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斌(1965--),男,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物质热解与炭材料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农林生物质高效、无公害与资源化利用及生物质能源研究与产业化工作,在不需要外加能源的条件下,将农林生物质同时生产除固(炭)、气(生物质可燃气)、液(生物质活性提取液)三种产品,并可通过改变工艺条件,调整三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得到的可燃气体,可供燃气轮机发电或直接供气;生物质活性提取液,可用于家禽饲养场所的消毒液、除臭剂,也可以用于农药助剂或农药,或促进作物生长的叶面肥;固体炭,富含作物生长的必需营养元素,对水和肥有长效缓解作用,对重金属污染、退化的土壤具有改良、修复作用,可製成有机複合肥,或钢铁工业的保温材料等。同时开展活性炭、木炭及竹炭无需外加能源的生产与技术研究并产业化生产,对活性炭。竹炭的深加工和高科技产品进行研究与推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周建斌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965
- 职业:博士
- 毕业院校:南京林业大学
- 主要成就:活性炭及竹炭的生产与套用
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多门,主要有《木材热解工艺学》、《林产化学工艺学》、《植物纤维水解工艺学》、《生物质能源工程与技术》、《生物资源与炭材料》、《林产化学与工业实验》等。
研究方向
1、生物质热解与生物质能源
2、活性炭及炭材料
3、水处理与饮用水安全
4、室内环境治理
科研工作
(1)活性炭及竹炭的生产与套用;(2)活性炭及竹炭的改性产品的研究与开发;(3)木醋液、竹醋液、秸秆醋液的高效利用与开发;(4)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现有项目
1、国家“948”项目“环境净化用高吸附性能活性炭生产技术引进”;2005-4-67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画(973计画)项目“纳米竹炭吸附、分解、杀菌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2004-2006,课题编号:2004CB720601;
3、 国家科技攻关计画(863计画)项目,“纳米改性竹炭光催化吸附、分解、杀菌剂及套用技术研究”2004-2005,2004BA506B0401;
4、 国家林业局示範项目“套用竹炭对城市污水处理示範”,林科发(2003)212;
5、 江苏省攻关项目“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新方法及关键技术的研究”BE2004307;
6、 国际竹藤标準化技术委员会项目“净化用竹炭标準制定”,2004-200;
7、 浙江喜临门集团科研项目“纳米改性竹炭在席梦思床垫上的套用研究”2005-2006;
已结题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1、 国家十五攻关项目“竹单板贴面及竹炭研究”,2001-2003;
2、 INBAR项目“竹炭技术、性能、用途和经济性” INBAR FILE:01-771,2001-2002;
3、 福建省林业厅”竹炭生产技术及产品套用开发研究”,2001-2004;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活性炭成型物的胶接机理(39670593),1997-1999。
发表有关活性炭生产和竹炭生产及套用方面的论文10余篇,主编“木材热解与活性炭生产”、“生物质能源工程与技术”和“生物资源与炭材料”及参编“林产精细化学品工艺学”等多部教材。
专利申请
1、专利名称:纳米改性炭光催化吸附、杀菌材料
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127548
2、专利名称:用农作物秸秆製取秸秆炭和秸秆醋液的方法
专利申请号为200410014451.7
可供技术转让的项目有
(1)物理法活性炭和化学法活性炭生产技术;(2)竹炭生产技术;(3)生物活性炭技术;(4)生物竹炭技术;(5)纳米改性炭光催化吸附、分解及抑菌、杀菌技术;(6)活性炭与竹炭成型技术;(7)活性炭与竹炭定向改性技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如防辐射炭、气体环境净化用炭、水处理用炭等);(8)活性炭 、竹炭及竹醋液日用化工产品技术(如洗髮香波、沐浴露等);(9)竹醋液的提取与深加工技术。
获奖记录
2007年2月,主持的“竹质工程材料製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範”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07年,主持的“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套用机理及系列产品研製与套用”项目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09年12月,主持的“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套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10年1月,主持的“有机废弃物农业循环利用技术集成与示範套用”项目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18年11月,主持的“林农剩余物气化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套用”项目获得第九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