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和万宝

2018-09-06 18:13:43 百科
和万宝

和万宝

和万宝是纳西族学者,解放丽江的组织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的创建者之一,被称为纳西人民的领袖。

和万宝后任丽江地委秘书长、丽江县委书记、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丽江行署副专员。

1958年冬错处,蒙冤21年直到1979年2月平反,任行署副专员兼东巴文化研究所主任,省人大常务委员、省民委民族工作部副部长等职。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和万宝
  • 别名:和老
  • 出生地:丽江坝开南贵峰大来下村
  • 逝世日期:1996年6月15日
  • 毕业院校:西南联大

人物经历

和万宝的一生执着于对纳西族、纳西文化的命运思考。据称,他家原籍是金沙江畔中兴,爷爷辈是有名的民间歌手,也从事东巴祭祀活动。后来迁居至丽江坝开南贵峰大来下村,现故居为丽江市、古城区两级的文物保护名居。
故居院落由西、北两所闷楼,西北角厨房两间房,南边3间小平房和东照壁构成。两所闷楼都在百年左右历史,所谓的“闷”,因为楼上楼下都很矮小,特别是楼上两侧是弓着腰进出的。整个院落用土坯砌墙,丽江“2·3大地震”后没有彻底翻修过,属于危房。现在农民正在奔小康,丽江坝很难再找到这样破败的房子,人们了解他的清贫人生、清正廉洁。
1943年考入西南联大以后,和万宝就致力于地下革命活动,系统阅读了《共产党宣言》《新民主主义论》等书籍,在用学中传播革命思想。
1946年在“公民”课上,宣讲国内革命形势,号召青年学生为全国一片红而贡献力量。
1949年1月,在昆师院助教时接到省工委地下党的通知,调回丽江任县工委副书记,兼任丽江民众自卫队总队长、滇西北剿匪总指挥。建立了农村革命据点,大力发展地下组织和人民武装,促成了丽江的“七一”和平解放。同年5月组织万人大游行活动。
12月,石鼓保卫战取得胜利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七支队34团,动员300余人武装编为第一营。12月底,34团二进永胜金官及县城攻打土匪,解放永胜。
1950年2月,七支队副司令杨尚志指挥的35团在华坪协同作战,解放了华坪,继而参加西昌战役并取得胜利。为滇西北各县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把青春献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贡献

和万宝在1984年《东巴文化论》第一卷的序言中提到,“东巴文化这一珍贵遗产不仅属于纳西族,也属于中华民族,甚至可以说属于全人类。”因为“东巴典籍内容相当丰富,涉及文学、语言、历史、地理、宗教、哲学、民俗、文学、艺术、古代生产知识、天文曆法等多种学科,须作多学科的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他是分管科教文卫的副专员,以一生的实践,以锲而不捨的执着为纳西族的文化保护、研究、传承、奔走吶喊;他熟知丽江的民情、民风、民俗,为丽江古城、纳西古乐和东巴文化研究工作的保护、建设、开发出谋划策。提出要从哲学角度探讨东巴文化,其核心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神、人与鬼、人与先祖、人与“署”(自然神)的关係。一句话就是人与自然的关係。他列举许多经书,层层剥心,指出东巴文化是人学、人的哲学。
和万宝非常重视纳西文化和艺术。他为弘扬和传承汉文化和纳西传统文化精华、敦厚乡村的人伦人情、活跃乡村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记得和老叫我去他住处,谈歌舞团何去何从,谈到歌舞团是宣传队、工作队,是党的喉舌。提议重排《玉龙第三国》,同时也为剧本作者张南凯、音乐作者汤武两口子落实政策平反。说这才是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之后,由丽江县歌舞团赵兴文、舒其慧写成《黑白争战》剧本,得到和老的热情支持。和老亲自与省文化厅联繫请示,在文化厅的支持下,和老亲自指导,成为剧组的总策划,从开排一直到省里会演,在全省引起强烈反响。时任副省长和志强指出,家乡能搞出这样的剧目很好,希望继续加工。
和万宝生前还多次谈到“纳西古乐是纳西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不能丢了,要恢复起来”。在他的关心支持和多方努力下,纳西古乐进行了恢复演奏。后来和老听到重新录製的纳西古乐,非常激动和满意,几乎每天数小时听纳西古乐磁带。我数次到省民委去探望和老,他说,这才是纳西文化的精品,边听边手打拍子。

人物评价

和老为党的事业奋斗50多年,于1996年6月15日去世。和老的一生,清正廉洁,自强自信,见解独到,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令人怀念。(丽江日报评)
和万宝是一个纳西族学者,在对纳西东巴文化的研究推动上付出了毕生心血。和老先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是纳西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纳西族文化遗产中的活化石”的观点。(丽江日报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