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是根据英国女作家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七部第25章及以后的部分改编,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终结篇。导演继续由拍摄第五、六集的导演大卫·叶茨执导,由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和鲁伯特·格林特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7月7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全球首映礼。下部以3D、IMAX及2D三种版本上映,影片是哈利·波特电影系列中首次把整套电影以3D形式播放。
电影讲述哈利、罗恩和赫敏展开寻找并摧毁伏地魔永生不灭的神秘根源——分灵体的危险旅程。伏地魔的食死人夺取了魔法部、甚至是霍格瓦茨的控制权。哈利唯一的希望是在伏地魔找到他之前找出所有魂器,当他在寻找线索时,揭开了一个古老得差点被人遗忘的传说:传奇的死亡圣器。
基本介绍
- 导演:大卫·叶茨
- 编剧:史蒂芬·科洛弗,J.K.罗琳
- 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艾玛·沃特森,鲁伯特·格林特,海伦娜·伯翰·卡特,加里·奥德曼,拉尔夫·费因斯
- 出品公司: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 发行公司:华纳兄弟影业
- 中文名: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
- 外文名: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 其它译名: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2
- 製片地区:英国,美国
- 拍摄地点:英国
- 拍摄日期:2009年2月19日至2010年4月10日
- 类型:冒险,魔幻
- 片长:130分钟
- 上映时间:2011年8月4日(中国大陆)
- 分级:PG-13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1201607
- IMDB评分:8.1
- 北美票房:$381,011,219
- 全球票房:$1,341,511,219
剧情简介
哈利进入与伏地魔意识连通的幻境,找到了一些魂器,但也让伏地魔发觉了他们的行动。哈利又一次进入幻境后推断出伏地魔的居所,三人来到了此地。他们看到伏地魔命令毒蛇除掉斯内普,以把长者杖魔力传给自己。弥留之际,斯内普把记忆送给哈利,原来他一直爱着哈利的母亲莉莉,因此从来都是站在邓布利多一边。
哈利披上隐身斗篷去与伏地魔战斗,发现海格被押作人质。哈利一现出身来就被一咒击倒,醒来时彷佛进入一个生与死的边缘,碰到已死的邓布利多。哈利发觉咒语正巧击溃了藏在自己体内的那一部分伏地魔的灵魂。伏地魔命令海格把貌似死了的哈利带回霍格沃茨,杀杀士气。哈利趁乱披上隐身斗篷,纳威敏捷地抽出格兰芬多剑砍掉了毒蛇纳吉尼的脑袋,藏在毒蛇体内的伏地魔最后一个魂器就这样被毁掉。
哈利在大殿里面直面伏地魔,长老杖在伏地魔手中。哈利猜测长老杖原来的主人不是斯内普而是马尔福,解除邓布利多武装的是马尔福,而斯内普只是依照邓布利多的愿望把他杀掉。然而解除掉马尔福武力的人却是哈利,所以长老杖真正的力量在哈利这里。所以伏地魔用长老杖对哈利施死咒时,哈利让死咒又反弹到伏地魔身上,伏地魔就这样被结果了。
19年后,哈利和金妮有了三个孩子,罗恩和赫敏也有两个孩子。两家人在国王十字车站送孩子去霍格沃茨学校,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不少故人。最终哈利摸着前额上的闪电形疤痕,19年了这块疤痕再也没有痛过。一切都好。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哈利·波特 |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 吴磊 |
罗恩·韦斯莱 | 鲁伯特·格林特 | 沈达威 |
赫敏·格兰杰 | 爱玛·沃森 | 黄莺 |
伏地魔 | 拉尔夫·费因斯 | 王肖兵 |
西弗勒斯·斯内普教授 | 阿伦·瑞克曼 | 刘风 |
纳威·隆巴顿 | 马修·莱维斯 | 桂楠 |
德拉科·马尔福 | 汤姆·费尔顿 | 翟巍 |
阿不思·邓不利多 | 麦可·刚本 | 刘彬 |
卢娜·洛夫古德 | 伊文娜·林奇 | 詹佳 |
拉环 | 沃维克·戴维斯 | 胡平智 |
卢修斯·马尔福 | 詹森·艾萨克 | 刘家桢 |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 | 海伦娜·伯翰·卡特 | 王建新 |
米勒娃·麦格教授 | 玛吉·史密斯 | 丁建华 |
金妮·韦斯莱 | 邦妮·赖特 | 叶露 |
莱姆斯·卢平 | 大卫·休里斯 | 张欣 |
阿不福思·邓布利多 | 塞伦·希德 | 程玉珠 |
莫莉·韦斯莱 | 朱丽·沃特斯 | 章海虹 |
金斯利·沙克尔 | 乔治·哈里斯 | 胡平智 |
海伦娜·拉文克劳 | 凯莉·麦克唐纳 | 叶露 |
纳西莎·马尔福 | 海伦·麦克洛瑞 | 章海虹 |
奥利凡德先生 | 约翰·赫特 | 桂楠 |
菲利亚斯·弗立维教授 | 沃维克·戴维斯 | 海帆 |
弗雷德·韦斯莱 | 詹姆斯·菲尔普斯 | 海帆 |
乔治·韦斯莱 | 奥利弗·菲尔普斯 | 海帆 |
海格 | 罗彼·考特拉尼 | 程玉珠 |
詹姆斯·波特 | 安德尔·罗林 | 余冠廷 |
莉莉·波特 | 安德尔·罗林 | 丁建华 |
芙蓉·德拉库尔 | 克蕾曼丝·波西 | 陆瑶蓉 |
高尔 | 约书亚·赫德曼 | 刘北辰 |
霍拉斯·斯拉格霍恩 | 吉姆·布劳德本特 | 余冠廷 |
秋·张 | 梁佩诗 | 周帅 |
奈杰尔 | 威廉姆·麦灵 | 翟巍 |
西蒙·菲尼甘 | 戴文·穆雷 | 孟祥龙 |
迪恩·托马斯 | 艾尔菲·伊诺奇 | 陈功 |
奥利弗·伍德 | 肖恩·比格斯代夫 | 陈功 |
比尔·韦斯莱 | 多姆纳尔·格里森 | ---- |
阿格斯·费尔奇 | 大卫·布莱德利 | 王肖兵 |
特里劳妮教授 | 艾玛·汤普森 | 王建新 |
莉莉·波特 | 杰拉丁·萨莫维尔 | ---- |
詹姆斯·波特 | 安德尔·罗林 | 吴磊 |
小天狼星布莱克 | 加里·奥德曼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配音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
大卫·海曼 J·K·罗琳 莱昂纳尔·威格拉姆 | J·K·罗琳 | 大卫·叶茨 | 汤姆·布朗 格伦·卡罗尔 | 史蒂芬·科洛弗 J·K·罗琳 | 爱德华多·塞拉 | 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 | Mark Day | 丁建华、王建新 | 斯图尔特·克莱格 | 安得烈·阿克兰斯诺 | 玛丽·菲舍尔 | 提姆·伯克 格雷戈·巴特勒 |
演职员表参考来源
内地版译製名单 | |||||
翻译 | 陆瑶蓉 | 译製导演 | 丁建华、王建新 | 录音 | 杨培德、钟鸣 |
剪辑 | 葛昌明 | 混合录音 | 杨培德、钟鸣、魏鲁建 | 译製 | 上海电影译製厂 |
角色演员介绍
![]() | 哈利·波特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 饰演 这个戴着眼镜骑着飞天扫帚的小男孩,在出生后的每一分一秒,都在艰辛的成长与顽强的抗争。他将要面对自己最后的命运——与伏地魔的正面对决。 |
![]() | 赫敏·格兰杰 艾玛·沃特森 饰演 虽然是麻瓜出身,但赫敏的魔法实力在霍格沃茨却是名列前茅,也许她没有哈利波特与生俱来的灵气,但她却有着别人不及的勤奋和好学。当年的小姑娘已经成长为性感的女巫。 |
![]() | 罗恩·韦斯莱 鲁伯特·格林特 饰演 罗恩是“魔法三人组”中永远的配角———他既没有像哈利那样在襁褓中就跟伏地魔“对决”的显赫过去,也没有能力像赫敏那样在团队每次遇到危机时都想出办法解决。 |
![]() | 麦格教授 玛吉·史密斯 饰演 为了保护自己的学生,一向严肃文雅的麦格教授也展现了一级战斗状态,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石雕军队受到召唤后纷纷复活,在麦格教授指挥下冲锋陷阵。 |
![]() | 韦斯利双胞胎兄弟 奥利弗与詹姆士 饰演 韦斯莱家这对可爱的双胞胎在终结篇中他们其中一位要在战斗中牺牲。而他们并肩作战的时刻将永远留在麻瓜们的心里。 |
![]() | 伏地魔 拉尔夫·费因斯 饰演 原名汤姆·马沃罗·里德尔,被称为“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一般人不敢说这个名字,而且这个名字在后期被下了咒语保护,一说出就会打破魔法保护,造成魔法扰动,方便食死徒追蹤 |
![]() | 斯内普教授 艾伦·里克曼 饰演 斯内普教授在很多方面并不招人喜欢,他冷酷,有些残忍,总处在痛苦与缺乏安全感的纠结中,但他有爱,并对他爱的人显示了忠诚,并为此付出了生命,他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
![]() | 贝拉·特里克斯 海伦娜·伯翰·卡特 饰演 伏地魔最忠诚的食死徒之一,是小天狼星的堂姐,亲手杀死了小天狼星。如今被伏地魔势力从阿兹卡班解救出后,变得更加疯狂,更加效忠伏地魔。 |
![]() | 妖精拉环 沃维克·戴维斯 饰演 妖精拉环拿着格兰芬多宝剑,他们认为谁打造了什幺东西,这个东西的所有权就永远归属于谁。所以在他看来,格兰芬多宝剑应该是属于铸造它的妖精的。 |
![]() | 德拉科·马尔福 汤姆·费尔顿 饰演 这个面孔苍白的孩子因为自己的血统而被归入“食死徒”的行列,但他并非真的十恶不赦,在完结篇中人们将看到他的内心挣扎。 |
原声资料
曲目 | 专辑资料 | |
---|---|---|
Lily's Theme | The Tunnel | ![]() |
Underworld | Gringotts | |
Dragon Flight | Neville the Hero | |
A New Beginning | Harry's Sacrifice | |
Neville | Severus and Lily | |
Showdown | Panic Inside Hogwarts | |
Procession | Snape's Demise | |
Harry Surrenders | Courtyard Apocalypse | |
The Diadem | Broomsticks and Fire | |
The Grey Lady | In the Chamber of Secrets | |
Statues | A New Headmaster | |
Battlefield | The Resurrection Stone | 发行日期:2011年7月12日 |
Voldemort's End | 作曲者:亚历山大·德斯普拉特 |
幕后花絮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是七部《哈利·波特》的原着小说里,首部分为上下两部电影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小说。
- 阿伦·瑞克曼扮演斯内普教授之后,J·K·罗琳就已经对他剧透了整个系列的故事,他也成为了极少数一开始就知道《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人。
- 约翰·赫特和吉姆·布罗德两人是继《夺宝奇兵4》之后的第二次合作。
-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中,製片人说服了马尔福扮演者汤姆·费尔顿的女友杰德·奥利维亚出演影片结尾处马尔福的妻子阿斯托利亚·格林格拉斯。
- 在拍摄死亡、石化和昏迷咒的时候用了250件身体模具。
- 哈利额头上的伤疤被化妆师画过大约5800次。不止是丹尼尔·拉德克里夫(画过大约2000次),还有他的走位替身和特技替身们都要画上这道伤疤。
- 8位模型製作师花了14周才完成陋居的建造。而把它烧毁只用了6分钟。
- HP电影的艺术部门由58位全职工作人员组成。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们创造出许多惊人的作品,不止如此他们还造出了35个孩子。HP电影系列里一共创造了超过200种生物造型。
- 利文斯顿片场原本是1940年的一个英国军用机场。二战末期有很多飞机都是在那製造的。
- 在拍摄HP电影的过程中,丹尼尔用坏了60-70根魔杖。
- 霍格沃茨礼堂的空间很大,能装下22两伦敦双层巴士。
- 绘图组的8位工作人员花了3个月专门设计韦斯莱魔法笑料店的道具。他们用了大约460令A4纸(一令=500张),350盒墨水,73种字型,500捲纸巾还有250米的列印纸。
获奖记录
时间 | 名称 | 奖项 | 种类 | 得奖者 |
---|---|---|---|---|
2012年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艺术指导 | 提名 | 斯图尔特·克莱格 |
最佳视觉效果 | 提姆·伯克 | |||
最佳化妆 | 尼克·达德曼 | |||
2012年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最佳特殊视觉效果 | 获奖 | 提姆·伯克 |
最佳音效 | 提名 | 斯图尔特·威尔逊 | ||
最佳化妆&髮型 | 丽莎·汤姆林 | |||
最佳艺术指导 | 斯图尔特·克莱格 | |||
2012年 | 土星奖 | 最佳奇幻电影 | 获奖 | 全体剧组 |
最佳男配角 | 提名 | 拉尔夫·费因斯 | ||
最佳男配角 | 阿伦·瑞克曼 | |||
最佳女配角 | 爱玛·沃森 | |||
最佳导演 | 大卫·叶茨 | |||
最佳服装 | 玛丽·菲舍尔 | |||
最佳剪辑 | 马克·戴 | |||
最佳艺术指导 | 约翰·理察森 | |||
最佳艺术指导 | 斯图尔特·克莱格 |
幕后製作
複製製作
影片中当三人组在古灵阁环顾四周寻找魂器的时候,赫敏不小心碰到了一个金手镯。手镯落地瞬间开始颤动,它发出一种类似爆米花爆炸的声音,接着开始了停止不了的疯狂複製。这段镜头由美国的老牌特效公司Tipett工作室负责。为了达到理想中的效果,製作团队对罗恩,赫敏和哈利的模型和设备进行了三维扫描,用它在上合成人物和珍宝。哈利在珍宝中挣扎这一幕,要花大量的时间测量以确保在哈利前后珍宝的位置都是正确的,这个複杂的过程花了六至七个星期来製作。
拍摄意外
在拍摄一场火焰魔法摧毁霍格沃茨学校的时候,由于爆炸的失误导致场面失控,大火蔓延燃烧片场,消防队员奋战40分钟才控制了火焰。虽然万幸的是没有人员伤亡,但搭建的场景已经完全无法使用,为此只好重新再度搭建这一场景,但当中涉及到哈利·波特等主角的一些戏份,由于丹尼尔·雷德克里夫、爱玛·沃森等人的档期有问题,因此他们没有进行补拍,最后只好用蒙太奇手法进行处理。
製作发行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德国 Germany | 2011年7月13日 | 加拿大 Canada | 2011年7月15日 |
爱尔兰 Ireland | 2011年7月15日 | 巴西 Brazil | 2011年7月15日 |
美国 USA | 2011年7月15日 | 俄罗斯 Russia | 2011年7月13日 |
义大利 Italy | 2011年7月13日 | 法国 France | 2011年7月13日 |
加拿大 Canada | 2011年7月15日 | 日本 Japan | 2011年7月15日 |
票房成绩
影片在北美4375家戏院开画,成为历年开画院数最多的一作;放映首日拿下9210万的票房收入,接着周六、周日票房分别为4285万和3360万,上映的首周累计票房为1.69亿美元。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2011年8月4日正式在中国内地公映,零点票房近千万元,首日票房约为5000万人民币,在2011年8月6日七夕情人节当天,则取得了7000万元的票房。内地首周票房轻鬆突破2亿超过2010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8100万元的首周末票房成绩。
影片评价
欧美评价
或许这部最终篇章最为成功的地方在于它克服了文字的局限与不足。不少人认为小说中,罗琳对于最终大战的刻画并不是非常成功,但大卫·叶茨则将其转换成惨烈宏大的画面,学生们奋起一战对抗那些如潮水一般涌向学校的食死徒。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 引发了所有人的共鸣:每个人心中都有阴暗的角落,但重要的是能够战胜克服它。(《英国电讯报》评)
叶茨终于完成了最终曲,用巧妙的手法将庞大设定与複杂事件呈现得清晰有道,故事在剧作方面的张力完胜他以往的《哈利·波特》电影。(《好莱坞报导》评)
哈利进入斯内普的记忆,在那里他看到了孩童时期的母亲莉莉,她用魔法让花朵在掌心开放,而斯内普也效仿让将一片叶子富于生机并送给了莉莉。这段镜头的感觉非常难以用语言形容,但从中你可以深切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与痛苦,散发着悲伤却温柔的氛围。(《英国电讯报》评)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无疑是一部超高水準的作品,从始至终。(《TheWrap》网站评)
这部电影比起上一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有了质变的改变。(《波士顿环球报》评)结局出色,适合做整个系列的收尾。(《芝加哥太阳时报》评)
这部青少年的史诗以一个非常合适的结局结束了。(《Reelviews》杂誌评)令人满意的结局。(《旧金山记事报》评)作为系列的最后一部电影,可以感到满足。(《纽约时报》评)
中国评价
终极之战惨烈恢弘 动作场面全程“无尿点”
完结篇主要围绕魂器和哈利与伏地魔之间的终极大战展开,影片中加大了动作戏的部分,全片几乎每十分钟就有一场精彩的打斗场面,再加上铁三角古灵阁逃生、霍格沃茨大战、终极对决等大场面,更是让观众目不暇接,完结篇被称为“魔幻战争史诗片”。
书中对终极大战的描述很混乱,而电影就拍得很有条理。特别是伏地魔率领食死徒、巨型蜘蛛、巨怪向学校发起猛攻,麦格教授等人誓死保卫学校,并首次使用“石墩出动”的咒语,召唤出几百年来一直守卫在城堡上的石头武士,场面恢弘十分震撼。导演大卫·叶茨为了营造壮阔的战争效果,专门建造了峭壁和庭院这些原着中没有的场景。
完结篇连发“催泪弹” 斯内普之死最动人
完结篇泪点不断,再加上告别情绪,不少女性观众都是哭红了眼睛走出影院。特别是斯内普之死令人十分动容,伏地魔为了要获得斯内普拥有的老魔杖,让巨蛇纳尼杀死了斯内普教授。而哈利透过斯内普的眼泪读取到他的回忆,终于了解了斯内普对哈利妈妈莉莉的一片痴情,而且斯内普甚至将这份爱转移到哈利的身上。19年后铁三角在九又四分之三车站的重逢以及麦格教授、纳威在片中的勇敢都令观众十分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