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旋是一个汉语语词,拼音是zhōu xuán,意思形容儘量拖延时间,和对方相持下去以等待有利时机。另有古代语词释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周旋
- 拼音:zhōuxuán
- 释义:打交道,应酬
- 出处:《左传·僖公十五年》
引证详解
亦作“ 周还 ”。
- 运转
①《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②《国语·越语下》:“必顺天道,周旋无究。”
③《汉书·天文志》:“荧惑出则有大兵,入则兵散。周还止息,乃为其死丧。” - 谓辗转相追逐。
①《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号令一出,人人贾勇,个个争先。进退周旋,御车者出尽驰驱之巧;左右前后,弯弧者夸尽纵送之能。”
②《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橐鞬,以与君周旋。” 杜预 注:“周旋,相追逐也。”
③宋 苏轼 《和子由苦寒见寄》:“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④杨朔 《火併》:“如果能有五百个武装的队员,他们便可以建立抗日政权,不怕城里那一班绅士反对,也可以进一步和敌人周旋了。” - 古代行礼时进退揖让的动作。
①明·钱谦益《尚宝司少卿袁可立授奉直大夫》:“越朕嗣服,起自田间。奉英簜以周旋,人鹹想望其风采;历殿陛而进止,朕尤属目于老成。”
②《礼记·乐记》:“升降上下,周还裼袭,礼之文也。” 陆德明 释文:“还,音旋。” 孔颖达 疏:“周谓行礼周曲迴旋也。”《孟子·尽心下》:“动容周旋中礼者,盛德之至也。” - 引申为交往;交际应酬。
①明·王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夫人宋氏行状》:“余为史官时,盖与夫人子户部山西司主事袁公石寓讳枢周旋晨夕,故得闻袁母持家晓大义。”
②三国 魏 曹操 《与荀彧追伤郭嘉书》:“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险阻艰难,皆共罹之。”
③《朱子语类》卷一三六:“王导为相,只周旋人过一生。尝有座客二十余人,逐一称讚。”
④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余自嘉靖丁巳、戊午间为青臬,前后所周还三抚台,刘公来、傅公颐、丁公 以忠,皆知己。”
⑤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叹完了气,他还得有说有笑的和友人们周旋。” - 环绕;盘曲。
①《列子·汤问》:“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
②《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众议鹹以 丹阳 地势险阻,与吴郡、会稽、新都、鄱阳四郡邻接,周旋数千里,山谷万重。”
③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二折:“山环水绕天台洞,势周旋,形曲折。” - 盘桓;展转;反覆。
①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周旋祠宇,庭序荒芜。”
②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下篇:“周旋宛转,思之不得。”
③清 周亮工 《朱静一诗序》:“﹝近人之诗若文﹞骤观之,非不洋洋焉煜煜焉,周旋观之,嚼蜡矣。” - 照顾;周济。
①《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每登城勒兵,望主人之旗鼓,感故友之周旋。”
②《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当朝裴晋公每怀恻隐,极肯周旋落难之人。”
③苏曼殊 《与刘三书》:“曼前离芜时,已囊空若洗,幸朋友周旋,不致悲穷途也。” - 美好;漂亮。
《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毁谤阿罗叹(汉)果业,致令人貌不周旋。” 蒋礼鸿 通释:“(周旋)是漂亮、好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