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

2018-07-21 02:48:13 百科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

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英语:Halifax Class Figates),是加拿大皇家海军隶下的的高自持力多用途巡逻护卫舰。本级舰均以加拿大城市名命名,例如首舰得名自加拿大海军重镇和大西洋舰队司令部哈利法克斯。因此本级舰也称之为城市级护卫舰(英语:City Class Frigates)。

设计方面本级舰舰体长宽比较小,船型较肥,高干舷的平甲板,首部线型外飘较大,带折角线,这种线型具有良好的适航性,横摇和纵摇较小,减少了首部的砰击机率,这些优点已为使用所证明,特别适合于海况恶劣的北大西洋海区的活动。本级舰的设计中,对舰的隐身性作了极大的努力,在隐身性设计方面也是一级有代表性的护卫舰。

现代化改装后装备相控阵雷达,可发射ESSM防空飞弹,主炮为博福斯57mm速射炮,就其五千余吨的排水量来说略显薄弱。本级舰共12艘,于1987年到1996年舰陆续完工服役,其中7艘配属于皇家加拿大海军大西洋舰队,5艘配属于皇家加拿大海军太平洋舰队,全级舰占现役加拿大海军总吨位的60%以上,是加拿大海军绝对主力。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哈利法克斯级护卫舰
  • 外文名:Halifax-class frigate
  • 前型:安纳波利斯级驱逐舰
  • 数量:12艘

发展沿革

研製背景

为了替换50至60年代建造的七艘圣劳伦特级(St. Laurent class)、七艘雷斯蒂古什级(Restigouche class)、四艘马肯奇级(Mackenzie class)与两艘安纳波利斯级(Annapolis class)护航驱逐舰,皇家加拿大海军在1975年开始拟定一项名为加拿大巡逻护卫舰(Canadian Patrol Frigate,CPF)的造舰计画,打算向民间厂商招标,并在政府规定的成本上限之内完成。CPF平时承担海岸巡逻、护渔、搜救等任务,战时则以反潜为主要任务,具备反舰以及足够的防空自卫能力,并搭载反潜直升机。
安纳波利斯级护航驱逐舰安纳波利斯级护航驱逐舰

建造历程

最初加拿大打算建造三批共18艘CPF,不过由于预算分配的考虑,加上1991年冷战结束导致国防预算大减,最后加拿大只订购了两批共12艘。CPF各舰以加拿大的都市命名,所以又被称为城市级护卫舰,首舰名为哈利法克斯(HMCS Halifax FFH-330),在1988年四月下水,1991年6月由皇家加拿大海军接收,并于1992年6月正式成军;其余11艘则分别在1993至1996年进入服役,最后一艘的报价以1996年币值为三亿美元。在90年代初期,加拿大原本四艘部族级驱逐舰在大规模改装之后转成防空驱逐舰,而新造的哈利法克斯级遂成为皇家加拿大海军的反潜主力。
首舰FFH-330哈利法克斯号首舰FFH-330哈利法克斯号

设计特点

动力设计

本级舰的动力为複合柴油机或燃气涡轮(CODOG)系统,包括两具美国GE的LM-2500燃气涡轮,以及一具SEMT-Pielstick 20 PA6 V280柴油机,双轴推进,使用燃气涡轮的最大航速达29节,使用柴油机的最大航速可达15节,柴油机必要时能以超出额定最大功率10%运转(平均每12小时最多超常运转2小时)。舰上的动力系统以CAE的整合机械控制系统(Integrated Machinery Control System,IMCS)控制,这是全世界第一种将IMCS纳入原始设计的舰艇,所有的轮机与损管运作、监控都在集中控制室的整合显控台上完成;这套IMCS从2003年12月起进行改良,换装新的平面显示器。由于本级舰以燃料消耗较经济的柴油机为巡航动力,加上燃油储存量大,因此续航力较高,达到7100海里。
首舰哈利法克斯号首舰哈利法克斯号

隐身设计

哈利法克斯级满载排水量达5235吨,舰体设计相当先进。本级舰的舰桥相当低矮,上层结构以及烟囱有倾斜的外型以降低雷达截面积。哈利法克斯级的烟囱设有红外线抑制系统,能充分让灼热的主机废气与外界冷空气混合,排烟道也以绝热材料包覆,大幅降低热讯号;机舱内的轮机安装在双层减震基座上,舱壁并设有隔音制震层,管路使用减震接头,舰底设有气泡萤幕产生系统,螺旋桨的尖端也能释出气泡来减低空蚀效应,而舰底的流体力学设计也儘量减少水中的阻力,种种设计都能大幅降低哈里法克斯级的热信号以及噪音、振动。
破浪航行的卡尔加里号破浪航行的卡尔加里号

雷达侦测

哈利法克斯级的主要装备为一具位于舰桥上方的美国雷松(Raytheon)AN/SPS-49(V)5长程2D对空搜寻雷达以及一具主桅上的瑞典易利信(Ericsson)海长颈鹿(Sea Giraffe)150 HC中程对空/平面搜寻雷达,其中SPS-49(V)5的最大侦测距离可达450km,而海长颈鹿150 HC雷达则以G/H频操作,在複杂海况与干扰情况下仍能有效追蹤空中目标,在良好气候之下的最大追蹤距离约100km。舰桥与机库上方各有一具荷兰西格纳尔(Signaal,后来成为特拉斯荷兰分公司,Thales Nederland)的STIR 180(加拿大称之为SPG-503)照明雷达,负责导引舰首舰炮以及海麻雀短程防空飞弹进行接战,对雷达截面积1平方米的目标约有140km的最大使用距离。
本级舰雷达配置本级舰雷达配置
渥太华号渥太华号
本级舰最初使用Sperry的Mk 340导航雷达,后来则被休斯(Kelvin Hughes)的Type 1007型I频导航雷达取代,此外舰上还有MK XII敌我识别器以及URN-25空中战术导航系统(塔康)。电子战方面,本级舰配备Ramses(后成为MEL/Lockheed )的SLQ-503电子对抗系统、名为加拿大电战系统(Canadian Electronic Warfare System,CANEWS)的SLQ-501电子支援系统,均由洛克西德(Lockheed)以及Thorn(后来被特拉斯购併)提供,此外还有SRD-502电子截收系统、四具英国普莱西(Plessey日后被BAE SYSTEMS购併)的Shield-II六联装干扰弹发射器以及美制AN/SLQ-25鱼雷对抗系统。
哈利法克斯级舰桥桅桿哈利法克斯级舰桥桅桿

作战系统

本级舰的作战系统中枢为洛马集团加拿大分公司(Lockheed Martin Canada)的SHINPADS整合处理与显示系统(Integrated Processing and Display),这是一种分散架构的指挥/武器管制系统,使用了15座加拿大计算机公司(Computing Devices Canada,CDC)的UYC-501工作站(又名为SHINPADS行动资料自动系统,Action Data Automation),总共有28具UYK-507(V)1计算机,并以双冗余资料汇流排连线,将舰上所有侦测、通信、电子战、火控与武装都结合在一起,在部分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也能迅速重组与替换功能,具有较佳的抗损能力。
CSS30作战管理系统CSS30作战管理系统
夏洛特敦号夏洛特敦号
此外,本级舰配备SED Systems of Saskatoon的通讯控制与监视系统(Communications Control and Monitoring System,CCMS),整合有Link-11/14数据链,讯号处理系统则由加拿大洛马提供。声纳方面,哈利法克斯级配备SQS-510舰首主/被动声纳以及SQS-501 CANTASS被动式拖曳阵列声纳,都是CDC的产品,其中SQS-501 CANTASS由美制SQR-19的听音阵列与CDC公司的UYS-503C后端系统组成;而直升机声纳浮标的讯号则传至舰上CDC AN/UYS-503声纳浮标信号处理系统。从2002年开始,哈里法克斯级开始换装主/被动拖曳阵列声纳系统。
舰上损害管制系统舰上损害管制系统

舰载武装

哈利法克斯级舰首配备一门瑞典博福斯(Bofors)MK-2 57mm 70倍径高平两用舰炮,射速达220发/分,射程17km,炮塔内无人操作,由战情室遥控。舰身中段配备两组四联装美制MK-141鱼叉反舰飞弹发射器,不过平时只安装双联装二组。防空自卫方面,哈利法克斯级烟囱两侧各有一组八联装MK-48 Mod0垂直发射系统(VLS),共搭载16枚RIM-7P海麻雀短程防空飞弹(本世纪初期开始换装更先进的RIM-7M,未来可能改用海麻雀ESSM);这两组MK-48并非植入舰体,而是直接立于甲板上,虽然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可能会有安全上的疑虑。除了海麻雀之外,机库上方装有一具美制MK-15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CIWS)。从2002年9月起,本级舰的密集阵以加装套件的方式陆续升级为最新型的MK-15 Block1B,换装更具威力的炮管、弹药、新型雷达以及光电感测系统。
舰舯部反舰飞弹及防空飞弹发射装置舰舯部反舰飞弹及防空飞弹发射装置
反潜方面,机库两侧内部各有一组双联装MK-32Mod9 324mm鱼雷发射器,使用美制MK-46反潜鱼雷。舰尾设有一座机库以及飞行甲板,最初操作一架1960年代美国西科斯基签授权加拿大生产的CH-124A海王反潜直升机。飞行甲板设有RAST辅助降落系统(Recovery,Assist,Securing and Traversing),使本级舰能在六级海况时进行直升机起降作业。此外,舰上还设有六挺附有防盾的0.5英寸机枪,供近距离水面战斗、临检以及驱逐之用。但对于一艘满载排水量达五千吨的军舰而言,本级舰的武装稍嫌薄弱。
舰首博福斯57mm舰炮舰首博福斯57mm舰炮

基本数据

基本数据
尺寸
长134.7米、宽16.4米、吃水4.9米
排水量
标準4750吨满载5235吨
动力系统
轴马力
CODOG
LM-2500燃气涡轮×2/47494马力
SEMT-Pielstick 20 PA6 V280柴油机×1/8800马力
双轴
航速
29节以上
续航力
7100海里/15节
侦测
对抗系统
原始装备:SPS-49(V)5 2D长程对空搜寻雷达×1
Ericsson海长颈鹿(Sea Giraffe) 150 HC中程对空/平面搜寻雷达×1
Sperry Mk 340导航雷达×1(最初装备,尔后被1007式取代)
Kelvin Hughes 1007导航雷达×1(日后换装)
MEL/Lockheed SLQ-501电子截收系统
SRD-502电子截收系统
Ramses SLQ-503电子对抗系统
Plessey Shield-II 六联装干扰弹发射器×4
AN/SLQ-25拖曳式鱼雷对抗系统×1
2010年代改装后:
SMART-S MK.2 三维对空搜寻雷达×1
Ericsson海长颈鹿(Sea Giraffe) 150 HC中程对空/平面搜寻雷达×1
Pathfinder ST MK 2导航雷达
Sirius长程红外线侦测系统(LRIRST)
Elbit电子战系统
Rheinmetall Waffe Munition GmbH电子对抗系统
Rheinmetall多任务弹药软杀系统(MASS)
声纳
SQS-510舰首主/被动声纳×1CDC SQS-501 CANTASS被动式拖曳阵列声纳×1
火控
作战系统
SHINPADS整合处理与显示系统(Integrated Processing and Display)
SPG-503(STIR 180)火控雷达×2
乘员
215人
舰载武装
Bofors MK.2 57mm 70倍径舰炮×1 (2010年代升级为MK.3)12.7mm机枪×6(原始装备,2010年代被NRWS取代)
NRWS遥控武器站(2010年代加装)
八联装MK-48 Mod0垂直发射系统×2(装填RIM-7P/M海麻雀点防御防空飞弹 ,2010年后换装ESSM发展型海麻雀防空飞弹)
四联装MK-141鱼叉Block 1C反舰飞弹发射器×2(平时只装二联装发射器二座)
双联装324mm MK-32Mod9鱼雷发射器×2(使用MK-46鱼雷)
MK-15密集阵近迫武器系统(CIWS)×1(2010年代升级为Block 1B规格)
舰载机
CH-124A/B海王或CH-148暴风反潜直升机×1

改进升级

在2007年7月5日,加拿大政府正式宣布展开哈里法克斯级展开现代化改良计画(Halifax Class Modernization Project,HCMP),除了延长这批舰艇的服役寿期(至2030年左右)并增强战力之外,也因应新时代海上渗透、恐怖主义等威胁,而强化舰上的感测器能力,在2010至2017年度执行。哈里法克斯级的升级计画包含两大部分:舰体平台翻修延寿部分称为护卫舰延寿工程(Frigate Life Extension Project,FELEX),在2008年4月签约,由加拿大哈里法克斯船厂与维多利亚船厂负责,总值9亿加币;至于侦测/指管通情/火控作战系统的升级则称为整合改装战斗系统契约(HCM-CSI), 总值11亿加币,由加拿大洛马团队负责。
两艘哈利法克斯级于哈利法克斯两艘哈利法克斯级于哈利法克斯
护卫舰延寿工程部分护卫舰延寿工程部分
这项升级计画除了进行舰体的维护与延寿之外,也将彻底升级或更新哈里法克斯级护卫舰的内部系统。最初加拿大也评估在FELEX工程时为哈利法克斯级进行大规模的武装升级,包括增加MK-41垂直发射系统、APAR相控阵雷达等,配备标準SM-2/3飞弹;但这些改良牵涉的载台、机电和战斗系统架构变更太大,无论是哈利法克斯级的原始设计或加拿大困窘的国防预算,都难以负荷。

本级舰

番号
舰名开工
下水
服役
FFH 330
哈利法克斯
1987年3月19日
1988年4月30日
1992年6月29日
FFH 331
温哥华
1988年5月19日
1989年7月8日
1993年8月23日
FFH 332
魁北克
1988年12月16日
1991年5月16日
1994年7月14日
FFH 333
多伦多
1989年4月22日
1990年12月18日
1993年7月29日
FFH 334
里贾纳
1989年10月6日
1992年1月25日
1993年12月29日
FFH 335
卡尔加里
1991年6月15日
1992年8月28日
1995年5月12日
FFH 336
蒙特娄
1991年2月8日
1992年2月28日
1994年7月21日
FFH 337
弗雷德里克顿
1992年4月25日
1993年6月26日
1994年9月10日
FFH 338
温尼伯
1993年3月20日
1994年6月25日
1996年6月23日
FFH 339
夏洛特敦
1993年12月18日
1994年10月1日
1995年9月9日
FFH 340
圣约翰
1994年8月24日
1994年8月24日
1996年6月26日
FFH 341
渥太华
1995年4月29日
1996年5月31日
1996年9月28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