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2019-07-27 03:39:02 百科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是省级重点中学、普通中学示範性高中。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的前身是1885年设立的古丰书院,后历经绥远省立第一中学,到1954年定名为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至2013年,该学校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班72个,在校学生4300多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 外文名:No.One Middle School of Huhhot
  • 简称:呼市一中,呼一中
  • 校训:做人、为学、健体、发奋、有为
  • 创办时间:1885年
  • 类别:省级重点中学
  • 现任校长:汤俊文
  • 知名校友:吕聪敏
  • 所属地区: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
  • 主要奖项:文明单位标兵
    普通中学示範性高中
    国际生态学校
  • 主管部门:呼和浩特市教育局

历史沿革

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朝第41位任归绥道道员安祥创建“古丰书院”,因呼和浩特地区古时称丰州而得名。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光绪二十年(1903年)清朝第四十六任归绥兵备道道员朴寿根据清朝学务大臣令和《奏定学堂章程》改古丰书院为“归绥中学堂”(呼和浩特第一中学的百年建校历史从此时开始)。
1912年,绥远城将军贻谷创建了“绥远中学堂”,同年,绥远城将军裁撤,“绥远中学堂”併入“归绥中学堂”, 后“归绥中学堂”更名为“归绥中学校”,张璞出任归绥中学校长,结束了呼市地区满、汉、蒙分教的历史,归绥中学校成为呼市地区的最高学府。1925年“归绥中学校”改名为“绥远区立第一中学”,赵允义(国民党绥远省执委)任校长。
1929年因绥远特别行政区改为绥远省,绥远区立第一中学改为绥远省立第一中学 ,库耆隽任校长。
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局势所迫学校解散,学校被日军占领。1939年流亡到后套(今巴盟杭锦后旗)的绥远省政府成立了“国立绥远中学”(绥中),由当时绥远省教育厅长闫伟筹办兼作校长,后绥中流亡宁夏,后又回到巴盟梅令庙,1949年“国立绥远中学”正式改名为“绥远省立绥远中学”。1946年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几个月后,绥远省教育厅决定恢复归绥中学,由闫秉乾筹办 并任校长。1947年校长为刘佐儒。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1949年归绥解放,绥远省人民政府将省立归绥中学和省立绥远中学(即绥中)改称“绥远省立归绥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将原私立“正风、新绥”两校合併为省立第三中学。
1950年将省立一、二、三中学合併。正式命名为“绥远省立归绥中学”,第一位校长是冀丕杨。
1954年5月30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改“归绥中学”为“呼和浩特第一中学”。
1960年被定为省级重点中学。
1978年自治区政府重新确定一中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
199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
2000年被评为首批“普通中学示範性高中”。

办学条件

硬体设施

学校建有双向宽频闭路电视网、编辑室、演播室。可同时传输12套不同的节目,节目源包括DVD、VCD、录像机、计算机,并能实现双向控制。学校的各种会议、活动都可通过电视网现场直播。
学校建有宽频计算机校园网,主干为千兆,百兆到桌面,全校任何一个办公室或教室都可以通过宽频访问Internet或通过卫星接收全国各地的教育资源。
学校配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并于2001年对实验设备进行了改造,以适应新课程对实验室的要求。
实验室设备齐全,生物实验室陈列有各种动植物标本。

办学规模

至2013年,该学校占地面积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教学班72个,在校学生4300多人。

师资力量

据2014年8月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266人,其中特级教师7人,高级教师104人,一级教师75人。教师队伍中三十五岁以下的教师有147人,年龄结构呈年青化趋势。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6人,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的12人,本科学历214人。教师中获得自治区级学带头人9人,获自治区级教学能手称号者1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其中自治区优秀教师3人,呼市级学科带头人称号者16人,呼市级教学能手称号者23人,呼市级教学新秀的35人。各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72人次,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35%。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办学成果

学校荣誉

学校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首批示範性普通高级中学、内蒙古自治区义务教育示範学校、内蒙古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优秀学校、内蒙普通高中管理先进学校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德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先进单位、全国体育锻鍊达标先进单位、内蒙古标兵基层党校、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先进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内蒙古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德育实验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中国新世纪中学教学论坛教学实验基地、中央教科所中国小教育质量评价研究联谊校、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学校、呼和浩特市育人环境优秀学校、呼和浩特市十佳中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呼市回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际生态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生成绩

2017年高考:一本上线922人,文理科600分以上62人;文科580分以上9人。
2014年呼市一中高考实现双百增长,一本上线826人(不含体艺),较2013年增加207人,实现高考连续第四年百位增长;600分以上111人,实现高分段人数破百增长。
2012年,一本上线人数达到557人,一本上线率达到54%;二本以上升学人数为1025人,二本以上升学率达到99.6%,600分以上10人。其中,任晓雨以总分694分的成绩获得自治区普通理科第五名,被清华大学录取,同时,该校2012年71人次升入“985”院校,263人次升入“211”院校。

教师获奖

2007年,教师张浩韫 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013年9月10日,在呼和浩特市庆祝第29个教师节表彰会上,授予呼市第一中学王鸿俊等10名同志“呼和浩特市教育系统劳动模範”称号。

文化传统

学校文化

校训
做人、为学、健体、发奋、有为
办学宗旨
一切为了教育学生
办学理念
追求教育公正,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宣言
思想立校,办有灵魂的学校;整体育人,塑高素质的人才

校旗

校旗为两面。一面为蓝色,一面为白色。蓝色代表深邃、冷静,是呼和浩特第一中学的校色,取意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色也是蒙古民族的吉祥色,象徵广阔。白色代表纯洁无暇。中间图案由“徽标”和“呼和浩特第一中学”组成,上为“徽标”;下为“校名”,构成一个汉文“旦”的图形。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校旗象徵“一中人”永远是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象徵“呼和浩特第一中学”象初升的太阳,在蓝天、白云间冉冉升起,蓬勃向上。

校徽

校徽的设计依据中国“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设计为圆形,由大小双环构成基本图形。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双环上方为“呼和浩特第一中学”代表天,双环下方为英文名,代表地,天地相融,万物丛生,象徵呼和浩特第一中学永远蒸蒸日上。
中间图案为篆体“一中”和“一九○三”(建校时间)变形组成。“一”为花瓣,“中”为花萼和花茎,“一九○三”为花根,象徵“呼和浩特第一中学”象一株扎根祖国大地的花朵,含苞欲放,永葆青春活力。

校歌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
(资料来源自该学校2014年官网)

现任领导

校长
汤俊文
书记
于泽强
(资料来源自该学校2014年8月官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