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轰鸣的小火车在许昌至周口郸城的165公里窄轨铁路上穿行,坐在这列小火车上,甚至可以露天饱览豫东大平原的乡村美景。秋日午后温暖的阳光将小火车的影子印在了广袤的原野上,这一瞬间,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从历史中缓缓走来。这是一列中国乃至世界上存世不多的窄轨客运小火车,它被外界誉为“原生态的工业革命的活景观”、“活着的18世纪工业革命博物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许昌小火车
- 地理位置:河南许昌
- 着名景点:小火车
- 轨距:762毫米
起点
许昌市三八路和文峰路交叉口东侧,一幢低矮的小砖房、破旧的候车室也是小火车的“售票处”,在这世界上最不起眼的小火车站里,小火车处处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
高亢粗犷的汽笛、狭窄寸宽的铁轨、迟钝缓慢的速度、摇摇晃晃的车厢,在坐惯了舒适大巴、豪华动车、快捷飞机的外地旅客眼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惊奇、震惊、讚叹成了他们整个旅途中最常见的表情。在这个偏远的铁路线上,还经常发现一些金髮碧眼背着行囊的老外身影,他们发出感叹:“几十年前就看不到的古董,居然还在运行,在欧洲,这样的火车只有到博物馆里才能看到。这是火车中的大熊猫啊。”
一位退休老职工说,当年修这个铁路的时候,钢轨全是从全国各地调拨过来的。每个部件几乎都是文物,“光绪年间的铁轨、民国年间的道岔,‘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电话、信号灯,整个铁路线上都有”。简直是一个中国铁路博物馆。
乘坐小火车的乘客大部分是铁路沿线村庄的居民,或是进城购物,或是走走亲戚,小火车已经成了沿线乡村老百姓往来的交通工具。许郸小火车被人们誉为中国极具人性化的小火车,之所以说它人性化,是因为这列客运小火车除正常的三节客运车厢和一节行李车厢外,还根据乘客的需要,挂着一节敞篷车厢,可装运旅客携带的脚踏车、机车以及马、牛、羊等,有客即停,无客就走。
记忆和梦想
9月6日,周口太康板桥火车站,王苗苗早早地来到车站,在她儿时的记忆中,小火车是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

“爸爸在我6岁时带我们坐这个小火车去县城办事,那是我第一次去县城,真的很繁华,但是火车的轨道依旧伸向远方。爸爸告诉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你就可以坐着小火车去北京上海。为了这个梦想我努力学习,是它延伸着我的梦想,把我带到了外面的世界。”
王苗苗目前在许昌上班,没有什幺急事时,都坐小火车回家。“我喜欢坐小火车,不仅因为它票价便宜,更因为它承载着我太多童年的记忆,几十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它都感到无比的亲切。”
10月18日,淮阳农民张治国把人力三轮车装上火车后抽上一根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这次是去许昌收废品,需要把家里闲置的人力三轮车带去,100多公里的路程骑着去许昌显然不现实,汽车不给运,最好的选择就是乘小火车到许昌。一辆三轮车的票价和人一样,连人带车30元就行了,这个价格出乎他的预料。“我们村里人出行基本都坐小火车,算是几十年的习惯了,火车票价是汽车的一半,以前咱这里交通不发达,出门乾什幺事情主要是坐小火车,农民嘛,没啥急事,带点货物土特产什幺的也图个方便、实惠”。

对于要拆除铁路的传言,他似乎有点不理解:“跑得好好的为啥要拆,不方便不方便,还是不要拆的好,以后要是每天听不见火车的叫唤心里还真不踏实哩。”

历史使命
许郸铁路兴建于1966年,铁路轨距762毫米,西起禹州,经许昌市向东延伸到周口郸城,营运里程165多公里,是我国运营里程最长的一条地方铁路。由于它只相当于準轨铁路1435毫米的一半轨距,俗称“小铁路”,小铁路上运行的火车也自然地有了“小火车”这个名字。

许昌小火车运行了43年,运送乘客数以百万人次,运送货物数以亿万吨,为当地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按河南地方铁路建设规划,运营了43年的小火车线路,要全部改建成準轨铁路(标準轨距铁路)。据河南铁路局许昌分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小铁路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收入大幅度萎缩,几乎不挣钱。面对公路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小铁路的存在已经制约了地方铁路的发展,“拆除是必然的”。
对于目前社会和网路呼吁保留小火车并开发旅游一事,许昌市旅游部门一名负责人称,小铁路作为地方特色,他们曾经专门研究过旅游开发等问题,但许昌市对小铁路没有处置和决议权。小铁路是保留还是拆除,河南地方铁路局许昌分局有生杀大权。
据介绍,去年以来,许昌市旅游部门曾多次和铁路部门接触,但没得到明确回应。目前许周铁路许昌禹州段正在进行标準轨的线路改造,窄轨铁路已经被拆除,其他路段也在规划设计拆除中,运行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小火车将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人们所熟悉的笛声也将成为最后的绝唱……
其他讯息
2008年7月31日,河南许昌开往周口郸城的客运“小火车”。许(昌)郸(城)铁路修建于60年代,是目前我国最长的一段窄轨铁路,通车里程有160余公里,近半个世纪来,客运“小火车”每天奔波于这两个主要线路之间,给当地民众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的飞速发展,被称为“小火车”的窄轨铁路在我国已所剩无几,也随时面临着消失的可能。因为这种“小火车”比较少见,它每天还吸引着不少专门体验小火车的游客。
相关背景:
1435毫米是国际上许多国家通用的轨距,所以又叫“準轨铁路”。我国的京广、陇海等国铁,轨距均是1435毫米的标準轨道铁路。在地方铁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窄轨铁路,轨距为762毫米,路轨仅有国铁的一半多宽。在窄轨上运行的火车,被称为“小火车”。

在周口地区,有一列奔跑了近半个世纪的小火车——许昌至郸城之间往返的窄轨小火车。与宾士在大城市间的客运火车一样,这列乡村小火车也配有一名列车长、一名司机、一名乘警,每节车厢有一名乘务员。这列客运小火车由三节客运车、一节行李车、一节挂斗和一个没有名字的火车头组成。1966年以来,小火车以每小时20至30公里的速度在762毫米的窄轨上行驶至今,每天往返于许昌市和豫东地区的郸城县之间。这段铁路线共有165公里,沿线的县乡村设有20多个车站,每年运送乘客近30万人次,为豫东数百万人出行和返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如今这列小火车依然保持着六七十年代的旧模样,至今很多人仍习惯乘坐这辆方便、廉价的小火车,一些怀旧游客也常来体验这个“老古董火车”。

由于窄轨小火车不能和大铁路网接轨,这让小火车的运行受到了局限,随着地方铁路的投资开发和改造,这辆运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小火车也即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政府斥资千万的周口郸城小火车公园:









目前,该观光小火车项目正在郸城县城新华路修建。
据郸城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观光小火车,每天早晚不间断运行,而且绕着公园人工湖转一周。
小火车现代动力仿古外观
观光小火车车头採用国铁蒸汽机车样式,以达到仿古效果,用进口柴油内燃发动机和交流牵引电机组作输出动力,另外1节仿真煤水车及3节封闭式车厢採用的也是蒸汽机车仿古设计。
车头排出的烟雾,是环保无污染的。每节车厢定员为48人,每天运营能力可达3000人。有3个停车站。整个工程计画工期3个月,年底即可投入运营。(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运营状态
运行了43年、立下汗马功劳的许昌至郸城小火车停运了,它正式升级为準轨铁路。
自1966年以来,小火车以每小时20~30公里的速度在762毫米的窄轨上行驶至今,每天往返于许昌市和郸城县之间,沿线设有20多个车站。43年来,这列小火车始终保持着上世纪60年代的旧模样,蓝白相间的车身和四季交替的庄稼地很是和谐。记者有幸进入小火车驾驶室里看到,这里的每一件物件都如尘封的相册,速度盘、温度盘里的指针在不停地上下跳动,制动桿和操纵桿被抓得光滑锃亮,操作台和座椅全是纯钢板製造,看上去非常牢固和厚重。
早上7点,火车从许昌出发,汽笛声和轮轨的撞击声震得大地颤抖,乘客坐在车厢木製的椅子上开始晃动,心也随着小火车东移。已经在小铁路上工作20多年的赵师傅说,1966年,国家投资建设了许昌窄轨地方铁路,以解决当时制约社会发展的交通落后问题。它连通禹州矿区和石料产区,横贯禹州、鄢陵、扶沟、太康、郸城等地,成为上述各地煤炭、建材等物品流通的黄金通道。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许昌小铁路以其成本低廉、吞吐量大、节省人力等优势,很快成为豫东运输的主要干线。
两个小时后,火车到达太康县板桥车站,青砖大瓦盖起的车站管理房透着古朴的气息,在屋顶,用水泥书写的铁路标誌和“板桥车站”4个大字,虽然经历了43年的风侵雨蚀,上面的红漆仍斑驳显现。多年来,板桥村村民王天民每年夏天都坐这趟车往淮阳送爬蚱皮,一次运送6麻袋,一趟生意比坐客车省30多元,这样算来,一个季节就多挣1000多元。提及小火车要停运了,王天民长长叹了一口气:“这下做生意不方便了。”
“别看小火车小,声音可不小,喇叭叫起来和大火车一样。几十年来,它成了俺家的闹钟,现在突然不响了,还挺想念它的。”郸城县汲冢镇的崔建国住在火车道旁几十年了,每天中午,只要听到火车鸣笛,他爱人就开始做饭,因为正好是中午12时左右;下午的返程火车再鸣笛时,正好是下午3时左右,夫妻俩开始下地乾农活。现在没有了小火车的叫声,崔建国脸上流露出一丝失意,每到中午,他还是习惯地出门看看小火车来了没有。
一路上,小火车慢悠悠地经过许昌、鄢陵、扶沟、太康、淮阳到达终点郸城,由于车速慢,每个站台的乘客即使误了点,也能跑着爬上火车,还有人风趣地说:“火车没有脚踏车快。”小火车距郸城县城还有两三公里时,郸城人就能听到那“咣当”的轮轨撞击声和粗重的汽笛声。在郸城车站,小火车经过1个半小时的休息,就返回许昌,开始下一个6小时旅程。
40多年来,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乘客多少,小火车都能準时完成每一趟使命,在豫东平原上不停地奔跑着。
升国铁成必然趋势
许郸铁路小火车的逐渐萧条是与时代的飞速发展成反比的。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铁路的大提速和公路等交通网路的加速建设,县与县之间、县与乡之间甚至村与村之间都修了公路,加之一个个公路收费站的取消,更使公路运输活力无限,小火车便渐渐退隐历史舞台,淡出世人视线。
河南省铁路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许郸小铁路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收入大幅度萎缩,几乎不挣钱。小铁路的存在已经制约了地方铁路的发展,“拆除是必然的”。讯息传出,乘坐小火车重温旧梦的人逐渐多起来。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郸小铁路曾为百姓出行和货物外运提供了极大方便,有过无尽的辉煌与荣光。不过,由于无法和全国铁路干线联网,再加上体制不畅、设备老化、资金不足等因素,它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度从辉煌跌入了低谷。加之沿线许多道口无人看管,每年事故频发,所以,拆除小铁路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据分析,小铁路拆除的关键原因并不是因缺少货源,平煤集团、永煤集团、神火集团等先后在禹州、许昌投入巨资开发煤炭、铁矿、石灰石等资源,而郸城的财鑫集团、金丹乳酸等大型企业则大量需要这些资源,仅这两地的企业,就能让小火车日夜不停地运营。然而,许郸小铁路的决策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守着金山没饭吃,小火车不能适应更大运量,“蚂蚁搬山式”的运作养不活许郸铁路,只有改革才有前景!
65亿打造“新干线”
许郸铁路升级改造为禹亳铁路準轨的建设工程,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项目,改建后的许郸铁路将从禹州出发终点至安徽省亳州市,故更名为禹亳铁路。
改(新)建的线路西起禹州市角子山,途经许昌市、鄢陵县、扶沟县、太康县、淮阳县、郸城县、鹿邑县、亳州市、界首市,并向西延伸至平顶山市的郏县,跨河南和安徽两省,覆盖4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线路总计380公里,总投资65亿多元。轨距从762毫米变为1435毫米,每辆火车运量从350吨增至2500吨左右。该铁路线建成通车后,年运量达1000万吨,每年可为沿线企业节约运费3亿~4亿元,对沿线11个县(市)区约1000万人口的资源开发、招商引资等起到推动作用。
变“宽”的小铁路,将承担着禹州水泥、角子山石料场以及建材、陶瓷、磷矿石等物品的外运工程,甚至连平顶山市郏县需要外运的一部分煤炭、水泥都可以“吃”掉。廉价的能源运输成本,将使沿线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同时,线路进一步向东延伸,又能保障中国东部能源利用。
如今,禹亳铁路準轨改建工程一期工程已经开工。许郸铁路将在阵痛中浴火重生,开始打造涵盖11个县(市),惠及千万人民的铁路交通“新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