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是由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将JK罗琳所着的同名系列小说改拍成的八部电影,由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爱玛·沃森等主演的剧情片。
讲述的是年轻的巫师学生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前后六年的学习生活和冒险故事;第七部讲述的是哈利·波特在第二次巫界大战中被迫逃亡在外寻找魂器并消灭伏地魔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大卫·叶茨等
- 编剧:J·K·罗琳
-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艾玛·沃特森,汤姆·费尔顿,马修·刘易斯,奥利弗·费尔普斯,邦妮·怀特,梁佩诗,伊文娜·林奇,哈利·米尔林,艾伦·瑞克曼,玛吉·史密斯,理察·哈里斯,麦可·刚本,罗彼·考特拉尼,大卫·布拉德利,加里·奥德曼,大卫·休里斯 ,海伦娜·伯翰·卡特,拉尔夫·费因斯
- 製片人:大卫·海曼
- 出品公司: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 中文名:哈利·波特
- 外文名:Harry Potter
-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电影公司
- 製片地区:英国
- 製片成本:11.7亿美元
- 拍摄地点:英国
- 类型:剧情、家庭、奇幻、冒险
- 片长:130-174分钟
- 票房:78亿美元
- 分级:PG-13、PG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剧情简介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从小寄养在姨丈家里的哈利·波特,饱受姨丈一家人的歧视与欺侮,然而就在11岁生日那天,哈利·波特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他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原来,哈利的父母是两位善良的巫师,在同坏人的较量中被对方杀害了。 为了继承父母的遗志,哈利来到了英国一所专门教授魔法与巫术的霍格沃兹寄宿学院。进入霍格沃兹学院后,哈利成了格兰芬多一年级新生,与罗恩、赫敏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许多成为魔法师的课程正在等着他研习,有飞行课、黑魔法防御术、魔药学与变形魔法等等,当然还有让所有巫师疯狂的魁地奇球赛。 在一次与同学的争执中,哈利表现出超乎所有人想像的飞行技能,连他自己都很意外,传授飞行技术的麦格教授因此推荐他加入格兰芬多魁地奇球赛的队员,另一方面,魔药学的教授斯内普,似乎总是对哈利不怎幺友善,除了在课堂上刁难他外,还处处找哈利的麻烦,但是,哈利再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发现斯内普严词威胁着懦弱的奇洛教授,甚至斯内普脚上三头犬的咬痕,更可以证明哈利的推断是正确的:有股邪恶的阴谋在平静的霍格沃兹里悄悄地滋长着,斯内普似乎就是这一切的关键人物。于是哈利、罗恩与赫敏这三个好朋友决定一同去探个究竟,阻止邪恶阴谋的发生。 | ![]() |
《哈利·波特与密室》 转眼间,哈利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第一年的学习顺利结束了,对于哈利而言,离开这个刚刚熟悉的魔法世界,回到女贞路的德斯礼家去,简直是件最痛苦的事情,他不得不去忍受一个暑假他刻薄的佩妮姨妈和蛮横的弗农姨夫喋喋不休的唠叨和监管。 也许是出于对哈利魔法的忌惮,整个暑假都快过去了,德斯礼一家除了不允许哈利做他的魔法作业外,几乎没有太为难他。但是哈利还是觉得很苦恼,因为他在霍格沃茨最好的两个朋友——赫敏和罗恩似乎已经把他忘记了,三个好朋友说好要在暑假写信保持联繫,哈利不停地给两个朋友写信,但是直到现在,他却还没有接到一封回信。 就在假期马上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名叫多比的小精灵突然出现在哈利的卧室中,它警告哈利,回到霍格沃茨将会有可怕的事情降临,哈利会有生命危险!为了保全哈利的性命,多比截留了所有赫敏和罗恩给哈利的回信——它以为这样哈利就会出于对朋友的失望而不再返回霍格沃茨上学,可是哈利坚持要回到霍格沃茨去,为了阻止哈利,多比在甚至违轨在麻瓜世界使用了魔法大闹德斯礼一家,结果哈利耽误了返回霍格沃茨的专列,就在他心急如焚的时候,好朋友罗恩驾着一辆施了魔法的飞车来救驾了,费尽周折,他们终于得以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赶回学校。 而此时,哈利上个学期击溃伏地魔的英雄行为已经在霍格沃茨和整个魔法世界广为传播,哈利突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中心,有个风吹草动,他就可能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偏偏新上任的黑魔法防御课教授洛哈特(肯尼斯.布拉纳)也是个爱出风头的人物,尤其喜欢明里暗里地刁难一下哈利,然后把自己标榜成为霍格沃茨真正的大英雄。 果然和精灵多比预言的一样,新学期开始没多久,霍格沃茨就频频出现恐怖神秘的事件——几个落单的学生和守门人的猫受到某种可怕的力量的攻击而石化,而哈利的耳边,也时常有一个幽灵般声音响起,告诉他:霍格沃茨的密室之门被打开,邪恶力量的后嗣将会对学校里的泥巴种(即父母不是巫师的学生)进行报复。 一时间霍格沃茨人心惶惶,由于能听得懂蛇的语言,哈利被怀疑是那个传说中邪恶力量的后嗣,围在身边的朋友们也纷纷开始置疑哈利,只有赫敏和罗恩,始终对哈利寄予着百分之百的信任,然后当有一天,赫敏也被遭到了神秘力量的攻击,一向热衷于自吹自擂的洛哈特教授显出懦夫的本性,临阵退缩,只有罗恩坚定地和哈利站在一起对抗着邪恶力量,哈利知道,为了保护他热爱的霍格沃茨学校,为了拯救和他生死与共的好朋友,也为了洗清加在自己头上的种种怀疑,他必须有所行动了,可是,他面对的敌人究竟是谁,他隐藏在哪里,他的目的又是什幺,哈利陷入一团迷雾中。 | ![]()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哈利遇到杀害父母的真兇。在姨妈家里过暑假,真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哈利·波特不但离开了他的好友,还不得不整天受麻瓜们的折磨。直到他13岁的那天,一切彻底地改变了。那天凌晨,哈利收到了好友赫敏和罗恩送来的生日礼物,他显得非常开心。刚好,从这天开始,玛格姨妈要在这里住一个星期,她惹怒了哈利,于是,哈利一气之下把她变成气球飞上了天。 哈利自己也从姨妈家里逃了出来,他正孤单地在午夜的街上走着时,看见了一条可怕的黑狗。幸好这时一辆魔法世界的骑士巴士及时赶到,救起了哈利,并把他带到了伦敦。在伦敦,哈利度过了一段逍遥快乐的日子,他不仅见到了许多希奇的魔法物品,还完成了自己的论文,奇怪的是,他也遇见了一本名为《死亡预兆》的书,封面就是他离开姨妈家的那天晚上看到的黑狗,一种不祥的预感使哈利觉得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 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哈利在伦敦也见到了他的两个好朋友,赫敏和罗恩。从他们口中,哈利得知了一件恐怖的事,小天狼星——就是那个传言出卖他父母的恶棍——逃出了阿兹卡班,而且他的目的很可能就是要继续加害哈利。 听说天狼星要加害自己,哈利并没有感到害怕。他在回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车上,却遇见了真正令他毛骨悚然的怪物——摄魂怪,它是阿兹卡班监狱派出抓捕小天狼星的。幸好,新来的魔法老师卢平教授救了哈利。 魔法学校又开学了,来了许多新的同学,哈利也回到了同学和好友当中。新老师新课程使他的生活重新新鲜刺激起来,新的魔法老师卢平的课非常有趣,预言课却令哈利感到更加害怕,斯内普还是像以前那样和他作对。有趣的是,海格也当上了老师,教他们饲养一些奇怪的动物。有一天,海格教他们亲近巴克比克(一只庞大兇猛暴躁的鹰头马身兽),小坏蛋马尔福惹怒了它,于是,巴克比克踢起脚打伤了马尔福。 被巴克比克打伤的马尔福,立刻向魔法部告发海格,他既想取消海格的教师资格,也要对鹰头马身兽巴克比克实施死刑。就在要对巴克比克执行死刑的那一天,哈利、赫敏和罗恩来到了海格的小木屋旁,他们想安慰海格。没有料到,他们在木屋没有找到海格,却发现了一条神秘的黑狗和罗恩的宠物老鼠斑斑。 哈利他们三人好奇跟着黑狗和斑斑,发现他们钻进了一个隐蔽的洞穴里,于是也跟着爬了进去。爬过一段黑暗的路后,哈利他们来到了一间小房子里,顿时惊呆了:屋子里,一个蓬头垢面的人,正与一个矮子和斯内普教授打斗。斯内普教授告诉哈利,那个蓬头垢面的人就是杀害哈利父母的小天狼星。 看见杀害父母的仇人,哈利气愤之下挥起了魔法棒,指向小天狼星。在这个关键时刻,屋外突然冲进一个人,把哈利击倒。这人正是魔法课老师卢平教授,原来,小天狼星并不是杀害哈利父母的人。 | ![]()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对哈利·波特来说,前面的路艰险重重。噩梦的折磨使哈利(丹尼尔·拉德克里夫 饰)的伤疤比往常疼得更厉害,当有机会逃离这烦人的梦魇时,他决定同好友罗恩(鲁伯特·格林特 饰)和赫敏(艾玛·沃特森 饰)一道去观看魁地奇世界盃。 但魁地奇宿营地的天空中却闪过了一丝邪恶――由其追随者食死徒们变出来的象徵着万恶的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 饰)的黑魔标记。自从伏地魔于十三年前杀害哈利父母的那个晚上失蹤后,食死徒们就再也未敢在公共场合露面。 哈利渴望着回到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因为邓布利多教授(麦可·甘本 饰)可以保护他。但今年的形势却有些不一样。 邓布利多宣布霍格沃茨将主办魔法界最激动人心且最危险的一项魔法比赛――三强争霸赛。三所最大最负盛名的魔法学校将分别派出一位选手参加一系列兇险的魔法比拼,以期赢得令人艳羡的三强争霸杯。 当布斯巴顿魔法学院秀丽的女学生和德姆斯特朗魔法学院忧郁的男学生进入礼堂时,霍格沃茨的学生们看呆了。所有人都在静静地等待遴选勇士的时刻。 魔法部官员巴蒂·克劳奇(罗杰·洛伊德·派克 饰)和邓布利多教授主持了一场富含期许的烛光仪式,神奇的火焰杯从每个学校选出了一位参赛选手。在一串火花跳跃之后,火焰杯选中了德姆斯特朗的魁地奇超级明星威克多尔·克鲁姆(斯坦尼斯拉夫·伊万奈斯奇 饰)、布斯巴顿杰出的芙蓉·德拉库尔(克雷芒斯·博伊斯 饰)和霍格沃茨深受欢迎的全能型金童塞德里克·迪戈里(罗伯特·帕帝森 饰)。但离奇的是,火焰杯随后还吐出了最后一个名字:哈利·波特。 年仅14岁的哈利离这项艰苦比赛的报名年龄还差三岁。他坚持说自己并未将名字投入火焰杯,并解释说自己真的不想参赛。但火焰杯的选择是最终的决定,所以他必须参加比赛。 当狗仔记者丽塔·斯基特(米兰达·理查森 饰)在其八卦专栏上开始为倒哈利·波特而煽风点火时,人们对他的怀疑和嫉妒蜂拥而至。连罗恩都开始相信他这位“爱出风头”的朋友使诈让火焰杯选了自己。 邓布利多怀疑帮哈利报名的人慾将其置于死地,他吩咐新来的黑魔法防御术教授,古怪的阿拉斯托·“疯眼汉”·穆迪(布兰登·格利森 饰),用其高度敏感且有魔力的眼睛照看好哈利。 波特开始为富有挑战性的三强争霸赛项目――包括从一条火龙嘴下逃生、潜入一个深湖的底部和在一个有生命的迷宫里巡游――做準备。但没有一样比为圣诞舞会找个舞伴这项任务更令人紧张。 对哈利来说,相比邀请可爱的秋·张(凯蒂·梁 饰)去圣诞舞会,对付龙、人鱼和格林迪洛不过小菜一碟。而且如果罗恩不是太粗心的话,他可能也会意识到自己对赫敏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当有人在霍格沃茨的地盘上被谋杀后,事态开始向坏的方向变化。受到惊吓的哈利仍然被梦中所见的伏地魔所困扰,他找到了邓布利多。但即便是睿智的邓布利多也承认没有简单的答案。 当哈利和其他勇士在最后一项任务中和兇险的迷宫搏斗时,有人一直在关注着。胜利就在眼前了,但当他们离三强争霸杯越来越近的时候,一切似乎都变样了――哈利很快就发现自己不可避免地踏上了一条与真正的邪恶势力面对面的道路。 | ![]()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目睹伏地魔复活之后,哈利度过了他生命中最漫长、最孤独的暑假。当然,姨妈姨父仍然把他当成臭虫般的呼来喝去,表哥达力没事就把他当成沙包练拳击。甚至还有两只以吸食灵魂为生的摄魂怪脱离了魔法部的掌控,来到女贞路上伏击哈利,好在勇敢的哈利用守护神咒赶走了摄魂怪。 阴险的魔法部本想通过摄魂怪事件,诬陷哈利在校外使用魔法而违反了《对未成年巫师加以合理约束法》--禁止未成年人在校外滥用魔法,打算就此开除哈利。哈利来到魔法部受审,邓布利多哈利做证人,终帮他摆脱了指控。 可怜的哈利,在暑假经历了一连串的变故后,终于等来了开学……魔法部的副部长乌姆里奇成为这一年的黑魔法防御术课的新老师,她是代表魔法部来整治霍格沃茨的“不良风气”的,第一堂课,哈利就因为管不住自己而与她起了冲突,最终被罚关禁闭。如果你认为乌姆里奇教授口中的“禁闭”只是普通的抄写课文的话,那你就错了,因为她给哈利一支神奇的笔,用哈利的鲜血做墨水,每一笔都深深地刻在了哈利的手背上。 自从伏地魔复活以后,哈利被越来越多的梦魇所困扰着,因为头上那道伤疤,使得哈利与伏地魔的思想产生了某种联繫。正是在一场梦境里,哈利目睹罗恩的爸爸亚瑟被蛇咬伤,及时发出了警告,挽救了亚瑟的生命。对于哈利来说,情人节第一次变得有意义,因为他和张秋约好一起去霍格莫德村。然而,约会的过程却不尽如人意,属于典型小女人的张秋,需要人哄需要人疼,而哈利却偏偏是个木头疙瘩,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由于D.A.内部成员的背叛,乌姆里奇最终还是发现了哈利在背着她教大家黑魔法防御术。所有人连滚带爬总算逃脱升天,最终只有哈利因为断后而被抓住--告密的人竟然就是张秋,而邓布利多代哈利受罪,被赶出了霍格沃茨。 原来伏地魔一直想得到的是那个隐藏着自己未来命运的预言球……他侵入哈利的思想,得知小天狼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利用一种假相将哈利骗至魔法部。一场混战就此展开,然而让伏地魔想像不到的是,虽然D.A.的成员都是一些半大的孩子,却与食死徒斗了个不相伯仲,直到凤凰社的成员赶来增援。这场混战中,食死徒与凤凰社互有伤亡,但都及不上哈利万分之一的痛苦,他生命中最后一位亲人也离他而去--再见,小天狼星。 | ![]()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令人闻之丧胆的伏地魔及食死徒再度回来肆虐,并同时向麻瓜世界和魔法世界伸出魔爪,霍格沃兹魔法学校不再是安全的避风港。哈利怀疑连霍格沃兹的城堡内都危机四伏,邓不利多则全力替哈利将来的迎战做準备,因为他明白最后之战即将来临。邓不利多需要哈利帮他找到一个关键的信息,以便找出伏地魔的七个魂器。 唯有找出魂器,才有可能彻底瓦解伏地魔与他的黑暗势力。但这个关键的记忆就深埋在前霍格沃兹魔药学教授霍拉斯·斯拉格霍恩的脑海里。为此,邓不利多只好以高薪、大办公室等优厚条件利诱他的老友兼昔日同事重回教学岗位,让哈利有机会求教于他。 同时,魔法学校的学生们也因青春期荷尔蒙作祟而彼此吃醋。哈利发现他越来越被金妮吸引,但她的男友迪安·托马斯正是他的头号情敌,而她老哥罗恩恰巧是他的好朋友。另一方面,罗恩自己也搞不定女生,拉文德·布朗当他是真命天子,使得醋劲十足的赫敏在一旁生闷气,但她仍决定隐藏感情。 正值此际,一盒掺入爱情魔药的朱古力竟然阴错阳差地参一脚乱配对。 少男少女情窦初开之际,有名学生却丝毫不动心,马尔福一心想要成名,即使是恶名也在所不惜。空气中瀰漫着爱情,然而悲剧正伺机接近,霍格沃兹魔法学校的命运可能从此改观 | ![]()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作为第7集故事的第一部分,影片是以哈利·波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饰)、罗恩·韦斯莱(鲁伯特·格林特饰)和赫敏·格兰杰(爱玛·沃森饰)选择离开学校来开篇的,他们随即开始了一场危险的任务,发誓要完成阿不思·邓布利多(麦可·刚本饰)未竟的事业,一路追蹤并摧毁全部的魂器,继而终结魔法世界最强大的魔头伏地魔(拉尔夫·费因斯饰)的不死身。这一次,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了,因为他们的身边再也没有来自于学校教授的指导和保护了——这三个好朋友必须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地信赖彼此,但是他们中间也存在着一股黑暗的力量,威胁着要将他们永远地分开。 与此同时,对于任何“黑魔头”的敌人来说,魔法世界则变成了一个异常危险的地方,战争真正打响了,伏地魔的爪牙食死徒们不仅控制了魔法部,甚至还有霍格沃茨,只要有人胆敢反抗他们,就会受到逮捕甚至谋杀。但是,这些食死徒却仍然在追捕一个最有价值的被通缉之人——哈利·波特,他们所得到的命令是必须把哈利带到黑魔头身边,而且要活的。 哈利惟一的机会就是在伏地魔抓到他之前,率先收集完全部的魂器……但是,在他追蹤线索的过程中,他却发现一个古老且已经被遗忘了很久的神秘传说——死亡圣器,如果这些童话故事全部都是真实的话,也许会赋予伏地魔一直苦苦寻觅的最终极的强大力量。 几乎没有人知道,哈利的未来其实是由他的过去决定的,就在那个命中注定的晚上,伏地魔亲自选中了他,也使得他们成为了终生的仇敌——他们中的一个,势必要杀死另外一个。 | ![]()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哈利进入与伏地魔意识连通的幻境,找到了一些魂器,但也让伏地魔发觉了他们的行动。哈利又一次进入幻境后推断出伏地魔的居所,三人来到了此地。他们看到伏地魔命令毒蛇除掉斯内普,以把长者杖魔力传给自己。弥留之际,斯内普把记忆送给哈利,原来他一直爱着哈利的母亲莉莉,因此从来都是站在邓布利多一边。 哈利披上隐身斗篷去与伏地魔战斗,发现海格被押作人质。哈利一现出身来就被一咒击倒,醒来时彷佛进入一个生与死的边缘,碰到已死的邓布利多。哈利发觉咒语正巧击溃了藏在自己体内的那一部分伏地魔的灵魂。伏地魔命令海格把貌似死了的哈利带回霍格沃茨,杀杀士气。哈利趁乱披上隐身斗篷,纳威敏捷地抽出葛来芬多剑砍掉了毒蛇娜吉妮的脑袋,藏在毒蛇体内的伏地魔最后一个魂器就这样被毁掉。哈利在大殿里面直面伏地魔,长老杖在伏地魔手中。哈利猜测长老杖原来的主人不是斯内普而是马尔福,解除邓布利多武装的是马尔福,而斯内普只是依照邓布利多的愿望把他杀掉。然而解除掉马尔福武力的人却是哈利,所以长老 杖真正的力量在哈利这里。所以伏地魔用长老杖对哈利施死咒时,哈利让死咒又反弹到伏地魔身上,伏地魔就这样被结果了。 19年后,哈利和金妮有了三个孩子,罗恩和赫敏也有两个孩子。两家人在国王十字车站送孩子去霍格华茨学校,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不少故人。最终,哈利摸着前额上的闪电形疤痕,19年了,这块疤痕再也没有痛过。一切都好。 | ![]() |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哈利·波特 |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 |
罗恩·韦斯莱 | 鲁伯特·格林特 | ---- |
赫敏·格兰杰 | 爱玛·沃森 | ---- |
金妮·韦斯莱 | 邦妮·赖特 | ---- |
弗雷德·韦斯莱 | 詹姆斯·菲尔普斯 | ---- |
乔治·韦斯莱 | 奥利弗·菲尔普斯 | ---- |
珀西·韦斯莱 | 克里斯·兰金 | ---- |
比尔·韦斯莱 | 多姆纳尔·格里森 | ---- |
纳威·隆巴顿 | 马修·莱维斯 | ---- |
德拉科·马尔福 | 汤姆·费尔顿 | ---- |
Crabbe | 杰米·威莱特 | ---- |
Goyle | 乔什·赫德曼 | ---- |
潘西 | 吉娜维芙·冈特 | ---- |
张秋 | 梁佩诗 | ---- |
卢娜 | 伊文娜·林奇 | ---- |
拉文德·布朗 | 杰西·卡夫 | ---- |
西莫·斐尼甘 | 戴文·穆雷 | ---- |
迪恩·托马斯 | 阿尔弗雷德·伊诺奇 | ---- |
科林·克里维 | 休·米切尔 | ---- |
汤姆·里德尔(青年) | 克里斯蒂安·库尔森 | ---- |
桃金孃 | 雪莉·亨德森 | ---- |
威克多尔·克鲁姆 | 斯坦尼斯拉夫·伊万奈斯奇 | ---- |
塞德里克·迪戈里 | 罗伯特·帕丁森 | ---- |
芙蓉·德拉库尔 | 克蕾曼丝·波西 | ---- |
达力·德思礼 | 哈利·米尔林 | ---- |
鲁伯·海格 | 罗彼·考特拉尼 | ---- |
阿不思·邓布利多(1-2) | 理察·哈里斯 | ---- |
阿不思·邓布利多(3-7) | 麦可·刚本 | ---- |
米勒娃·麦格 | 玛吉·史密斯 | ---- |
西弗勒斯·斯内普 | 阿伦·瑞克曼 | ---- |
阿格斯·费尔奇 | 大卫·布莱德利 | ---- |
西比尔·特里劳妮 | 艾玛·汤普森 | ---- |
霍奇夫人 | 佐伊·沃纳梅克 | ---- |
菲利乌斯·弗利维 | 沃维克·戴维斯 | ---- |
莱姆斯·卢平 | 大卫·休里斯 | ---- |
小天狼星·布莱克 | 加里·奥德曼 | ---- |
阿拉斯托·穆迪 | 布莱丹·格里森 | ---- |
奇洛 | 伊恩·哈特 | ---- |
吉德罗·洛哈特 | 肯尼斯·布拉纳 | ---- |
德洛丽丝·乌姆里奇 | 伊梅尔达·斯汤顿 | ---- |
霍拉斯·斯拉格霍恩 | 吉姆·布劳德本特 | ---- |
海莲娜·拉文克劳 | 妮娜·扬 | ---- |
卢修斯·马尔福 | 詹森·艾萨克 | ---- |
纳西莎·马尔福 | 海伦·麦克洛瑞 | ---- |
弗农·德思礼 | 理察·格雷弗斯 | ---- |
佩妮姨妈 | 菲奥娜·肖 | ---- |
亚瑟·韦斯莱 | 马克·威廉士 | ---- |
莫丽·韦斯莱 | 朱莉·沃尔特斯 | ---- |
詹姆·波特 | 安德尔·罗林 | ---- |
莉莉·波特 | 杰拉丁·萨莫维尔 | ---- |
赫敏的妈妈 | 米歇尔·菲尔利 | ---- |
尼法朵拉·唐克斯 | 娜塔丽·特纳 | ---- |
丽塔·斯基特 | 米兰达·理查森 | ---- |
伏地魔 | 拉尔夫·费因斯 | ---- |
贝拉·特里克斯 | 海伦娜·伯翰·卡特 | ---- |
小矮星彼得 | 蒂莫西·斯波 | ---- |
安东宁·多洛霍夫 | 阿尔本·巴贾拉克塔拉贾 | ---- |
汤姆·里德尔(童年) | 希罗·范恩斯-提芬 | ---- |
汤姆·里德尔(少年) | 弗兰克·迪兰 | ---- |
阿不思·邓不利多(少年) | 托比·瑞格波 | ---- |
詹姆·波特(青年) | 罗比·贾韦斯 | ---- |
莉莉·波特(幼年) | 艾莉·达塞·阿登 | ---- |
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 | 亚瑟·博文 | ---- |
詹姆·小天狼星·波特 | 威廉·米尔斯·邓恩 | ---- |
莉莉·卢娜·波特 | Ellie Darcey-Alden | ---- |
罗丝·琳达·韦斯莱 | 海伦娜·巴洛 | ---- |
雨果·韦斯莱 | 莱恩·特纳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编剧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配音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布景师 |
---|---|---|---|---|---|---|---|---|---|---|---|---|---|
克里斯·哥伦布(1) 麦可·巴纳森(1、3) 大卫·黑曼(2-7) 克里斯·卡雷拉斯(3) 保拉·杜普雷(3) 卡勒姆·麦克杜格尔(3) 莱昂纳尔·威格拉姆(5、6、7上、7下) 戴维·巴伦(7-上) 提姆·刘易斯(7-上) J·K·罗琳(7-上、下) | J·K·罗琳 | 克里斯·哥伦布(1、2) 阿方索·卡隆(3) 迈克·内威尔(4) 大卫·叶茨(5-7) | J·K·罗琳 史蒂芬·科洛弗 | 约翰·威廉士 | Richard Francis-Bruce | Susie Figgis Janet Hirshenson Karen Lindsay-Stewart Jane Jenkins | 约翰·威廉士 | 斯图尔特·克雷格 | 安德鲁·阿克兰-斯诺 Peter Francis Michael Lamont Simon Lamont Steven Lawrence Lucinda Thomson Cliff Robinson John King 尼尔·拉蒙特 | Jane Body | 茱迪安娜·马科夫斯基 | Jim Berney 尼克·戴维斯 罗杰·盖特 Robert Duncan Michael Kanfer 罗伯特·莱加托 Karl Mooney Sean Schur | 史蒂芬妮·麦克米伦 |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哈利·波特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有一双明亮的绿眼睛,漆黑而乱蓬蓬的头髮,额头上有一道细长的闪电形伤疤,戴着眼镜骑着飞天扫帚的小男孩,魔法世界的宠儿,是唯一能逃脱伏地魔死咒的人。父母都被伏地魔杀害,从小便寄养在姨夫家。
- 罗恩·韦斯莱演员:鲁伯特·格林特在去往霍格沃茨的火车上与哈利结识,因为家中小孩众多,家境不好,所以身上的衣服、魔法棒,甚至是宠物都是哥哥用过留下的,但是这些都没有被哈利看重,日后两人也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 赫敏·格兰杰演员:爱玛·沃森哈利在霍格沃茨的同学,聪明伶俐,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能掌握其他同龄人所不懂的很多知识。因为出身于普通人的家庭,被马尔福叫做泥巴种。
- 塞德里克·迪戈里演员:罗伯特·帕丁森霍格沃茨六年级的学生,三强赛的选手之一。帮助哈利发现湖底寻宝的任务线索。最后和哈利一起被瞬移至伏地魔的身边,被伏地魔无情地杀害。
- 威克多尔·克鲁姆演员:斯坦尼斯拉夫·伊万奈斯奇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学生,三强争霸赛的选手之一。身体健壮,深受女孩的欢迎,在三强赛期间的圣诞舞会上邀请赫敏当自己的舞伴。
- 芙蓉·德拉库尔演员:克蕾曼丝·波西拥有湛蓝色的眼睛、长长的瀑布似的银亮头髮,布斯巴顿魔法学校的学生,也是三强争霸赛的唯一的女选手,她的美貌和高傲的个性,一出场就震倒了所有男生,得罪了所有的女生。
- 西弗勒斯·斯内普演员:艾伦·里克曼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魔药学的任课老师,他不喜欢哈利这个人,就想尽一切办法来羞辱哈利。斯内普教授在很多方面并不招人喜欢,他冷酷,有些残忍,总处在痛苦与缺乏安全感的纠结中,但他有爱,并对他爱的人显示了忠诚,并为此付出了生命,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 米勒娃·麦格演员:玛吉·史密斯霍格沃茨的老师,也是格兰芬多学院的院长。正是她将密室的传说说给哈利的。在邓布利多不在学校时,成为代理校长打理霍格沃茨。最后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一向严肃文雅的麦格教授也展现了一级战斗状态,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石雕军队受到召唤后纷纷复活,在麦格教授指挥下冲锋陷阵。
- 鲁伯·海格演员:罗比·科特瑞恩霍格沃茨的老师,同时也是哈利的好朋友,保护神奇生物课教授、猎场看守、钥匙管理员。因为被魔法部怀疑他所私自饲养了大蜘蛛毒害了学生,遭到魔法部的停职留置。
- 吉德罗·洛哈特演员:肯尼思·布拉纳霍格沃茨新来的黑魔法防御术的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历险记的作家,深受魔法界人民的喜爱,其实是徒有外表,他胆小、爱慕虚荣,而且自身的魔法能力不足。
- 莱姆斯·卢平演员:大卫·休里斯出生于一个巫师家庭,是个和善、能干、特别聪明的巫师,霍格沃茨新来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师,哈利父亲的好友,同时他是个狼人,满月时他可以从普通人变身为狼人,帮助哈利克服对摄魂怪的恐惧,掌握了护法魔咒。
- 霍拉斯·斯拉格霍恩演员:吉姆.布劳德本特霍格沃茨新任魔药课教授,“鼻涕虫俱乐部”创办人,招揽霍格沃茨有前途、有才能或家庭背景显赫的学生。哈利的母亲莉莉也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因此本学年哈利在魔药方面的出色表现,他顺理成章地认为是继承了他母亲的天分,实际上却是另有玄机。
- 尼法朵拉·唐克斯演员:娜塔丽·特纳唐克斯(她讨厌别人叫她尼法朵拉)是凤凰社的成员。她可以在瞬间变换头髮的颜色,她也是把哈利从女贞街救出来的成员之一。
-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演员:海伦娜·伯翰·卡特伏地魔最忠诚的食死徒之一,她是小天狼星的堂姐,兇狠毒辣,亲手杀死了小天狼星。如今被伏地魔势力从阿兹卡班解救出后,变得更加疯狂,更加效忠伏地魔。
- 芬里尔·格雷伯克演员:大卫·勒格诺芬里尔·格雷伯克也许是巫师界最残忍的一个狼人。他把儘可能地撕咬、传染更多的人作为生活的目标。目前已知的最兇残的狼人,同时是食死徒。曾经咬伤卢平,让其变成狼人。效忠于伏地魔势力。
- 伏地魔演员:拉尔夫·费因斯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被称为“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一般人不敢说这个名字,而且这个名字在后期被下了咒语保护,一说出就会打破魔法保护,造成魔法扰动,方便食死徒追蹤
全部
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作品 | 年份 | 奖项 | 获奖者 | 提名/获奖 |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 2002年 | 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艺术指导:史蒂芬妮·麦克米兰/斯图尔特·克莱格 最佳服装设计:Judianna Makovsky 最佳原创配乐:约翰·威廉士 | 提名 |
第5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电影奖-最佳男配角:罗彼·考特拉尼 电影奖-最佳服装设计:茱迪安娜·马科夫斯基 电影奖-最佳音效:John Midgley Eddy Joseph Ray Merrin Graham Daniel Adam Daniel 电影奖-最佳特效成就奖:罗伯特·莱加托 尼克·戴维斯 罗杰·盖特 Jim Berney 电影奖-最佳艺术指导:斯图尔特·克雷格 电影奖-最佳化妆/髮型:Amanda Knight Eithne Fennel Nick Dudman 亚历山大·柯达奖最佳英国电影:大卫·海曼 克里斯·哥伦布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儿童奖-最佳电影长片:大卫·海曼 克里斯·哥伦布 史蒂芬·科洛弗 | 提名 | ||
第2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 最佳外语片 | 提名 | ||
第11届MTV电影奖 | 最具突破男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获奖 | ||
第28届土星奖 | 最佳服装:茱迪安娜·马科夫斯基(获奖) 最佳特效:罗伯特·莱加托尼克·戴维斯罗杰·盖特John Richardson最佳奇幻电影 最佳化妆:Nick DudmanMark CoulierJohn Lambert 最佳年轻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最佳年轻演员:艾玛·沃森 最佳男配角:罗彼·考特拉尼 最佳女配角:玛吉·史密斯 最佳导演:克里斯·哥伦布 | 提名 | ||
第4届青少年选择奖 | 最佳剧情/动作冒险电影 | 提名 | ||
2011年 |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 特别表彰 | 获奖 | |
2013年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展映单元-系列精粹(提名) | 提名 | |
第39届人民选择奖 | 最受冬粉欢迎电影系列 | 提名 | ||
《哈利波特与密室》 | 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 儿童票选奖 电影奖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斯图尔特·克莱格 电影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约翰·理查森/Jim Mitchell/尼克·戴维斯/尼克·杜德曼/比尔·乔治 电影奖 最佳音效(提名):约翰·米奇利/Dennis Leonard/Ray Merrin/里克·克莱恩/兰迪·汤姆/Graham Daniel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儿童奖-最佳电影长片(提名):克里斯·哥伦布大卫·海曼史蒂芬·科洛弗 | ||
第26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 最佳外语片(提名) | |||
第29届土星奖 | 土星奖-最佳年轻演员(提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土星奖-最佳导演(提名):克里斯·哥伦布 土星奖-最佳服装(提名):林迪·海明 土星奖-最佳特效(提名):吉姆·米切尔尼克·戴维斯John RichardsonBill George 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提名) 土星奖-最佳化妆(提名):Nick DudmanAmanda Knight | |||
2004年 | 第30届土星奖 | 土星奖-最佳特别版DVD(提名) | ||
2011年 |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 特别表彰 | ||
2013年 | 第39届人民选择奖 | 人民选择奖-最受冬粉欢迎电影系列(提名) |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 展映单元-系列精粹(提名) |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 第6届青少年选择奖(2004) | 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剧情/动作冒险电影 | ||
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夏日电影 | ||||
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2005) |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蒂姆·伯克/罗杰·盖耶特/比尔·乔治/约翰·理查森 最佳原创配乐(提名):约翰·威廉士 | |||
第5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2005) | 电影奖 最佳英国影片(提名):Mark Radcliffe/大卫·海曼/克里斯·哥伦布/阿方索·卡隆 电影奖 最佳化妆/髮型(提名):尼克·杜德曼/Amanda Knight/Eithne Fennel 电影奖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斯图尔特·克莱格 电影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约翰·理查森/比尔·乔治/蒂姆·伯克/罗杰·盖耶特/Karl Mooney 电影奖 观众选择奖 | |||
第31届土星奖(2005) | 土星奖-最佳年轻演员(提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土星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加里·奥德曼 土星奖-最佳导演(提名):阿方索·卡隆 土星奖-最佳服装(提名):简尼·特米梅 土星奖-最佳特效(提名):罗杰·盖特Tim BurkeBill GeorgeJohn Richardson 土星奖-最佳配乐(提名):约翰·威廉士 土星奖-最佳编剧(提名):史蒂芬·科洛弗 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 土星奖-最佳化妆(提名):Nick DudmanAmanda Knight | |||
第31届人民选择奖(2005) | 最受欢迎续集片(提名) 最受欢迎反派影星(提名) | |||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2011) | 特别表彰 | |||
第39届人民选择奖(2013) | 人民选择奖-最受冬粉欢迎电影系列 |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013) | 展映单元-系列精粹(提名) |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2006) |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史蒂芬妮·麦克米兰/斯图尔特·克莱格 | ||
第59届英国电影学院奖(2006) | 电影奖 最佳化妆/髮型(提名):尼克·杜德曼/Amanda Knight/Eithne Fennel 电影奖 最佳艺术指导:斯图尔特·克莱格 电影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约翰·理查森/Jim Mitchell/Timothy Webber/Tim Alexander | |||
第15届MTV电影奖(2006) | MTV电影奖 最佳银幕组合(提名):艾玛·沃森/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 MTV电影奖 最佳反派(提名):拉尔夫·费因斯 MTV电影奖 最佳英雄形象(提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
第32届土星奖(2006) | 土星奖-最佳年轻演员(提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土星奖-最佳导演(提名):迈克·内威尔 土星奖-最佳编剧(提名):史蒂芬·科洛弗 土星奖-最佳服装(提名):简尼·特米梅 土星奖-最佳特效(提名):吉姆·米切尔Timothy WebberJohn Richardson 土星奖-最佳配乐(提名):派屈克·杜尔 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 土星奖-最佳化妆(提名):Nick DudmanAmanda Knight | |||
第8届青少年选择奖 | 青少年选择奖-最佳剧情电影 | |||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2011) | 特别表彰 | |||
第39届人民选择奖(2013) | 人民选择奖-最受冬粉欢迎电影系列 |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013) | 展映单元-系列精粹(提名) |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 第16届MTV电影奖(2007) | MTV电影奖 尚未公映的最佳暑期电影(提名) | ||
第61届英国电影学院奖(2008) | 电影奖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史蒂芬妮·麦克米兰/斯图尔特·克莱格 电影奖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约翰·理查森/Chris Shaw/蒂姆·伯克/Emma Norton | |||
第21届欧洲电影奖(2008) | 观众选择奖-最佳影片 | |||
第17届MTV电影奖(2008) | MTV电影奖 最佳吻戏(提名):梁佩诗/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
第34届人民选择奖(2008) | 最受欢迎剧情电影 | |||
第34届土星奖(2008) | 土星奖-最佳年轻演员(提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土星奖-最佳女配角(提名):伊梅尔达·斯汤顿 土星奖-最佳导演(提名):大卫·耶茨 土星奖-最佳编剧(提名):麦可·戈登伯格 土星奖-最佳服装(提名):简尼·特米梅 土星奖-最佳特效(提名):Tim Burke John Richardson保罗·J·富兰克林 Greg Butler 土星奖-最佳配乐(提名):尼古拉斯·霍珀 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 土星奖-最佳化妆(提名):Nick DudmanAmanda Knight | |||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2011) | 特别表彰 | |||
第39届人民选择奖(2013) | 人民选择奖-最受冬粉欢迎电影系列(提名) |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013) | 展映单元-系列精粹(提名) |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 第9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2009) | 最佳真人家庭电影 | ||
第11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2009) | 最佳暑期动作冒险电影 | |||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2010) | 最佳摄影(提名):布鲁诺·德尔邦内尔 | |||
第19届MTV电影奖(2010) | MTV电影奖 年度电影(提名) MTV电影奖 最佳女演员(提名):艾玛·沃森 MTV电影奖 最佳男演员(提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MTV电影奖 最佳反派:汤姆·费尔顿 | |||
第12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2010) | 最佳奇幻电影(提名) 最佳奇幻电影女演员(提名):艾玛·沃森 | |||
第63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2010) | 电影奖-最佳特殊视觉效果(提名):John RichardsonTim BurkeTim AlexanderNicolas Aithadi 电影奖-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斯图尔特·克雷格史蒂芬妮·麦克米伦 | |||
第36届人民选择奖(2010) | 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电影(提名) 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银幕组合(提名):鲁伯特·格林特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森 | |||
第36届土星奖(2010) | 土星奖-最佳服装(提名):简尼·特米梅土星奖-最佳特效(提名):Tim BurkeJohn RichardsonNicolas AithadiTim Alexander 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提名) 土星奖-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斯图尔特·克雷格 | |||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2011) | 特别表彰 |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013) | 展映单元-系列精粹(提名) | |||
第39届人民选择奖(2013) | 人民选择奖-最受冬粉欢迎电影系列(提名) |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 第9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2010) |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 ||
第15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摄影(提名):爱德华多·塞拉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斯图尔特·克莱格 | |||
第10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2010) | 最佳摄影(提名):爱德华多·塞拉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 | |||
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2011) |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约翰·理查森/Christian Manz/蒂姆·伯克/尼古拉斯·阿萨迪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斯图尔特·克莱格/史蒂芬妮·麦克米兰 | |||
第20届MTV电影奖(2011) | MTV电影奖 年度电影(提名) MTV电影奖 最佳女演员(提名):艾玛·沃森 MTV电影奖 最佳男演员(提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MTV电影奖 最佳吻戏(提名):艾玛·沃森/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MTV电影奖 最佳打斗(提名):艾玛·沃森/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阿尔本·巴贾拉克塔拉贾 MTV电影奖 最佳反派:汤姆·费尔顿 | |||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2011) | 特别表彰 | |||
第13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2011) | 最佳科幻/奇幻电影 最佳科幻/奇幻电影男演员(提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最佳科幻/奇幻电影女演员:艾玛·沃森 最佳电影反派:汤姆·费尔顿 最佳电影吻戏:艾玛·沃森/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
第37届土星奖(2011) | 土星奖-最佳导演(提名):大卫·耶茨 土星奖-最佳服装(提名):简尼·特米梅 土星奖-最佳特效(提名):John RichardsonNicolas AithadiTim BurkeChristian Manz 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提名) 土星奖-最佳化妆(提名):Amanda KnightNick DudmanMark Coulier |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013) | 展映单元-系列精粹(提名) | |||
第39届人民选择奖(2013) | 人民选择奖-最受冬粉欢迎电影系列(提名) |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 第12届美国电影学会奖(2011) | 特别表彰 | ||
第10届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2011) | 最佳群戏(提名)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史蒂芬妮·麦克米兰/斯图尔特·克莱格 | |||
第16届圣地亚哥影评人协会奖(2011) | 最佳改编剧本(提名):史蒂夫·克洛夫斯 最佳配乐:亚历山大·德斯普拉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斯图尔特·克莱格 最佳群像表演 | |||
第11届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2011) |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斯图尔特·克莱格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 最佳特技表演(提名) | |||
第13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2011) | 最佳暑期电影 最佳暑期电影男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最佳暑期电影女演员:艾玛·沃森 | |||
第6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儿童奖(2011) | 最佳电影长片:大卫·巴伦J·K·罗琳大卫·耶茨大卫·海曼 | |||
第6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2012) | 电影奖-最佳特殊视觉效果:Tim BurkeJohn RichardsonDavid VickeryGreg Butler 电影奖-最佳音效(提名):斯图亚特·威尔逊Stuart HillikerAdam ScrivenerMike DowsonJames Mather 电影奖-最佳化妆&髮型(提名):Lisa TomblinAmanda Knight 电影奖-最佳艺术指导(提名):史蒂芬妮·麦克米伦斯图尔特·克雷格 电影奖-最佳化妆/髮型(提名):Lisa TomblinAmanda KnightNick Dudman | |||
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2012) |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约翰·理查森/Greg Butler/David Vickery/蒂姆·伯克 最佳艺术指导(提名):史蒂芬妮·麦克米兰/斯图尔特·克莱格 最佳化妆(提名):尼克·杜德曼/Amanda Knight/Lisa Tomblin | |||
第21届MTV电影奖(2012) | MTV电影奖 年度电影(提名) MTV电影奖 最佳女演员(提名):艾玛·沃森 MTV电影奖 最佳男演员(提名):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MTV电影奖 最佳吻戏(提名):艾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 MTV电影奖 最佳打斗(提名):拉尔夫·费因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MTV电影奖 最佳卡司阵容 MTV电影奖 最佳英雄形象: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
第17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2012) |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史蒂芬妮·麦克米兰/斯图尔特·克莱格 最佳髮型化妆:尼克·杜德曼/Amanda Knight 最佳音效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 | |||
第14届美国青少年选择奖(2012) | 最佳电影打斗:拉尔夫·费因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
第2届豆瓣电影鑫像奖(2012) | 鑫豆单元 最佳影片(外语) 鑫豆单元 最佳导演(外语)(提名):大卫·叶茨 鑫豆单元 最佳男演员(外语)(提名):艾伦·瑞克曼 | |||
第38届人民选择奖(2012) | 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改编作品 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卡司:艾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电影 人民选择奖-最受欢迎动作电影 | |||
第38届土星奖(2012) | 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 土星奖-最佳服装(提名):简尼·特米梅 土星奖-最佳剪辑(提名):马克·戴 土星奖-最佳特效(提名):John RichardsonTim BurkeGreg ButlerDavid Vickery 土星奖-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斯图尔特·克雷格 土星奖-最佳化妆(提名):Nick DudmanAmanda Knight 土星奖-最佳男配角(提名):拉尔夫·费因斯 土星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艾伦·里克曼 土星奖-最佳女配角(提名):艾玛·沃森 土星奖-最佳导演(提名):大卫·耶茨 | |||
第39届人民选择奖(2013) | 人民选择奖-最受冬粉欢迎电影系列(提名) | |||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2013) | 展映单元-系列精粹(提名) |
(资料来源)
音乐原声
![]() |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歌手:John Williams 发行时间:2002-01-01 发行公司:Warner Bros. |
![]() | Harry Potter and the Chamber of Secrets 歌手:John Williams 发行时间:2002-11-12 发行公司:Atlantic |
![]() |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歌手:John Williams 发行时间:2004-06-02 发行公司:Warner Sunset/Nonesuch/Atlantic |
![]() | 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歌手:Patrick Doyle 发行时间:2005-11-09 发行公司:Warner Bro |
![]() | Harry Potter and theOrder of the Phoenix 歌手:Nicholas Hooper 发行时间:2008-01-13 发行公司:Warner Bros UK |
![]() | 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 歌手:Nicholas Hooper 发行时间:2009-07-14 发行公司:Decca |
![]() |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1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歌手:Alexandre Desplat 发行时间:2010-11-16 发行公司:Water Tower Music |
![]() |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歌手:Alexandre Desplat 发行时间:2011-07-12 发行公司:Watertower Music |
製作发行
英国公映
影片序号 | 影片名称 | 片长 | 正式首映日期(英国) | 最终票房(美元) |
---|---|---|---|---|
1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 152-159分 | 2001年11月4日 | 974,755,371 |
2 | 哈利·波特与密室 | 161-174分 | 2002年11月3日 | 878,979,634 |
3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 141分 | 2004年5月31日 | 796,688,549 |
4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157分 | 2005年11月6日 | 896,911,078 |
5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 138分 | 2007年7月3日 | 939,885,929 |
6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 153分 | 2009年7月6日 | 934,416,487 |
7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 146分 | 2010年11月19日 | 960,283,305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 130分 | 2011年7月7日 | 1,328,500,000 |
中国公映
影片序号 | 正式译名 | 正式首映日期 |
---|---|---|
1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 2001年11月16日 |
2 | 哈利·波特与密室 | 2002年11月15日 |
3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 2004年6月4日 |
4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2005年11月18日 |
5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 2007年7月11日 |
6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 2009年7月15日 |
7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 2010年11月19日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 2011年7月14日 |
影片序号 | 正式译名 | 正式首映日期 |
---|---|---|
1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 2001年12月20日 |
2 | 哈利·波特与密室 | 2002年12月19日 |
3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 2004年7月8日 |
4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2005年11月18日 |
5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 2007年7月11日 |
6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 2009年7月15日 |
7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 2010年12月16日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 2011年7月14日 |
影片序号 | 正式译名 | 正式首映日期 |
---|---|---|
1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 2002年1月26日 |
2 | 哈利·波特与密室 | 2003年1月24日 |
3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 2004年9月10日 |
4 |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2005年11月18日 |
5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 2007年8月10日 |
6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 2009年7月15日 |
7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 2010年11月19日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 2011年8月4日 |
影片评价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正面评价
这是一部精力充沛的冒险电影,影片的气氛充满了可怕气氛,但却显得格外的新颖,令观众耳目一新。(《芝加哥太阳时报》评)该片所创造出来的魔法世界,不禁让人感叹J·K·罗琳的想像力。在电影中充分享受到哈利在魔法世界的奇蹟。(《洛杉矶时报》评)
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开头,只是原着小说的第一部,更神奇的魔法之旅将在未来几年逐渐展开。(《纽约每日新闻》评)可以看出影片主创们的精心铸造,影片也非常有趣,充满了许多伟大的想像力和天赋。(《西雅图邮报》评)该片有效地保留书中精彩的魔法世界的内容,同时也複製了原着中的幽默有趣的风格。(《华盛顿邮报》评)
负面评价
鑒于电影所告诉观众的一切,就像罗琳女士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所发表那样:一切都不是真实神奇的。(《纽约时报》评)这是一次笨拙的魔法之旅,虽然电影的情节与原着相符,但作为电影缺乏了角色最鲜明的特色塑造,造成了不可思议的缺失特徵。(《周刊》杂誌评)
哈利·波特与密室
正面评价
该片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发明和新的观念,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扩大和深化观众眼前未知的世界。(《芝加哥太阳时报》评)壮观的魔法世界和迷人的波特,让观众仿佛进入了真实的霍格沃茨。(《达拉斯观察家报》评)导演把罗琳那些精妙且奇妙的构思,完美地呈现在大荧幕前。(《芝加哥读者报》评)
该片中深沉且可怕黑暗的情节略优于第一部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费城问询报》评)作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续集,製作得如此快速,而且影片比第一部更为活泼,还出现一些新的人物,给影片添加了些许滑稽趣味。(《洛杉矶周刊》评)
负面评价
该片拖沓且枯燥,通篇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故事情节交流。(《华盛顿邮报》评)该片到了最后,被高度的焦虑和兴奋所充斥让观众觉得失望。(《纽约时报》评)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正面评价
这部将新鲜和黑暗混合在一起的新作不但会让哈迷们满意,还会让更多观众加入哈迷的阵营。(《达拉斯新闻早报》评)
与前两部相比,《哈利·波特3》显得更加阴森恐怖,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第三年,哈利·波特的许多遭遇都与他父母的去世有关,教父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出现,给他的学校生活增添了不少紧张气氛,他和好友罗恩、赫敏的关係也随着他们的渐渐成熟而经历了一些波折。种种迹象表明,哈利·波特的生命似乎受到极大威胁,电影情节随之越来越曲折跌宕。该片把电影本身的魔法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在影像的趣味上有了大幅度提高。(《南京日报》评)
该片不但是前三部哈利·波特电影中最棒的一部,而且即使观众没听说过罗琳和她的作品,也依然会被深深吸引。(《滚石》》杂誌评)呈现出优异的流畅性,以及充满了神奇。(《首映》杂誌评)这是一部不一样的哈利·波特电影,是前三部电影中最好的一部,这也让这梦幻般的系列电影有了继续拍摄下去的理由。(《旧金山纪事报》评)
最让儿童着迷的电影,当然影片中一个孩子真正成长为神奇的成人了。(《纽约杂誌》评)这部电影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最好的,《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拍摄得如此深处与神秘,还原了原着中的风格。(《洛杉矶周报》评)导演阿方索·卡隆以小哈利的成长曆程为主线,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绚丽多姿的魔法世界。而且由于他本人的独特风格,使原本死气沉沉的电影版增添了青春期的调皮活力和黑色幽默。(《新快报》评)
负面评价
该片只不过是导演阿方索·卡隆一方的热情表演。(《电视指南》杂誌评)
该片是一个冗长的故事,并且採用一个阴郁的视觉调色板,整体未能达到令人鼓舞的作用。(《华盛顿邮报》评)该片的主线是小天狼星的到来与哈利父母死亡之谜。为了突出这个主题,影片的故事较原着删繁就简,去掉了很多书里面的细节,这样固然使电影的主线条更为明朗,对于众多人物之间关係的交待不免有了不甚清晰的缺陷。(《南京日报》评)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正面评价
飞扬的青春荷尔蒙也许是该片最好的卖点,也是魔幻成分的最好佐料。特技效果和细节张力是影片好评如潮的制胜法宝,夸张的搞笑桥段、少年哈利和伙伴们欲拒还迎的朦胧情愫更是深得人心,恰到好处地润饰了哈利系列电影的暗与沉重。
该片最大特点是波澜壮阔的宏大场景。影片第一幕高潮由魁地奇世界盃揭开。用电脑特技“包办”的魁地奇世界盃,营造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前所未有的宏伟景观。剧组装了十万巫师的赛场顶天立地,电脑製造出超现实的科幻效果,恍如进入了《星战大战》里的银河议会。世界盃赛后食死徒突然出现闹事,阴惨惨的恐怖气氛与《指环王》系列里的戒灵又有7分相似。另外两间外国魔法学校的到达霍格沃茨时的盛大排场令人赏心悦目;而哈利骑着火弩箭,与会喷火的匈牙利树蜂龙“高空藏猫猫”的一场则异常刺激。
负面评价
导演放弃了原着里许多逗笑的小魔法小玩意,没有了神经兮兮的占卜课老师普劳特妮教授,那些飘来飘去的可爱鬼魂在这一集也集体“告假”。另外哈利对秋·张的朦胧爱慕以及失恋之后的苦恼、罗恩、赫敏和克鲁姆搞笑的三角关係,都处理得不够细腻。
情节不连贯也是影片的缺陷之一。开场的魁地奇世界盃就跳跃得太快了,克鲁姆才出场,镜头就转到巫师帐篷里众人庆祝爱尔兰队夺冠,让许多观众反应不过来。总体而言,影片偏向了好莱坞式的电影製造公式:场面巨大,故事简化,从而牺牲了英国人许多特有的小情趣。对故事的苍白大表不满,认为不如第一、二集终于原着的细腻质感。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风格也越来越趋成人化,《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已将重点转移到正邪双方的正面对抗,打斗场面接连出现,而哈利·波特也有了接吻镜头。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正面评价
《哈利·波特》系列始终保持着高水準的视觉效果和极富神秘感和魔幻色彩画面,在摄影、光线和特效方面从未让观众失望过,而且每部电影在技术上都有再次进步,这次也不例外《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视觉效果是以阴暗主色调为主,给观众一种十分冷酷的感觉,特别是关于伏地魔年轻时的回忆及鬼鬼祟祟的德拉科·马尔福成为恶魔信使两部分片段,都带给观众一种寒气逼人的感觉,两位年轻演员苍白又俊美的面容也呈现一种冷俊美。(新浪网评)
负面评价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已是《哈利·波特》系列的第六部,影片情节仍然以哈利和他的朋友对抗伏地魔为主线,儘管之前以几个主角的恋爱为噱头,但在观看时感到剧情太平淡。纵观整部戏,这部电影的情节比起前几部表现得过于平凡,高潮起伏不大,甚至看不出有什幺高潮。伏地魔的出现在这部戏中是个亮点,整个故事都是哈利对伏地魔的追蹤,但是最想看的哈利和伏地魔的正面较量却始终没出现,简直让观众失望。(新浪网评)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正面评价
影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只见灰暗阴冷的树林里面,“魔法三人组”正在夺命狂奔,前景更可看见星星点点的火花,顿时凸显出了这集电影中的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影片承接上部的邓布利多校长之死,终于24章伏地魔抢走长老仗,其故事情节急转直下、跌宕起伏,却更为黑暗。也为2011年上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格兰芬多宝剑之争和斯内普身份问题的明朗化、神秘化做铺垫,也为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最终决战”养精蓄锐。影片设定的悬念,将更加吸引观众。(新浪网评)
负面评价
影片围绕着铁三角的大逃亡而展开,电影在无休止的切换场景,逃亡、战斗、寻找线索,然后影片就结束了,连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都曾坦言,影片就像是一部公路片。影片过于平淡的情节颇有微词,认为全片的走势平铺直叙,缺乏悬念,过分交代了外来细节、人物、次要情节及次次要情节,戏剧冲突的着力点和节奏的把握不準确。而对于没看过原着、甚至没看完整前几部影片的观众来说,在理解上也有一些费力,魂器究竟是什幺、出场人物的身份、魔法部的内部斗争都是未解之谜。不过如果专注于正邪对决战斗场面的话,这些细节并不影响观影。而在介绍"死亡圣器"这一重要概念时,影片也巧妙地採用了富有中国水墨剪影的一段动画形象说明,以帮助很多对原着陌生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网易娱乐评)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导演大卫·叶茨以及编剧史蒂芬·科洛弗,通过电影中的精妙之处巧妙地融进《哈7(下)》之中,并让其升华。两人居然能将尊重原着以及发挥电影人自己的创作精神这两个本来相违背的东西,如此精巧地融合在一起,拍出一部行云流水的史诗级电影。
系列
“哈利·波特”也超出了一部电影的普遍意义,而是或多或少的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的见证者。
《哈利伯特》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它们不只让小孩感觉好玩,也令大人乐在其中。大人会欣赏电影的情节转变与角色塑造, 而小孩会喜欢电影的CGI效果,喜剧成分,和飞来飞去的扫把。此电影编剪的速度恰当,有很多演技高深的演员作配角。 它们成功的演示出了书中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