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路方面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及网路的设计、开发、测试和工程套用的基本能力。能在通信领域及相关部门从事工程设计、设备製造、网路运营、套用通信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通信工程系
- 学习:通信系统及网路方面理论设计方法
- 就业方向:国防和电信部门的科研及生产单位
- 主要专业课程:电路理论与套用的系列课程等
专业简介
主要专业课程
电路理论与套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语言、信号与线性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位讯号处理、通信系统原理、现代交换技术、数字微波与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光纤通信原理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国防和电信部门的科研及生产单位,国有和民营的从事通信技术开发和通信设备生产的企业和公司,中外合资、外国独资的从事通信技术开发的通信设备生产、经营的企业公司等。
通信工程系师资力量
刘永坦张乃通 毛兴鹏 戴伏生 曹志道 于天虎 王好贤 刘爱军 刘功亮 王秀红 董学励
培养方案
一、 学习年限
3~6年(标準4年)
二、 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製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套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通信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并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三、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通信技术、通信系统、通信网等)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路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套用的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开发软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因此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2. 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套用能力。
3.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其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
4. 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5. 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有从事与通信工程专业有关的科学研究及组织管理的能力。
四、 专业主干课程
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基础、随机信号分析、数字逻辑电路与系统、数位讯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线路
五、 毕业合格标準
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画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準予毕业。
教学计画
(07级,不同年份会有少许变化)
必修计画表 |
开课学年 | 开课学期 | 课程号 | 课程名 | 学分 | 学时 | 考试类型 | 是否双学位 | 课程属性 | 高档课标誌 |
1 | 1 | 0501500009 | 大学英语A口语 | 2 | 36 | 考试 | 必修 | ||
1 | 1 | C1000001 | 国防教育 | 3 | .3 | 考查 | 必修 | ||
1 | 1 | C103001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60 | 考试 | 必修 | ||
1 | 1 | C1040010 | 计算机实用基础 | 1.5 | 32 | 考查 | 必修 | ||
1 | 1 | C1040020 | C语言程式设计 | 4 | 72 | 考试 | 必修 | ||
1 | 1 | C1050021 | 大学英语B | 2.5 | 56 | 考试 | 必修 | ||
1 | 1 | C1061011 | 工科数学分析A | 5 | 84 | 考试 | 必修 | ||
1 | 1 | C1061020 | 代数与几何 | 4 | 64 | 考试 | 必修 | ||
1 | 1 | C1200011 | 体育 | 1 | 32 | 考查 | 必修 | ||
1 | 2 | C103002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60 | 考试 | 必修 | ||
1 | 2 | C1050022 | 大学英语B | 3 | 72 | 考试 | 必修 | ||
1 | 2 | C1061012 | 工科数学分析A | 6.5 | 108 | 考试 | 必修 | ||
1 | 2 | C1061030 | 机率论与数理统计 | 3 | 48 | 考试 | 必修 | ||
1 | 2 | C1100011 | 大学物理A | 4.5 | 72 | 考试 | 必修 | ||
1 | 2 | C1200012 | 体育 | 1 | 32 | 考查 | 必修 | ||
1 | 2 | T1010000 | 工程图学及CAD | 3.5 | 60 | 考试 | 必修 | ||
2 | 1 | C1030030 | 中国近代史纲要 | 2 | 40 | 考试 | 必修 | ||
2 | 1 | C1050023 | 大学英语B | 3 | 72 | 考试 | 必修 | ||
2 | 1 | C1061050 | 複变函数 | 2.5 | 40 | 考试 | 必修 | ||
2 | 1 | C1100012 | 大学物理A | 4.5 | 72 | 考试 | 必修 | ||
2 | 1 | C1200013 | 体育 | 1 | 32 | 考查 | 必修 | ||
2 | 1 | E1100011 | 大学物理实验A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2 | 1 | T1010031 | 工程训练(金工实习、非机类) | 2 | 考试 | 必修 | |||
2 | 1 | T1020040 | 电路B | 5.5 | 90 | 考试 | 必修 | ||
2 | 1 | T1060150 | 数理方程 | 2 | 36 | 考查 | 必修 | ||
2 | 2 | C1030040 | 毛泽东思想概论与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6 | 120 | 考查 | 必修 | ||
2 | 2 | C1050030 | 实用英语 | 2.5 | 52 | 考查 | 必修 | ||
2 | 2 | C1200014 | 体育 | 1 | 32 | 考查 | 必修 | ||
2 | 2 | E1100012 | 大学物理实验A | 2 | 30 | 考试 | 必修 | ||
2 | 2 | T1020070 | 模拟电子技术 | 5.5 | 90 | 考试 | 必修 | ||
2 | 2 | T1020080 | 信号与系统A | 5 | 80 | 考试 | 必修 | ||
2 | 2 | T1025020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4.5 | 75 | 考试 | 必修 | ||
3 | 1 | S1024030 | 通信电子线路 | 5 | 78 | 考试 | 必修 | ||
3 | 1 | S1024040 | 数位讯号处理 | 3.5 | 52 | 考试 | 必修 | ||
3 | 1 | S1024050 | 计算机通信网路 | 2 | 30 | 考试 | 必修 | ||
3 | 1 | S1024090 | 通信原理 | 3.5 | 52 | 考试 | 必修 | ||
3 | 1 | T1020060 | 数字电子技术 | 5.5 | 86 | 考试 | 必修 | ||
3 | 2 | E1020110 | 电子学课程设计 | 1 | .1 | 考查 | 必修 | ||
3 | 2 | E1024070 | 通信工艺实习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3 | 2 | E1024150 | 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3 | 2 | S1024060 | 随机信号分析 | 3.5 | 52 | 考试 | 必修 | ||
3 | 2 | S1024100 | 现代交换技术 | 2 | 34 | 考查 | 必修 | ||
3 | 2 | S1024110 | 微波技术 | 3.5 | 52 | 考试 | 必修 | ||
3 | 2 | S1024120 | 单片机原理及套用 | 3 | 52 | 考试 | 必修 | ||
3 | 2 | S1024130 | 移动通信 | 2 | 30 | 考试 | 必修 | ||
3 | 2 | S1024140 | 嵌入式作业系统 | 2.5 | 38 | 考查 | 必修 | ||
4 | 1 | E1024200 | 课程设计Ⅱ | 3 | .3 | 考查 | 必修 | ||
4 | 1 | E1024210 | 生产实习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4 | 1 | E1024221 | 毕业设计 | 2 | .2 | 考查 | 必修 | ||
4 | 1 | S1022220 | 数字图像处理 | 2 | 40 | 考查 | 必修 | ||
4 | 1 | S1024160 | 卫星通信 | 2.5 | 38 | 考试 | 必修 | ||
4 | 1 | S1024170 | 无线电测控技术 | 2 | 34 | 考查 | 必修 | ||
4 | 1 | S1024190 | 通信新技术 | 2.5 | 38 | 考试 | 必修 | ||
4 | 1 | S5024280 | 信息理论与编码 | 2 | 30 | 考查 | 限选 | ||
4 | 2 | S5024230 | 电波与天线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240 | 数据通信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250 | 微波电子线路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260 | 微波通信技术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270 | 电磁兼容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290 | 系统仿真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310 | 卫星定位导航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320 | 光纤通信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330 | 软体工程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350 | DSP技术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4360 | Latex套用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5260 | 卫星遥感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
4 | 2 | S5025270 | 软体无线电技术 | 2 | 30 | 考查 | 必修 |
对抗研究所
研究所成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乃通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张中兆教授等知名学者担任顾问,研究所的20名科研人员,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
发展历史
通信和电子对抗技术是多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为当今工程技术领域研究的基础,也是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重点扶植的学科方向。2006年,学校成立了通信工程系,2008年又成立了通信与电子对抗研究所。研究所队伍以威海校区通信工程係为基础,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和深圳研究生院电子信息学部的骨干教师,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保科研,科、教互补,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梯队建设。
研究所成果
研究所梯队构建合理,科研实力较强。刘永坦院士、张乃通院士、张中兆教授、李绍滨教授为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指导,引领研究所的科研走在国内学术前沿。目前,研究所承担着国家973项目“多域协同宽频无线通信基础研究”、863项目“某信号处理技术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超宽频高速无线接入理论和关键技术”以及信号处理、综合抗干扰、电子侦查等领域的国防预研基金、航天支撑基金等研究课题,同时还承担着人造毛皮机控制系统、电力线载波抄表技术、国家海洋局海洋监控等多项横向课题。
团队在IEEE 宇航与电子系统彙刊(IEEE Transaction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s System)、无线通信与移动计算(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nd Mobile Computing (Wiley))、IEE 电子学快报(IEE Electronics Letters)、国际创新计算、信息与控制杂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电子学报和IEEE国际雷达会议,IEEE无线通信与网路会议( WCNC)等国际会议上以及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指导本科生髮表(录用)EI检索的国际会议论文2篇、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省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