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周梅森(福建纸织画艺术家)

2019-12-19 21:04:52 百科
周梅森(福建纸织画艺术家)

周梅森(福建纸织画艺术家)

周梅森现为福建工艺美术大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研究中心研究会员,福建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永春桃源纸织画院创办人。从事纸织画製作已有30年的周梅森是获其父周文虎亲授,历经20多年的精心研究、实践,注重民间传统工艺的研究、设计、开发,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採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已创作出独具一格的纸织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周梅森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福建泉州永春
  • 出生日期:1962年
  • 职业:纸织画
  • 信仰:佛教
  • 代表作品:百米白虎纸织画长卷,百米长城图

纸织画的历史

中国古称桃源的县城—永春县,它境内“峰峦奇秀,林壑茂美,一水东流,鳞鳞浅碧,过者如入武陵深处”那时的桃树,植满县城,故称桃源。春雾茫茫,桃花盛开,姑娘们、老爷带着小孙穿梭桃林,在雾里观花,把朦朦胧胧的桃花景色绘在纸上,同时民间艺人得益于编织艺术,把画编织起来,这便有了“永春纸织画”艺术。
“永春纸织画”历史悠久,他源于唐初,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家织之一。自唐宋以来,人们都喜欢将纸织画做为艺术品,悬挂于热闹的厅堂,点缀于幽静的书房,或作为喜庆吉日如祝寿、贺婚时赠亲友的珍贵礼物。它曾作为宫廷进贡的礼品和达官显贵珍藏的珍贵礼物,据史料记载,唐文宗、康熙、乾隆都十分喜爱纸织画,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还藏有清乾隆年间的纸织瑰宝—清文宗御製诗十二扇屏风。由于纸织画的精美、神奇,它也受到海外侨胞和当地人民的喜爱,宋代开始,纸织画就远销南洋,成为富贵人家的柜中珍品。《永春州志》卷十一中云:“织画为永春特产。其法以佳纸作字或画,乃剪为长条细缕而以纯白之条缕经纬之,然后加以彩色与古所谓罨画及香祖笔记挚画相数”。历代曾有不少诗人讚颂纸织画:
南唐:唐文宗(公元827-841年)在位时郑维写的一首诗:“何物离披最可人,纸间经纬别有因。拂灯盼来同绢素,侧理纵横末足珍。阿谁巧做维摩人,就里挥毫称绝伦、、、经营惨澹关意匠,远擅桃源物色新。”
宋朝:词人有“帘底维月”名句,描写隔着竹帘欣赏皎洁的明月,此情此景,只有在纸织画中才能体现。
明朝:奸相严嵩被抄家时,在他的宝库中抄出纸织画。
清朝:泉州翰林陈肇林曾在他的《纸织白鹤诗》中写道:“是真非真画非画,经纬既见分纵横。我闻桃源场中客,妙枝别出关、、、妙就妙在尽中的山水、人物,好像藏在云里、雾中或者像倒映在碧波里那样,隐约可见。”
诗中对永春纸织画的特色,艺术的巧夺天工,做了细緻的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纸织画的高度讚赏和喜爱的情感。

纸织画的製作

“周氏纸织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有中国古典人物、神仙,有壮丽山水,飞禽走兽,也能把国外的油画移进纸织画,可说内容应有尽有,其规格种类不同,小幅、中幅、大幅以至巨幅百米。製作纸织画工艺需用器具、材料:
周梅森
1、绘画:宣纸、矿石粉色料、毛笔;
2、裁剪:尺子、特製裁纸刀、裁纸版;
3、编织:竹条、古老特製纸织机;
4、裱褙工具:药物、麟布、宣纸等。
编织作品:根据作者喜爱的作品内容进行绘画、裁剪、编织、裱褙,就能成一幅独特的艺术品。
“永春纸织画”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不断创新的技艺。纸织经过千年的洗礼,历代的工艺师在继承传统的技法基础上,刻苦钻研,大胆创新,工艺精益求精,特别是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民间传统工艺挖掘、抢救、继承十分重视,老艺人黄永源先生打破旧传统观念,招授学徒,公开传祖技艺,周文虎就是黄永源先生的的意门生。
“永春纸织画”经过绘画、裁剪、编织、裱褙四道工序,它的工艺原理和杭州编织画一样。它的製作过程是:先在一张宣纸上绘好图画,再用一种特製的小刀,按一定规格细心地裁成一条纤细的纸条,其宽不到三毫米,头尾不断,保持一致,此做为经线,再取洁白的宣纸,切成大小和经线一样的纸条,作为纬线。然后用一架特製的纸织机,经纬交穿,轻轻编织。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补上各种颜色。然后进行裱褙,就成为一幅玲珑美观,别具一格的艺术品。
製作纸织画,要掌握“二性六法”。“二性”是纸织画的色彩淡雅性和朦胧隐约性;“六法”是绘画的基础方法,在纸织画中十分重要,尤其在布局时更为重要。“六法”包括:一是经营位置,二是应物象徵,三是骨法用笔,四是随数传彩,五是界限分明,六是气韵生动。纸织画是中国画自成的一种独特体系,它的製作方法巧妙无双,在技法和结构上亦按照中国画规程,但是运笔用墨和设色等方面,却大有差别。在製作方面,先与后之不同,既有相违背而又有统一的观点,其巧妙就在这里。在中国画中难于表现的技巧,它可以表现出来。它别具一格的风格与色调,是一般绘画、书法、刺绣织品等难以反映的,它被成为“中国四大家织”。

周氏纸织画成就

周氏纸织画成就
绘画,剪裁,编织,裱褙是纸织画製作最主要的四道工序。纸织画的主要特点是朦朦胧胧,色彩淡雅,强调光线跟景物的变化,立体感十足。自古就有古诗如此精妙形容永春纸织画“是真非真画非画,经纬既见分纵横”。
周梅森(福建纸织画艺术家)
周氏纸织画是永春纸织画的优秀代表,它採用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其工艺精湛独特,堪称一绝。周氏纸织画在艺术上有三个突破:一是规格突破,成功创作多幅百米巨幅长卷,其中,《百米百虎纸织画长卷》被中国人民革命军军事博物馆展览并收藏;二是布局突破,在保留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用毛笔绘画,经过设计,裁,织,拼,穿,压,方块的线条,灵巧地织出方块色彩的多种图案,人称“周氏拼方”:三是图案突破,能织双面图案,可用于大厅陈设和屏风装饰。
1997年《百米百虎纸织画长卷》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1999年被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中国国际友谊促进会、中国书画家联谊会邀请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澳门厅举办“99澳门回归祖国百名知名书画家联谊笔会”
1999年《百米桂林山水图》在上海朱屺瞻纪念馆举办个人专题展览,并收藏纸织画作品
2000年由马来西亚昔加挽永春会馆、青年团、妇女组主办纸织画个人展
2001年周文虎父子纸织画艺术家联合创作《中国古典万里长城纸织画》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大全
2002年《十八罗汉》获得第三届福建省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博览会金奖
2003年《十八罗汉》被福建博物馆收藏
2004年《百米五百罗汉》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奖铜奖
《百米五百罗汉》荣获第三届中国多几民博会暨第二届中华(天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5年创办永春桃源纸织画院。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福建省城镇集体工业联合举办第三届、福建工艺美术精品“争艳杯”大赛,《优生优育》、《三星图》获得铜奖、优秀奖
2005年获得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06年被福建东南卫视主办的“福建最美乡村”评选活动颁奖晚会,展示永春县周氏纸织画并收藏
2007年创作百米纸织画《春涌桃源》巨幅和弘扬医药文化作品,为了弘扬民族艺术,保护文化遗产,培养和传承,周梅森到永春侨中、二中、仓满幼稚园进行纸织画的技艺製作讲座,让他们从小知道纸织画製作程。
2009年《百米纸织长城图》入选中国民间国宝名单。被授予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称号。
2011年永春纸织画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3年在石狮日报社举办《山海情》周梅森纸织画个人展
2014年在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天工荟萃》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