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大黎加共和国(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 Costa Rica),简称哥斯大黎加,是位于拉丁美洲的一个总统共和制国家,北邻尼加拉瓜,南与巴拿马接壤。
哥斯大黎加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1513年西班牙开始进行殖民征服。156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1823~1838年间加入中美洲联邦。1848年8月30日成立共和国。1983年11月17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根据宪法,哥斯大黎加没有军队,只有警察和安全部队维护内部安全。是世界上第一个不设军队的国家。
哥斯大黎加经济主要靠农业和电子元件出口。是中美洲地区经济较已开发国家,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土地所有权普遍扩张,而且旅游业蓬勃发展,同时由于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文化交汇处而拥有多样的文化。被称为“中美洲瑞士”。
哥斯大黎加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两国自2007年6月1日起签署《建交公报》,并于台北时间6月7日清晨正式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与此同时,台湾宣布与哥斯大黎加断交,结束了自1944年以来持续63年的“外交”关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哥斯大黎加共和国
-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La República de Costa Rica
- 简称:哥斯大黎加
- 所属洲:北美洲
- 首都:圣何塞
- 主要城市:阿拉胡埃拉,蓬塔雷纳斯,利蒙等
- 国庆日:9月15日(1821年)
- 国歌:《庄严的祖国,您美丽的旗》
- 国家代码:CRI
- 官方语言:西班牙语
- 货币:哥斯大黎加科朗
- 时区:UTC-6
-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 国家领袖:总统:卡洛斯·阿尔瓦拉多·克萨达(Carlos Alvarado Quesada)
- 人口数量:494.7万人(2019年)
- 人口密度:95.1人/平方公里(2016年)
- 主要民族:白人、印欧混血种人、黑人、印第安人
- 主要宗教:天主教
- 国土面积: 51100平方公里
- 水域率:0.7%
- GDP总计:575.6亿美元(2019年,国际汇率)
- 人均GDP:11635美元(2019年,国际汇率)
- 国际电话区号:+506
- 国际域名缩写:.cr
- 道路通行:靠右驾驶
- 国花:卡特兰
- 最大城市:圣何塞
- 国家格言:工作与和平万岁
- 人类发展指数:0.846
- 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126名
- 西班牙语名称:La República de Costa Rica
- 主要学府:哥斯大黎加大学、国立大学
历史沿革
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
1502年C.哥伦布第四次航行时发现哥斯大黎加海岸。此后,西班牙殖民者曾多次入侵。
1563年建卡塔戈城,哥斯大黎加沦为西班牙殖民地,划归瓜地马拉都督府管辖。殖民统治时期,在西班牙殖民者的残酷奴役和压榨下,印第安人几乎被消灭殆尽,可供奴役的劳动力很少,西班牙人不得不自己耕种小块土地,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哥斯大黎加长期处于贫困愚昧和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19世纪20年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高涨,哥斯大黎加于1821年宣告独立。
1822年併入墨西哥伊图尔维德帝国。
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
1848年成立哥斯大黎加共和国。
1821~1870年,哥斯大黎加政权主要控制在J.R.莫拉·波拉斯和J.M.蒙特亚莱格雷两大家族手里,经济有很大发展,咖啡增长尤为迅速,成为主要出口产品。
1855~1857年,莫拉·波拉斯总统指挥哥斯大黎加军队联合其他中美洲国家粉碎了美国冒险家W.沃尔克的入侵,捍卫了中美洲的独立。
1870~1882年,T.瓜迪亚·古铁雷斯实行独裁统治,削弱两大家族的势力。从70年代开始,英美资本渗入。美国企业家M.C.基思同哥斯大黎加政府签订契约,修建从东海岸利蒙港至圣约瑟之间的铁路,获得99年的租让权,占据大片土地发展香蕉种植园。
1899年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接办基思产业,控制了铁路及香蕉生产和出口,1913年香蕉出口占世界第一位。
1917年F.蒂诺科·格拉纳多斯发动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蒂诺科·格拉纳多斯下台后,历届执政者都受到美国垄断资本的控制。3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
1931年成立哥斯大黎加共产党(1943年改称人民先锋党)。该党于1934年领导香蕉种植园工人大罢工。
1940~1948年,R.A.卡尔德隆·瓜迪亚和T.皮卡多两届政府慑于人民民主运动,在人民先锋党推动下,採取一些民主改革措施。
1948年大选中,社会民主党领袖J.M.H.菲格雷斯·费雷尔发动内战,夺取政权,成立执政委员会(见哥斯大黎加内战),人民先锋党被宣布为非法。
1949年菲格雷斯·费雷尔把政权移交给当选的民族联盟党领袖O.乌拉特·布兰科。
1951年10月以菲格雷斯·费雷尔为首,成立了民族解放党。
1953~1978年的6次大选中,民族解放党4次获胜。该党执政期间,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对一些工业实行国有化,提高进口税以保护民族工业,迫使联合果品公司增纳所得税;加强与拉美其他国家和西欧的关係,改变单纯依赖美国的状况,1963年加入中美洲共同市场,70年代同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建立外交关係。
1978年团结党领袖R.卡拉索·奥迪奥当选总统。为缓和国内矛盾,他採取紧缩开支、增加社会福利等措施,同时提出限制国家资本,鼓励外国和私人投资。
1982年2月民族解放党领袖L.A.蒙赫·阿尔瓦雷斯当选总统。
2010年2月钦奇利亚大选中获胜成为哥斯大黎加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哥斯大黎加位于中美洲地峡,属于北美洲,北纬10°,西经84°。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着1290千米的海岸线(东岸加勒比海212千米,西岸太平洋1016千米)。哥斯大黎加北部与尼加拉瓜接壤(边境线长309千米),东南偏南与巴拿马接壤(边境线长639千米)。总共有51100平方公里,其中领土50660平方公里,领海440平方公里,比美国的西维吉尼亚州稍小,相当于爱尔兰。
哥斯大黎加

地形地貌
哥斯大黎加的地形是:海岸边是平原,而中部被崎岖的高山所隔绝。该国宣布其专属经济区为200海里,领海为12海里。气候属于热带和亚热带,还有一部分是新热带。
气候特徵
哥斯大黎加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彻底颠覆了一年四季的分类,这里只有两个季节,4月到12月为雨季,降雨多,12月底到第二年4月为乾季,也称为夏季。首都圣何塞的年平均气温最低为15℃,最高为26℃;沿海地区的气温相对来说比较高,加勒比海地区的夜平均温度为21℃,日平均温度为30℃。
自然资源
哥斯大黎加国土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0.03%,但拥有全球近4%的物种,是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6%的国土面积为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11块湿地、2个生物保护区和3处世界自然遗产。全国森林覆盖率为52%。
自然资源有铁、锰、水银、铝土、金、银等,其中铝矾土、铁、煤的蕴藏量分别达1.5亿吨、4亿吨和5000万吨。近况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提拉蓝山脉(Tilaran Cordillera)的中央金腰带区域。碳酸钙矿分布在西北部,品味较高,由石灰石提炼出碳酸钙的纯度可达99.5%。哥斯大黎加高度重视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开发受到严格限制。
石油完全依赖进口,主要来自哥伦比亚等国,由国家石油公司(RECOPE)专营,年均进口原油300万吨。2012年以来,国家石油公司因设施老化暂停原油提炼生产,燃料油改为全部进口。2013年,哥斯大黎加石油进口量1930万桶,进口额达23亿美金,占国内生产总值5.5%。
行政区划
区划
全国划分为7个省,下设81个县市、421个区。各省名称如下:瓜纳卡斯特、阿拉胡埃拉、埃雷迪亚、卡塔戈、圣何塞、利蒙、彭塔雷纳斯。
首都
圣何塞(San José),面积4966平方公里,人口142万。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27°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26°C。
国家象徵
国名
哥斯大黎加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西班牙语:La República de Costa Rica)简称哥斯大黎加。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富饶的海岸”。哥斯大黎加原为少量印第安人聚居地,1564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9月15日宣布独立,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1838年推出中美洲联邦,1848年8月30日成立共和国,1948年宣布废除军队,成立公共武装力量(Fuerza Publica),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取消军队的国家。哥斯大黎加政局稳定,致力于建设完善的民主体制,发展国民经济,重视环境保护和教育事业,是中美洲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国歌
《哥斯大黎加共和国国歌》
歌词:伟大祖国,你美丽的旗帜,向我们显示你的生命。在那明澄的蓝空的底下,涌现纯洁的光荣和平。通过辛勤劳动中的顽强斗争,每个人脸上一片红润。你的子孙,朴实的农民,已经赢得永久的威望、荣誉和尊敬。向大地致敬礼,向慈母致敬礼。如果有人企图玷辱你的荣誉,你刚强的人民会英勇无比。会把简陋的农具变成武器。万岁祖国,你富饶的土地,永远给养着我们的生命,在那明澄的蓝空的底下,人人劳动,永享和平。
国旗
哥斯大黎加国旗启用于1906年11月27日,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5:3。旗面自上而下由蓝、白、红、白、蓝五条平行宽条相连组成。红色宽条比蓝白色宽一倍。蓝、白两色来自原中美洲联邦国旗的颜色,红色部分是1848年建立共和国时增加的。蓝色代表天空、机会、理想主义和坚忍;红色代表热忱和为独立所流的血;白色代表和平、智慧和快乐。红色部分左侧处绘有国徽图案是政府用国旗,且政府用国旗比例为2:3。
国徽
哥斯大黎加国徽启用于1848年,1998年5月5日进行了部分修改。国徽顶端飘扬着一条写着“中美洲”的蓝带,表达出哥斯大黎加人对原有联邦的缅怀;下方是镶有绿色枝叶的写有共和国国名的白色饰带。国徽两侧的玉米粒,圆润而金黄,说明这个高原国家的农业以玉米种植为主。3座红褐色的火山峰表示太平洋和加勒比海之间的巴尔巴、伊拉苏和波阿斯山,山坡下繁花似锦的绿色高原上,居住着哥斯大黎加以生产咖啡为主的四分之三的人口。蓝天上7颗白色五角星代表哥斯大黎加现有的7个省。近景的加勒比海和山后的太平洋海面各有一艘古老的白色帆船,航行的动感将哥斯大黎加繁荣的海上贸易跃然托出。一轮朝阳在海面冉冉升起,新世纪的曙光照耀着这个国家的光明前程。
哥斯大黎加国徽

国花
卡特莱兰——(兰科)卡特兰属园艺杂交种,是国际上最有名的兰花之一。假鳞茎呈棍棒状或圆柱状,顶部生有叶1枚~3枚;叶厚而硬,中脉下凹;花单朵或数朵,着生于假鳞茎顶端,花大而美丽,色泽鲜艳而丰富。原产美洲热带,为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国国花。品种在数千个以上。颜色有白、黄、绿、红紫等。繁殖用分株、组织培养或无菌播种。性喜温暖、潮湿和充足的光照。通常用蕨根、苔藓、树皮块等盆栽。生长时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适当施肥和通风。
卡特莱兰

国鸟
泥色鸫
格言
工作与和平万岁(西班牙语,Vivan siempre el trabajo y lapaz)

人口民族
494.7万人(2017年)。白人和印欧混血种人占95%,黑人占3%,印第安土着居民约0.5%,其他民族占1.5%。
政治
政体
哥斯大黎加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
2018年4月,公民行动党候选人阿尔瓦拉多赢得大选,并于5月就任总统。阿尔瓦拉多执政后,以“实干、实干、再实干”为口号,组建跨党派政府,成立创新与竞争力、基础设施与交通、安全、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和谐教育、经济稳定与包容性增长、区域发展等7个协调委员会,加强统筹协调。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49年11月7日生效。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的共和制。总审计署和最高选举法院为独立机构。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可隔届再次参选;总统和副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总统缺位时,依次由第一副总统、第二副总统和议长接任。
议会
称立法大会,一院制,为全国最高立法机构,由57名议员组成。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任期4年,不得连任。本届立法大会于2018年5月组成,其中执政党公民行动党10席,民族解放党17席,民族重建党14席、基督教社会团结党9席,民族融合党4席、基督教社会共和党2席、广泛阵线党1席。现任主席为公民行动党的卡罗琳娜·伊达尔戈·埃雷拉(女,Carolina Hidalgo Herrera),2018年5月就职,任期1年。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由22名法官组成,任期8年。任满时如无议会2/3议员的反对,可自动连任。下设4个法庭,第一、第二、第三法庭各由5名法官组成,第四法庭(宪法法庭)由7名法官组成,拥有宪法最终解释权。大法官由立法大会任命,任期8年,可连任。最高法院院长萨蕾雅·比亚努埃瓦·蒙赫(女,Zarella Villanueva Monge),2013年5月当选,系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最高法院院长。哥斯大黎加地方分省、县、区三级法院。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18年5月成立。主要内阁成员有:第一副总统埃普西·坎贝尔·巴尔(女,Epsy Campbell Barr),第二副总统马文·罗德里格斯·科尔德罗(Marvin Rodríguez Cordero),总统府部长鲁道夫·皮萨·罗卡福特(Rodolfo Piza Rocaford),外交和宗教事务部长曼努埃尔·本图拉·罗夫莱斯(Manuel Ventura Robles),财政部长玛利亚·德尔罗西奥·阿吉拉尔·蒙托亚(女,María del Rocio Aguilar Montoya),外贸部长迪亚拉·希门内斯·菲格雷斯(女,Dyalá Jiménez Figueres),经济、工业和贸易部长维多利亚·欧亨尼娅·埃尔南德斯·莫拉(女,Victoria Eugenia Hernández Mora),经济协调部长埃德娜·加夫列拉·卡马乔·梅希亚(女,Edna Gabriela Camacho Mejía),规划和经济政策部长玛利亚·德尔皮拉尔·加里多·贡萨洛(女,María Del Pilar Garrido Gonzalo),内政、警察和公共安全部长麦可·毛里西奥·索托·罗哈斯(Michael Mauricio Soto Rojas),公共卫生部长吉赛尔·阿马多尔·穆尼奥斯(女,Giselle Amador Muñoz),科技与电信部长路易斯·阿德里安·萨拉萨尔·索利斯(Luis Adrían Salazar Solís),公共教育部长埃德加·莫拉·阿尔塔米拉诺(Edgar Mora Altamirano),住房部长伊雷内·玛利亚·坎波斯·戈麦斯(女,Irene María Campos Gómez),环境和能源部长卡洛斯·曼努埃尔·罗德里格斯(Carlos Manuel Rodríguez),公共工程与交通部长鲁道夫·门德斯·马塔(Rodolfo Méndez Mata),人类发展部长玛利亚·富尔曼·萨拉萨尔·埃利松多(女,María Fullmen Salazar Elizondo),新闻部长鬍安·卡洛斯·门多萨·加西亚(Juan Carlos Mendoza Garcí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长斯蒂文·努涅斯·里莫拉(Steven Nuñez Rímola),文化和青年部长西尔维·杜兰·萨尔瓦铁拉(女,Sylvie Durán Salvatierra),私营领域协调部长乌维尔·安德烈·加涅尔·克鲁泽(Huber André Garnier Kruse),农业和畜牧业部长路易斯·雷纳托·阿尔瓦拉多·里维拉(Luis Renato Alvarado Rivera),司法与和平部长玛西亚·冈萨雷斯·阿吉卢斯(女,Marcia González Aguiluz),旅游部长玛利亚·阿玛莉亚·雷维洛·拉文托斯(女,María Amalia Revelo Raventós),体育和休闲部长埃尔南·索拉诺·维内加斯(Hernán Solano Venegas),妇女权益部长安娜·帕特里西亚·莫拉·卡斯特亚诺斯(女,Ana Patricia Mora Castellanos)。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由22名法官组成,任期8年。任满时如无议会2/3议员的反对,可自动连任。下设4个法庭,第一、第二、第三法庭各由5名法官组成,第四法庭(宪法法庭)由7名法官组成。地方分省、县、区三级法院。最高法院院长卡洛斯·钦奇利亚·桑迪(Carlos Chinchilla Sandí),2017年5月当选。
政党
主要政党:
(1)公民行动党(Partido Acción Ciudadana):执政党。2000年12月由奥通·索利斯·法利亚斯(Ottón Solís Fallas)创建。党主席马塔·索拉诺(女,Marta Solano)。
(2)民族解放党(Partido de Liberación Nacional):哥第一大政党,反对党。1952年4月成立。曾9次执政。临时党主席豪尔赫·帕托尼·萨恩斯(Jorge Pattoni Sáenz)。
(3)基督教社会团结党(Partido Unidad Social Cristiana):1983年12月由民主复兴党、民族共和党、基督教民主党和人民联盟党组成。党主席佩德罗·穆尼奥斯·丰塞卡(Pedro Muñoz Fonseca)。
(4)民族重建党(Restauración Nacional):2005年成立,2013年成为全国性政党。具有基督教福音派色彩,信仰“社会基督教主义”。党主席卡洛斯·阿文达尼奥·卡尔沃(Carlos Avendaño Calvo)。
(5)广泛阵线党(Frente Amplio):2004年成立。从原共产党中分裂出来的左翼政党。党主席帕特里西亚·莫拉·卡斯特利亚诺斯(女,Patricia Mora Castellanos)。
政要
卡洛斯·阿尔瓦拉多·克萨达:总统。1980年1月14日出生于哥斯大黎加。曾在哥斯大黎加大学攻读新闻专业。长期从事新闻工作。青年时期加入公民行动党,曾任该党议会党团新闻顾问。曾任社会事务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2018年5月作为公民行动党候选人当选总统,任期至2022年5月。
经济
哥经济发展水平在中美洲名列前茅。外贸、旅游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哥政府积极实行财税改革,对外开放电信、保险等部门,发展高科技产业,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努力扩大出口,吸引外国直接投资。2017年经济成长3.9%。
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575.6亿美元
人均国内产值:11635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9%
失业率:9.1%
通货膨胀:2.6%
货币
科朗(1美元约合610科朗)。
工业
以轻工和製造业为主,主要有纺织、电子产品、机械、食品、木材、化工等。原材料依赖进口,产品主要用于出口。石油全部进口,主要来自委内瑞拉。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依赖进口,主要出口精密设备、积体电路、医疗器械、半导体、电气材料等。
重要企业:国家电力电信公司(中美最大的企业,固定资产4.95万亿科朗,近2.4万名员工)、国家石油公司、多斯皮诺斯乳製品集团(中美最大乳製品公司,年加工4.38亿升牛奶)。
农业
以生产咖啡、香蕉、甘蔗等传统产品为主。哥斯大黎加是世界上第二大香蕉出口国,仅次于厄瓜多。咖啡是哥农业第二重要产品,哥斯大黎加是中美洲农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1729年,咖啡从古巴引入哥斯大黎加,截止2014年其咖啡工业已是世界上组织最完善的工业之一。哥斯大黎加的火山土壤十分肥沃,而且排水性好,是中美洲第一个因商业价值而种植咖啡和香蕉的国家。咖啡和香蕉是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
优质的哥斯大黎加咖啡被称为“特硬豆”,此种咖啡可以在海拔1500米以上生长,由于高海拔的落差造成充足的降雨量,对咖啡树的生长也十分有利。此外其他咖啡还有:胡安维那斯、图尔农、危德米尔、蒙蒂贝洛和圣罗莎。
服务业
主要有金融保险、不动产、企业服务、公共管理、社区服务、中介服务等。
根据哥斯大黎加项目开发局(Cinde)统计数据,2012年,哥斯大黎加企业服务业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旅游业等传统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5.6%和5.4%);在哥吸引的22.65亿美元外资中,企业服务业有9.1亿美元,占外资总额的40%。企业服务公司主要集中在保税区,业务不仅有传统的呼叫中心,还包括共享服务、电子科技、财会金融服务、设计工程、娱乐业等。近12年来,服务公司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2000年僱工人数为1061人,2012年时这一数字已达到42148人。
电力
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但受降雨减少影响,水电占发电总量比重有所下降,燃油发电量占比呈上升趋势。2013年哥斯大黎加水电占发电总量的68%,燃油发电占12%,地热和风力发电分别占12%和4%。旱季时,哥斯大黎加需从周边邻国购电弥补不足,2013年进口电量为73吉瓦。
全国电网覆盖率达99.38%,与瓜地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和巴拿马等国互联,人均消耗1998千瓦时/年,高居中美洲国家年发电量和人均电力消耗之首。居民用电占40%;办公、酒店等一般部门占31%;工业部门占22%。
全年生产电量:100.8亿千瓦时、全年消费电量:83.21亿千瓦时、全年电力出口:2280万千瓦时、全年电力进口:3430万千瓦时、全国装机容量:272万千瓦、全国输变电线路:1713.1公里。
旅游业
哥斯大黎加在西班牙语中意为“富庶的海洋”。旅游收入是哥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业已成为哥最有活力的产业。旅游胜地有伊拉苏、波阿斯火山和西班牙殖民文化遗址等。
哥斯大黎加儘管仍是一个农业国家,但已经取得相对较高的生活水平,土地所有权普遍扩张,而且旅游业蓬勃发展。
哥斯大黎加经济主要是旅游业,农业和电子元件出口,从1997年经济萧条以后,开始快速增长。哥斯大黎加位于中美洲的狭长地带且在美洲中心,有直通欧亚的海洋,可以很方便地进入美洲市场。
哥斯大黎加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府的一项七年的高科技发展计画。在该国投资免税并且国民教育状况很好,成为了投资的乐土,很多跨国高科技公司已经开始出口产品。
财政金融
中央银行(1950年成立)和国家银行(1936年成立)为哥斯大黎加主要金融机构。
对外贸易
哥实行贸易开放政策,与美国、中国、墨西哥、智利、秘鲁、中美洲五国、多米尼加、新加坡、欧盟等签有自由贸易协定,与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有贸易关係。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电子晶片、积体电路、纺织品、香蕉、凤梨、咖啡、医疗器械、加工食品、机械和电子配件等,主要出口对象国为美国、中国、欧盟和中美洲邻国;主要进口原材料、消费品、燃料、润滑油和资本货物,主要进口来源国为美国、欧盟、委内瑞拉和墨西哥。2017年哥出口109.16亿美元,进口160.6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4.8%。
国内市场
消费总额
据哥斯大黎加央行数据显示,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8.37亿美元;全国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为453亿美元。
生活支出
据哥斯大黎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哥斯大黎加居民储存率为2.6%,居民人均支出约730美元/月。日常消费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例为70%,其中食品支出平均占43%。
物价水平
2013年哥斯大黎加劳动者的平均均月薪约合600美元。
以居住面积计算,人均住房面积为26平方米,首都圣何塞市区较繁华地段(例如:Merced 、Uruca 、San Pedro)每平米住房价格约为1360美元。
人民生活
2016年哥共有劳动力227.8万人,就业人口206.3万人。全国贫困率为20.5%;其中极端贫困率达6.3%。人均预期寿命80岁,出生率14.31‰,新生儿死亡率4.62‰。
文化
概况
哥斯大黎加拥有多样的文化,那里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文化交汇处。当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后,哥斯大黎加北部地区是玛雅文明最南部的领地,中部和南部是奇布查族领地,而西海岸则居住着17世纪至18世纪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奴隶,也就在这个时候,许多中国农民来到这里,修筑铁路。
哥斯大黎加音乐有tambito和punto,十分独特,比如“punto guanacasteco”来自于瓜纳卡斯特省,而“punto sancarleno”则来自于阿拉辉拉省的圣卡洛斯(San Carlos)。哥斯大黎加北部(曾是玛雅人的势力範围)和大西洋海岸传出了许多音乐和传奇故事。
语言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英语在高素质人群中普及率较高。
宗教
95%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节日
新年:1月1日
圣周:3月或4月复活节前周四、五
民族英雄胡安·桑塔玛丽亚纪念大使级日:1856年4月11日
劳动节:5月1日
瓜纳卡斯特省併入哥领土纪念日:7月25日
天使圣女日:8月2日
母亲节:8月15日
独立日:1821年9月15日
国庆日:1821年9月15日
文化节:11月12日
圣诞节:12月25日
习俗
称呼
哥斯大黎加人坦诚朴实,性格乐观,态度和蔼,为人谦逊,讲究信用,热情
好客,对外来客人十分友好。常用的礼节是男人见面时握手,妇女之间如果是朋友或亲戚则亲吻面颊或拥抱,告别时也是同样形式。在社交场合,对成年男子一般称先生,对已婚妇女称夫人或太太,对未婚女青年称小姐,对未婚男青年称少爷。
哥斯大黎加特产——香蕉

同其他美洲国家一样,哥斯大黎加人喜欢他人称他们的学衔或职衔,并同上面的称呼连用,如“博士先生”、“硕士先生”、“局长先生”等。
邀请
哥斯大黎加人喜爱和朋友聚会聊天,常常将知心好友邀请到家中,喝着咖啡,吃着水果和甜食,海阔天空地侃,如果是周末,侃到兴趣浓时,还要唱歌跳舞,一直持续到次日天明方才罢休。他们同外国朋友初次交往,如果客人言谈举止礼貌,熟悉当地的风俗习惯能够讲几句当地的民族语言,他们会视为故友相逢,显得格外亲切热情,会主动邀请到家中作客。对于哥斯大黎加人的盛情邀请,外来客人不可出自客气或其他考虑而谢绝,那样会引起主人的不快。
应邀
到哥斯大黎加朋友家中作客,应带一束鲜花、一盒蛋糕、一瓶好酒之类的物品送给主人。晚餐是哥斯大黎加人的正餐,时间一般是晚上7点以后。哥普通家庭的日常饮食主要有猪肉、牛肉、鸡、鱼、玉米、豆类、大米、芭蕉、木薯和棕榈心等,在周末则通常用芭蕉、木薯、土豆、南瓜烹煮肉汤。水果类比较常见的有香蕉、芒果、凤梨、西瓜和葡萄等热带水果。传统饮品是咖啡、加粗糖煮开的朗姆酒、糖酒等。哥斯大黎加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玉米的地方之一,待客少不了玉米粽、玉米饼、玉米糰、玉米酒等。
见面与告别
哥斯大黎加人坦诚、和气、谦逊、乐观、讲究礼貌、充满高尚情感。他们常用的见面礼节是握手、拥抱和亲吻,告别时也是这样。应邀吃饭时要带些礼物,如蛋糕、酒类。开车告别时应先将窗子上的玻璃摇下,而后轻轻挥手向主人告别。
哥斯大黎加的禁忌与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和美国一样。人们普遍忌讳“13”和“5”这两个数字,而喜欢“3”和“7”,认为这两个数字是吉利的。
军事
哥斯大黎加是美洲最早建立民主体制的国家之一,自由平等的思想理念根深蒂固。哥斯大黎加人热爱和平,反对暴力,早在1948年12月1日哥宣布废除武装力量,成立国民警卫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2007年共有警察1.8万人,从此杜绝了军人干政的可能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中美洲其他国家都陷入内战泥潭而不能自拔时,这里依然和平。由于哥斯大黎加取消军队,节省了大笔军费,全部用于改善民生,发展教育,创立社会保障系统等,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哥斯大黎加一直保持政局稳定,截止2014年仍是中美洲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最高的国家,国际竞争力位居拉美前列,哥斯大黎加政府已确定了2021年建成已开发国家的目标。
哥斯大黎加只有準军事部队,由志愿人员组成。其中安全部队总兵力:7,000人(1997年)、国民警卫队:5,000人(包括海岸陆战队400人),组成2个边界安全司令部、2个反暴营、7个边防营、7个民防营,海军陆战队;主要装备(1997年):7艘内河巡逻艇、10艘巡逻船、15架飞机、3架直升机。
交通
概况
以公路为主。公路总长约35332公里,其中49%是沥青路。泛美高速公路贯穿南北。铁路总长440公里,由国家铁路局运营。由于缺乏投资和年久失修,自1995年起哥铁路基本处于停运状态,只承接少量货运及从圣何塞至莫因的游客。2005年起圣何塞至周边城市的铁路恢复运营,但由于设备老化和游客稀少,基本无盈利。 哥有4个主要港口为利蒙港、莫因港、彭塔雷纳斯港和卡尔德拉港。利蒙港和莫因港的吞吐量占全国的80%以上。两家航空公司经营10条国内航线、15条国际航线。有两个国际机场,首都有胡安·圣玛丽娅国际机场。北部赖比瑞亚市有丹尼尔·奥杜韦机场,较少使用。
公路
据哥斯大黎加公共工程和价同步统计,全国公路总长3.8万公里,其中25%的道路是沥青路。饭没告诉公路贯穿南北,连线邻国尼加拉瓜和巴拿马。道路长期缺乏维修与新的投资,整体路况欠佳。
铁路
铁路总长278公里,全部为米轨。因年久未修,仅有部分路段供少量客运和观光。首都圣何塞市有一条客运城铁,全长20公里。
空运
哥斯大黎加有四家航空公司(LACSA、Nature Air、Costa Rica Skies和SANSA)经营10条国内航线、15条国际航线。哥斯大黎加有两个国际机场:胡安·圣塔马利亚国际机场(SJO)位于首都圣何塞,距市中心9.3公里;达尼埃尔·欧杜拜尔国际机场,位于北部注明旅游城市赖比瑞亚。

水运
哥斯大黎加港口位于该国东部加勒比海岸。最大吃水:香蕉船9.76米;油船9.15米。水的比重1025。潮差约0.30米。盛行东北风。由港口管理经济发展厅管理。领航船离码头1海里。进港须引航。进口水深14-18米。锚地离泊位1.6公里。

港区无线电通讯站VIA STATION TIM-500千赫和8478千赫。适用时间04:00-13:00(格林威治标準时),引航可用VHF CH16。本港有修船、汽艇、供应淡水、医疗、遣返服务和食品补给。驻港领事有:哥伦比亚、厄瓜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和挪威。正在建设的新泊位有货柜、滚装船、杂货船和油码头。
据哥斯大黎加大西洋港务局统计,航道总长730公里,拥有轮船1029艘,总吨位57万吨。主要港口为利蒙港、莫因港、卡尔德拉港和蓬塔雷纳斯港,年运输量1.24亿吨货物和36.5万名乘客。港口吞吐量小且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外贸发展需要,哥斯大黎加计画加大对港口投资改造力度。

社会
哥斯大黎加拥有多样的文化,那里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文化交汇处。当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后,哥斯达黎加北部地区是玛雅文明最南部的领地,中部和南部是奇布查族领地,而西海岸则居住着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从非洲贩卖来的黑人奴隶,也就在这个时候,许多中国劳工来到这里,修筑铁路。
哥斯大黎加国家剧院

哥斯大黎加音乐有tambito和punto,十分独特,比如“punto guanacasteco”来自于瓜纳卡斯特省,而“punto sancarleño”则来自于阿拉辉拉省的圣卡洛斯(San Carlos)。哥斯大黎加北部(曾是玛雅人的势力範围)和大西洋海岸传出了许多音乐和传奇故事。
哥斯大黎加的全民幸福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工会
《劳动法》规定,企业可设立工会组织。哥斯大黎加全国工会组织有:工会联合会(CTRN),约4.6万会员;工人运动中心(CMTC),约2万会员;胡安莫拉中心(CJM),约1.7万会员。
全国性工会组织在劳动安全卫生委员会、全国工资委员会和劳动高层委员会等政府技术谘询性机构派有代表,代表工作与政府、企业进行劳动安全、健康、薪酬、福利等方面谈判。
哥斯大黎加公民依法享有集会游行的权利,多为争取薪金待遇及社会福利的行业罢工,在工会组织下一发和平举行。鲜有全国範围的大规模集体罢工,亦不会引发社会动荡或暴力流血冲突。2013年1月,再教育教师联合会(ANEP)举行罢工抗议工资涨幅不足,2013年11月,多个社会团体和工会罢工游行,反对电价上涨、徵收新税和卫生服务私有化;2014年3月20日,卫生和教育领域工会组织罢工,要求建立工资增长机制等11项要求。2014年6月16日,哥斯大黎加私营企业工会和哥劳工部举行会谈,要求2014年下半年工资增长4.12%;同时希政府出台新工资政策,减少社会不公。全国公私企业雇员联合会(ANEP)成员拉法尔表示4.12%为截至2014年5月的通膨率外加1%的调整基数所得。劳工部部长维克多·默拉雷斯承认不会拘泥于自2011年10月启用的工资计算方式,该方式在计算工资时使用预计通膨率而非实际通膨率,在实际通膨率远高于预计通膨率的情况下造成“工人和政府都难以接受工资涨幅”,因此政府、企业、劳工三方秉着完全开放的态度,共同协商一套合理的工资计算方式至关重要。
教育
重视教育。实行中国小义务教育,全国有国小6884所,20.4%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教育水平居拉美国家前列。2015年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7%。成人识字率95.6%。主要高等院校有哥斯大黎加大学和国立大学。
科技
哥斯大黎加重视科技发展,制定了国家科技发展计画,提高竞争力与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高技术产品人均出口额居拉美首位。世界经济论坛《2013-2014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2013年,哥斯大黎加劳动力素质及科技创新优势明显,在148各参评国家中列位54位,居拉美第4位。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康奈尔大学和世界智慧财产权组织发布的“201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中,哥斯大黎加在142各参评国家中排名第39位,成为拉美最具创新力的国家,首次进入创新经济国家行列。
医疗
哥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公共卫生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9%,社保覆盖全国66.4%的人口,养老金覆盖人口6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哥斯大黎加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10.2%,按照购买力水平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指出1243美元,高于拉美平均水平。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一生12人,护理和助产人员8人,牙医2人、药师2人;2006年-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12张。人均寿命79.3岁,死亡率4.29‰,出生婴儿死亡率9.72‰。
足球
哥斯大黎加国家足球队是哥斯大黎加的足球代表队,由哥斯大黎加足球协会管理。在人们的记忆中,即使在足球水平落后的中北美地区,哥斯大黎加也不算一个强队,这也是在2002年世界盃上国足会定下“负巴西、平土耳其、胜哥斯大黎加,以净胜球优势出线“目标的原因。但是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上,哥斯大黎加在拥有上届季军乌拉圭、四星义大利和英格兰的死亡之组,以两胜一平的优秀战绩脱颖而出,名列小组第一出线。以十人战胜十一人的希腊进入八强,一百二十分钟逼平荷兰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最终4:3惜败荷兰出局。
哥斯大黎加队上一次进军世界盃决赛圈是在2006年,该队首次进军世界盃就让人眼前一亮,在1990年居然进了16强。哥斯大黎加于美洲金杯最好的表现是在2002年,以亚军完成赛事。他们亦赢过中美洲国家杯五次。他们被三次邀请参加美洲杯,被两次在八强出局。
万乔普

哥斯大黎加惯用的阵型是3-5-2,他们的中场在比赛中非常有弹性,机动灵活。他们通常会放对手通过中场,然后在边路利用他们惊人的速度来打反击。近乎于非洲球员的体质,使哥斯大黎加球员们拥有十分出众的速度,往往会给对方的后防线以致命的打击。他们的两个边路压上进攻时,其他中场队员就会迅速的弥补其留下的空缺。
哥斯大黎加的攻击力非常强,在14场比赛中攻入了25球,这要归功于他们的两个优秀的前锋。冯塞卡和万乔普都是禁区内的"猎犬",捕捉机会能力非常强。两人配合非常默契,也是极有杀伤力的一对锋线尖刀。此外,曾经在1990年世界盃上,在对瑞典队的比赛中,攻入制胜一球的老将梅德福德仍然在队中,因此哥斯大黎加队的锋线攻击力足以让他们引以为豪。
着名球员有胡安·阿诺尔多·卡亚索、森特诺、冯塞卡、罗纳德·戈麦斯、路易斯·马林、马丁内斯、毛利西奥·蒙特罗、索里斯、毛里西奥·赖特、洛佩斯、亚历山大·吉马雷斯、梅德夫得、乾沙利斯、朱安·乌奥拉、雷纳尔多·帕克斯、埃里克·洛尼斯、洛查、埃克托·马尔切纳、保罗·万乔普、坎贝尔、鲁伊斯、纳瓦斯。
通讯业
哥通讯业发达,居拉美国家前列。2006年,每百人有34条电话线,全国网际网路使用者为121.4万人。哥通信业由哥斯大黎加国家电力局(ICE)垄断经营。
电话
据哥斯大黎加国家电力电信公司统计,全国共有137万固定电话用户,220万网路用户,620万行动电话用户。国家电力电信公司处于绝对行业优势地位。哥斯大黎加逐步开放电信市场,其中Movistar和Claro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加,国家电力电信公司一家独大的局面有所改变。
网际网路
1993年1月,哥斯大黎加称为拉美地区第五个拥有网际网路服务的国家,排在巴西、智利、墨西哥和阿根廷之后。用户平均宽频网速为2.1M/秒,在拉美地区仅高于宏都拉斯、萨尔瓦多等少数国家。哥斯大黎加网际网路套用普遍,主要中心城市和海边城市可以接入宽频,小城市还要拨接。网速总体水平依然较低,这与网路建设不足及政府决策迟缓有关。
主要媒体
电视媒体:哥影响最大的当地电视媒体为私营的电视6台和7台,以及国有电视13台。当地电视光缆公司向民众转播近百套电视节目,除少量电视台外,大多数为欧美国家国际频道节目。

广播媒体: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广播电台有Monumental和Columbia两家综合性电台。
报纸媒体:全国综合性日报《民族报》(La Nación)为第一大报,日发行量超过10万份,内容覆盖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共和国报》(La República)为第二大报,日发行量约8万份,内容略偏重于经济金融方面和民众生活;此外还有《自由新闻》(La Prensa Libre)、《号外报》(Diario Extra)、《每日报》(Al Día)等报刊。
记者协会:记者无需经过该协会培训即可获得工作许可,记者协会对媒体行业的影响力有限,组织较为鬆散。
社会治安
哥境内没有反政府武装,国内居民生活很平静。但随着大量外来移民涌入,社会失业率上升,治安状况不断恶化,偷盗、抢劫事件频发,且法律对一般犯罪惩罚不重,造成哥社会犯罪率上升。当地居民经适当训练后可合法持有枪械,且富人家庭多雇用保全。针对外国人的犯罪主要为盗窃和抢劫财物。
人民生活
哥斯大黎加国家统计及人口普查局(INEC)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7月哥全国共有3.3万贫困家庭,117万贫困人口,贫困率达到22.4%,高于去年同期水平(20.7%)。失业率居高不下(8.6%)、家庭收入(2014年同比减少了0.4%)和购买力下降(2013-2014年间商品价格增长了5%而收入仅增加了1.9%)是贫困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哥国政府曾将政府补助提高了15%但并未成功减少贫困人口数量。
外交
外交政策
哥奉行和平中立的外交政策,支持各国人民自决和不干涉内政原则,重视发展同拉美各国的传统友好关係,积极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支持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三度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1974~1975年、1997~1998年和2008~2009年),是2012~2016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2014年1月—2015年1月任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轮值主席国。现与154个国家有外交关係。
外交关係
与中国的关係
双边政治关係:中国与哥斯大黎加于2007年6月1日建交。之后两国交往频繁。
双边经贸关係:中国是哥斯大黎加第二大贸易伙伴。2010年4月,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1年8月,该协定正式生效。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哥贸易总额为61.73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9.02亿美元,进口52.7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5%、2%和37.1%。
中国主要出口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棉纺织品和塑胶製品等;进口电器及电子产品、电子技术、积体电路及微电子组件、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零配件等。
其他往来:2011年11月,中国“和平方舟”号海军医院船首次访哥,为当地民众和华人华侨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
同美国的关係
哥美1851年建交。两国关係密切,高层互访不断。美为哥最大的贸易伙伴,2007年哥对美出口11.42亿美元,从美进口28.65亿美元。美一直视哥为拉美国家的“民主样板”并提供大量经济援助。双方在反恐、禁毒、军事等领域保持密切合作。美在哥建有拉美警察学校,美军舰使用哥太平洋和大西洋港口。2003年,迫于美国压力,哥退出世贸组织中的“22国集团”。阿里亚斯总统执政后,哥要求美在官方网站上将哥从支持伊拉克战争的盟友中删除,并在联大会议上公开批评美反恐政策。2007年3月,美宣布减免哥1260万美元债务,并承诺支持哥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8年9月,阿里亚斯总统访美,将自贸协定最后生效期延长至2009年1月1日。
同拉美国家关係
重视发展同拉美国家特别是中美洲各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係,保持密切高层往来,积极推动中美洲地区一体化进程。哥与古巴无外交关係。阿里亚斯总统公开批评古巴和委内瑞拉领导人而引起古、委不满。此外,哥与邻国尼加拉瓜存有边界和移民问题纠纷。 与萨尔瓦多、墨西哥、巴拿马、智利、哥伦比亚、瓜地马拉和宏都拉斯等拉美7国首脑签署“太平洋湾”论坛宪章声明,以密切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经贸联繫。
同古巴关係
1961年,哥斯大黎加因意识形态不同,单方宣布中断与古巴的外交关係。2009年3月,哥政府表示,与古巴断交完全是冷战时期的产物,当今世界已发生巨大变化,政府决定恢复与古巴的外交关係。2010年8月,古巴向哥斯大黎加派出了50年来的首任大使。
同欧洲国家关係
同欧洲国家有着传统经贸往来,是中美洲对欧盟最重要的出口国。 2007年10月,中美洲同欧洲伙伴关係协定谈判第一轮会谈在哥斯大黎加举行。该伙伴关係协定包括自由贸易协定、政治对话机制和合作机制三部分。谈判过程中,哥主张中美洲国家同欧洲建立一种“享有优待的战略伙伴关係”。12月,中美洲各国首脑签订《中美洲联合关税协定》,为中美洲-欧盟自贸谈判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亚太国家关係
进入21世纪,哥日益重视开展同亚太国家的经贸合作,主张中美洲与东协国家建立经常性的政治和经济磋商机制。现为“东亚-拉美合作论坛”成员国。据哥外贸部统计,亚洲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哥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旅游
概况
哥斯大黎加共建立和发展了34个自然公园,截止2014年,它们都已成为哥旅游创汇的重要景点。
据哥全国自然保护机构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上半年,参观自然公园的游客超过50多万人次,收入200多万美元,比去年增长2.3倍。
哥斯大黎加自然公园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外国游客的增加,同时也是採取双重门票收费标準的缘故。对哥本国游客,公园门票费为每人1.45美元,但对外国游客却每人收费7美元,几乎是国内游客的5倍。
在34个自然公园中,游客最多的是波亚斯、阿雷纳尔、伊拉苏等三个活火山公园,以及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多个海滨公园。它们的收入占了全国自然公园总收入的76%。位于中美洲地峡,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着1290千米的海岸线。哥斯大黎加北部与尼加拉瓜接壤,东南偏南与巴拿马接壤,总共有51100平方公里。 近年来哥斯大黎加的Tenorio火山国家公园成了旅行者的热门目的地,除了12819公顷的原始雨林外,着名的瀑布与蓝色的泻湖更是让人觉得恍若进入世外桃源一般。 哥斯大黎加更是以其舒适的生活方式、较为民主的政治环境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被誉为“中美洲的瑞士”。
景点
圣何塞
圣何塞海拔1163米,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20度左右,四季如春,鲜花盛开,市内绿树成荫,马路两旁种有金合欢树、茶花和玫瑰花栽满各家庭院,一片葱绿,整个城市宛如一个大花园,因此,圣何塞又有"花城"之雅称。这座城市的住宅普遍盖得较低,结构轻巧,大部分是二层别墅型小楼房。街道依山而筑,忽上忽下,别有风趣。街上的中国餐馆门前挂着鲜亮的中文字号,门两边贴着大红对联,迎面是红纸的"稻'字,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市区除中央大道宽敞外,其它街道比较狭小,许多古老建筑至今仍保持着一二百年前的风貌。
18世纪的西班牙式教堂、钟楼矗立在新型的、现代化的建筑群之中。城市建设也有特殊格局,各区都有教堂,其前面必有一个小型公园,公园旁边则必有一所学校。公园草坪上常矗立着民族英雄、着名政治家、艺术家或印第安人铜像及大理石像。城内还有许多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市中心一座古代城堡式的建筑内,主要陈列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玉石博物馆展示新大陆发现前的各种玉器和玉石;黄金和钱币博物馆,展出新大陆发现前的金银工艺品和货币。此外,还有昆虫博物馆和自然科学博物馆。
波阿斯火山
位于哥斯大黎加中央谷地的西北部,距圣何塞 57公里。这座火山于1910年首次爆发,1952-1954年,又间歇地喷发数次。火山顶端直径1600米的火山口内有上下两个湖。上面的湖水清澈透亮,环抱于各种绿色植物之中。下面的湖水有大量火成岩物质,含酸量很高。由于火山的活动,湖中喷出一阵阵白色气体,发出巨大的沸腾声,接着掀起100多米高的巨大水柱,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间歇泉。随着气温变化和火山活动情况,湖水颜色变幻不定,有时呈蓝色,有时呈灰色。据说是由于火山口底部有小的喷发活动造成的。
伊拉苏火山
伊拉苏火山在哥斯大黎加中部,位于哥首都圣何塞以东约60公里处,海拔3432米。其火山口直径1050米,深300米,底部有一潭碧绿的积水,上方则烟雾缭绕,气象万千,是哥斯大黎加最着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伊拉苏火山是哥斯大黎加七座火山中最高的一个,也是中央山脉的最高峰,站在山上,可以眺望到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景色。
伊拉苏火山是一座间歇性火山,主要由玄武岩和安山岩组成。1841年、1920年、1963年曾喷发过,最近一次喷发是在1978年,留有三个火山口。伊拉苏火山并非是不毛之地,这里风光旖旎,森林密布,花草茂盛,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
阿雷纳火山
阿雷纳火山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为哥斯大黎加最着名、最活跃的火山。在距离首都圣何塞西北大约147公里处,海拔1633米。从附近方圆几公里的任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锥形火山口,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格外宏伟,气势非凡。阿雷纳火山海拔高1633米,在1968年7月29日,它曾经有过一次大爆发,据说当时的熔岩覆盖了超过700公顷的地表,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现在阿雷纳火山平静了不少,只是偶尔会有小规模的喷发。
阿雷纳火山国家公园内的小路和附近的山头都是观看火山的最佳地点。火山间断地喷发,在上空造成很大的火山灰雾和巨大的轰鸣声,更是几十公里外都能见到。到了晚上,阿雷纳火山的景观更加壮观,岩浆卷着被高温熔化的山石向坡下翻滚,形成了非常诡异却又无比灿烂的“焰火”,通常至少延绵5公里远,为中美洲着名的奇观之一。加上火山附近湖光山色,风景如画,一条条冒着热气的温泉河蜿蜒其中,几乎随时随地可以浸泡温泉,因此此地游者甚众。
奥斯修纳尔国立野生动物保护区
奥斯修纳尔国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坐落于哥斯大黎加的瓜纳卡斯特省,1982年作为保护区建立,1984年正式成为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85.7平方公里,为世界上两个最重要的榄蠵龟保护区之一。
奥斯修纳尔国立野生动物保护区就是为了保护榄蠵龟而建立的,以便于榄蠵龟可以在此安心地繁衍后代。每年都有数百只,甚至数千只丽龟在哥斯大黎加西海岸的奥斯修纳尔国立野生动物保护区登岸筑巢,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来观赏这一奇观。
蒙特沃德云雾森林保护区
蒙特沃德云雾森林保护区坐落于哥斯大黎加的蓬塔雷纳斯省和阿拉胡埃拉省,成立于1973年,由占地面积10500的热带雨林组成,每年约有70000人参观这个始终处于原始状态的保护区。蒙特沃德云雾森林保护区因生物的多样性和完整性而知名,对于生物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区由7大生态区组成,其中90%为原始森林,是一个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区,是2500多种植物、100种哺乳动物、400种鸟类、120种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以及上千种昆虫的家园。
在蒙特沃德云雾森林保护区的2500多种植物中,约有10%的植物为当地所特有。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位于哥斯大黎加西北部,它从哥斯大黎加距太平洋12英里的地方开始延伸,沿着太平洋沿岸的低地跨越内陆,翻过三座火山,然后俯冲到低地,全长约105公里,最高处为1916米。1999年,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陆地面积为88000公顷,海洋面积为43000公顷,这些统计数字并未包括在随后又新划入保护区的3000至5000公顷地域。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包括一系列的火山地区,其中最为着名的当属林孔-德拉别哈火山,该火山有3个火山坑、一个泻湖,最近一次观测到的火山喷发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但是现在仍有一个火山坑一直在喷气,另外有32条河流、16只间歇泉发源于该火山附近地带。
瓜纳卡斯特自然保护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之一,这里保持了生物的多样性,包括有最好的旱地森林栖息地、从中美洲到墨西哥北部的生物群落以及主要的濒危植物和动物。这个地方的陆地和海岸环境对于生态学活动来讲是很重要的,包括有:进化、继续和恢复太平洋热带旱地森林;高地移殖、其他互动式的生物和生态活动、以及珊瑚虫群体和暗礁的上升和发展。
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
独特的塔拉曼卡仰芝-拉阿米斯泰德保护区占地80多万公顷,位于美洲中部,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马的交界处。保护区是第四纪冰川在这里留下了痕迹,北美和南美的动植物在这里杂居,杂植,热带雨林覆盖了保护区大部分面积。四个不同的印第安部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他们从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马的密切合作中获利。
由于这里的气候特点以及土壤的肥沃富饶,该地区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地形地貌,构成了许多不同的生境。在塔拉曼卡仰芝-阿米斯泰德保护区可以欣赏到云中森林、小人国风光、荒凉美山谷、西布的子孙以及阿兹特克人崇拜的圣鸟。除自然奇观外,该地区还有大量的古文化遗蹟。发现有200多处遗址,包括:坟茔、石柱、史前岩画等,它们覆盖了12000多年的历史。
科科斯岛国家公园
科科斯岛国家公园距哥斯大黎加太平洋海岸550公里,是热带东太平洋上唯一拥有热带雨林的岛屿,其位置最接近北赤道逆流,又是该岛和周围海洋生态系统全面相互影响的地方,因此这个地区是研究生物进程的理想实验室。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科科斯岛上地势崎岖,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般“创作”中,岛上礁石千姿百态,瀑布、陡崖和迷宫似的地下暗洞处处可见。科科斯岛的水下世界被公认为是世界上观看远洋生物的最佳地点,透明的蔚蓝色的海域里生长着大量的海洋生物,如鲨鱼、鳐鱼、鲔鱼以及海豚等随处可见。而岛上的珍稀动植物群,更是每年都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据统计,岛内有97种鸟类、2种濒于灭绝的爬行动物、57种甲壳类动物、500多种海洋软体动物、500多种昆虫、300多种海水鱼、5种淡水鱼,这里的珊瑚礁更是色彩斑斓,处处五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