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哈萨克斯坦—天山造山系

2019-01-17 02:55:19 百科
哈萨克斯坦—天山造山系

哈萨克斯坦—天山造山系

哈萨克斯坦板块在前寒武纪时就是一个统一的板块.自文德-寒武纪板块开始拉张、分裂,到古生代形成规模不等的众多地块,间有规模不大的洋盆相隔.其构造格局、洋陆分布情况与新生代西南太平洋、东南亚地区极为相似.经过古生代的拉张、分离、俯冲、聚合,在晚古生代,北侧以北天山依连哈比尔尕缝合带与西伯利亚板块南侧以南天山米什布拉克—色日克牙依拉克缝合带与塔里木板块最终缝合在一起,从此三大板块一起开始了陆内山链发展阶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哈萨克斯坦—天山造山系
  • 外文名:Kazakhstan Tienshan orogenic system
  • 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
  • 造山带:北、中、南

简介

哈萨克斯坦—天山造山系(Kazakhstan Tienshan orogenic system)是西段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往东延入中国的造山带。可分为北、中、南三个造山带,即哈萨克斯坦—北天山早古生代造山带、中天山造山带和南天山造山带。
天山天山

分类

北带

以含有众多小型前寒武纪地块为特徵,在早古生代晚期(有的学者认为尚有晚古生代),造山作用使它们成为褶皱带的组成部分,故又被称为哈萨克斯坦—北天山中间地块。

中带

西宽东窄,呈现为一个锐角指向东的三角形,延至中国境内仅宽20千米。该带也具有广泛的前寒武纪基底,但在晚古生代期间,因受南天山洋张开和闭合的影响,发育了大规模的上叠火山岩带、火山—沉积盆地和花岗岩类岩浆岩,因而不少学者认为它是晚古生代造山带。

南带

天山造山带,一般认为这里的古大洋张开的时间为奥陶纪,闭合的时间为早石炭世。
哈萨克斯坦—天山造山系哈萨克斯坦—天山造山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