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哭泣效应

2017-12-28 16:54:36 百科
哭泣效应

哭泣效应

在情绪心理学中,人们因悲痛而哭泣并产生心情舒畅、避免不幸后果的现象,称为哭泣效应。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哭泣效应
  • 相关人物:丁尼生
  • 益处:流泪能排泄出有害于人体物质
  • 敝处: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什幺是哭泣效应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时有见到。英国诗人丁尼生在一首诗中记述了一件事:一位战士战死,有人将他的尸首带到他妻子面前。妻子见后发獃,不能哭。丁说:“她必须哭,否则她将会死去。”但没有办法使她哭。后来一位聪明的奶娘将她的小孩带到她的眼前,她哭了,并且说:“我的甜蜜孩子,我为你活着。”就这样哭泣缓解了这突如其来的严重打击所造成的高度心理紧张,使她避免了不幸的后果。可见,人在极度痛苦或过于悲痛时,痛哭一场,往往会产生积极的哭泣效应,可以防止痛苦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的现象。

哭泣效应的产生

那幺,为什幺会产生哭泣的积极效应呢?其原因是什幺?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哭泣流泪能排泄出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一般来说,哭泣会扰乱成人的生理功能,使呼吸失去规律,使心跳不守规则。不少人哭泣后还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很伤身体。同时,哭泣还会搅乱人的心理,使人的心境不良,影响学习与工作效率,影响生活质量。但是,人在遭遇到严重精神创伤时,哭出声、流出泪反而更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1957 年,美国化学家布鲁纳西首先发现,动感情的眼泪与因洋葱刺激而流的眼泪,其化学成分是不同的。美国生物学有弗雷也认为,一个人在悲痛时流出的眼泪与因伤风感冒或风沙入眼流的眼泪,所含的化学成分是不同的。他们认为,人在悲伤时流出的眼泪是有益于健康的。换言之,痛哭时的眼泪中含有有害身心健康的物质。因此,哭泣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
二是哭泣使人的极度紧张得到放鬆,极度紧张有害于身体健康,鬆弛有利于身心健康。大量研究证明,一个人如果处于极度紧张,就会分泌出去甲肾上腺素类的荷尔蒙,这种荷尔蒙适量分泌对人体有益,但此时已大量分泌,远远超过限度,因此血压就上升,血流就不畅,从而引发高血压,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并生成过氧化脂质这种老化物质,从而大大提高患病率,因此,有人称“精神状态紧张是万恶之源”。当然解除紧张的方法很多,其中,哭泣就是一种既简单又方便且效果又好的方法。可见,哭泣的鬆弛作用是产生哭泣效应的心理原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