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编导专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艺术史博士。曾在中央电视台工作20年,历任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编导、《东方时空·纪事》栏目和《东方时空》特别节目组製片人,曾任中央新影集团特别节目部主任。现担任中央新影集团周兵导演工作室艺术总监。曾三度获得中国纪录片年度导演。其创作监製纪录片上百部,代表作有《故宫》《台北故宫》《敦煌》《梅兰芳》《下南洋》《外滩》《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千年菩提路》《千年国医》等。二十年来,这些作品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和美国国家地理,美国历史频道,英国SkyTV,NDR,德法 Arte等众多国际主流媒体播出。“用影像传播中华文化,打造出被世界认可的东方审美方式”是周兵一直想通过影像实现的艺术梦想。2007年开始尝试纪录片市场化道路,曾参与创办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新影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4年分别在北京和香港创办东方之子影视传媒机构。美国南加大USC访问学者,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师範大学、西北师範大学等学府客座教授。曾任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2010年北京国际电影季、2013年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2018年中国广州纪录片节金红棉评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周兵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职业:导演
-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 性别:男
个人经历
1993年10月-2007年8月,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新闻评论部工作
1993年10月至1997年6月在新闻中心《东方时空》的《东方之子》栏目担任编导的工作
主要完成工作包括:《中国画大家》系列(包括朱屺瞻、吴作人、何海霞、黄胄、张仃、关山月、黎雄才、谢稚柳、吴冠中、程十髮、黄永玉、董寿平等着名画家)、《工艺美术大师》(包括高公博、李博生、汪寅仙、夏吾才郎、顾文霞、秦锡麟等工艺美术大师)系列、《中国学者系列》(包括季羡林、费孝通、胡绳、张中行、任继愈、余秋雨等着名学者)、另外,还编导製作了《冰心》、《贝聿铭》、《杨振宁》、《丁肇中》、《孙越崎》、《吴树青》、《周谷城》、《叶乔波》、《李国安》、《龙永图》、《梁振英》等总计一百多期“东方之子”;1995年8月,参与编导製作了中国最早一批“真实再现”的纪录片《忘不了》,被誉为该类型节目在中国的开创者之一;1996年,任大型系列纪录片《周恩来》的编导;
1997年7月—2000年9月,担任《东方时空》特别系列节目《记忆》的总导演。此片开始试验製作以“真实再现”为主要影视探索手段的人物纪录片,尝试用电影的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製作电视节目

1999年7月由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和上市公司中视股份联合投资拍摄30集大型历史人物纪录片《记忆》,任总编导。该节目对中国二十世纪一百年来杰出人物进行电视化的梳理和创作,其中包括《黄兴》、《蔡元培》、《巴金》、《鲁迅》、《梅兰芳》、《梁思成》、《沈丛文》、《阿炳》、《晏阳初》、《宋庆龄》、《卢作孚》等总计30位历史文化名人,播出后在电视理论界和广大观众中都引起强烈反响;
2000年9月至2003年4月,参与创办并管理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东方时空·纪事》栏目,担任製片人;期间参与策划管理製作了一百多期、近5000分钟的纪录片;
2002年5月,负责策划、组织、主持了“中国电视纪录片20年回顾暨展映”大型学术活动。这次学术活动有评论认为是“20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界最重要的三次会议之一”。同年,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研究处举办《中央电视台课题研究报告》会----电视纪实节目中的“真实再现”,任主讲人。
2003年5月-2007年6月,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特别节目组製片人,同时担任大型系列纪录片《故宫》、《敦煌》、《梅兰芳》等项目总导演;同时,从这一年起连续担任大型特别直播节目《一年又一年》的製片人。
2005-2007年期间,参与纪录片《故宫》国际版联合製作(国际版名称为《解密紫禁城》),该片以26种语言,在全球164个国家播出,全球共有2.9亿个家庭收看;
任总导演的纪录片《敦煌》,被日本、泰国、中国香港、以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主流媒体引进并播出。
2007年——2009年,创办东方良友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2009年—— 今, 北京新影世纪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2012年—— 今, 中央新影集团周兵影视文化工作室,艺术总监;
2014年—— 今, 创办北京东方之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创办香港东方之子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2015年——今, 创办“爱上纪录片”新媒体平台。
社会兼职
中央新影集团周兵导演工作室 艺术总监
香港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常务理事
香港城市大学 客座教授
中国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学术研究院 秘书长
北京东方之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总裁香港东方之子国际事业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总裁
零传媒国际有限公司 行政总裁
美国USC南加大访问学者
西北师範大学传媒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兰州文理学院特聘教授
北京师範大学纪录片中心客座教授
美国亚洲电影艺术基金会创始人
主要作品
电视作品
时间 | 作品 | 担任职务 |
1995年 | 《忘不了》 | 编导 |
1996年 | 《周恩来》 | 编导 |
1997年—2000年 | 《东方时空》特别系列节目《记忆》 | 总导演 |
2000年9月—2004年4月 | 《东方时空·纪事》 | 总製片人 |
2003年 | 《故宫》 | 总导演 |
2009年 | 《敦煌》 | 总导演 |
2006年 | 大型纪录片《千年菩提路—中国名寺高僧》 | 总导演 |
2007年 | 《台北故宫》 | 总导演 |
2007年 |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 | 总导演 |
2008年 | 中英合拍高清纪录片《The Emperor’s Secret Garden》(《皇帝的秘密花园》) | 导演 |
2008年 | 纪录电影《人民至上——5·12大地震纪实》 | 策划 |
2008年 | 《家园》 | 策划 |
2009年 | 2009年系列高清纪录片《外滩》及纪录电影《外滩佚事》总导演 | 总导演 |
2010年 | 《黄帝》 | 总导演 |
2010年 | 《中医》 | 总导演 |
2010年 | 《汽车百年》 | 总导演 |
2010年 | 《黄埔军校》 | 监製 |
2013年 | 《下南洋》 | 总导演 |
2013年 | 《商战》 | 总导演 |
2013年 | 《百年南京》 | 总导演 |
2013年 | 《雪豹》 | 总导演 |
2014年 | 《百年巨匠四大名旦》 | 总导演 |
2015年 | 《千年国医》 | 总导演 |
2017年 | 《慈禧与现代中国》 | 总导演 |
2018年 | 《百年巨匠四大名医》 | 总导演 |
2019年 | 《穿越丝路的花雨》 | 总导演 |
2019年 | 《百年巨匠国学篇》 | 总导演 |
出版着作
书籍
出版时间 | 作品 | 出版社 | 担任职务 |
2001年 | 《记忆》 | 华艺出版社出版。 | 副主编 |
2002年 | 《中国电视纪录片(1980-2000)经典作品》VCD、画册 | 由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纪录片研究会共同出品。 | 执行主编 |
2003年 | 《东方时空》出版系列丛书:《与时代同行》;《纪事》;《世界》、《东方之子》、《时空连线》、《东方时空的日子》、《东方时空特别节目》、《实话实说》、《焦点访谈》、《百姓故事》 |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编委、副主编 |
2005年 | 《故宫》 | 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 主编 |
2008年 | 《崑曲六百年》 | 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 主编 |
2008年 | 《影像志·梅兰芳》 | 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 主编 |
2009年 | 《台北故宫》 | 金城出版社出版 | 作者 |
2010年 | 《敦煌》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 副主编 |
2011年 | 《中国名寺高僧——千年菩提路》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 作者 |
即将出版 | 《记录从哪里出发》 | 人大出版社 | 作者 |
2014年 | 《下南洋》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编着 |
主要发表文章
《真实再现探索》——2003年第六期《现代传播》
《<故宫>的创新-实验-传承》——2006年第一期《现代传播》
个人荣誉
时间 | 奖项 |
1996年 | 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特别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级) |
1996年 | 中国金鹰电视节特别奖(国家级) |
1997年 | 中国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二等奖 |
2002年 | 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最佳纪录片奖(国际级) |
2004-2005年度 | 《故宫》被评为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最佳撰稿,中国纪录片长片十佳作品 |
2005-2006年度 | 荣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颁发的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国家级) |
2005年 | 第八届四川国际电视节最佳人文及社会类长篇纪录片“金熊猫”奖、及最佳摄影两项大奖(国际级) |
2006年 | 纪录片《故宫》荣获第23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最佳编导奖、及最佳摄影奖(国家级) |
2006年 | 纪录片《梅兰芳》 荣获第23界金鹰节长篇纪录片奖 |
2006年 | 荣获第十一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十佳纪录片奖 |
2006年 | 广电协会举办的国际纪录片选片会,荣获“十大纪录片”头衔,并获得单项音乐音响奖 |
2006年 | 荣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的中国影视“学院奖”中国影视作品年度大奖(国家级) |
2007年 | 纪录片《故宫》、《梅兰芳》均荣获1987-2007中国文献纪录片二十年经典纪录片奖(国家级) |
2009年 | 大型纪录片《敦煌》荣获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人文类评审特别奖(国际级) |
2009年 | 《纪录中国·2009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优秀节目一等奖 |
2010年 | 入选《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之中国纪录片2010年度作品 |
2008年 | 纪录片《崑曲六百年》,荣获2008年第二十四届电视金鹰节优秀纪录片奖(国家级) |
2010年 | 荣获2010年第21届“星光奖”的电视文艺专题片大奖(国家级) |
2010年 | 2010年,纪录片《故宫》2000-2010年“10年10大纪录片”奖(国家级) |
2006年 |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主办的2005—2006“真实中国”纪录片年度导演评选活动中,获“真实中国”年度最佳导演称号 |
2009年 | 《台北故宫》荣获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举办的第三届“纪录中国”金牌称谓 |
2007-2008年度 | 《台北故宫》荣获“人文中国”纪录片论坛暨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奖 |
2010年 | 12集高清纪录片《台北故宫》荣获第21届“星光奖”的特别奖。(国家级奖项) |
2010年 | 5集高清纪录片《外滩》在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盛典中,荣获“中国电视纪录片2010年度作品”称号 |
2010年 | 《外滩佚事》荣获第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大奖(国家级) |
2010年 | 《外滩佚事》荣获新影集团第28届“星花奖”电视文艺专题片大奖 |
2010年 | 《外滩佚事》入选《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之中国纪录片2010年度作品 |
2010年 | 《外滩佚事》2010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国际纪录片奖影展”开幕影片 |
2009年 |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荣获第五届“纪录·中国”一等奖 |
2010年 |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荣获第十一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最佳长纪录片奖 |
2010年 |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入围最佳导演奖 |
2010年 | 《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入选《2010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之中国纪录片2010年度作品 |
2009年 | 12集高清纪录片《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在第22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纪录片大奖 |
2009年 | 12集高清纪录片《当罗浮宫遇见紫禁城》新影集团第29届“星花奖”评审特别奖 |
2010年 | 在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盛典中,荣获“2010年度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称号 |
2010年 | 2010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授予“2010年中国纪录片年度人物“称号 |
2013年 | 《解码本能》获得2013年四川国际纪录片节金熊猫奖CCTV-<活力中国>纪录片奖 |
2013年 | 《下南洋》荣获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最佳纪录片系列节目奖” |
2013年 | 《下南洋》荣获星花奖纪录片一等奖 |
2013年 | 《大足石刻》荣获新影星花奖二等奖 |
2014年 | 中央新影集团2013年度“星花奖”人文社会类长纪录片一等奖 |
2015年 | 获得(第十三届)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活动人文类入围奖 |
《雪豹》总导演 | |
2014年 | 获得第三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伎乐天”奖一等奖 |
2014年 | 获得“金熊猫”奖自然与环境类入围奖 |
2014年 | 获得第三届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伎乐天”奖一等奖 |
2014年 | 获得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获奖证书 |
2015年 | 获得第九届“记录.中国”创优评析人文(自然)类一等奖节目 |
2015年 | 入围第五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 |
2015年 | 获得第三届“中国镇江 西津渡电视纪录片盛典”评选活动玉山最佳(中片)系列纪录片 |
2016年 | 入围2016第十二届半岛国际纪录片节 |
2016年 | 获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製片厂(集团)2015年度“星花奖”自然环境类系列片银奖 |
2016年 | 获得第四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影视动画类) |
参与活动
2009年,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国际评审纪录片组评审会委员

2010年,北京国际电影季纪录片评审
2010年上海国际电视节纪录片组评审
2012年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奖评审
2013年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奖评审,并担任短片组评审组组长
2013年、2014年,两届广州微纪录片大赛评审会主席
2018年,中国广州纪录片节金红棉複评评审
人物评价
周兵拓宽了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和手法,传播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注重国际合作,同时进行纪录片产业化的实践。他创作纪录片的风格和模式被很多电视台模仿学习,是新一代中国纪录片的标誌性人物之一,也被中国纪录片年度报告评论为:“中国纪录片审美型创作的代表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