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吴永刚(上海电影製片厂导演)

2018-02-25 16:25:32 百科
吴永刚(上海电影製片厂导演)

吴永刚(上海电影製片厂导演)

吴永刚(1907年11月1日—1982年1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吴县,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1928年,参演剧情电影《银枪盗》。1934年,自编自导个人首部无声电影《神女》。1936年,自编自导国防电影《壮志凌云》。1941年,执导剧情电影《战地情花》。1946年,执导剧情电影《忠义之家》。1950年,执导解放后第一部描写农村土地改革的影片《辽远的乡村》。1955年,执导剧情电影《哈森与加米拉》,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故事片三等奖。1958年,与舒适联合执导剧情电影《林沖》。1962年,执导戏曲舞台艺术片《碧玉簪》。1976年,由其执导的戏曲电影《让徐州》上映。1980年,与吴贻弓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巴山夜雨》,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1981年,执导剧情电影《楚天风云》 。1982年1月18日,吴永刚因病逝世,享年75岁。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吴永刚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江苏省吴县
  • 出生日期:1907年11月1日
  • 逝世日期:1982年1月18日
  • 职业:导演、编剧
  • 主要成就: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 代表作品:神女、哈森与加米拉、巴山夜雨、楚天风云

人物经历

1928年,参演剧情电影《银枪盗》。1934年,自编自导个人首部无声电影《神女》。1935年,执导由林楚楚、王人美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小天使》。
1936年,自编自导由金焰、王人美搭档主演的国防电影《壮志凌云》;同年,执导犯罪电影《浪淘沙》,该片讲述了一名警察追捕一名杀死偷情的妻子和情人的水手,最后两人暴尸荒岛。
1938年,由其执导的古装电影《四潘金莲》上映;同年,执导由刘继群、韩兰根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无敌武术团》;此外,还执导了由王人美、高占非、陈天国联袂主演的动作电影《黄海大盗》。
1939年,由其执导的古装电影《林沖雪夜歼仇记》上映。1940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离鸾曲》上映。1941年,执导由顾兰君、朱少泉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战地情花》;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人海冤魂》上映。1946年,执导由刘琼、秦怡、韩韬联袂主演的剧情电影《忠义之家》。
1947年,自建大业电影公司,并执导了剧情电影《迎春曲》;同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终身大事》上映。1948年,执导由裴沖、沙莉搭档主演的剧情电影《舐犊情深》。1949年,担任上海电影製片厂的导演;同年,执导由关宏达、韩兰根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饿人行》。1950年,执导了解放后第一部描写农村土地改革的影片《辽远的乡村》。
1955年,执导由阿部莱、范丽达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哈森与加米拉》,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故事片三等奖。1956年,自编自导奇幻电影《秋翁遇仙记》,影片根据《今古奇观》中《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故事改编而成。
1958年,与舒适联合执导剧情电影《林沖》。1962年,执导戏曲舞台艺术片《碧玉簪》。1963年,执导 戏曲舞台艺术片《尤三姐》。1976年,由其执导的戏曲电影《让徐州》上映。1978年,执导戏曲艺术片《刘三姐》。1979年,由其执导的戏曲电影《茶童戏主》上映。
1980年,与吴贻弓联合执导剧情电影《巴山夜雨》,该片获得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他凭藉该片入围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1981年,执导剧情电影《楚天风云》,该片以1927年宁汉分裂到宁汉合流为历史背景。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1月18日,吴永刚因病逝世,享年75岁。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时间名称类型
1981年
《楚天风云》
电影
1979年
《茶童戏主》
电影
1978年
《刘三姐》
电影
1976年
《让徐州》
电影
1963年
《尤三姐》
电影
1962年
《碧玉簪》
电影
1958年
《林沖》
电影
1956年
《秋翁遇仙记》
电影
1955年
《哈森与加米拉》
电影
1950年
《辽远的乡村》
电影
1949年
《饿人行》
电影
1948年
《舐犊情深》
电影
1947年
《迎春曲》
电影
1947年
《终身大事》
电影
1946年
《忠义之家》
电影
1941年
《人海冤魂》
电影
1941年
《战地情花》
电影
1940年
《白雪公主》
电影
1940年
《尽忠报国》
电影
1940年
《离鸾曲》
电影
1939年
《林沖雪夜歼仇记》
电影
1938年
《胭脂泪》
电影
1938年
《离恨天》
电影
1938年
《黄海大盗》
电影
1938年
《无敌武术团》
电影
1938年
《四潘金莲》
电影
1936年
《浪淘沙》
电影
1936年
《壮志凌云》
电影
1935年
《小天使》
电影
1934年
《神女》
电影

编剧作品

时间名称类型
1962年
《碧玉簪》
电影
1956年
《秋翁遇仙记》
电影
1948年
《舐犊情深》
电影
1947年
《《迎春曲》
电影
1947年
《终身大事》
电影
1946年
《忠义之家》
电影
1941年
《人海冤魂》
电影
1941年
《战地情花》
电影
1940年
《白雪公主》
电影
1940年
《尽忠报国》
电影
1940年
《离鸾曲》
电影
1940年
《花魁女》
电影
1939年
《林沖雪夜歼仇记》
电影
1938年
《胭脂泪》
电影
1938年
《离恨天》
电影
1938年
《黄海大盗》
电影
1938年
《无敌武术团》
电影
1938年
《四潘金莲》
电影
1936年
《浪淘沙》
电影
1936年
《壮志凌云》
电影
1934年
《神女》
电影

参演电影

共2部
  • 吴永刚(上海电影製片厂导演)
    1928
    金钱之王
     
  • 吴永刚(上海电影製片厂导演)
    1928
    银枪盗
    饰 吴信

获奖记录

荣誉奖项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获奖作品备注
1980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巴山夜雨》获奖
1980第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巴山夜雨》提名
1955----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故事片三等奖《哈森与加米拉》获奖

人物评价

吴永刚的人性关怀是通过一种二元结构的叙事模式展开的,这种二元结构分别对应着默里·斯坦因所说的“日性良知”和“月性良知”,其中“月性良知”代表着吴永刚的情感取向,即对完满正义的追求。这种情感取向,引导吴永刚在画面叙事、隐喻蒙太奇、光影造型以及电影影调方面的探索,使他成为中国电影史中一位具有现代意识及知识分子气息的导演之一(《当代电影》评)。吴永刚的现实主义首先是尊重生活真实,以生活的本来面貌描写生活,从而具有客观、写实的特点。对生活的客观写实,并非机械地照搬,而是需要创造者对生活的思索,凝聚着创作者的情感、爱僧、倾向和希望,亦即强调创作者对生活的主观把握,这是吴永刚对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解和基本主张(《电影艺术》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