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周剑良

2019-09-09 13:23:22 百科
周剑良

周剑良

周剑良,男,南华大学校长助理,核科学与技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气载放射性物质计量、核辐射防护与示蹤技术研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周剑良
  • 出生日期:1959年
  • 职业:博士生导师
  •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 主要成就:1994年获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 代表作品:《矿工个人辐射剂量监测》

工作履历

1978/9-1982/7年,北京大学核物理专业学习;
1983/9-1991/12,从事矿工个人辐照剂量监测的研究;
1986/9-1998/7,从事氡及氡子体测量及刻度的研究;
1987年,加拿大埃利澳特湖实验室工作进修;
1989年,前南斯拉夫科技考察,洽谈合作项目;
1993年,澳大利亚辐射实验室工作进修;
2002/1—2005/12,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α放射性气体钍的绝对测量”项目资助;
2006/1—2008/12,获得湖南省科技厅“基于RFID 技术的放射源安防跟蹤方法研究”项目资助;
2008/1—2010/12 ,参与湖南省科技厅项目1项(数位化符合法分辨测量Rn、Rn、Rn的研究,省科技厅湘财教指(2008)144号,项目编号2008TP4009-2;
2010/1—2013/12,主持湖南自然科学省市联合基金项目,高性能微型辐射伏特同位素电池研究,项目编号10JJ9014。
2012/1,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母子体衰变特性的氡同位素数字元合分辨测量方法”,项目编号11175082;
先后在核工业部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工作。

研究方向

气载放射性计量、防护与示蹤技术研究

研究成果及荣誉

所获荣誉

· 1982年获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奖;
周剑良
· 1984年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8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4年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2年获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7年获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0年获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 1996 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部分期刊论文

[1]袁新宇*、刘良军、周剑良,γ能谱滤波方法比对研究,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5卷,第2期,1-5页,2011
[2]欧频、周剑良*、左国平、郭鹏伟,直接充电式核电池能量转换效率提高研究,核技术,第34卷,第11期,872-876页,2011
[3]冀东、刘福东、周剑良,孔隙度对建材氡析出率的影响,中国辐射卫生,第20卷,第4期,483-484页,2011
[4]颜拥军、周剑良*、杨彬、丘寿康,基于ARM的软体延迟符合法氡同位素分辨测量实验系统研製,原子能科学技术,第45卷,第12期,1527-1531页,2011
[5]郭鹏伟、周剑良*、左国平、欧频,GaN放射性同位素微电池源的选取,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5卷,第4期,23-28页,2011
[6]郭鹏伟、周剑良*、左国平、欧频,放射性同位素电池的研究及进展,衡阳师範学院学报,第32卷,第6期,56-59页,2011
[7]刘庆云、周剑良、刘永辉、吴振东,纳米孔径重离子微孔膜的製备,原子能科学技术,第46卷,第3期,341-346-5页,2012 (EI收录)
[8]颜拥军、赖伟、周剑良、邱建雄,核信号数字元合测量的实验研究,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6卷,第1期,5-9页,2012
[9]颜拥军、黄德荣、周剑良,延迟符合法测量Ra和Ra的偶然符合修正计算比较研究,原子能科学技术,第48卷,第7期,1450-1457页,2013 (EI收录)
[10]林雯、刘永辉、周剑良,α能谱法测量孔膜孔隙率,原子能科学技术,第47卷,第4期,696-700页,2013 (EI收录)

专着

[1]周剑良、凌球编着,矿工个人辐射剂量监测,原子能出版社,2002.6
[2]周剑良、凌球编着,氡子体行为工程师手册,原子能出版社,2002.1
[3]曹雷、周剑良编着,放射性气溶胶,原子能出版社,2002.12
[4]潘佳林、周剑良、李先杰,闪烁室和电离室法测氡的密度效应研究,衡阳:核工业第六研究所研究报告

专利

[1]颜拥军.周剑良.黄德荣.赖伟.杨朝桐.基于时间谱分析的Rn测量方法及装置,2012.09,CN201210161571.4.
[2]颜拥军.周剑良.赖伟.杨彬.赵健.低活度氡同位素数字元合分辨测量方法及装置,
2012.09,CN201210161584.1.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