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萍,女,河南孟州人。现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吴玉萍
- 出生地:河南孟州
- 职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 性别:女
着名书画家
艺术简介
幼承家学,雅好丹青。公务之余,舞文弄墨,勤勉不辍。
师从着名书画家王三友先生,取法古人,收穫颇丰。先临汉隶,既习章草,又摹宋元山水,并博览群书,德艺双修,故事半功倍,艺术大进。所谓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其书画作品皆格高调雅,不落俗套。观其挥毫,往往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颇具大家风範。其为人风趣洒脱,诚挚友善,常常于温润静雅之中透出一种干练平和之美。此谓书如其人,艺如其人是也。
评论文章
钟情翰墨蕴髙情
——读吴玉萍书画作品有感
李群成 / 文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两千多年以来,有数不清的文人雅士倾心于文化艺术事业,并成就了许多的时代大家。当今我国正是社会、经济、文化大繁荣的时代,钟情于文化艺术的人数更是空前绝后,其中不乏有理想、有智慧、有成就的女性书画艺术家。我所认识的吴玉萍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
吴玉萍作品

其实,吴玉萍和丈夫都在省辖市政府机关工作,数年前都是年富力强且有着良好发展前途的干部。但是,人各有志。丈夫担任领导,事业有成;而玉萍确十分钟爱于书法和绘画艺术。我想,这也许是与其性格、为人和夫君的支持、家庭的幸福有很大的关係。我初识吴玉萍之时,感到她温文尔雅,颇有几分古代文人的气度。她为了追寻自己的艺术之梦,利用业余时间曾遍访名师,潜心翰墨。近几年又在着名书法家、画家王三友的指导下学习书法和绘画。
玉萍隶书入手汉代名碑《石门颂》,又掺以《西狭颂》、《张迁碑》等笔意,从而成就了自己的艺术语言。其用笔苍劲老辣,疾涩有度;用墨浓淡乾湿皆备,时有涨墨溢出,不经意间给作品增加了几分情趣;结体舒展开朗,雄浑大气。我曾看到她一幅“墨研清露月;琴响碧天秋”的对联,十个擘窠大字,气势周浃,格调高迈。
从事书法艺术的人都知道,做榜书很难,难在没有深厚的篆隶功底和胆识,不敢轻易而为之。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榜书》中说:“榜书,古曰署书,萧何因以题苍龙、白虎之阙者也;今又称为擘窠大字。作字与小字不同,自古为难,其难有五,一曰执笔不同,二曰运管不习,三曰立身骤变,四曰临仿难周,五曰笔毫难精,有是五者,虽有能书之人,熟精碑法,骤作榜书,多失故步,盖其势力。” 作为一个女士,敢做如此大胆尝试,力避榜书之难,并能达到如此之水平,不得不令人钦佩之至。看她的落款也颇耐人寻味。玉萍吸收章草大师王蘧常笔法特点,使自己的小章草书雄劲、苍古、简约。她用此种书体落款,更与隶书书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吴玉萍作品

我们常看到时下有人写隶,用笔疾速有余,迟涩不足,线条缺乏艺术含量。而玉萍在书写隶书时的舒舒缓缓,不急不躁,使整个作品充满了金石之气,显得气象高古,韵味十足。同时,也会给欣赏者带来一种轻鬆愉快的感觉。
吴玉萍在学习书法的同时,还对绘画艺术有着浓厚兴趣,而且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中国画种类繁多,水墨、重彩、工笔、写意、白描等,其题材又有人物、山水、花鸟等。同时,根据历史上的画家用笔、用色、用墨的特点,又分为诸多流派。而清代“四王”的山水画用笔严谨,墨色古雅,备受后人所推崇。吴玉萍把“四王”作为主攻方向,显然是方向明、路子正。
吴玉萍作品

古人讲“书画同源”,是说书法与绘画尤其是水墨画,在用材、用笔、用墨、章法、意蕴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书法是线条艺术,讲求线条质量和力度。按照常理,于书法有较高水平的人,学画画则容易上手。吴玉萍将书法的基本功力用于水墨画,对于其绘画艺术水平的提升,自然有所裨益。玉萍是河南人,太行山苍茫浑雄、粗犷质朴的特性,对她的画风有着直接的影响。她笔下的山水有一种伟岸雄强、大气磅礴之气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用笔上的沉着劲健、苍茫迟涩和丰富的技巧,时而浓墨渲染,时而淡墨描绘,时而枯笔皴擦,使画面空疏清朗,层次分明。尤其是湿墨的运用,更增加了画面的氤氲之气,透出许多清灵的韵味,也让我们领略到了水墨写意画的魅力所在。
吴玉萍作品

吴玉萍的山水画,除表现巍巍太行山的雄强、劲健、厚重的风格外,我还看到其所作的近似于田园风光一类的风景画。比如其中的一幅《眠云卧石图》,清新的水草,茂密的树林,幽静的山峦,远去的船帆,和着远空淡淡的飞云。一老者静坐堤岸,欣赏并享受着大自然的纯洁之美,整幅作品就是诗与画的巧妙结合,惬情之意跃然纸上,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书法和绘画,都讲求继承传统与大胆创新。只有传统没有创新,就是食古不化,不会给人以新的看点和情感上的愉悦。相反,没有传统只讲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继承是为了积澱深厚的传统功力,掌握娴熟的创作技巧,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有了深厚的传统功力和超常的创新意识,还需要胆魄。只有敢于大胆用笔、大胆施墨、大胆布白,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希望玉萍在今后的创作中,在修炼传统功力的基础上,再增加几分胆魄,增加几分果敢和率意,我相信,将会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
吴玉萍作品

是为记。
2013年7月12日于诚斋
(李群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公务员书协秘书长,郑州大学兼职教授)
神经内科专家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国内着名的精神疾病诊治专家,从事精神疾病临床工作近40年。曾赴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进修精神疾病,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德国Mainz医科大学神经外科中心研修一年。
专业简介
擅长失眠、焦虑、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神经内科常见病,尤其在抑郁、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并有多项课题分获全国科技成果奖和优秀论文奖。
主要专长
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尤其擅长于睡眠障碍、神经系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神经内科专家
吴玉萍,主任医师 现为武警哈尔滨公安消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
从事精神卫生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长採用中和心理疗法诊治各种原因引起久治不愈的轻重度失眠症、抑郁症、头痛、焦虑惊恐及心理障碍等疾病。曾在省市级医学专业杂誌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多年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多年病魔缠身的不计其数患者得到新生,精神卫生疾病得到了康复,其辩证準确疗效显注深受患者的好评。其在失眠、焦虑惊恐、抑郁病症保健指南成为全国精神科最好的教材。
社会职务及学术职务
中国中医学研究院委员
中西医结合委员会会员
中国康复保健医学研究会委员
医学成就
2007年聘任为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中国医药管理科学院客座教授,先后在香港、广州、 深圳 、上海等多个科研机构从事精神疾病研究与治疗,并多次赴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及应邀出席世界性的精神科专业学术交流会,相关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曾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了强大的反响。发表论文15余篇,主编或参与编写专着18本,其中《临床睡眠障碍知多少》填补了国内空白。相关研究课题获全国技进步和医疗成果奖5奖。任《中国中医内科年鉴》神经系统疾病专业主编、《中华神经内科杂誌》等18本刊物编委。至今还被广泛引用,在医学界享有崇高的威望。
荣获奖项
曾两获“国家卫生先进工作者”;
2002年荣获 “国家科技进步奖”;
黑龙江省十佳医务工作者。
专业特长
失眠、焦虑、抑郁、神经官能症等神经内科常见病。
研究领域
环境与贸易(可持续贸易);循环经济研究;固体废弃物环境管理;进口废物环境管理;废旧资源环境管理;可持续生产与消费;可持续政府採购政策;节能建筑政策等。
主要经历
2002.7-现在 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1999.9-2002.7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博士
1992.7-1999.9 山东大学(1992-1996在职获得硕士学位) 在职硕士
1986.7-1988.9 山东大学 讲师
1982.9-1986.7 北京师範大学 大学生
主要工作成果
1.环境与贸易领域:1992-1996年间以“环境与贸易”为硕士论文选题,发表近20篇期刊论文和出版全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与贸易问题专着《21世纪环境与贸易》,并获山东大学1997年科研成果三等奖。
现是总局WTO环境与贸易谈判技术小组协调员和核心研究人员,并参加了相应课题研究5项。
2.循环经济研究领域—2002年我从博士毕业分配到政研中心后,正直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之机,本人成为我中心循环经济研究小组的核心研究人员并参与了5项研究课题。
3.绿色经济制度领域:本人创新性提出“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概念框架,发表论文10余篇并展开初步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和高度评价。“环境经济制度创新研究”在200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徵文中获优秀论文奖。负责相关题目的中日主任基金项目两项。
4.经济成长与环境污染相关模型研究领域: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为依託,发表相应论文15余篇,并构建中国及典型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此成果发表于《地理研究》等学报级期刊。
5.中国贫困地区经济与环境互动机理研究领域:博士学位论文以中国贫困地区经济与环境互动机理研究为选题。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不仅取得博士论文全优通过的优异成绩,而且荣获中国科学院2002年度地奥奖学金。
6.贸易布局理论与实践:1992-1994年间本人创新性独自编写《贸易布局理论与实践》专着。并独立获199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获奖情况
1.《贸易布局理论与实践》 独立获奖
1995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5年山东省青年联合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山东省对外经济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1995年山东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21世纪环境与贸易》 第一获奖者 1997年山东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3.健全环境经济制度体系, 独立获奖 2004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政策徵文优秀论文奖。
4. 绿色财政政策,第一获奖者《生态经济》2001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5. 构建中国环境教育体系,第二获奖者《生态经济》2001年优秀论文三等奖。
中山大学教授
吴玉萍,教授。
工作经历
1982-1986, 在武汉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6-1989,1998 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
一级学科:海洋科学
二级学科:海洋生物学
学科方向: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
科研成果
科研项目
项目类别 (契约号):题目名称
(1)“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的遗传结构与健康状况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珠江口中华白海豚种群增殖的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DNA bank for Sousa chinensis in Asia water : a preliminary approach of specimen banking” 国际合作项目
(4)“我国沿海珍稀濒危动物(中华白海豚、斑海豹和绿海龟)保护技术与示範”,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
(5)“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範”子课题3“跨境隧-岛-桥集群工程安全环保管理需求与对策研究”,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项目。
(6)“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技术的研究”,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攻关与研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