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咤(né zhā),一个顶天立地的神话英雄,一个跃然于书本上的民间传说。哪咤姓李,原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子。
随着旅游文化兴起,许多地方均说是哪咤故里。如南阳市西峡县、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武都镇陈塘关、江油市陈塘关、宜宾南广镇等。其主要依据为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民间传说的描述地名、山貌、哪咤的供奉情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哪咤故里
- 地理位置: 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
- 所属国家:中国
- 所属城市:河南省南阳市
- 所属城市:天津市河西区
宜宾翠屏山
宜宾市南7公里处的南广镇,旧名陈塘关,地处僰道,古为西南边陲各少数民族通往巴蜀的咽喉之地,李靖镇守于此,哪咤出生于此,似乎合情合理。宜宾地处金沙江、岷江汇合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与宜宾比邻的自贡井盐,其滷水就是海水浓缩而成。这些足资说明,宜宾及其附近地区原系大海。民间传说,哪咤令四海龙王一夜间将海水东退1万里,又恰与宜宾与东海的距离相差无几。神话人物哪咤青少年时代的活动环境,与宜宾何其相似!
宜宾古称僰道,僰道产银,历有“银乡”之称,民间喜戴银饰,尤以银圈、银圈为最,与哪咤佩戴的饰物—乾坤圈一般无二。为了预防小儿受凉,宜宾人普遍喜欢剪一块红布围在幼童肚脐处,又与哪咤的主要服饰—红肚篼如出一辙。这些宜宾地方风俗恰好巧妙地再哪咤身上。
宜宾及其附近地区,有众多的名胜古蹟和景区地名,与《封神演义》一书描写相符。哪咤从师太乙真人学道的“金光洞”,在宜宾市郊的七星山上可以找到;哪咤闹海打死东海龙王三太子,尸骨抛在东海口,今宜宾南广河口有“龙骨石”可供欣赏;哪咤莲花化身再生,藉助天池荷花二枝、荷叶三张,今宜宾七星山西50里有百亩天池已被闢为“天池公园”;李靖手中托有一座玲珑宝塔,传说为燃灯道人所赠 ,今宜宾灵鹫山上不仅可以看到燃灯道人的修炼之所——圆觉洞,且有一座“鹫舟塔(现名旧州塔)”巍然屹立。哪咤洞口岩壁上的宝塔,虽历经年代,风吹雨打,但仍清晰在目。
2002年发现,宜宾的白塔山脉日前发现酷似“巨型睡佛”、“托塔李天王”、“二郎神”等神话传奇人物的山体形象。尤其是“巨型睡佛”头枕三江(金沙江、岷江、长江的汇合处),脚踏长江,手臂平伸,鼻头微翘,腮帮肥美,显得十分福态。为四川宜宾白塔山脉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
1990年台湾嘉义市太子宫主持黄樟梦见到大陆翠屏山来寻访哪咤,醒来的黄樟寻遍半箇中国后,于1990年8月1日,寻访到宜宾翠屏山,发现和梦中所见极为相似,并找到了哪咤洞。
1991年7月,台湾道教协会会长罗光男率领台湾32个太子庙的主持和哪咤信徒108人,以及台湾“太子联谊会”会长柯天爽专程赶到宜宾,经过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宜宾的民间传说和哪咤圣迹,明确认定:哪咤之根就在四川宜宾。此后,翠屏山的哪咤行宫又被认定为中国唯一的哪咤(三太子)祖庙。于是崇奉哪咤的台胞们纷纷慷慨解囊,在有关方面的积极支持和配合下,哪咤行宫很快在宜宾翠屏山建成了。
河南省西峡县
哪咤故里旅游区位于距南阳市西峡县县城12公里处的312国道旁,丁河镇奎文村。
相传《封神演义》中的哪咤太子就出生在这里。景区内与哪咤传说有关的陈塘关、杏花村、翠屏山、侍郎村、九湾河等各具特色,独成景点。 哪咤祖庙背靠山坡,有正殿一座,气势恢宏,具有江南建筑风格,殿内供奉哪咤太子神像一座。殿外有荷花池,池内长满荷花,占地15庙。
据河南《西峡县誌》记载:丁河奎文村南山顶原有哪咤太子庙:一间庙堂,座西面东,砖墙瓦顶,两窗一门,内修三尺高通堂神台,上面供奉哪咤太子彩色泥塑像。据县誌所蒐集的资料及当地老农证实和台湾哪咤信徒认定,庙中哪咤太子束髮总角,蹬云下凡神姿,左手持乾坤圈,右手执火尖枪,腹裹红兜肚,肩飘浑天绫,脚蹬风火轮,威武英勇。
哪咤是我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民间传说中的哪咤太子。他足踏风火轮,手拿乾坤圈,能呼风唤雨,降魔除怪,惩恶行善,是保佑一方的英雄。传说中哪咤的故里陈塘关,位于今西峡县丁河镇奎文村附近。当年李靖夫人怀孕三年零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即时金光万道,异香扑鼻。李靖见夫人生下一肉球,怒气冲天,一剑砍去,球破男孩出世。他头梳护囟门髮髻,胸勒八卦肚兜,手戴金镯,身披红绫,脚蹬风火轮,活脱脱一少年英雄。之后哪咤经异人点化,英勇无比。 一日哪咤在深塘洗澡,他摆动红绫,嬉戏玩水,不想那浑天绫竟把龙宫震动。龙王大怒派夜叉李艮与三太子敖炳挑衅,惹怒哪咤,打死夜叉,将三太子剥皮抽筋,又制服龙王,教他按时行雨,保一方平安。
每年腊月十三,附近的村民都登山为太子神像扫灰除尘,迎接新年的到来。1945年哪咤祖庙被日寇烧毁,至今太子庙遗址附近仍留有战壕。1995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奎文村简村集资兴建哪咤出生地小宫殿。2001年在县政府、丁河镇大力支持下,由台湾同胞民间集资百余万元,在原来的哪咤庙址附近建大型宫殿一座。殿内塑哪咤神像,仍如旧时面貌。现在庙内香火兴盛,尤其是台湾同胞每年哪咤出生日都要来此祭祀,使哪咤祖庙中外驰名。
相传《封神演义》中的哪咤太子就出生在这里。景区内与哪咤传说有关的陈塘关、杏花村、翠屏山、侍郎村、九湾河等各具特色,独成景点。 哪咤祖庙背靠山坡,有正殿一座,气势恢宏,具有江南建筑风格,殿内供奉哪咤太子神像一座。殿外有荷花池,池内长满荷花,占地15庙。
据河南《西峡县誌》记载:丁河奎文村南山顶原有哪咤太子庙:一间庙堂,座西面东,砖墙瓦顶,两窗一门,内修三尺高通堂神台,上面供奉哪咤太子彩色泥塑像。据县誌所蒐集的资料及当地老农证实和台湾哪咤信徒认定,庙中哪咤太子束髮总角,蹬云下凡神姿,左手持乾坤圈,右手执火尖枪,腹裹红兜肚,肩飘浑天绫,脚蹬风火轮,威武英勇。
哪咤是我国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民间传说中的哪咤太子。他足踏风火轮,手拿乾坤圈,能呼风唤雨,降魔除怪,惩恶行善,是保佑一方的英雄。传说中哪咤的故里陈塘关,位于今西峡县丁河镇奎文村附近。当年李靖夫人怀孕三年零六个月,生下一个肉球,即时金光万道,异香扑鼻。李靖见夫人生下一肉球,怒气冲天,一剑砍去,球破男孩出世。他头梳护囟门髮髻,胸勒八卦肚兜,手戴金镯,身披红绫,脚蹬风火轮,活脱脱一少年英雄。之后哪咤经异人点化,英勇无比。 一日哪咤在深塘洗澡,他摆动红绫,嬉戏玩水,不想那浑天绫竟把龙宫震动。龙王大怒派夜叉李艮与三太子敖炳挑衅,惹怒哪咤,打死夜叉,将三太子剥皮抽筋,又制服龙王,教他按时行雨,保一方平安。
每年腊月十三,附近的村民都登山为太子神像扫灰除尘,迎接新年的到来。1945年哪咤祖庙被日寇烧毁,至今太子庙遗址附近仍留有战壕。1995年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奎文村简村集资兴建哪咤出生地小宫殿。2001年在县政府、丁河镇大力支持下,由台湾同胞民间集资百余万元,在原来的哪咤庙址附近建大型宫殿一座。殿内塑哪咤神像,仍如旧时面貌。现在庙内香火兴盛,尤其是台湾同胞每年哪咤出生日都要来此祭祀,使哪咤祖庙中外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