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河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东南角,东靠长江,西临红东公路,全村设6个村民小组,有840个农户,2864人,版图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00亩。周家河被列入宜都市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和生态示範点。用30万元的匹配资金在村内建成了130亩柑橘生态园,在柑橘生态园内进行路、沟配套;实施生态微灌,安装了2盏太阳能频振灯,3000张挂黄板,进行技术培训3场次,吸引近500村民参加听课;利用市财政产业结构调整每亩补助80元的政策激励,号召村民新发展了柑橘100亩,到2008年,柑橘产量有望突破1000万斤,种柑收入可达到500万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周家河村
- 行政区类别:村
- 所属地区:湖北省
- 邮政区码:443302
- 面积:5.1平方公里
- 人口:2864
- 车牌代码:鄂E
基本信息
周家河位于宜都市红花套镇东南角,东靠长江,西临红东公路,全村设6个村民小组,有840个农户,2864人,版图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600亩。
基础设施
2003年,浙江丰岛集团罐头厂再次在该村建成投产,征地近300亩,其中沟、渠、路、堰塘等公共设施补偿有近80万资金。从2002年起,该村“两委”班子以解决村民“行路难”破题,着手进行水泥路面硬化,5年共硬化12.1公里水泥路,将居民点的2.2公里舖设了沥青路。各级财政、交通部门给予了该村很大的财力支持,先后投入近80万元资金,助推解决该村的公路建设;
2006年,该村动用集体积累资金78万元,同时通过“一事一议”在受益民众中筹资14万元,将自来水管网铺设到840个农户家中,让村民家家吃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2007年,他们抓住市委“村级组织阵地建设”的契机,新建了一栋523平方米的村委会办公楼,彻底解决了“办公难”。
由于三峡电站过江塔线占地,使得该村三组30多个农户搬迁,该村及时引导搬迁农户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式样、统一图纸、统一外墙装饰的“四统一”要求,在原塔坪桥村委会附近建起31幢庄园别墅式楼房。
生态环境
周家河被列入宜都市第二批新农村建设试点和生态示範点。用30万元的匹配资金在村内建成了130亩柑橘生态园,在柑橘生态园内进行路、沟配套;实施生态微灌,安装了2盏太阳能频振灯,3000张挂黄板,进行技术培训3场次,吸引近500村民参加听课;利用市财政产业结构调整每亩补助80元的政策激励,号召村民新发展了柑橘100亩,到2008年,柑橘产量有望突破1000万斤,种柑收入可达到500万元。
充分利用宜都市“庭院净化工程”、“一池三改”补助实物及现金的好政策,引导120个农户完成了“一池三改”,400个农户完成了庭院净化,全村修建了5个垃圾集并房;2007年又通过每安装一个太阳能村委会补助200元的奖励措施,鼓励220个农户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