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味觉敏感

2019-06-23 16:12:24 百科
味觉敏感

味觉敏感

指味蕾对于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辨别外界物体味道的感觉。凡是溶于水或唾液的物质,都是产生味道的刺激物。味蕾(分布于口腔黏膜内,主要在舌的表面,特别是舌尖和舌的两侧)是产生味觉的感受器。一般认为味觉有酸、鹹、苦、甜四种。有人则认为还有辣或涩、淡等。溶解于水或唾液中的物质,作用于味蕾,使其产生兴奋,引起神经冲动,再传入大脑皮层的味觉代表区。味觉中枢尚未精确定位,有人认为在颞叶区。味觉的功能的实质在于通过辨别食物、药物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味道,识别物质的分子的某种特性。人的味觉在实践中能够有所发展。人能分辨出5000多种不同的味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味觉敏感
  • 外文名:taste acuity
  • 涉及领域:医学
  • 所属部位:味蕾
  • 科技研究:味觉传导机理及味觉晶片技术研究
  • 产生原因:外界物体刺激

味蕾

指轮廓乳头、叶状乳头、菌状乳头以及软齶、会厌等处的黏膜上皮的味觉感受器,具有感受酸甜苦鹹等味觉的功能。成人约有3 000个,青年时期最多,到老年则减少;味阈值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味觉敏感度随之下降。味蕾呈卵圆形小体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少数散在于软齶会厌及咽等部上皮内。光镜下,味蕾由三种细胞构成,长梭形的暗细胞、明细胞和锥体形的基细胞。电镜下,暗细胞和明细胞游离面都有微绒毛伸入味蕾顶端的味孔,胞质基底部可含有突触小泡样颗粒,其基底面与味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基细胞属未分化细胞,首先分化为暗细胞,再成熟为明细胞,其寿命为10~12d。

味觉传导机理及味觉晶片技术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电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味觉细胞的传导编码机制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结合我们实验室多年来在人工嗅觉与人工味觉和细胞感测器方面的研究基础,对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味觉的传导机理和细胞晶片技术的最新发展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当前的研究工作,重点介绍了细胞晶片这一生物学与微电子技术交叉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味觉细胞晶片及其套用前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仿生味觉晶片和味觉细胞晶片的研究方向,并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味觉的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