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吴斌(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作家型”语文教师)

2018-06-28 11:27:00 百科
吴斌(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作家型”语文教师)

吴斌(湖南省新化县吉庆镇“作家型”语文教师)

吴斌,笔名吴晴河,男,湖南新化人。自由撰稿人,在《中国教师报》、《湖南日报》、《湖南科技报》、《科教新报》、《散文选刊》、《湖南教育》、《国中生》、《青少年日记》、《青年教师》等报刊杂誌上发表作品若干。曾获新化县第三届“十大青年文化人物”称号。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吴斌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
  • 出生地:湖南新化吉庆镇

人物事迹

2006年,大学毕业的吴斌被组织上安排到田坪镇白岩中学。白岩中学距离县城70公里,距离镇上20公里,自然环境恶劣、教学条件简陋,老师不是争着调离便是停薪留职,部分本地生源也是纷纷到邻近乡镇的学校就读,师资力量薄弱和生源质量低下问题一直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吴斌刚来时,被安排在一间不足10平米的危房里,看到学校情况如此不堪,心里也颇为失落。学校领导知道后,主动和他促膝谈心,解除了他的思想包袱,使本就抱着一颗献身农村教育之心的吴斌豁然开朗,心情愉快地接受了学校分给他的任务,决心扎根山区,以一腔热血服务白岩的贫困学子们。
学校领导看好吴斌的发展潜力,一来就给他压重担、挑大樑,安排他当毕业班班主任和学校语文把关教师,同时兼任学校教研组长、团委书记。吴斌善学习、肯钻研,他认为,一个教师,最大的“德”莫过于铸就自己高深的学识、严谨的品行。然后,施于教育,施于学生,让学生们在回首自己的青春年华时无怨无悔。抱着这种心态,吴斌一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一方面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慢慢地,他的这种工作和学习态度感染了学校的大部分老师,全校形成了好学上进和教研教改的良好风气。那些平时学习散漫的学生也从吴斌老师身上读懂了学无止境的真正含义,学生学习热情空前高涨,班风学风得到根本扭转。到白岩中学工作的第二年,吴斌所担任的毕业班有3名学生顺利考上湖南一师的小教大专班和新化第一中学,实现了该镇数年来小教大专班和新化一中升学率零的突破!在白岩中学的几年里,吴斌用他的勤奋和务实践行着他当初的承诺,也一步步见证着这所学校的涅磐与新生。几年来,他所任教的语文科目统考成绩稳居全镇第一,连续八期获得教育教学一等奖。
因为吴斌在白岩中学的突出表现,2011年,他被调到吉庆镇中心学校,担任中心国小的副校长。

写作经历

吴斌倡导特色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他取法《小学生导刊》“发现作文”的理念,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和培养那些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同时自己身体力行,充分发掘自己的写作长处,既教又写,发挥榜样的示範作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通过几年的努力,他本人在《中国教师报》《湖南教育》《国中生》等国家、省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作品若干篇,指导50多篇学生习作发表在《国中生》、《花火》、《青少年日记》《优秀作文选评》等省级刊物上,还有两名学生被推荐加入娄底市作协。因此,他获得了“作家型”教师的称号。今年,他与全国知名的“发现作文”理念的优秀实践人、平江的房科剑实现联手,即将在省级专业名刊上推出一系列此类专栏文字。

社会贡献

吴斌在扎扎实实做好自己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不忘用爱心奉献和回报社会。六年多来,他先后资助李玉燕、李娟等10名特困生每生每期100—300元不等的生活费,直到他们顺利完成国中学业。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吴斌更多地发挥媒体宣传的独特作用,多次以市日报教育版头条新闻报导的形式,协助白岩中学为新建的希望学校募得爱心捐款20万元,5次组织社会贤达为贫困学生捐献爱心款1万余元,为山区孩子募得图书300余册……
作为班主任,吴斌每学期都撰写1万多字的“班主任心语”挂在教室宣传栏里给孩子们鼓劲加油。他在教室门口边打点滴边上课。他带领孩子们在久旱缺水时走出2里外挑水。

人物影响

同时,吴斌密切关注山区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他利用周末累计家访达500多人次,与学校同事共同完成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万字,并获得中国教育报刊社举办的全国关爱留守儿童徵文一等奖,其采写的长篇通讯稿《爸爸妈妈,再爱我们一次》刊发于《娄底日报》后,反响巨大。2011年,在他的强烈呼吁下,《国中生》杂誌第9—10期为留守儿童特意开闢习作专栏,以期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
吴斌数年如一日的无悔坚守,不过是中国成千上万乡村教师勇于责任担当的一个缩影。他们用一支粉笔,给山区孩子书写了希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