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是《哈利·波特》电影系列的第四部,由麦可·尼维尔执导,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爱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和汤姆·费尔顿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05年11月12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讲述了伤疤的剧痛让哈利从梦中惊醒,梦中的一场谋杀案就发生在这个世界的另一个角落。魁地奇世界盃上魔杖的失蹤、天空中的黑魔标记、三强争霸赛的奇怪入选还有魔法部官员的神秘失蹤,这种种事件的背后似乎有一个天大的阴谋。当哈利赢得胜利,手握三强争霸赛的奖盃的时候,他被传送到了黑魔头的身边,消失了13年的黑魔头正準备复活。
基本介绍
- 导演:迈克·纽维
- 编剧:史蒂芬·科洛弗,J·K·罗琳
-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爱玛·沃森,鲁伯特·格林特,汤姆·费尔顿
- 製片人:大卫·海曼
- 出品公司: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 中文名: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 外文名: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
- 其它译名:哈利·波特4
- 发行公司: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 製片地区:英国 ,美国
- 製片成本:1.5亿美元
- 拍摄日期:2004年5月4日
- 类型:奇幻、惊悚、冒险
- 片长:分钟157
- 上映时间:2005年11月18日(中国内地)
- 票房:北美:$290,013,036;全球:$896,911,078
- 分级:美国:PG-13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剧情简介
哈利·波特在韦斯莱家度过了他暑假最后的一段日子,并去看魁地奇世界盃。一群食死徒在结束后突然出现,攻击一些“麻瓜”并放出了黑魔标记,这使巫师们非常惶恐。回到学校之后,新的黑魔法防御术的教授是已经退休的傲罗疯眼汉阿拉斯托·穆迪,而很久未举办的三强争霸赛也会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重新举办。所有想参加的学生须将名字写在羊皮纸上投入火焰杯中,然后火焰杯将会遴选出三所学校(霍格沃茨、布斯巴顿和德姆斯特朗)的代表。哈利并没有报名,但是火焰杯浮出了哈利的名字,使他不得不参加。哈利怀疑自己被故意陷害,但罗恩·韦斯莱却认为哈利为了出风头,不相信哈利所说的,而与哈利冷战好几个礼拜。
鲁伯·海格偷偷向哈利还有马克西姆夫人(布斯巴顿校长)透露了三强争霸赛的第一个项目,带着他们看见了龙,韦斯莱家的老二查理也在那里。参赛者将避开一头龙的攻击,从龙的巢中拿到一个金蛋。卡卡洛夫(德姆斯特朗校长)也看见了龙,只剩下塞德里克·迪戈里——毫不知情。哈利认为这不公平,就将它告诉了塞德里克·迪戈里。哈利虽然抽到了最危险的树峰,但在穆迪的提示下,利用飞来咒招来飞天扫帚,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个项目。这次比赛,让罗恩和赫敏·格兰杰意识到了比赛的危险,同时也让罗恩与哈利重修旧好。
圣诞舞会上,赫敏成为了威克多尔·克鲁姆的舞伴,而哈利一心想要邀请的秋·张却成了塞德里克的舞伴。之后在塞德里克的提示下,哈利从金蛋得知了第二个项目是在水中进行,并在纳威·隆巴顿的帮助下用呼吸草完成了比赛,并因多救了一个人:芙蓉的妹妹,受到讚赏而通过了比赛。
在三强争霸赛中的最后一个项目是迷宫,在走迷宫的同时还要避开许多危险。如果放弃就用魔杖发红色信号,而奖盃就在终点的地方。哈利和塞德里克同时到达了终点,由于他们互相帮助过,他们决定同时拿起奖盃,但意外的是,奖盃却是一个门钥匙,将哈利和塞德里克带到了伏地魔父亲的坟墓。他们在那里遇见了伏地魔和小矮星彼得(虫尾巴)。彼得杀了塞德里克,然后用哈利的血、伏地魔父亲的骨头,还有他自己的身上的肉作为原料,帮助伏地魔复活。伏地魔召集了食死徒并与哈利决斗,要把哈利杀死,但徒劳无功,哈利父母在闪回咒下的影像帮助了哈利,伏地魔这才得知他与哈利的魔杖杖蕊是一样的——校长邓布利多的凤凰福克斯的羽毛。哈利趁机逃走,抓住门钥匙,带着塞德里克的尸体回到了霍格沃茨。
回到城堡之后,黑魔法防御课老师穆迪带哈利回到教室,在一些对话之后,细心的哈利发现,此时的穆迪知道很多,哈利经历的事情。终于关键时刻,邓布利多、斯内普、麦格三位教授感到,救下了哈利。大家发现,原来穆迪教授是小巴蒂·克劳奇用複方汤剂变形的,而真正的穆迪教授被锁在了一个箱子里。是小巴蒂·克劳奇将哈利的名字放入了火焰杯,以便伏地魔能够顺利复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哈利·波特 |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吴磊 | 男一号,罗恩、赫敏的好友 |
赫敏·格兰杰 | 艾玛·沃特森 | 黄莺 | 女一号,罗恩的妻子 |
罗恩·韦斯莱 | 鲁伯特·格林特 | 沈达威 | 男二号,赫敏的丈夫,韦斯莱家族第六子 |
秋·张 | 梁佩诗 | 詹佳 | 塞德里克女朋友,对哈利有好感 |
塞德里克·迪戈里 | 罗伯特·帕丁森 | 桂楠 | 秋的男朋友,三强争霸赛选手,被小矮星彼得杀死 |
芙蓉·德拉库尔 | 克蕾曼丝·波西 | 曾丹 | 布斯巴顿魔法学校学生,三强争霸赛选手,后与比尔·韦斯莱结婚 |
威克多尔·克鲁姆 | 斯坦尼斯拉夫·伊万奈斯奇 | 翟巍 | 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学生,三强争霸赛选手 |
德拉科·马尔福 | 汤姆·费尔顿 | 翟巍 | ---- |
金妮·韦斯莱 | 邦妮·凯瑟琳·赖特 | 詹佳 | ---- |
纳威·隆巴顿 | 马修·莱维斯 | 谢添天 | ---- |
阿不思·邓布利多 | 麦可·刚本 | 乔榛 | ---- |
米勒娃·麦格 | 玛吉·史密斯 | 丁建华 | ---- |
鲁伯·海格 | 罗彼·考特拉尼 | 程玉珠 | ---- |
西弗勒斯·斯内普 | 阿伦·瑞克曼 | 刘风 | ---- |
阿拉斯托·穆迪 | 布莱丹·格里森 | 王肖兵 | ---- |
马克西姆夫人 | 弗朗西斯·德·拉·图瓦 | 王建新 | ---- |
哭泣的桃金孃 | 雪莉·亨德森 | 叶露 | ---- |
詹姆·波特 | 安德尔·罗林 | 刘风 | ---- |
莉莉·波特 | 杰拉丁·萨默维尔 | 王建新 | ---- |
小天狼星·布莱克 | 加里·奥德曼 | 张欣 | ---- |
亚瑟·韦斯莱 | 马克·威廉士 | 余冠廷 | ---- |
弗雷德·韦斯莱 | 詹姆斯·菲尔普斯 | 海帆 | ---- |
乔治·韦斯莱 | 奥立弗·菲尔普斯 | 翟巍 | ---- |
小矮星彼得 | 蒂莫西·斯波 | 刘风 | ---- |
阿莫斯·迪戈里 | 杰夫·莱尔 | 陈兆雄 | ---- |
西莫·斐尼甘 | 戴文·穆雷 | 海帆 | ---- |
卢修斯·马尔福 | 詹森·艾萨克 | 任伟 | ---- |
小巴蒂·克劳奇 | 大卫·田纳特 | 海帆 | ---- |
伏地魔 | 拉尔夫·费因斯 | 王肖兵 | ---- |
魔法部长康纳利·福吉 | 罗伯特·哈迪 | 陈兆雄 | ---- |
老巴蒂·克劳奇 | 罗格·洛伊德-派克 | 程玉珠 | ---- |
奈杰尔 | 威廉姆·麦灵 | 曾丹 | ---- |
帕德马·帕蒂尔 | 阿芙珊·阿扎德 | 詹佳 | ---- |
迪安·托马斯 | 艾尔菲·伊诺奇 | 谢添天 | ---- |
伊戈尔·卡卡洛夫 | Predrag Bjelac | 胡平智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配音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
大卫·海曼 | J·K·罗琳 | 迈克·内威尔 | 珍妮特·波义耳 | 史蒂芬·科洛弗 J·K·罗琳 | 罗杰·普拉特 | 派屈克·杜尔 | 米克·奥德斯利 | 丁建华 | 斯图尔特·克莱格 | 马克·巴塞洛缪 | 简尼·特米梅 | 提姆·亚力山大 吉姆·米切尔 |
演职员表参考来源
国内公映译製职员表 | |||||
其它配音 | 王建新、陈兆雄、余冠廷、海帆、曾丹、任伟、贾志超、桂楠 | ||||
翻译 | 顾奇勇 | 导演 | 丁建华 | 录音 | 杨培德 |
剪辑 | 陆敏 | 混合录音 | 魏鲁建、杨培德 | 录音工程 | 童乐 |
进口 |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 译製 | 上海电影译製厂 |
角色演员介绍
- 哈利·波特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霍格沃茨四年级的学生,无意被选为三强争霸赛的选手之一,在朋友的帮助下完成了三强赛的所有任务,但因陷害令伏地魔重新恢复人身。
- 赫敏·格兰杰演员:艾玛·沃特森哈利和罗恩的好朋友,聪明伶俐,能掌握许多魔法上的魔咒。影片中因选择当威克多尔·克鲁姆的圣诞舞会的舞伴,令哈利和罗恩不解并不理不睬,报以冷言冷语。
- 罗恩·韦斯莱演员:鲁伯特·格林特韦斯莱家族第六子,为人正直讲义气,是哈利和波特的同学好友。在哈利当上三强赛的选手之一后,曾经不信任哈利,但是从中还是不断地暗地里地帮助哈利去完成三强赛的任务。
- 塞德里克·迪戈里演员:罗伯特·帕丁森霍格沃茨六年级的学生,三强赛的选手之一。帮助哈利发现湖底寻宝的任务线索。最后和哈利一起被瞬移至伏地魔的身边,被伏地魔无情地杀害。
- 威克多尔·克鲁姆演员:斯坦尼斯拉夫·伊万奈斯奇德姆斯特朗魔法学校学生,三强争霸赛的选手之一。身体健壮,深受女孩的欢迎,在三强赛期间的圣诞舞会上邀请赫敏当自己的舞伴。
- 芙蓉·德拉库尔演员:克雷芒斯·博伊斯布斯巴顿魔法学校的学生,也是三强争霸赛的唯一的女选手,她的美貌和高傲的个性,一出场就震倒了所有男生,得罪了所有的女生。
- 秋·张演员:梁佩诗霍格沃茨的学生,塞德里克克女朋友,在圣诞舞会上也是塞德里克的舞伴,是哈利情窦初开的对象。
音乐原声
曲目 | 专辑信息 | |
---|---|---|
The Story Continues | Potter Waltz | ![]() |
Frank Dies | Underwater Secrets | |
The Quidditch World Cup | The Black Lake | |
The Dark Mark | Hogwarts' March | |
Foreign Visitors Arrives | The Maze | |
The Goblet of Fire | Voldemort | |
Rita Skeeter | Death of Cedric | |
Sirius Fire | Another Year Ends | 艺人: Patrick Doyle |
Harry Sees Dragons | Hogwarts' Hymn | 语种: 英语 |
Golden Egg | Do the Hippocriff | 唱片公司: 华纳唱片 |
Neville's Waltz | This Is the Night | 发行时间: 2005年11月15日 |
Harry in Winter | Magic Works | 专辑类别: 录音室专辑 |
幕后花絮
- 阿方索·卡隆因忙于製作《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而拒绝执导影片。
- 製片方原本希望将《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原着拍成两部电影,并间隔数月上映,而迈克·内威尔坚称他可以将小说情节加以取捨,从而将其浓缩进一部电影,阿方索·卡隆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
- 为执导影片,迈克·内威尔曾拒绝了《不朽的园丁》製片方的邀请。
- 曾有3000多名女孩参加张秋角色的试镜活动。迈克·内威尔是执导哈利·波特电影的第一位英国导演。
- 迈克·内威尔执导影片的片筹只有100万美元,而克里斯·哥伦布执导《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片筹高达1000万美元,还要外加影片盈利分红。
- 雷·温斯顿和比利·康诺利曾是扮演穆迪的人选。罗莎曼德·派克曾拒绝扮演丽塔·斯基特。
- 卡洛尔·布盖曾是迈克·内威尔眼中扮演马克西姆夫人的最佳人选,但布盖的签约公司不允许她出演影片。
- 迈克·内威尔起初认为拉尔夫·费因斯扮演的伏地魔不需要化妆,但看过尼克·达德曼设计出的简单妆容后,内威尔一改初衷。
- 由于呆在水下时间过长,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曾染上耳疾。拉尔夫·费因斯的场景只用两天便拍摄完成。
- 三强争霸赛的第一项任务中出现了140个特效镜头。影片是第一部被定级为PG-13的哈利·波特电影。
获奖记录
年份 | 名称 | 种类 | 类型 | 得奖者 |
---|---|---|---|---|
2006年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艺术指导 | 提名 | 斯图尔特·克莱格 |
2006年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最佳艺术指导 | 获奖 | 斯图尔特·克莱格 |
最佳特效 | 提名 | 吉姆·米切尔 | ||
最佳化妆/髮型 | 尼克·达德曼 | |||
2006年 | 土星奖 | 最佳年轻演员 | 提名 |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最佳导演 | 迈克·内威尔 | |||
最佳编剧 | 史蒂芬·科洛弗 | |||
最佳服装 | 玛丽·菲舍尔 | |||
最佳特效 | 吉姆·米切尔 | |||
最佳配乐 | 派屈克·杜尔 | |||
最佳奇幻电影 | 全体剧组 | |||
最佳化妆 | 尼克·达德曼 |
幕后製作
主创团队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委任由迈克·纽威尔执导影片,改编自J·K·罗琳的小说,摄製组还邀请到特效指导约翰·理查森,创意效果指导尼克·杜德曼,三次获得奥斯卡美术指导奖并曾因《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获得奥斯卡提名的斯徒尔特·克雷格(《英国病人》、《危险关係》及《甘地》等)作为美术指导。编剧史蒂夫·克罗夫斯、克雷格、理查森以及杜德曼参与了至今所有四部哈利·波特影片的製作。此外,这次继续参与哈利·波特系列製作的还有摄影师罗杰·布拉特(《哈利·波特与密室》),服装设计詹妮·泰明(《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以及视觉特效指导吉姆·米歇尔(《哈利·波特与密室》)。
影片主要演员包括丹尼尔·拉德克里夫、鲁伯特·格林特、艾玛·沃特森、罗比·科特瑞恩、拉尔夫·费因斯、麦可·甘本、布兰登·格利森、詹森·艾萨克、加里·奥德曼、艾伦·里克曼、玛吉·史密斯,蒂墨西·斯鲍尔等。
音乐製作
由于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将出现圣诞舞会的场面,剧组特意邀请了英国着名乐队Pulp的灵魂人物贾维斯·考科尔、摇滚乐队“收音头”吉他手约翰尼·格林伍德和鼓手菲尔·西尔维加盟。贾维斯将和其他两位音乐艺人在片中扮演“魔法姐妹”乐队的成员,演唱的三首歌分别为《风光的鹰头马身有翼兽》、《今夜如此》和《魔法玩意》,华纳兄弟公司将推出原声带曲目。
拍摄过程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于2004年春末在英格兰赫特福德郡的利维斯登製片厂开拍。分别在利维斯登、牛津大学、萨瑞的维吉尼亚沃特、赫特福德郡的阿什瑞芝和苏格兰的尼维斯峡谷取景。
摄製工作种最大的两个挑战就是将霍格沃茨盛大的圣诞庆祝舞会搬上银幕以及如何栩栩如生地展现三强争霸赛的危险而又激动人心的三段比赛。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哈利与一个巨大的喷火匈牙利树蜂龙对决。为了这个场景的拍摄,特效部门製作了一个30英尺高装有火焰喷射器的巨龙。第二个比赛项目要求年轻的魔法师们潜水到湖底,并与一种叫格林迪洛的水怪作战来解救他们的好友。摄製组在欧洲搭建起了水下最深的拍摄箱,丹尼尔·拉德克里夫与罗伯特·帕帝森、斯坦尼斯拉夫·伊万奈斯奇以及克雷芒斯·博伊斯花费很多时间学习潜水。
在开拍舞会的盛大场景前,全体年轻演员们集体上了舞蹈课。为了这齣戏美工部门将巨大的礼堂大厅改造成了银色冰雪天地的冬日仙境。服装设计部製作了一系列华丽的晚礼服,包括罗恩的老式长袍。
製作发行
製作公司
1.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美国) | 2. 盛日影业公司 (英国) | 3. Patalex IV Productions Limited |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德国 | 2005年11月16日 | 英国 | 2005年11月18日 |
中国台湾 | 2005年11月18日 | 加拿大 | 2005年11月18日 |
义大利 | 2005年11月25日 | 澳大利亚 | 2005年12月1日 |
法国 | 2005年11月30日 | 巴西 | 2005年11月25日 |
日本 | 2005年11月26日 | 中国香港 | 2005年12月22日 |
票房成绩
影片《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北美电影市场上映不到10天,累计票房突破2亿美元大关。而影片在中国内地上映3天,累计票房突破3000万元人民币。
影片评价
青春魔幻
飞扬的青春荷尔蒙也许是《哈利·波特:火焰杯》最好的卖点,也是魔幻成分的最好佐料。特技效果和细节张力是影片好评如潮的制胜法宝,夸张的搞笑桥段、少年哈利和伙伴们欲拒还迎的朦胧情愫更是深得人心,恰到好处地润饰了哈利系列电影的暗与沉重。
盛大的魁地奇球赛开场,极具未来感的赛场和绚丽的特技定下了整部影片青春飞扬的基调;法国美女魔法学院和中欧邓斯郡魔法学校出场唯美,在天空中划着名优美弧线而来的白马银车和从海底喷薄而出的帆船,颇具神幻色彩。圣诞舞会的暖色场景,华美现代的舞会妆,赫敏的精緻盘头和漂亮礼服,张秋的白色中式旗袍,一切都流露着优雅而高贵的味道,亦魔幻亦真实。就连大反派伏地魔首次显现人形、和哈利的交战也显得如此养眼。“中度暴力、威胁和恐怖”似乎没有吓倒小观众,反而大小哈迷一同乐不可支。让观众感同到一些“童梦奇缘”的激动,妙用“大小通吃”的元素正是《哈利·波特:火焰杯》魔幻的成功之道。
场景壮阔
波澜壮阔的宏大场景是影片的最大特点。影片第一幕高潮由魁地奇世界盃揭开。用电脑特技“包办”的魁地奇世界盃,营造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前所未有的宏伟景观。剧组装了十万巫师的赛场顶天立地,电脑製造出超现实的科幻效果,恍如进入了《星战大战》里的银河议会。世界盃赛后食死徒突然出现闹事,阴惨惨的恐怖气氛与《指环王》系列里的戒灵又有7分相似。另外两间外国魔法学校的到达霍格沃茨时的盛大排场令人赏心悦目;而哈利骑着火弩箭,与会喷火的匈牙利树蜂龙“高空藏猫猫”的一场则异常刺激。
情节不足
导演放弃了原着里许多逗笑的小魔法小玩意,没有了神经兮兮的占卜课老师普劳特妮教授,那些飘来飘去的可爱鬼魂在这一集也集体“告假”。另外哈利对秋·张的朦胧爱慕以及失恋之后的苦恼、罗恩、赫敏和克鲁姆搞笑的三角关係,都处理得不够细腻。
情节不连贯也是影片的缺陷之一。开场的魁地奇世界盃就跳跃得太快了,克鲁姆才出场,镜头就转到巫师帐篷里众人庆祝爱尔兰队夺冠,让许多观众反应不过来。总体而言,影片偏向了好莱坞式的电影製造公式:场面巨大,故事简化,从而牺牲了英国人许多特有的小情趣。对故事的苍白大表不满,认为不如第一、二集终于原着的细腻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