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腾飞,男,重庆奉节县人,1964年生,1982年10月入伍,1995年入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毕业后调入装甲兵工程学院任宣传干部、研究生队政委,2009年底转业到地方,现就职于北京市发改委,曾把多个岗位点亮。从事业余创作30年,刊发新闻稿件、散文、诗歌300多篇,在《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等媒体获徵文奖43次,曾获路遥文学奖。文字软硬兼备,硬的有力,软的有味!诗歌灵动飞扬,评论见解独到,擅长散文,浓情、奔放。1997年创作的散文《放弃射门》,收入全国国小语文统编教材,师生围绕该课文讨论至今。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周腾飞
- 外文名:zhoutengf
- 别名:七斗半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重庆市奉节县
- 出生日期:1964.9.1.
- 职业:经管、政务
- 毕业院校: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
- 信仰:马克思主义
- 主要成就:散文、诗歌、政论
- 代表作品:放弃射门
背景资料
本报讯宗兆盾、特约通讯员胡宇报导:7月上旬,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部干事周腾飞收到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寄来的一封《协定书》,在《协定书》上籤字后,他感到了一种欣慰。
6月中旬,周腾飞在陕西某地读国小的侄女打来电话说:“叔叔的一篇散文被收入全国国小语文统编教材了。”周腾飞连忙找来国小五年级第10册课本,果然发现该课本的第26课《放弃射门》正是自己几年前写的一篇作品。高兴之余,周腾飞也觉得如鲠在喉——作品被 国小教材使用,自己却一无所知。第二天,周腾飞在向学院的法律顾问处谘询了有关着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后,与人民教育出版社进行联繫,了解事情的原由。经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该出版社也一直在寻找他。
相关事件
周腾飞的《放弃射门》写于1997年,当时他正在南京政治学院进修。这年3月24日夜,他在观看一场英国足球超级联赛时,被利物浦队前锋福勒在比赛中表现出来的高尚的人性美所深深打动,连夜写了《放弃射门》一文。后来,他将这篇文章寄往《足球报》,被该报作为佳作推出,并获得2000元的奖金。
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调整徵集教材内容时,编辑们看中了周腾飞的这篇散文,认为该文意境耐人寻味,对少年儿童是一种有益的教育和薰陶,于是决定将其选入全国国小语文统编教材。由于教材出版在即,在一时无法与作者取得联繫的情况下,编辑部按惯例予以先行出版。
之后,在与周腾飞交涉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着作权处一位姓张的同志当即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与周腾飞协商并得以圆满处理。双方达成协定:周腾飞许可人民教育出版社使用其作品,人民教育出版社按规定向周腾飞支付稿酬。(解放军报2003年08月03日第3版)
课文《放弃射门》阅读
各种体育赛事中,足球比赛无疑是最精彩、激烈的。而高潮又在射门的那一瞬间。每一位足球队员,都会竭尽全力去冲击对方球门,捕捉机会,创造精妙绝伦(lún)的体育经典(diǎn)。射门进球对球员来说是一种激昂雄浑的体验,对球迷来说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课文插图

我不是狂热的球迷,但那一次看球,却被一种人性美深深地震撼了。那是1997年3月24日一场英国足球联赛,由利物浦(pǔ)队对阿森纳(nà)队,此场的胜者将暂居联赛积分的第二名,有望在后面几轮比赛中争夺冠军,败者将与冠军无缘。这场比赛的重要性将不言而喻(yù)了。
当比赛进行到63分钟时,利物浦队前锋、22岁的世界级球星福勒带球突破,行云流水般晃过几名后卫,直插对方禁区。这时禁区里只有守门员西曼一个人。即使是技术平庸的前锋,也能将这个球捅入网底。福勒将球向右前方轻轻一拨,想让射门的角度刁一些,离对方球门更近一些,命中的把握更大些,同时也为了避免射门时与西曼冲撞。说时迟,那时快,守门员西曼简直疯了一般,在福勒出脚的瞬间,不顾一切扑出球门,他要用身体堵住势在必进的足球。西曼十分清楚,这一扑有极大的危险。只扑住足球而不接触福勒身体的可能微乎其微,一旦扑到对方身上,自己必然受伤,还可能被罚(fá)点球。西曼明知后果,却还是奋不顾身地扑了上去。就在福勒已经完成百分之九十的破门动作,只差最后一击时,西曼已经闪电般扑到他的脚前。如果此时福勒出脚踢中了西曼,责任都在西曼,他没有犯规。就在这一剎那间,福勒猛地把脚收了回来。由于出脚太猛,又收得太疾,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为了避免对手受伤,他放弃了一次成功的辉煌。
主裁判分明看见,福勒是被西曼扑倒的,出示红牌将西曼罚出场外,并罚点球。面队这种判罚,进攻球员都会感到庆幸。可福勒却向裁判再三解释(shì),西曼并没有碰到他,他是自己倒下的,请求裁判收回处罚。裁判被福勒感动了,修改了成命,没将西曼罚出场外,但是要罚点球。
点球由福勒主罚,福勒却认为不应该得到这个点球,主罚时显得漫不经心,故意将球正正地踢向西曼胸前,任何一个守门员都能毫不费劲地扑住这个“温柔”的点球。
西曼经历了刚才的戏剧性场面,情绪(xù)尚未平静下来,技术发挥失常。他扑住了福勒送给他的这个点球,球却脱手弹到了福勒队友脚下。队友捡了个漏(lòu),轻轻一脚,将球送进了网底。
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範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其中包括支持福勒对手的观众。国际足联秘书长看完这场球赛,也抑(yì)制不住敬佩之情,写信给福勒:“……这是一种保持足球运动团结的举动。在这场如此重要的比赛中,你表现出来的风範,将成为所以运动员学习的榜(bǎng)样。
课文《放弃射门》原作
各种体育赛事中,足球比赛无疑是最精彩激烈的。而足球赛的高潮,无疑在射门的那一瞬间。每一位优秀的足球队员尤其是前锋,都会竭尽全力去冲击对方球门,捕捉住队友创造的或对方球员失误造成的机会,创作出一个个精妙绝伦的体育经典。射门进球,对球员来说是一种激昂雄浑的高峰体验,对球迷来说也是激动人心的时刻。从未见过一位球员为保护对手而毅然放弃势在必进之球的。
我不是很狂热的球迷,但那一次看球,却被另一种渗透到比赛中的人性美深深震撼了。天下足坛,英国足球无疑是很有魅力的,除了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外,其硬朗强劲的踢法将男人的阳刚推到了一个高度一种境界。那是1997年3月24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转播了一场英国足球联赛,利物浦队对阿森纳队,此场的胜者将暂居联赛积分的第2名,有望在后面几轮比赛中争夺冠军,而败者将基本与冠军无缘。这场比赛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
当比赛进行到63分钟时,利物浦队前锋、22岁的世界级球星福勒带球突破,行云流水般晃过阿森纳队几名难缠的后卫,直插对方禁区。这时禁区内对方防守队员只剩下一个守门员。即使是技艺平庸的前锋,也能将这个势在必进的球捅入网底,何况是才华过人的福勒呢?
此时,球场看台上不少球迷刷地一下站将起来,用英文欢呼福勒的名字。我生怕因激动而丧失了欣赏射门的精彩瞬间,便屏息凝神死死盯住电视画面。
可意外的情况出现了。福勒突入禁区时,正对着守门员西曼。西曼也是位球技精湛神勇无比的球员。福勒便将球向右前方轻轻一拔,想让射门的角度刁一些,离对方球门更近一些,命中的把握更大些,同时也为了避免射门时与西曼冲撞。好一位激情飞扬又镇定自若的超级杀手!在福勒出脚的剎那,只见他的腿肌呈条柱状鼓凸着,喷射着力量之美。经科学测量,男子足球运动员射门的瞬间,力量能达到甚至超过一吨。一吨的力量从激烈运动着的剽悍的身体中凝聚到足尖,那种雄性之美简直雕塑不出绘画不出摄影不出,只能从强大狂放的生命中渲泄出来,这正是足球的魅力所在。
说时迟、那时快,阿森纳队守门员西曼简直疯了,在福勒出脚的剎那,他忘命般扑来。他要用身体来堵住势在必进的足球,也用受重伤的可能去承受福勒的一脚。西曼应该十分清楚,这一扑带有极大的危险和风险,只扑住足球而不接触福勒身体的可能微乎其微。而一旦扑到对方身体,自己必然要受伤,同时还可能被罚点球。西曼明知后果如此,还要奋不顾身地扑上去,既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同时也抛弃了体育规範。这种对体育规範的抛弃必然会受到一批球迷的指责,自己的荣誉也可能将受到损害。可我理解了西曼,捍卫球门是他的最高原则。为了这个原则,他可以抛弃规则、荣誉和安全,这里辐射出了献身精神的崇高美。敬业的崇高便是自己生命质量的完成……
西曼令我感动,而福勒却更令我震撼!福勒起脚射门的剎那,他见西曼扑了上来,自己的足尖踢向足球的同时无可避免地要踢中西曼。此时他已经出脚在先,如果踢中了西曼,主要责任在西曼而不在他,他并没有犯规,也不会受到裁判、球迷的谴责,他只是一种正当的体育行为。体育,总是需要一些人付出代价的,好比拳击比赛,败者被意外打死(拳坛有过多次这种惨景),并不是胜者的不道德。斗牛士被牛斗死,也不是牛的残忍。
这个破门实际已完成了90%,只差那最后的一击。如果福勒踢进这个球,那幺此场比赛就胜利在望了,他将给他所在的俱乐部带来几百万英镑的商业收入,自己也能从中获得几十万英镑的奖金。而可爱可敬的福勒,此时考虑的不是进球,不是创作一次辉煌,给球迷一个精妙绝伦的振奋。
福勒此时把对手的安全放在了第一位。在自己已经踢出的脚即将踢中足球,同时也将踢到对手面部的一剎那的一剎那,猛地将脚收了回来。由于出脚太猛,又收得太疾,以至于身体失去了协调而倒在了地上。他有效地避免了对手受伤,当然也放弃了一次辉煌,放弃了一种高峰体验。
对于非足球迷来说,可能难以理解这种放弃的痛苦。它好比一个穷人抽得了百万元的大奖将要领奖时,好比一个男人将与绝代美女走入洞房时,好比一个小科员突然接到越级晋升的任命将要赴任时,考虑到会伤害对手而放弃。这种放弃亿万人中能有几个做得到?而这种放弃还必须是毅然决然的,容不得几十分之一秒的犹豫迟疑。选择一种辉煌还是选择更高级别的人性大善大美?在射门的那一剎那根本没有时间来思量权衡,只有人性之善人性之美坚若磐石,爱心磅礴,意志力超凡出众的人之精灵才会有如此反常举动!此时,福勒成了形体美、力量美、人性美之集大成者!
从场上主裁判阿什比的角度来看,福勒是被西曼扑倒的,所以他对西曼处以极刑,红牌罚出场外,并罚点球。面对这种非偏袒性误判,绝大多数进攻球员都会为之庆幸,对裁判心生感激。可福勒似乎还嫌自己未将人性之美推向极致,他向裁判解释,西曼并没有碰着他,他是自己倒下的,请求裁判收回处罚。据我所知,这种戏剧性场面是足球史上十分罕见的,即使不是绝无仅有的话。球王贝利、超级巨星马拉多纳、罗伯托.巴乔等。其球艺可能都高于福勒,但没有一人像他那幺真那幺纯那幺善美那幺坦蕩磊落!裁判就是球场上的法官,其威严是凛然不可侵犯的,英国裁判更加看重自己的威严。但感动于福勒的品性,阿什比还是修改了成命,不将西曼罚出场外,但保留罚点球。
点球由福勒主罚,而福勒认为不应该得到这个点球,于是主罚时显得漫不经心,有意将足球正正地踢向西曼胸前,只要是个守门员,都能毫不费力地扑住这个“温柔”的点球。
但西曼经历了刚才的戏剧性场面,情绪尚未平静下来,球艺发挥显然失常。他扑住了福勒送给他的这个点球,但却脱手弹到了福勒队友麦卡蒂尔脚下。体育比赛毕竟是体育比赛,麦卡蒂尔捡了个漏轻轻一脚将球送进了网底,此时如果再客气就不是高尚而是虚伪了。
赛场的看台上,原来拥戴阿森纳队的球迷也都被福勒的风采神韵征服了,所有球迷都对福勒由衷钦佩、爱戴、迷狂。连作为对手的阿森纳队球员也对福勒表现出由衷钦佩。与我同一时间在电视机前看球赛的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尔也抑制不住感佩之情,欣然给福勒写信称讚道:“这是一种保持足球运动团结的举动。值此欺骗之风趋盛,国际足联呼吁运动员帮助裁判而不是欺骗裁判之际,你在这场如此重要的比赛中所表现出来的风範将成为年轻运动员以及职业选手学习的榜样。”
我深信,全世界正在收看这场比赛的所有观众都会被福勒征服,即使是对足球很冷漠的观众,至少也会对福勒那种人性之美表示讚赏!人性之美,是整个人类进化的火焰,福勒把这种美燃烧得横空出世!
课文《放弃射门》评语
对幅勒竞技场上两次主动放弃射门,不能用简单的对与不对,是与不是来评价,生活就像多稜镜,站在不同角度去审视,会发现不一样的光辉。
作者对福勒的讚美在该文中凝结成了一个美好的词语,那就是——人性美,作者在观看了此场比赛后,发出这样的讚叹:为了对手的生命安全,为了维护比赛的公正,福勒先后二次放弃射门这是多幺高尚的风範。这是对人性美的行为诠释。
并不是所有的放弃都意味着怯懦和退缩,有时它甚至需要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在充满激烈竞争的足球场上福勒选择了二次放弃,这可贵的“放弃”闪耀着人性美的光辉。我们会记住许多精彩的射门进球的场面,我们更会记住福勒放弃射门的瞬间,因为像福勒那样拥有人性美是我们永远的追求。
篇散文作者在描写比赛场面,运动员的动作时,观察细緻,用词準确生动,仿佛让我们看到足球场上的激烈。
个人诗作
《山河任我行走坐卧》
锦绣河山万里
美不胜收天赐
看那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一朝复一代
打成了这般江山
姓氏赫赫的王旗
插在江山的伤口上
王旗终将风化湮没
江山的新伤旧疼
托给暗夜独行的诗人轻轻抚摸
不急不徐地康复
河山无奈地俯瞰
总在厮杀的江山
江山豪迈地收编
总在争逐的江湖
江湖一次次将我绑架
没人出得起高价将我赎回
只好被一脚踢了回来
我源源不断将血汗洒进江山
却嗅不到一丝自己的腥鹹
偶尔逃进山河
它如佛祖表情
任我行走坐卧
《自带炊烟远行》
那年我从山里跑出来
两手空空东奔西窜
有一天不经意发现
肩膀上除了扛着一颗思想的石头
还摇曳着一柱炊烟
在捷运在高速公路在白云之巅
我总是匆匆忙忙疲惫不堪
炊烟常常拉住我
非让我歇一会儿
盘问我到底要去哪里翻案
我停在很低的地方仰望高楼
和高楼上的云天
静下心来摆出一副不卑不亢的嘴脸
炊烟袅袅向上渐远渐淡
但我知道它肯定越过了高楼顶端
我试着将诗意与思想
射向比炊烟更高的位置
从此无需在高楼面前汗颜
如果有一天
城市占领了每一座高山
我愿变成一桩炊烟
连线唐风宋雨与星斗一片
《血在等待》
我付出一小滴血
託付一只蚊子带着它飞向天空
或去大雅之堂演讲
它却懒洋洋爬在墙上
我试图用血浇花
只听得一声玫瑰尖叫
弄不清它是惊喜还是惊慌
错愕间锐刺划破了手指
在博物馆
邂逅一把李白用过的宝剑
诗意的月光殷勤擦试
无力抹去斑斑锈迹
来吧
我知道只有人血才能使你永葆青春
你兴奋了一下
又复归平静
我不是你喝惯的血型
我只好令其潜伏下来
暗自将血管接通朝晖与残月
低调平和地流淌
等待时机
喷涌而出
个人成就
获奖原文没有网路版,部分获奖证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