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呼和浩特站

2018-12-21 22:44:28 百科
呼和浩特站

呼和浩特站

呼和浩特站,原名归绥站,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1921年建成营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呼和浩特站
  • 外文名:Huhhot Railway Station
  • 车站代码:12581
  • 投用日期:1921年
  • 车站等级:一等站
  • 所属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 区域管理: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
  • 建筑面积:38439平方米
  • 站台规模:7台12线
  • 主要线路:京包线、呼哈线、呼鄂线
  • 车站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车站东街41号
  • 车站原名:归绥站
  • 更名时间:1954年

历史沿革

1921年建成启用,名称为归绥站。
呼和浩特站
1954年,更名为呼和浩特站。
1990年,呼和浩特站西场建成投入使用,一级三场布置,设简易驼峰一座。
1996年,新站房建成投入使用。
1991年4月28日:首列呼和浩特至蒙古首都乌兰巴托的国际旅客列车在呼和浩特站开出,为中国省会(首府)首次开出往来中国以外国家首都的全年定期列车。
2003年,生产力布局调整,呼和浩特车务段撤销,原呼和浩特车务段管辖攸攸板、台阁牧、南店(现呼和浩特东)、白塔站划归呼和浩特站。
2006年,南店站撤销改为南店线路所,原址开工建设呼和浩特东站。
2006年,呼準铁路建成通车,全线车站(不含周家湾站)划归呼和浩特站管理。
2010年,管辖呼和浩特东站建成投入使用。
2016年,站改施工结束,车站改为二场横列式布局。
2017年,管辖呼和浩特东站北站房建成投入使用。

建筑规模

呼和浩特站站房面积1.3万平方米。设计布局由客运站房、站颱风雨棚、铁路站场、高架人行平台以及站前高架公路桥、地下人行通道、停车场和客运广场组成,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站房按最高聚集人数6000人设计,总体建筑长315米、宽80米、高45米,採用高架候车与线下出站布局方式,即“上进下出”的形式,将车站分为 高架层、站台层、出站层三个层面。

站台线路

车站站场设客车到发线7条,货车到发线2条、正线2条,站台7座。

运营情况

正常运营。

业务範围

客运业务: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託运。 
货运业务:办理整车、零担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不办理整车爆炸品及整车一级氧化剂发到。

特色服务

呼和浩特站即将通捷运2号线。呼和浩特捷运2号线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去往呼和浩特站可乘捷运,方便民众。

交通换乘

公交线路:1路、2路、7路、24路、28路、29路、32路、33路、34路、52路、60路、71路、73路、80路、82路、303路、K2路、机场巴士1号线。
捷运线路:捷运2号线(正在建设中)。

建设规划

呼和浩特火车站改造工程于2014年07月启动,改施工工期一年,在原有站房基础上改扩建,全部改造分站房和站场两大部分,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于2014年8月底完成,第二阶段于2015年9月底完成。车站改造期间原有客运秩序不变。
呼和浩特站呼和浩特站
改造后旅客候车区面积将达到6500平方米,较改造前增加4200平方米;年旅客传送能力提高至2300万人次,较改造前增加1500万人次。

价值意义

呼和浩特站打造高铁客站规模建设的中心思想,遵循高铁客站“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要求,以能够有效解决运量和运能的矛盾为前提,为下一步动车组及高铁的引入提前布局。

所获荣誉

2018年12月29日,被国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範区(单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