盾的诸方面来谈同一性和斗争性。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化建设的关键。唯意志沦是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哲学基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全书着重阐述了以下问题:
1.哲学要追赶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作者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自己时代的“文明的活的灵魂。”只有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哲学才能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工具,才具有生命力和战斗力。哲学思想的创新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而自然科学同时代精神息息相联、是时代的象徵,是时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誌。所以,以自然科学为其重要基础的哲学,只有吸取一切最新科技成果,追赶时代科学的发展,才能体现时代精神,完善和发展自身。2.阐述了百家争鸣方针同科学实践的内在联繫。作者指出,“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实践的产物。通过自由讨论,通过科学实践,最后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孰是孰非。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在“百家争鸣”方针中的运用。这就要求在科学技术领域,不同学派、观点的争辩中,不应把学术上的是非问题同政治问题混为一谈。
3.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自然科学背景。作者指出,把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说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这个论断是缺乏事实很据的。因为,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问世晚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恆及转化定理虽然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但现在没有事实可以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时已知道这两个发现的存在,更没有史料证明他们研究过这些发现的哲学意义。所以,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同上述三大自然科学发现没有直接关係。马恩研究三大发现及其哲学意义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他们对自然科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新成就的研究,为他们所创立的哲学奠定了更加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欧洲文明的产物。
此外,作者还阐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陈述了对人性论和人道主义的看法,探讨了生产力要素问题,评析了费尔巴哈的认识论。
该书的特点是语言通俗易懂;引入并分析下大量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新材料;紧紧围绕时代精神来阐发问题;在深思中提出自己的见解,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出版信息
湖南人民出版杜1984年10月第1版,31.9万字,责任编辑:张桂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