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美2010年大卫·叶慈导演魔幻片)

2018-10-18 02:56:22 百科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美2010年大卫·叶慈导演魔幻片)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美2010年大卫·叶慈导演魔幻片)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是由大卫·叶慈执导,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等人主演的一部魔幻片。

影片根据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7部改编,讲述了死亡圣器和哈利波特的故事。

影片上部于2010年11月19日上映,下部于2011年07月15日上映。

基本介绍

  • 导演:大卫·叶慈 David Yates
  • 编剧:J·K·罗琳(小说)史蒂芬‧克罗夫斯(剧本)
  •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拉尔夫·费因斯,艾伦·里克曼,海伦娜·伯翰·卡特
  • 製片人:大卫·海曼 David Heyman
  • 出品公司: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 中文名: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 外文名: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 其它译名: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
  •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
  • 製片地区:美国、英国
  • 拍摄地点:英国
  • 拍摄日期:2009年2月19日 ~ 2010年4月10日
  • 类型:冒险、魔幻
  • 片长:上部:144分钟下部:130分钟
  • 上映时间:上部上映时间:2010年11月19日 下部上映时间:2011年07月15日
  • 票房:上部:9.6亿美元 下部:13.41亿美元 <全球> 
  • 分级:PG-13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0926084 

剧情简介

上部

伏地魔在马尔福庄园召开会议,获悉了哈利离开德思礼家的準确时间。由于伏地魔的魔杖与哈利的魔杖是孪生魔杖,杖芯相同,因此两根魔杖间存在一种特殊的联繫,谁也无法击败或杀死对方。为了亲手杀死哈利·波特,伏地魔用了卢修斯·马尔福的魔杖,想切断他与哈利的这种联繫。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中文海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中文海报
为何哈利要离开德思礼家呢?
哈利的母亲莉莉在牺牲之前,给哈利施了一个保护魔咒。这个魔咒可以让哈利在跟母亲有血缘关係的亲属的家里保持绝对安全,免受伏地魔伤害。确切的说,这个“家”就是在哈利的姨夫德思礼的家,女贞路四号——纵然房子外面围着一百个伏地魔,也无法进来伤害哈利。但是这个咒语会在哈利年满17周岁时失效,届时一切保护都会消除。因此哈利不得不在17岁生日前离开德思礼家,前往陋居。安全起见,凤凰社成员服用複方汤剂化成哈利的样子分头行动,但真正的哈利还是被认了出来,伏地魔和食死徒半途攻击。在千钧一髮之际哈利的魔杖突然自动做出反应,向伏地魔发射了超强的魔咒,击碎了伏地魔所用的卢修斯的魔杖。在付出惨重代价(穆迪牺牲,乔治重伤)后大家终于抵达了陋居。
几天后魔法部长给哈利、罗恩和赫敏带来邓布利多的遗赠——罗恩得到了熄灯器,赫敏得到了一本童话书,哈利得到了他在第一次魁地奇比赛中抓住的金色飞贼。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获悉邓布利多给哈利的另一件遗物——格兰芬多的宝剑神秘失蹤了。但三人并不知道这些遗物到底有什幺用处。随后在比尔和芙蓉的婚礼上传来讯息:伏地魔攻占了魔法部,魔法部部长鲁弗斯·斯克林杰死了。哈利三人被迫逃离,辗转躲入格里莫广场12号的老房子——原凤凰社总部。侦查了一个月之后,三人潜入魔法部偷出了一个魂器——挂坠盒, 但在幻影移形时不慎顺带牵连进了食死徒亚克斯利,致使后者看见了他们的住处——格里莫广场12号。三人组被迫在各地逃亡。
虽然成功找到了一个魂器,但他们却不知道怎样销毁它,三人意志消沉。再加上一路赫敏对哈利的关照,受伤的罗恩心中极度不平衡,在与哈利大吵一架后离队。哈利和赫敏终于决定前往戈德里克山谷。在那里,两人遇到一个“老妇人”——着名魔法史专家巴希达·巴沙特。 哈利以为她是邓不利多的老朋友,便跟她回家,想探究格兰芬多宝剑的下落。谁知老妇是毒蛇纳吉尼假扮的,真正的老妇早已被杀。经过一番恶斗,两人侥倖逃生。不幸的是在战斗中哈利的魔杖被赫敏不慎折断了,且无法修复。
经此遭遇后,两人在迪安森林里宿营。 一天晚上,哈利在帐篷外放哨时,突然看见一只牝鹿守护神,并在它的带领下找到了格兰芬多宝剑。剑沉在树林里冰冻的水潭下,哈利脱了外衣潜到水里寻找宝剑,但是哈利脖子上的魂器却用链子勒住了哈利,差一点让哈利溺死在水中。关键时刻罗恩现身,救了哈利,并一鼓作气消灭了魂器,二人组终于还原成三人组。随后,赫敏提出了下一步的任务:找到卢娜·洛夫古德的父亲,讨教一路上出现过多次的神秘符号的涵义。
在洛夫古德家中,通过谢诺菲留斯·洛夫古德的叙述,三人终于了解了传说中的死亡圣器——老魔杖,复活石和隐形衣。然而由于卢娜被魔法部抓走,谢诺菲留斯为救女儿出卖了哈利,三人组经过一番恶斗后被俘,搜捕队将他们带到了马尔福家,经受审讯、折磨。绝望中哈利拿出了小天狼星送给他的魔镜碎片向外求救,却不想多比意外现身。在多比的帮助下他们幸运逃脱,但在幻影移形时多比却被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小刀击中牺牲。多比被安葬在比尔和芙蓉的新家贝壳小屋旁,而伏地魔终于撬开邓布利多的坟墓,取走了老魔杖。

下部

哈利让拉环(一个妖精)带他们到古灵阁里,去找一个伏地魔的魂器:金杯。但是拉环却叫来了古灵阁的保全。千钧一髮之际,三人跳上一条火龙飞走了。飞到湖上之后,哈利等三人跳下去了,之后又从霍格莫德回到了有求必应屋。当斯内普把学生召集起来开会时,哈利和纳威等人进入了礼堂。麦格教授为了保护哈利,把斯内普打跑了。哈利波特又在有求必应屋找到了另外一个魂器,但马尔福、克拉布、高尔也跟了进来,并放了一股厉火点燃了有求必应屋,最后,在罗恩和赫敏的帮助下,逃出了屋子,并用密室中死蛇怪的牙齿把拉文克劳的冠冕也销毁了。哈利通过思想知道了伏地魔的另外一个魂器是那条蛇,但也让伏地魔发觉了他们的行动。哈利又一次进入伏地魔的思想后推断出他的位置,三人来到了此地。他们看到伏地魔命令毒蛇除掉斯内普,夺得魔杖。弥留之际,斯内普把记忆送给哈利,原来他一直爱着哈利的母亲莉莉,因此从来都是站在邓布利多一边。 哈利勇敢的站出来独自去与伏地魔战斗,发现海格被押作人质。哈利一现出身来就被一咒击倒,醒来时彷佛进入一个生与死的边缘,碰到已死的邓布利多。哈利发觉咒语正巧击溃了藏在自己体内的那一部分伏地魔的灵魂。伏地魔命令海格把貌似死了的哈利带回霍格沃茨,杀杀士气。哈利趁乱逃往霍格沃兹大殿与众人会合。纳威敏捷地抽出格兰芬多剑,并在之后的打斗中,千钧一髮之际砍掉了毒蛇纳吉尼的脑袋,救下了罗恩和赫敏,这样,藏在毒蛇体内的伏地魔最后一个魂器也被毁掉。哈利在大殿里面直面伏地魔,老魔杖在伏地魔手中。哈利推测老魔杖原来的主人不是斯内普而是马尔福,解除邓布利多武装的是马尔福,而斯内普只是依照邓布利多的愿望把他杀掉。然而在马尔福庄园里解除掉马尔福武力的人却是哈利,所以老魔杖真正的力量在哈利这里。所以伏地魔用老魔杖对哈利施死咒时,哈利用缴械咒让死咒又反弹到伏地魔身上,伏地魔就这样死。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文海报《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文海报
19年后,哈利和金妮有了三个孩子:詹姆,阿不思和莉莉,而罗恩和赫敏也有了两个孩子:罗丝和雨果。两家人在国王十字车站送孩子去霍格沃茨学校,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不少故人。火车徐徐地开走了,哈利摸着前额上的闪电形疤痕。19年了,这块疤痕再也没有痛过。一切都好。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演员配音备注
哈利·波特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吴磊
第一部
赫敏·格兰杰
艾玛·沃特森
黄莺
----
罗恩·韦斯莱
鲁伯特·格林特
沈达威
----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
海伦娜·伯翰·卡特
王建新
----
鲁弗斯·斯克林杰
比尔·奈伊
王玮
----
莫莉·韦斯莱
朱丽·沃特斯
章海虹
----
金妮.韦斯莱
邦妮·赖特
叶露
----
伏地魔
拉尔夫·费因斯
王肖兵
----
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
阿伦·瑞克曼
刘风
----
弗农姨父
理察·格雷弗斯
胡平智
----
卢修斯·马尔福
詹森·艾萨克
刘家桢
----
达力·德思礼
哈利·米尔林
胡平智
----
赫敏的妈妈
米歇尔·菲尔利
丁建华
----
佩妮·德思礼
菲奥娜·肖
----
----
德拉科 马尔福
汤姆·费尔顿
陈功
----
纳西莎·马尔福
海伦·麦克洛瑞
----
----
虫尾巴
蒂莫西·斯波
陈兆雄
----
亚克斯利
彼得·穆兰
----
----
邓布利多教授
麦可·刚本
刘彬
----
鲁伯·海格
罗彼·考特拉尼
程玉珠
----
弗莱德·韦斯莱
詹姆斯·菲尔浦斯
海帆
----
乔治·韦斯莱
奥立佛·菲尔普斯
海帆
----
亚瑟·韦斯莱
马克·威廉士
余冠廷
----
金斯利·沙克尔
乔治·哈里斯
胡平智
----
蒙顿格斯·弗莱彻
安迪·林登
程玉珠
----
比尔·韦斯莱
多姆纳尔·格里森
----
----
芙蓉·德拉库尔
克蕾曼丝·波西
----
----
尼法朵拉·唐克斯
娜塔丽·特纳
丁建华
----
莱姆斯·卢平
大卫·休里斯s
张欣
----
奥利凡德先生
约翰·赫特
----
----
马克西姆夫人
弗朗西斯·德·拉·图瓦
----
----
卢娜·洛夫古德
伊文娜·林奇
詹佳
----
谢农费里厄斯·洛夫古德
瑞斯·伊凡斯
刘彬
----
克利切
西蒙·迈克伯尼
刘家桢
----
纳威·隆巴顿
马修·莱维斯
杨海音
----
西莫·斐尼甘
戴文·穆雷
----
----
奈吉尔
威廉姆·麦灵
----
----
科马克·迈克拉格
弗雷迪·史卓玛
----
----
拉文德·布朗
杰西·卡芙
----
----
张秋
梁佩诗
----
----
凯蒂·贝尔
乔治娜·雷尼达斯
----
----
帕德玛·佩蒂尔
阿芙珊·阿扎德
----
----
多洛雷斯·乌姆里奇
伊梅尔达·斯汤顿
----
----
艾伯特·朗科恩
大卫·欧哈拉
----
----
雷·凯特莫尔
斯戴凡·罗德里
----
----
斯盖伯
尼克·莫兰
----
----
多比
托比·琼斯
----
----
马法尔达·霍普柯克
苏菲·汤普森
----
----
玛丽·凯特莫尔
凯特·弗黎特伍德
----
----
格里戈维奇
拉德·舍博德兹加
----
----
詹姆斯·波特
安德尔·罗林
----
----
莉莉·波特
杰拉丁·萨莫维尔
----
----
丽塔·斯基特
米兰达·理查森
----
----
芬里尔·格雷伯克
大卫·勒格诺
----
----
角色演员配音备注
哈利·波特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吴磊
第二部
罗恩·韦斯莱
鲁伯特·格林特
沈达威
----
赫敏·格兰杰
爱玛·沃森
黄莺
----
伏地魔
拉尔夫·费因斯
王肖兵
----
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
阿伦·瑞克曼
刘风
----
纳威·隆巴顿
马修·莱维斯
桂楠
----
德拉科·马尔福
汤姆·费尔顿
翟巍
----
阿不思·邓不利多
麦可·刚本
程玉珠
----
卢娜·洛夫古德
伊文娜·林奇
詹佳
----
拉环
沃维克·戴维斯
胡平智
----
卢修斯·马尔福
詹森·艾萨克
刘家桢
----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
海伦娜·伯翰·卡特
王建新
----
米勒娃教授
玛吉·史密斯
丁建华
----
金妮·韦斯莱
邦妮·赖特
叶露
----
莱姆斯·卢平
大卫·休里斯
张欣
----
阿不福思·邓布利多
塞伦·希德
刘彬
----
莫莉·韦斯莱
朱丽·沃特斯
章海虹
----
金斯利·沙克尔
乔治·哈里斯
胡平智
----
海伦娜·拉文克劳
凯莉·麦克唐纳
叶露
----
纳西莎·马尔福
海伦·麦克洛瑞
章海虹
----
奥利凡德先生
约翰·赫特
桂楠
----

职员表

原着导演副导演(助理)编剧摄影配乐剪辑艺术指导美术设计服装设计视觉特效
J·K·罗琳大卫·叶茨汤姆·布朗 格伦·卡罗尔史蒂芬·科洛弗 J·K·罗琳爱德华多·塞拉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Mark Day斯图尔特·克莱格安得烈·阿克兰斯诺玛丽·菲舍尔提姆·伯克 格雷戈·巴特勒

角色演员介绍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美2010年大卫·叶慈导演魔幻片)
    哈利·波特
    演员: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这个戴着眼镜骑着飞天扫帚的小男孩,在出生后的每一分一秒,都在艰辛的成长与顽强的抗争。他将要面对自己最后的命运——与伏地魔的正面对决。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美2010年大卫·叶慈导演魔幻片)
    赫敏·格兰杰
    演员:艾玛·沃特森
    虽然是麻瓜出身,但赫敏的魔法实力在霍格沃茨却是名列前茅,也许她没有哈利波特与生俱来的灵气,但她却有着别人不及的勤奋和好学。当年的小姑娘已经成长为性感的女巫。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美2010年大卫·叶慈导演魔幻片)
    罗恩·韦斯莱
    演员:鲁伯特·格林特
    罗恩是“魔法三人组”中永远的配角———他既没有像哈利那样在襁褓中就跟伏地魔“对决”的显赫过去,也没有能力像赫敏那样在团队每次遇到危机时都想出办法解决,但他对伙伴的忠诚与信任以及多年的默契让他们最终结果了伏地魔。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美2010年大卫·叶慈导演魔幻片)
    伏地魔
    演员:拉尔夫·费因斯
    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被称为“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一般人不敢说这个名字,而且这个名字在后期被下了咒语保护,一说出就会打破魔法保护,造成魔法扰动,方便食死徒追蹤。

音乐原声

1 The Elder Wand
10 Bathilda Bagshot
19 Death Eaters
2 Farewell To Dobby
11 Godric's Hollow Graveyard
20 The Will
3 Rescuing Hermione
12 The Exodus
21 Harry And Ginny
4 Captured And Tortured
13 Ron Leaves
22 At The Burrow
5 The Deathly Hallows
14 Fireplaces Escape
23 Sky Battle
6 Lovegood
15 The Locket
24 Polyjuice Potion
7 Ron's Speech
16 Detonators
25 Snape To Malfoy Manor
8 Destroying The Locket
17 Ministry Of Magic
26 The Oblivation
9 Hermione's Parents
18 Dobby

获奖记录

第83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最佳视觉效果2项提名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美2010年大卫·叶慈导演魔幻片)
第37届美国电影电视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特效五项提名。
第 58届音效剪辑者协会(MPSE)“金捲轴”奖最佳剧情片音乐剪辑,最佳电影对白剪辑2项提名。
第9届美国电影视觉效果工会奖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动画角色(多比),最佳动画角色(克利切)三项提名。

幕后製作

经历了前几部的文戏铺垫,哈利·波特将在《哈7-下》里迎来与伏地魔的最终决战,精彩的魔法与特效场面堪称本片最大的看点。在过往的“哈利·波特”电影里面,巫师间的战斗大多只为魔杖以及各种咒语,而在《哈7-下》里,正邪两方的对决也终于演变成为了痛快淋漓的群殴。片中的“霍格沃茨保卫战”可谓极其宏大,面对伏地魔与大批食死徒的围攻,麦格教授唤醒了石头巨人,师生们则共同用一道咒语,在霍格沃茨上空构筑起了一道漫天炫目的保护罩。相较这些激动人心的震撼画面,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终极决战,更成为了整部电影最宏大的篇章。平均每十分钟就有一场的魔法大战,众多的打斗场面也让观众大呼酣畅淋漓,“之前几部‘哈利·波特’电影的遗憾,都在这部《哈7-下》里得到了最壮观的弥补。”
十年的哈利·波特,从开始到结束,见证一个魔法的时代。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英美2010年大卫·叶慈导演魔幻片)
自2001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始以来,这个系列成为了新世纪以来电影中的一个神话,横扫全球的十年里,《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成为了影史上最为卖座的电影系列,7部真人电影累计超过60亿美元的票房成绩,让《哈利·波特》系列成为了一个无法企及的神话,更强势的带动了魔法电影的中兴。对于这部电影在全球取得的巨大成功,在系列中扮演男主角哈利·波特的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说道:“现在回想起一开始出演哈利·波特我的感觉就好像在做梦。很多事情都是我不曾想到的,例如一部又一部电影公映之后引起的轰动,还有小说的畅销,很多小说的读者给我写信,还有电影的观众,有看了电影而回头去看书的人,也有看了书而后开始看电影的读者……十年来,这部电影带给了许多观众感动与快乐,作为参加了这部电影的演员,我感到非常光荣,同时也有遗憾,因为这套电影系列就此画上了一个句号,它就要来到我们面前,然后和我们说再见了。”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被翻译成近七十多种语言,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累计销量达四亿多册,位列史上非宗教、市场销售类图书首位,而巨大成功的背后就是书籍的灵魂——J·K·罗琳。每一部小说变成电影的改编过程,J·K·罗琳都或多或少的进行了参与,对于这些电影以及最新一作《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J·K·罗琳评价道:“《哈利·波特》陪伴我度过了人生的许多起起落落。这是一个我在火车上突然想到的故事,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到日后这个故事所给我带来的人生的变化。我对电影其实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当有电影製作方找到我,希望把哈利·波特改编成电影之后,我对他们说,我没法写电影剧本,但我愿意提供一切来帮助电影完成。所以在这些年来,製作《哈利·波特》的电影也成为我写书之外的一个重要工作,我会对电影提供一些我的意见,例如魔法学校应该是什幺样,哈利·波特说一些话时候的语气,电影要表现的故事情节应该怎幺去取捨。这陪伴我度过了很多年,当去年有一天我呆在片场,看到导演说,拍摄完毕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我们在製作最后一部电影的时候,之前总是有很多不错的点子积累下来,因为他们没法放在电影里,所以我们想某一天总可以放在电影当中,而这是最后一集,再不用就没机会了。我对导演说,所以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想法,都放进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里,它为电影系列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场。”
从第一集《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起就参与本片编剧工作的史蒂芬·科洛弗,完整地见证了整个系列的诞生,对于最新的一集,史蒂芬·科洛弗说道:“这十年来,我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了《哈利·波特》系列上面。我所遇到的最大难点在于,原着是一部非常庞大,内容丰富,人物众多的故事,而电影只有两个小时,我甚至没法合理的安排主角的故事推进,连哈利·波特想说清楚都显得困难,那幺那些配角又该怎幺去处理呢?这是我在撰写剧本的过程里,考虑得最多的事。不过我感到庆幸的是,幸好最后一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变成了两部,这让我显得很从容,有更多的时间来把故事阐述完整。当然,如果是三部曲或者会更好(笑)。目前这样的状态我很满意,最后一集里我不用那幺拚命的去讲述主线剧情,我有更多的写作空间来把故事充实,使无论原着的读者还是纯粹的电影观众都能感到满意。所以这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会成为系列的完美结束。”
关键字:宿命与抗争,友情与爱情
作为系列的终章,整个故事将在《哈利o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彻底结束,主创们在依依不捨的同时,也开始对剧情和人物进行了剖析。谈起哈利·波特这个角色,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说道:“哈利·波特是一个令人同情的小男孩,他经历了很多磨难,在这些困境里逐渐的成长起来,直到现在才和伏地魔进行正面的对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被不少人当做一部动作片来观赏,但要是拿它跟下一集来做比较,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等到下一集,因为情节线索已经在这集打好了基础,剩下的就是全情投入地享受那疯狂的动作场面了。这次的画面气势磅礴,哈利·波特之前那幺多年的各种怨气和想发泄的都在这一集理爆发,而他的友情、爱情,还有和母亲的故事,也成为了这一集诉求的一个重点。”
虽然《哈利·波特》系列是一部儿童文学,但是电影的整体风格却在不停的成人化、黑暗化,相较前7部,《哈利·波特》终结篇中黑暗诡异的氛围也达到了极致,厮杀、逃亡、血腥充斥其中。其实从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开始,很多观众就反映电影的风格日趋黑暗,童趣渐少。饰演食死徒的尼克·莫兰曾回忆道:“我拍的那些场景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黑暗。当我去看片子的时候,他们已经剪掉了一些太过血腥的,我后来问起製片人大卫·海曼,‘喔不,为什幺要删掉?’他回答说,那明显就像是在看《电锯惊魂》。”
对于这一点,本片导演大卫·叶茨也毫不讳言:“的确如此,《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已经不再是像过去那样适合10岁的小孩子看的电影,它已经和哈利·波特一起长大了。这样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故事里,哈利·波特也在不断的成长,他必须从童年里走出来,面对成年世界的兇险残酷。其实故事已经非常的童话化,但如果我们在表现风格上还跟童话一样,那幺这样做对观众是不公平的,观众必须看到成长之后的哈利·波特,如何从童话走向现实。其实,这部电影只是在大概的氛围上有一种阴郁的感觉,我们很严格的按照电影尺度进行剪辑,绝对不会有血腥残忍的画面出现,这是一个底线。整体来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是一部令我没有遗憾的作品,我尽力让这部系列的终章呈现出了我心目里的完美姿态。”
扮演赫敏的爱玛·沃森,也对本片的影像风格和故事情节大讚不已:“我在看完小说之后,一直在脑海里猜想这个故事会怎样去结尾,直到我在片场拍摄的时候,心中还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地方。终于拍完了,那一天我感觉自己就像要退休一样,赫敏的世界就要离我远去了。我迫不及待的看了初剪版本,很长,但我每一个镜头都不觉得是多余的,因为那些故事充满了回忆,而且令我激动感慨,以至于我在看最终影院上映版本的时候非常的不捨,我觉得还有好多好多故事值得放进电影里,让观众看到。这部终章的风格在真箇系列里是最凌厉的,它几乎让我对过去熟悉的《哈利·波特》电影刮目相看,尤其是魔法场面,这次的製作规模超出了我的想像。它将是一部我无论将来再经历什幺样的事都会永远铭记的电影。”

製作发行

国家日期国家日期
中国
2010年11月19日
瑞士
2010年11月28日
美国
2010年11月19日
纽西兰
2010年11月28日
德国
2010年11月27日
俄罗斯
2010年11月28日
埃及
2010年11月27日
芬兰
2010年11月29日
比利时
2010年11月27日
巴西
2010年11月29日
希腊
2010年11月28日
英国
2010年11月29日
哈萨克斯坦
2010年11月28日
西班牙
2010年11月29日
阿根廷
2010年11月28日
波兰
2010年11月29日
斯洛伐克
2010年11月28日
义大利
2010年11月29日
荷兰
2010年11月28日
立陶宛
2010年11月29日
波多黎各
2010年11月28日
保加利亚
2010年11月26日
捷克
2010年11月28日
日本
2010年11月27日
票房资料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在北美地区开映午夜场票房达二千四百万美元,打破先前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最高午夜场开映纪录保持者《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2200万的票房纪录。本片也成为午夜场排行第三高票房纪录,仅次于《暮光之城:蚀》和《暮光之城:新月》,分别为3000万和2600万美元。然而,在IMAX厅院的表现上,本片以140万超越《暮光之城:蚀》10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电影开映当日北美票房总计6120万美元,在单日票房排行第五;前面分别为《暮光之城:新月》(7270万美元)、《暮光之城:蚀》(6850万美元)、《黑暗骑士》(6720万美元)和《变形金刚:堕落者的复仇》(6200万美元)。不过仍成为哈利·波特系列中,最高单日开映票房记录,超越《混血王子的背叛》的5820万美元。
北美周末票房总计1.25亿美元,使得成为在系列电影最高首映当周票房记录,打破《哈利·波特与火焰杯》1.02亿美元的纪录。
同时成为十一月开映票房纪录第二高,仅输给《暮光之城:新月》的1.428亿美元。 而在全美周末票房纪录中排行第六高,在全美2010年电影排行第二高,仅次于《钢铁侠2》的1.281亿美元。 英国部分,电影分别打破周末三日的票房纪录,三天内达1830万英镑,前纪录者为《火焰杯的考验》的570万英镑。
海外地区,本片首周估计收益2.05亿美元,在海外开映首周票房排行第四高,次于《混血王子的背叛》(2.36亿美元)、《蜘蛛侠3》(2.305亿美元)、《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2.16亿美元);2010年发行电影票房排行第一,以及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排名第二高,仅次于《混血王子的背叛》。
全球首周票房统计3.301亿美元,在历年票房排行第五;在前分别《混血王子的背叛》(3.94亿美元)、《蜘蛛侠3》(3.817亿美元)、《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3.44亿美元)和《凤凰社的密令》(3.327亿美元);在系列中全球票房为第三高。
全球票房$955,001,070,在2010年票房成绩中位列《玩具总动员3》和《爱丽丝梦游奇境》之后。
第二部午夜场收穫4350万美元打破《暮光之城3:蚀》3000万的票房记录;开画日9210万打破《暮光之城2:新月》7270万的记录;开画周收穫$169,189,427打破《魔境梦游》的1.16亿的3D电影开周记录;打破《黑暗骑士》的1.584亿的7月开画记录;
首周的全球票房约为4.8亿美元,创造了新的首周票房纪录。
美国海外首周票房3.07亿美元,打破《加勒比海盗4》2.6亿的记录;
创法国、义大利、瑞典、俄罗斯、丹麦、比利时、芬兰等国的首映日票房纪录。

影片评价

剧情平淡 缺乏悬念
影片围绕着铁三角的大逃亡而展开,电影在无休止的切换场景,逃亡、战斗、寻找线索,然后影片就结束了,连赫敏的扮演者艾玛·沃特森都曾坦言,影片就像是一部公路片。影片过于平淡的情节颇有微词,认为全片的走势平铺直叙,缺乏悬念,过分交代了外来细节、人物、次要情节及次次要情节,戏剧冲突的着力点和节奏的把握不準确。比如:下部中揭开斯内普身份之谜时,跳转很快,而且原着的一些关键描写被省略;哈利昏迷后在国王十字车站重见邓布利多,原着中许多重大问题(大难不死缘由、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之战、孪生魔杖、死亡圣器等)本应在对话中得到解答,可影片居然只是短短结束。总的来说,影片艺术构思不太理想。
而对于没看过原着、甚至没看完整前几部影片的观众来说,在理解上也有一些费力,魂器究竟是什幺、出场人物的身份、魔法部的内部斗争都是未解之谜。不过如果专注于正邪对决战斗场面的话,这些细节并不影响观影。而在介绍"死亡圣器"这一重要概念时,影片也巧妙地採用了富有中国水墨剪影的一段动画形象说明,以帮助很多对原着陌生的观众更好地理解影片。
影片承上启下
影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只见灰暗阴冷的树林里面,“魔法三人组”正在夺命狂奔,前景更可看见星星点点的火花,顿时凸显出了这集电影中的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影片承接上部的邓布利多校长之死,终于24章伏地魔抢走长老仗,其故事情节急转直下、跌宕起伏,却更为黑暗。也为2011年上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格兰芬多宝剑之争和斯内普身份问题的明朗化、神秘化做铺垫,也为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最终决战”养精蓄锐。影片设定的悬念,将更加吸引观众。
被赞最精彩
影片中赫敏为她的父母抹去记忆、小精灵多比的英勇牺牲、罗恩与赫敏的吻戏都让观众难以忘记,更有大量冬粉激动表示自己迫不及待的看到《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急切想法。在得到影迷肯定的同时,很多影评人也对《哈7上》充满讚誉,赞这部电影是迄今为止最精彩的一部“哈利·波特”电影,甚至比之前最受讚誉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终极之战惨烈恢弘 动作场面全程“无尿点”
完结篇主要围绕魂器和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终极大战展开,影片中加大了动作戏的部分,全片几乎每十分钟就有一场精彩的打斗场面,再加上铁三角古灵阁逃生、霍格沃茨大战、终极对决等大场面,更是让观众目不暇接,完结篇被称为“魔幻战争史诗片”。
书中对终极大战的描述很混乱,而电影就拍得很有条理。特别是伏地魔率领食死徒、巨型蜘蛛、巨怪向学校发起猛攻,麦格教授等人誓死保卫学校,并首次使用“石墩出动”的咒语,召唤出几百年来一直守卫在城堡上的石头武士,场面恢弘十分震撼。导演大卫·叶茨为了营造壮阔的战争效果,专门建造了峭壁和庭院这些原着中没有的场景,哈利与伏地魔的最终决战也出人意料的精彩(对比原着不难发现)。
完结篇连发“催泪弹” 斯内普之死最动人
完结篇泪点不断,再加上告别情绪,不少女性观众都是哭红了眼睛走出影院。特别是斯内普之死令人十分动容,伏地魔为了要获得斯内普拥有的老魔杖,让毒蛇纳吉尼杀死了斯内普教授。而哈利透过斯内普的眼里流出的记忆读到了“混血王子”的故事,终于知道了斯内普对哈利妈妈莉莉的永恆的爱意(尤其是斯内普召唤出的守护神——与莉莉相同的银色牝鹿),而且斯内普甚至将这份爱转移到哈利的身上。19年后铁三角在九又四分之三车站的重逢以及麦格教授、纳威在片中的勇敢都令观众十分难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