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吴贻弓

2019-11-05 09:16:04 百科
吴贻弓

吴贻弓

吴贻弓,1938年12月1日出生于重庆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5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大木匠》。1963年,担任剧情电影《兄妹探宝》的助理导演。1977年,开始担任上海电影製片厂副导演、导演。1980年,执导剧情电影《巴山夜雨》,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1983年,凭藉剧情电影《城南旧事》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85年,执导剧情电影《流亡大学》。1990年,执导剧情电影《月随人归》。1993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阙里人家》上映,他凭藉该片获得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同年,主导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1995年,担任製作人的剧情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上映。1999年,担任神话动画电影《宝莲灯》的艺术指导。2001年,担任电视电影《第十三个名字》的编剧。2003年,吴贻弓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2012年,吴贻弓获得第15届上海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2016年,吴贻弓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10届荣誉委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吴贻弓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重庆市
  • 出生日期:1938年12月1日
  • 职业:导演、编剧
  • 毕业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 代表作品:巴山夜雨、城南旧事、阙里人家
  • 主要成就: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
    第15届上海电影节电影终身成就奖
  • 妻子:张文蓉

人物经历

1957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大木匠》。1960年,吴贻弓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并担任了上海海燕製片厂的助理导演。1962年,担任剧情电影《李双双》的助理导演,该片根据李凖的小说《李双双小传》改编。
1963年,担任剧情电影《兄妹探宝》的助理导演。1977年,开始担任上海电影製片厂副导演、导演。1979年,担任剧情电影《于无声处》的助理导演。
1980年,独立执导剧情短片《我们的小花猫》;同年,执导剧情电影《巴山夜雨》,该片讲述“文革”中遭到迫害的诗人秋石在被押解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他凭藉该片入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2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城南旧事》上映,他凭藉该片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获得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14届贝尔格勒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
1983年4月,当选为上海第6届政协委员。1984年,担任上海电影局副局长,兼任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任、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同年,执导由宋春丽、王之夏搭档主演的剧情电影《姐姐》。
1985年3月,担任上海电影总公司总经理;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执导剧情电影《流亡大学》,该片由智一桐、祁明远合作主演。1987年,担任上海电影局局长兼上海电影製片厂厂长;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少爷的磨难》上映,该片根据儒勒·凡尔纳的小说《一个中国绅士的磨难》改编。
1989年1月后,开始担任上海电影局局长、中共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1990年,在家庭爱情剧《围城》中饰演陈道明的岳父周经理;同年,执导由夏宗佑、张文蓉、向梅等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月随人归》。1993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阙里人家》上映,他凭藉该片获得广电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银鹿杯奖;同年,主导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
1995年9月14日,担任製作人的剧情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上映,该片改编自李晓的小说《门规》。1997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海之魂》上映。1999年,担任神话动画电影《宝莲灯》的艺术指导,该片根据同名中国神话改编。2001年,担任电视电影《第十三个名字》的编剧,该片由吴天戈执导。
2003年,吴贻弓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2012年4月8日,吴贻弓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中国电影终身成就奖;6月16日,吴贻弓获得第15届上海电影节 “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2016年,吴贻弓担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10届荣誉委员。

个人作品

导演作品

时间名称类型
1997年
《海之魂》
电影
1992年
《阙里人家》
电影
1990年
《月随人归》
电影
1987年
《少爷的磨难》
电影
1985年
《流亡大学》
电影
1984年
《姐姐》
电影
1982年
《城南旧事》
电影
1980年
《巴山夜雨》
电影
1980年
《我们的小花猫》
电影
1957年
《大木匠》
电影

助理导演

时间名称类型
1979年
《于无声处》
电影
1963年
《兄妹探宝》
电影
1962年
《李双双》
电影

编剧作品

时间名称类型
2001年
《第十三个名字》
电影
1997年
《海之魂》
电影
1995年
《大捷》
电影
1990年
《月随人归》
电影
1980年
《我们的小花猫》
电影
1957年
《大木匠》
电影

监製作品

时间名称类型
1995年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电影

艺术指导

时间名称类型
1999年
《宝莲灯》
电影

参演电视剧

共1部
  • 1990
    围城
    饰 周经理

获奖记录

荣誉奖项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2012第3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获奖
2012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获奖
1992----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最佳导演奖阙里人家获奖
1992第1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银鹿杯奖阙里人家获奖
1992第2届上海农民电影节金穗奖‘92年《当代电影》国产十佳影片奖最佳影片奖阙里人家获奖
1984----新时期十年电影奖最佳故事片奖城南旧事获奖
1983第2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鹰奖城南旧事获奖
1983第14届贝尔格勒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城南旧事获奖
1983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城南旧事获奖
1983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影片奖城南旧事获奖
1983第10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二等奖(赤道奖)城南旧事获奖
1983第14届季福尼国际儿童电影节荣誉金牌奖城南旧事获奖
1981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巴山夜雨获奖
1981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巴山夜雨提名

人物评价

吴贻弓的电影实现了一种开放的文化态度,电影文本中体现了广泛的经典审美经验,採用一种写意原则,多有一种古典诗词意境以及对于中国传统山水绘画和戏曲艺术的借鉴运用,还使用了游的原则、阴阳美学原则和以一当十原则。而且,在整体上表现了民族精神底蕴与民族风格,即中国知识分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中庸之道”哲学愈识和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傍依和追究。同时,吸收借鉴外来艺术,对纪实美学的合理运用、影像美学的有限採用以及对类型电影的多方努力,使电影建立起了一种现代感,具有某种程度的先锋倾向(《齐鲁艺苑》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