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8-10-07 05:30:51 百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二级学院。

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在1985年,发展成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并建立了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2000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

根据2017年1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有2个教学院系,开设4个本科专业,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教职工208人,学生1682人,其中本科生1004人,硕士生370人,博士生308人(含外国留学生16人),在站博士后26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英文名: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简称:哈工大计算机学院
  • 创办时间:2000年
  • 学校类型:二级学院
  • 所属地区:中国 黑龙江 哈尔滨
  • 现任校长:周玉
  • 知名校友:陈光熙、王天然、怀进鹏等
  • 主管部门:哈尔滨工业大学
  • 硕士点:7(2个一级+3个二级+2个工程)
  • 博士点:8(2个一级+6个二级)
  • 博士后流动站:1
  • 专职院士:2(中国工程院)
  • 主要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基础系
  • 主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
  • 学院地址:哈尔滨市西大直街92号

历史沿革

1956年,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创建,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两个计算机专业之一。
1981年,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学科被国家批准为中国首批博士点,计算机套用学科设立硕士点。
1985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同年,建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1986年,经国家批准建立“计算机套用”博士点。
1987年,计算机套用博士点被国家评为唯一的计算机套用重点学科,并建有“计算机接口技术与接口系统”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1988年,建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5年,计算机套用学科被确定为中国“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
1998年,经国家批准建立成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并建立“计算机软体与理论博士点”。
1999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经教育部批准为“中国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设岗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被确定为哈工大“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
2000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软体与网路技术学院。建立模式识别与智慧型系统博士点。
2001年,建立“国家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
200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国家学科评估中列全国第五名。新增设“人工智慧与信息处理”博士点,与哈工大(威海)共建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4年,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共建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计算机学部,经教育部批准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语言语音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经黑龙江省批准,建设“黑龙江省製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黑龙江省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5年,新增设信息安全博士点。
2006年,新增设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博士点。
200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家学科评估中再列全国第五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2008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网路环境下特定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获得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2009年,“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C语言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教学支撑环境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0年,哈工大计算机学科进入上海交大ARWU世界大学排行榜计算机学科前100名。新增设软体工程博士点。
201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突破30项。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根据2017年1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208人,其中专职教师15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组部“千人计画”2人,973首席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4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教学带头人8人,教授49人,副教授67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奖者2人(含外籍)、跨(新)世纪人才12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4人。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高文
教学团队:
类别名称负责人立项时间
国家级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唐朔飞
2008
黑龙江省教学团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唐朔飞
2008
资料来源:
教学名师:
类别姓名
国家教学名师
唐朔飞
--
省级教学名师
唐朔飞
王义和
战德臣
王宇颖
资料来源:

院系设定

根据2017年1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基础系组成,与哈工大威海校区共建哈工大(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共建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计算机学科部,设有4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
生物信息学
资料来源:

教学建设

根据2017年1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有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双语示範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3门,教育部-IBM精品课程2门,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3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育部特色专业:服务学与企业信息化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精品课程:
类别课程名称
国家精品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据结构与算法
C语言程式设计
集合论与图论
---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C语言程式设计
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据结构与算法
集合论与图论
软体工程专业导论
---
省级精品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
编译原理
C语言程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
集合论与图论
作业系统
计算机图形学
形式语言
计算机实用基础
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
多核计算与并行程式设计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信息最佳化原理及实践
教育部-IBM精品课程
服务科学概论
信息最佳化原理及实践
---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
C语言程式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
---
资料来源:
教学成果:
时间类别名称完成人
2009年
国家级二等奖
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C语言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教学支撑环境建设
王宇颖等
2001年
省级一等奖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
唐朔飞
2007年
省级一等奖
C语言精品课的特色化教学改革实践与系列化教材和网路化资源建设
王宇颖等
2011年
省级一等奖
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计算机软体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苏小红等
2011年
省级一等奖
计算机拔尖创新人才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
徐晓飞等
2011年
省级一等奖
计算机组成原理创新性实践教学研究
唐朔飞等
资料来源:

学科建设

根据2017年1月学院信息显示,学有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8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重点学科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套用技术
  • 学位授予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信息安全、人工智慧与信息处理、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
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体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体与理论、计算机套用技术
工程硕士:计算机技术、软体工程
  • 学科排名
200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学院计算机学科排名第五。
2012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学院计算机学科排名第四,软体工程学科排名第七。

合作交流

根据2017年1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爱尔兰、瑞典、义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及计算机科研机构建立密切的学术交流与长期的合作关係。学院邀请一批在国际学术界专家学者来院讲学或兼职工作。
类别合作项目或机构
国外合作单位和伙伴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慧实验室
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
普度-印第安那大学
爱尔兰都柏林工业大学
IBM公司研究中心
微软亚洲研究院
法国波尔多第一大学
法国克莱蒙-费朗第二大学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弗朗霍夫IPK研究所
英国爱丁堡大学信息学院
瑞典Linkoping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
----
国际合作项目
中欧“计算机集成製造CIM合作项目”
中日“智慧型计算机网路合作项目”
中韩“空间智慧型机器人合作项目”
---
国际联合实验室
HIT-语言语音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HIT-IBM中国研究实验室
HIT-Intel联合实验室
欧洲企业互操作虚拟实验室(中国节点)
HIT-雅虎联合实验室
HIT-Canotec合作实验室
哈工大-艾尔博塔创新技术中心
联合国大学通用网路语言汉语语音信息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根据2017年1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防科工委创新研究团队;有12个研究中心(研究所)、1个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2个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国际合作实验室。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网路环境下特定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团队
研究中心(研究所)
信息对抗技术研究所
智慧型接口与人机互动研究中心
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
企业与服务智慧型计算研究中心
计算机网路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
语言技术研究中心
容错与移动计算研究中心
多智慧型体机器人研究中心
感知计算研究中心
航天软体工程研究中心
模式识别研究中心
海量数据计算研究中心
生物信息学航天软体工程研究中心
---
资料来源:
实验室
类别名称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信息内容安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计算机接口技术与接口系统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
哈工大语言语音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企业智慧型计算与智慧型工程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生物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製造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省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际合作实验室
哈工大语言语音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
哈工大-IBM中国研究实验室
欧洲企业互操作虚拟实验室(INTEROP-Vlab)
哈工大金山联合实验室
哈工大-雅虎实验室
哈工大-腾讯联合实验室
哈工大-百度联合实验室
哈工大-阿里巴巴联合实验室
Google Android联合实验室
---
资料来源:

科研成果

根据2017年1月学院信息显示,学院2005年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8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5项(含重点/重大项目7项)、国家863计画47项(含重点/重大项目11项)、国家973计画5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4项(含重点/重大项目2项)、国家信息安全项目40项(含重大项目7项)、国防/航天项目37项(含重点/重大项目10项)、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7项、省/市科技项目38项(含重大/重点项目5项)、其他部委基金项目27项、国际合作项目41项。2005年以来,科研总经费达到2.59亿元,平均每年5174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397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370余篇、SCI/EI/ISTP检索1077篇;出版学术专着、教材13部,获得软体着作权及专利136余项。
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国家科技进步奖
获奖名称获奖级别获奖时间
xxx信息管理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
数字视频广播编码传输与接收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
个人计算与移动计算结合的算通机技术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
基于多功能感知理论的中国手语识别与合成研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
大型晴纶装置智慧型自适应逆控制技术网路化作业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
大规模网路xxx信息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
计算机机群并行资料库系统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
人脸识别理论、技术、系统及其套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
农业专家系统研究及套用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
探索一号立体测绘小卫星研製与飞行演示验证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
国家通信xxx管理系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7
资料来源:

文化传统

院训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being strict in qualification making every endeavor in study
求实创新,探索进取
being factualistic and innovative exploring and progressing constantly

院徽

院徽院徽
院徽轮廓:此院徽的轮廓有些像计算机的LCD显示萤幕,又构成学院的“S”字样。
彩色形状:院徽的三种颜色形状分别刻画出“C”、“S”、“T”等字样,表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字头字母。
白色形状:院徽反衬出的白色底色正好时哈工大中英文的首字母“H”。
院徽全称: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科与技术学院。

光熙精神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光熙精神光熙精神
being strict in qualification making every endeavor in study
求实创新,探索进取
being factualistic and innovative exploring and progressing constantly
诲人不倦,甘为人梯
being tireless in teaching willing to be footstone of the others
追求真理,坦诚待人
pursuing the truth being magnanimous to the others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院长
王亚东
书记兼副院长
赵铁军
副院长
张宏莉、左德承、刘宏伟
副书记
李岳
资料来源:

知名校友

姓名备注
王天然
中国工程院院士
方滨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怀进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李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党委书记
陈超英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徐雷
IEEE FELLOW,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座教授
张大鹏
IEEE FELLOW,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高文
IEEE FELLOW,中科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黄永勤
将军,江南计算所原所长
李明树
中科院软体所所长
罗为
总参某部技术局局长
李晓明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
程旭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
徐晓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
周万雷
澳大利亚Deakin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
王海峰
百度高级科学家,国际计算语言学会(ACL)副主席
全春来
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副院长、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总经理
丁明峰
中兴新通讯设备公司(中心通讯控股母公司)总经理
孟丹
中科院高技术局副局长
云晓春
国家计算机网路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副主任
孙珅
黑龙江省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王亚东
哈工大计算机学院院长,863领域专家
蒋宗礼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陈熙霖
中科院计算所 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黄庆明
中科院研究生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尹宝才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汪东升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中心主任
杨广文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中心主任
张民
新加坡信息与通讯研究院研究员
周明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吴枫
微软亚洲研究院主任研究员
景晓军
任子行公司总裁
王峻涛
原8848电子商务网站创建者
钱国良
LG中国副总经理
于浩
富士通研发中心信息技术部部长
何清法
航天神舟软体公司副总经理
高佳卿
首都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
资料来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