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苗,男,文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74年11月生,安徽岳西县人。2003年在安徽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首都师範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史论教研室主任,兼任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吴新苗
- 出生地:安徽
- 出生日期:1974年
- 职业:教授
- 毕业院校:首都师範大学
人物生平
吴新苗,男,1974年11月生,安徽岳西县人。2003年在安徽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首都师範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硕士生导师、史论教研室主任,兼任北京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副主任。
所授课程:
《古代戏曲经典作品导读》《古代戏曲理论名着导读》《中国京剧史》《戏曲史料学》《戏曲艺术思想史》等。
研究方向:
明清文学、古代戏曲史、京剧学
论文着作
着作:
1、《屠隆研究》(22万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2、《戏曲文化》(18万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年版
3、《梨园私寓考论:清代伶人生活、演剧及艺术传承》(53万字),学苑出版社2017年版
4、《清代京剧史料学》(21万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版
5、《文本、舞台与戏曲史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6、《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合撰),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版
7、《中国十大古典幽默滑稽剧》(合撰),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年版
8、《京剧历史文献彙编(清代卷)》及其续编(整理及分卷主编),凤凰出版社2011/2013年版
9、《观音戏曲集》(辑校),中华书局2016年版
10、《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参编),北京师範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主要论文:
1、《<玉茗堂批订董西厢>为汤显祖作考论》,《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人大複印报刊资料《古代、近代文学》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
2、《黄小田与<儒林外史>的早期传播及研究》,《文学前沿》2006年第1期
3、《阮大铖喜剧的艺术表现及其审美内涵——以<春灯谜>为例》,《艺术百家》2007年第5期
4、《从复古到性灵的过渡者——屠隆的散文理论》,《文学前沿》2008年第2期
5、《论屠隆“性情说”对复古派“情真说”的发展》,《湖州师範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6、《从<意中缘>看李渔风情喜剧的特色》,《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论屠隆戏曲的“自传性”特徵》,《戏曲艺术》2008年第3期
8、《郑怀兴历史剧中的知识分子与女性》,《戏曲研究》2009年第3期
9、《晚明“书怀写愤”戏曲文学思潮论纲》,《戏曲艺术》2009年第2期
10、《清末民初北方地区戏曲改良活动考述》,《戏曲艺术》2011年第3期
11、《戏曲改良中的“三段论”思维模式——以余治戏曲理论与批评为标本》,《艺海》2011年第11期
12、《金针度人 本色写照——谈郑怀兴<戏曲编剧理论与实践>》,《四川戏剧》2012年第4期
13、《辛亥前王钟声在北方的戏剧活动及其影响》,《戏剧艺术》2012年第4期
14、《古代戏曲理论与批评“趣”论发微》,《戏曲研究》2012年第2期
15、《也谈曹寅历史剧<续琵琶>及其崑曲舞台呈现 》,《曹雪芹研究》2012年第1期
16、《从狎优到捧角——<顺天时报>中堂子史料及文人与“相公”的关係》, 《文艺研究》2013年7期
17、《“借其异迹,吐我奇气”——<四声猿>创作主旨论》,《戏曲艺术》2014年3期
18、《抄本<花天尘梦录>中的崑曲史料》,《文献》2014年第1期,人大複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14年第3期全文转载
19、《一齣戏的流变:从<幽闺记·旷野奇逢>到<踏伞>》,《戏曲研究》2015年第1期
20、《“怪风疾雨益苍凉”——读张际亮的纪行诗》,《中国诗歌研究》2015年第1期
21、《戏曲文学(文本)多样性与戏曲研究》,《文学遗产》2016年第6期
22、《<野猪林>的演变:经典的形成及其意义》,《文艺研究》2016年第10期
23、《宣统二年<正宗爱国报>中的梅兰芳演出广告——兼论及梅氏早期艺术经历》,《戏曲艺术》2016年第1期,人大複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16年第4期全文转载
24、《私寓与晚清北京的崑曲传承及演出》,《戏曲研究》2016年第3期
25、《京剧形成的标誌之一:道光时期的京剧旦角名伶及其剧目——以<花天尘梦录>为中心的考察》,《中华戏曲》2016年第2期
26、《从“识艳之书”<燕兰小谱>看清代戏曲文化的新变》,《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27、《私寓制与晚清梨园文化》,《戏曲艺术》2017年第1期,人大複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17年第4期全文转载
28、《论戏曲表演艺术流派的发生、表现和生成规律》,《戏曲研究》2017年第4期
29、《梅兰芳先生的创新精神》,《光明日报》2014-11-08第3版理论评论版
30、《契合时代精神 引领大众审美——程长庚与京剧的形成》,《中国文化报》2017-12-06第3版理论评论版
31、《时代、传统、外来文化的纠葛——清末民初京剧改良理论与批评》,收入《京剧学初探》,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版
32、《梅兰芳:古典戏曲艺术进入现代的一个符号——论梅兰芳艺术观念之形成》, 收入《梅兰芳与京剧的传播》,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年版
科研项目
1、参与并完成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规划课题《京剧历史文献彙编(清代卷)》 2、参与并完成文化部艺术学重点课题《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研究》 3、参与并完成北京市教委教育改革课题《中国戏曲史教学改革与实践》 4、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课题《戏曲艺术当代发展路径研究》 5、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课题《京剧史料学研究》 6、主持并完成北京市拔尖人才培育课题《梨园私寓考论》 7、主持北京市科研基地项目《历史的镜像:民国时期报刊中的京剧评论与批评》
主要荣誉:
1、2011年获中国戏曲学院“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2011年获中国出版协会“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3、2012年获北京市教工委“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4、2014年获评北京市教委“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