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技术学院

2018-12-06 19:46:30 百科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技术学院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技术学院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技术学院,是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江北利民开发区大学城内的套用技术学院。设有数码艺术系、网路工程系、软体技术系、计算机套用系、商务系、外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八大系院。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哈尔滨华夏计算机技术学院
  • 所属地区:江北利民开发区大学城内
  • 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
  • 建筑面积:12.03万平方米

基本内容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7000余人。
学院立志于建设一所多领域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综合型高职院校,设有数码艺术系、网路工程系、软体技术系、计算机套用系、商务系、外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其中,软体技术、计算机网路技术两个专业是国家示範性软体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动漫设计与製作、广告设计与製作、商务英语等5个专业是省级示範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各专业的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
学院有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00余人,其中从行业一线聘入的具有多年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200余人,占专任教师的70%以上。建有模拟企业工作环境的仿真实训室200多间,大型实训基地8个。
学院实行“企校化”教学管理模式,以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作为技能训练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学习能力,并按照企业管理方式,流程规範及工作结果考核。多年来,学院致力于提供一流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两年在校学习,一年顶岗实习,理论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借鉴美国职业教育经验,形成了learningforwork——针对岗位需求设定专业和培养内容、learninginwork——基于工作的学习方式,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规範设计和建设学习环境,做到学习内容与职业岗位需要相一致;学习模式与企业员工工作模式相一致;教学实践条件与企业工作环境相一致;教育教学管理、评价和文化建设与企业相一致;教师团队与企业工程师(师傅)相一致。
学院实行“社区化”学生管理模式,建有一支具有人力资源培训师高度的培训师队伍,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範,将国际优秀企业的员工标準培养前置到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利用三年的时间持续养成,从而形成学生受益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办学十五年来,学院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8500多名信息技术和商贸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9年荣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学院愿景
学院是一所极具创新性的现代化职业院校,学院致力于培养充满活力的学习文化,以教育专业及创新精神、凝聚家长及社会力量,培养新一代成为主动学习及具责任感的社会人才为己任。学院以出色的教学和各种保障机制,让学生享受优质的学习经验。同时,学院不断求进,立志通过教育研究及实践探索,为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提供新经验、新突破。
学院特色鲜明的办学理念,理论与实践循环进行的培养模式,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学院将充分利用体制、机制优势,励精图治,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之路。
学校使命
1.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用心”为主旨,创办学生家长满意的院校。
2.办学理念为“质优价高”。完善的实训条件、有企业经验的“三师型”教师、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等一系列的做法成就了学院的这一理念。
3.创办国际化的一流高职院校。藏有世界最前沿的专业书籍、学习区域免费网路覆盖、实训条件国内领先等亮点走向国际化。
4.以“全人教育理念”培养学生,使学生在知识、智慧、技能、品格、情感、艺术、体魄各方面全面发展。
5.开创愉快、温暖、关爱、积极、进取及充满创意的学校环境,培养学生的品格及发挥学生的多元智慧型。1

学校专业

☆党委办公室 ☆组织部 ☆宣传部 ☆纪检统战部 ☆工会 ☆团委
☆行政部 ☆财务处 ☆教务处 ☆教科研中心 ☆招生办 ☆就业处
☆继续教育与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信息中心 ☆总务处 ☆保卫处
☆软体技术系 ☆网路工程系 ☆计算机套用系 ☆机电工程系
☆数码艺术系 ☆建筑工程系 ☆商务系 ☆外事系 ☆公共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学生处 ☆08级学生管理社区 ☆09级学生管理社区 ☆10级学生管理社区
☆哈尔滨就业基地 ☆北京就业基地
☆上海就业基地 ☆深圳就业基地
学院由南北两个校区和实训实习基地组成,北校区坐落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大学城中,南校区

师资力量

“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学院引进的国际化学制和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师不能胜任实战性的课题指导。该院从一线高薪聘入有着十余年开发经验的软体工程师、网路工程师等担当专业课教师。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占学院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0%,使学生能够直接受益。学院常年选派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大公司及知名高校进修,更新知识,跟蹤计算机领域最前沿动态。学院从北京中关村聘请一些IT领域的人才,协助教学部门做研发;结合IT产业实践,编写具有自主着作权的教材,保证学院的教学内容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
建设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平均每天4学时的实践学习条件。该院实践教学时数已达到教学总时数的53%,超过国家对“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实践教学时数”的要求。为保证学生的实训时间和实训条件,学院建设了20个100平方米的高配置计算机实验室,数位化校园全部光纤宽频接入,为学生提供了平均每天4学时的实践学习条件;并且在每个学生寝室。

教学成绩

教育教学方面

2003年,黑龙江省政府表彰的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3年,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同代表黑龙江省本专科院校跻身35所本科示範性软体学院和35所示範性软体职业技术学院行列。
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联合批准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005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计算机套用与软体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06年,在全省40余所高职学院角逐10所省级示範性职业学院的竞争中,华夏学院以满票同黑龙江建筑职业学院并列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跻身省级示範校行列,也是6所民办高职院校中唯一挤进这个行列的学院,其他9所都是国办高职院校。
2007年,分别同黑龙江大学软体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体学院一同成为黑龙江省外包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同哈尔滨师範大学一同成为黑龙江省动漫人才培养基地。
2007年,成为教育部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2010年,成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军训工作评估“优秀”学校。
2010年,获得黑龙江省高职院校艺术评估“优秀”学校。

就业方面:

2005年,第一届高职毕业生开始,学院连续四年夺取省教育厅官方排名的高职高专院校年底就业率第一名。
2009年,成为黑龙江省60余所本专科院校中获得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的四所学校之一。

后勤保障方面:

200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标準化食堂”。
2010年,我院被区委、区政府授予2010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1年,我院被省教育厅授予2010年度省属高校“十一五”技防建设达标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专升本

普通专升本是指学生在毕业年级经学院推荐,参加全省专升本统一考试,升入到相应本科高校,并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的一种升本形式。
根据省招生办2010年专升本考试档案要求,2010年各学校按照本校各专业毕业生人数的30%择优推荐参加专生本考试,录取总人数为2010年全省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数的5%。
专升本考试内容包括专业课程和外语,学生在考试前根据本科院校专升本招生计画和专科所学专业对应的本科类别填报志愿。不同专业类别考试课程不同,我院学生涉及到的专业类别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国际贸易、物流管理、艺术、英语、套用英语等大类。各专业类别专业课程以每年省招考办的通知规定为準。
学生经专升本考试考入本科学校获得的毕业证书上有“专升本”字样,第一学历为本科。

外出就业

建立优质的就业服务保障体系。学院强调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要做到象家长一样负责,不但要把学生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毕业安置办一直沿用建校以来“全程跟蹤式”的就业服务模式,无论把学生分到哪一个城市,都能做到有老师带队,全程跟蹤,直到学生工作和生活都安置稳妥,老师才撤回来。在安顿学生生活的同时,教师还帮助将要应聘的学生制定应聘计画、提供应试心理培训、广泛联繫用人单位,这样的服务措施,使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2005年我院一次就业率为97.38%,全省高职(专科)院校排名第一。办学十年来,学院以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工作,已经培养出了10000多名 “成手”型毕业生。根据近三年的数据统计,平均每个毕业生获得了5.3个工作机会。2002级毕业生80%就业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城市,这些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平均待遇达到2097元/月。
多年来,学院已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如网路工程师、科技翻译、开发部经理等,毕业生在联想集团等知名大企业、跨国公司就职的多,打开了北京、上海、深圳、哈尔滨等地区的就业市场,学院的发展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
哈尔滨华夏计算机职业技术学院体制新、模式新,面向新世纪,学院正为办成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百年名校”而努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