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2019-05-30 10:47:54 百科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讲的全是真真实实、有凭有据、经过再三详密考证的历史。绝不止是将文言文译为白话,更不是传说演义、细说小说,几乎每一段都可以翻回原文,一一找出原始资料。只是读者往往很难相信,涩口寡味的浩瀚史书之中,竟然暗暗珍藏如此生动好玩的片段。

基本介绍

  • 书名: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 作者:吴涵碧
  • ISBN:978-7-5104-1954-6
  • 定价:29.80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8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上起远古,下终明代中叶,作者选取这段漫长历史中富于教益和人和事,以此为中心,写成一系列轻鬆而富于情致的短篇故事。全书凡1075篇,200万言,故事之间相互勾连,前后贯通,连缀起来,即成一部规模颇大的中国通史。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作者吴涵碧女士,台湾着名学者、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以《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为题,在台湾《中华日报》、《国语日报》开闢专栏,连载历史故事,每周一篇,21年从未间断,本书即由这些专栏文章结集而成。
专栏读者对象原定为青少年,却得到成人和青少年的一致喜爱,这得益于其诸多特点:本书所采史实,皆出自信史,对流传甚广的野史及民间传说,亦偶有採择,然皆指明其非为史实,并以信史与之相对照;所选史材避开艰深的历史问题,选取其中意义浅白易懂,而又富于情趣的情节,务使读者轻鬆明了其中要义;历史故事标题皆富于意趣、亲切可观,内容富于情致、浅易畅晓,不以森然面目以待读者;每篇故事皆两千字以内,读者略有空闲即可进入,开卷即有收穫。
吴姐姐一生埋首典籍,深知历史的严肃性和学术性,讲历史故事时,不曾妄开言论,不曾逞才使气,未曾沾染纤毫意识形态之论调。见解之持正,论史之谨慎,与中国历代史家所恪守準则一脉相承。所讲故事当中,即使是对于残暴的独裁者,也不吝排列他们的善政和善行,指责与激赏、恶行与善政,并行不悖;吴姐姐希望读者能放下成见,懂得正确全面的认识人和事物。
吴姐姐的最大目的,是希望本书能成为全家共读的好书,行文之中,一叙一议,非惟富于趣味,亦极讲求情致与见地,风流蕴籍,埋伏于轻鬆的历史故事当中,抹平成人与孩子阅读兴趣的沟壑。《吴姐姐讲历史故事》风行全台数十年,所获奖项灿若繁星,让一代台湾人获得历史的“故智”,让台湾众多的家庭,在轻鬆愉快的共读之中,获得家庭的温爱。

社会影响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得奖一览:
◎台湾金鼎奖推荐奖
◎台湾金鼎奖优良出版品
◎台湾中国文艺奖章
◎台湾优良儿童图书“金龙奖”
◎台湾国立教育资料馆评鉴特优青少年课外读物
◎台湾民生报“校园好书排行榜”票选第一名
◎台北国际视觉设计展插画类金奖
各行各业意见领袖讚誉、推荐:
石永贵朱 炎 李四端李云娇 宋楚瑜 李艳秋 邵玉铭
周芬伶 林美和 林清玄 林海音 侯文咏保 真 徐木兰
徐佳士 凌 拂 秦俪舫 徐钟佩郭为藩 陈裕堂 张晓风
梁琼白 琦 君 傅佩容 琹 涵 彭 歌 杨平世刘 墉
刘静娟 郑石岩岭 月 薇薇夫人 谢鹏雄 罗兰
(以上依姓名笔画序排列)
提升作文实力,从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开始!
培养阅读能力,从《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开始!
学习国语文必须从名门正派开始,就好像学习武功就要到少林寺或武当派,《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就是学习国语文的名门正派! ——侯文咏
这一整套系统完整的书,对象本是青少年,所以题名为《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可以说是及时弥补了戏曲、说唱等民间艺术逐渐被大众忽略所造成的缺憾,它不但给青少年读者带来丰富而完整的历史知识,就连成年读者,也一样地乐于把这套极具功力,可读性又高的书,放在案头,作为随时补充自己历史知识而又轻鬆可喜的一份读物。
—罗兰 (着名作家)

读者眼中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会说故事的人很多,但是很少人能像吴姐姐这样,把历史故事说得如此鲜活有趣。这是一套老少鹹宜的好书,错过它是你的损失喔!
——李四端(华视晚间新闻主播)
这套书考证严谨、资料丰富,不仅是小朋友的优良课外读物,也是大人的一套不可多得的历史丛书。
——李艳秋(TVBS执行董事)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经过有系统的整理,加上文字浅显易懂,配以生动活泼的插图……当然会使青少年们乐于阅读,甚至像我们这样的成年人,也爱不释手。
——宋楚瑜(亲民党主席)
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一改我们给历史那种枯燥乏味的定位,使历史成为有血有肉的身边人事……吴姐姐的故事因此不只适合孩子阅读,也适合大人,如果人人多对历史认知,就会有更多人培养出伟大的怀抱。
——林清玄(作家)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与金庸武侠小说,是我高中联考社会科拿九十几分的秘密武器!”
——熊健美(台大植物所硕士,天下杂誌群网际网路部副理)
“吴姐姐的故事带我穿越历史,看到人在不同的时空展现出善与恶、伟大与卑微。”
——林大维(台大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软体工程师)
“吴姐姐一开口,历史就变成了一出出精彩的龙争虎斗,本来记不住的人名,都有血有肉的活起来了!”
——朴元善(电脑艺术美术硕士、美国圣荷西ERS公司网路製作暨资讯管理)
“从小时候外公讲故事给我听,到长大自己收藏阅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开启了我对自我文化根源的了解,奠基我对国家民族的情感与使命感。这套书联繫了我对外公的思念,仿佛既往古人传承至今的火炬正在我手上,等着发光发热。”
——马嘉(分子生物及微生物硕士、斯莱思-凯特琳癌症纪念中心研究员)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曾经是我求学时期的心灵鸡汤,吴姐姐巧妙的文笔让书中历史人物活生生的跃然于纸上。如今,在睡前,我仍然一篇篇的故事与小孩分享,让我们有非常愉快的睡前时光。”
——林宜敬,美国布朗大学资讯工程系博士,现任爱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记得有一个酷热的夏天,我在家中翻着《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书中一篇篇的故事简单而精彩,一向对中国历史一窍不通的我竟被它吸引了,而一口气把所有的故事都看完。”
——吴怡蒨(纽约普拉特艺术学院电脑绘图系硕士,从事专业动画创作)
“小时候觉得《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是一套很有趣的历史丛书,如今再次阅读,仍然深深被其中的故事内容吸引,尤其在现今的社会读来特有一番感触!”
——张巧明(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设计研究所硕士、台北市建成国中表演艺术教师)
“以故事为题材,用流畅的文字,使人知古鑒今,值得一读再读。”
——江明志,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研究所硕士,现任台北市政府劳工局专员
“阅读历史故事不但能增添生活的乐趣,又能培养鉴古知今的能力,好处多多!”
——林佩璇(美国卡耐基美浓大学企管硕士、环华投资控股襄理)
“科学促进人类的进步,历史见证科学的发展。”
—吴振弘(台大光电所硕士,美国卡耐基美浓大学企管硕士)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一套故事书,我每天一本接一本的看,连吃饭也不想停下来。”
——赵元(台北市新生国小五年级)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这套书,是个超大的作文素材库,里面有丰富的故事,经典的文学作品、典故、成语等,再加上作者吴涵碧简洁流畅的文笔,这些都是学习作文最好的典範。我现在担任的是国小教师的工作,我和许多同事都是‘看《吴姐姐讲历史故事》长大的’。在课堂上,我也常以这套书当作补充教材,结果发现,不必规定,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阅读这套有趣的故事集了,而且渐渐的在他们的作文簿里看到了许多的及成语,文句也更加顺畅了。如果不想以强压灌注的方式来增加孩子的语词及作文能力,建议让孩子阅读此书。”
——邱坤芳(台东县复兴国小教师)
“读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后,历史课本变得好简单!”
——侯书维(台北市复兴中学二年级)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启蒙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其中丰富的人文掌故对我的作文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平静(台北市北安国中三年级)
“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一举三得:了解了历史,洗鍊了文字,更丰富了国学知识,我由衷推荐这本好书!”
——吴安琪(台北市中山女高一年级)
“看故事是有趣的,而读历史故事,在情趣之外,还能增长智慧,因此我为孩子选择《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而对我许多北一女的学生们来说,这本书是他们共同的阅读经验。”
——张翠凤(台北市北一女中国文老师)
“大部分学生害怕作文,因为腹笋甚窘,常常绞尽脑汁仍无法挤出多少题材,依据我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同学们一个写好作文的决窍:那就是多阅读历史故事,历史故事看多了,举例的能力高人一等,引证的功力超乎同侪。《吴姐姐讲历史故事》我全看过,写得精彩绝伦,令人爱不忍释,透过吴姐姐的生花妙笔,欣赏历史人物的卖力演出是多幺美好的生活享受,而更重要的是,你的写作能力不知不觉已大为跃进,真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我以为这也是吴姐姐的另一大功德、大贡献。”
——林清标(前国立编译馆高中国文教科书编审委员)
“历史是传承文明的磐石,吴姐姐的笔则把历史变成了云母片,层层解理片片灿然,文笔生动、情节饱满,让人在展卷阅读的同时,也能学习文字的技巧,也许前一刻,你还在太学生的鼓声中热血沸腾,下一刻却为岳飞的《满江红》低回不已;也许前一刻,你还在品味唐太宗‘以人为鉴’的隽语,下一刻却在宋太祖宫中的乾德旧镜中照见朝代更迭,而发为一叹。且看吴姐姐如何以文学之刀解剖历史而游刃有余,并为我们开出一条缀句属文的学习之路。”
——季至柔(台湾大学中文系三年级)
“海外华裔的孩子有权利也有义务的接收固有文化的资产传承,在他们未曾选择的土地上,我们侨教的重点,以《三国演义》类的历史故事作为启发,忠孝节义尽在其中了,《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就是我们最重要教材之一。”
——潘郁琦(前美国德州华文教师)

名家荐言

全神贯注,努力以赴
吴俊才(吴姐姐的父亲,已故,台湾“中央日报”社长、政大教授)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出版之前,涵碧希望我在这一集的卷首写几句话,我满心愉快的立刻答应了。
据我所知,像这样性质的专栏,能够在长达整整十年之久的时间里,每周一次,从不间断,在报上连续刊出,实不多见。单凭这一份竭诚为读者服务的敬业精神与耐力,已足令人激赏。何况万千读者的回应,又是如何的持久而普遍。专集一集比一集畅销,因而使本书早已成为家喻户晓,不只是儿童而且也是成人所喜爱阅读的优良读物。
其次,我也想透露一个小小的秘密。当涵碧準备撰写此一专栏前,曾在一次越洋电话中,徵询我的意见,可否为专栏取一个名字。她说打算为读者每期讲一次故事,而取材运笔,儘可能求实求真,至少做到“正史为凭”,绝不杜撰。涵碧在大学先修历史,后学新闻,既然有此决心,我相信她一定办得到:以治史的精神来写故事,所以就顺口建议她的专栏为《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她欣然接受了,也实行了,而且这十年来我也是每篇必读的读者,当然应该写点读后感。
尤其在讲述有关南宋岳飞的故事。提起“尽忠报国”的岳飞,凡是南宋以后的中国人,真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岳飞在三十二岁时,感怀世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满江红》,一腔忠愤,壮怀激烈,不只使人追思景仰,更不知曾激起多少后代中华儿女,匡时报国奉献牺牲的壮志豪情。记得涵碧小时,最喜爱听我讲岳飞的故事,而我所讲的则是根据《岳全传》这部通俗小说。如今《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以现代易懂流利文字,重写这许多可歌可泣的史实,又作了不少考证的功夫。例如原说岳家在岳飞襁褓中即系一门孤寡,实则岳飞所受教忠教孝长大成人,得力于他父亲岳和的一手栽培之处甚多,并非完全为母亲之调教。姚氏夫人曾为岳飞在背上用绣花针刺上“精忠报国”四字,其实,刺的是“尽忠”而非“精忠”二字。
涵碧为小读者讲故事而能如此谨慎将事,绝不是信手拈来随意渲染,使得一些上了年纪的读者,也能获益不浅,其负责认真的态度与用功之勤,也是本书十年来深受各方重视的主要原因。
我的确知道涵碧在这十年之中,为了写作历史故事,真是全神贯注,努力以赴。她要从浩瀚的历代史料中,去发掘引人入胜的题材,从许多交代不清、一团疑云的民间传说之中,勾画出每一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而以娓娓动人的笔触表达出来。她必须不停地阅读史书寻找资料,不断地拜访名师,请教专家,所以没有假期与休闲。有一次因为从公车走下来跌伤了脚踝和右手,她还是忍痛写作,不停地工作,因为每周到了截稿时限,是绝不能拖延的。我想涵碧已是整个沉浸到了她所投入的写作中,她笔下的那些历史人物,似乎也都在鼓舞她,帮助她奋笔前行,而她又觉得有义务要将自身的感受忠实地、真切地传递给她所服务的读者,哪怕在行家看来似乎微不足道的心得。
做为一个读者,而又是涵碧的父亲,我有时看到她在深夜灯影下依旧抖擞着精神在写作,心中多次“叫停”,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慈爱的鼓励。因为这正是她“并无所求,但望能有所奉献于社会”的快乐时刻。十年来,现在已写到了南宋末年,尚有许多历史故事要继续的写下去。我也像一般的读者一样,只希望她在大家的指导之下,能以更开阔愉快的心情,为我们讲更多好听的历史故事。
冷眼观史 热眼观人
刘塘(名作家)
小时候,我代表台北市,参加全省演讲比赛,得了一大堆奖品。
奖盃进了学校的橱柜,锦旗早已不知去向,只有两本教育厅编的《十八史略选注》,一直存到今天。
我常想:为什幺后来读的许多书,虽然都是传世巨着,在我心中,反不如童年的那本来得清晰。
或许因为童年的记忆力强,也可能由于那本书从“唐尧之治”到“元杀文天祥”,编得有组织;写得够生动,只可惜《十八史略》是文言,即使加了注解,还是较难读的,要是能有人,写一本既完整、又浅近而引人兴味的历史书该多好!
这理想最近终于实现了。
看到文友吴涵碧小姐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真是让我惊喜。读史令人聪明,说史可并不是件易事,吴涵碧小姐居然能以她生动的笔和灵慧的心,把历史中的人物,活生生地带到眼前。
由于对中国历史通盘深入的了解,使她能举重若轻,飒飒沓沓地写来,所涉的人物题材虽广,却保持着同一个统调。
也可能因为她写小说的功力深厚,使故事中的画面鲜活,将色彩、音响、动作和对白,做最精采的呈现。
尤其重要的,是她笔下的“关怀”。那种对人生的体谅、对历史的宽容,使她既能以冷眼观史,又能以热眼观人。
这样的一部书,当然使读者能兴味无穷,又在读后余味不尽。
吴姐姐的故事,像是一棵大树,以中国的历史为乾,引出许多枝叶。神话传说、科学发明、文学典故、名人轶事,都能如行云流水般,随着正史,被一一引带出来。
我把这套书带回了美国,打算等四岁的小女儿再大些,就逐篇读给她听。让她认识中国、爱中华文化。
我相信这本《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会如同我小时候的《十八史略选注》一样,活在每个小读者的心中,且随着他们成长、发光!
谁人不爱听故事
张晓风(台湾阳明大学教授、名作家) 
哎!说到故事,谁不爱听呢?
只要故事一路说下去,日子便充满热热的期盼。台湾话有一个字眼叫“开港”(其实是“开讲”),人一开始“海阔天空的讲下去”,那种气象简直就像要挖出一个港口来呢!台语又有“讲古”这个词,其实也就是“讲故事”。四川人却爱说“摆龙门阵”,这话出处不详,以我意猜可能因为司马迁是龙门人,“龙门”在古籍中可以泛指“历史”,“摆龙门阵”也就成了“谈古说今”的意思了。
大诗人苏东坡曾经记录宋代那些调皮捣蛋的小孩,大人经常拿他们没办法,但实在受不了他们的时候,就给点钱把他们打发到说书场去,他们一旦乖乖坐下来听历史故事,也就居然天下太平。他们会随着情节的悲喜而或笑或哭。而所谓悲,便是好人受难。而所谓喜,便是好人得救。他们本身虽然是令人头大的小孩,但一到了听故事的场合,才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好人”一党的呢!
更早的时候,在唐朝,李商隐也曾写诗形容他家骄纵得宠的儿子。这孩子听故事每听得发獃,一会儿笑张飞满脸大鬍子,一下子又笑邓艾讲话结结巴巴。猜想起来,大概他在说书场中听了故事便回家来表演,完整的故事他记不全,却对人物印象深刻。于是他很热心的表演张飞一大把鬍子在视觉上有多可笑,又努力模拟邓艾的口吃在听觉上如何滑稽。
事实上,人,是多幺想知道这世上一切和人有关的事啊!即使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故事令人成长,因为故事里在在都说明人生的游戏规则。凡是想玩人生这场球的人,谁不想弄清楚球场规则呢?
如果唐代宋代的孩子都爱故事,现代的孩子又怎能例外?有人说,有了电视就不需要读书,也无须讲故事了。其实这话不对,电视把什幺都给你看了,却反而不及故事世界里处处都可想像。将来的世界,机器可以替我们做许多事,但想像力,却必须由我们自己养成才行。
感谢上天,虽然已经到了二十世纪末,仍有一位耐性十足的小女子——吴姐姐,来为我们讲历史故事。她慢慢道来,如今已讲了七百多个故事了,看样子,这位现代的故事皇后,预期她讲一千零一篇也是不成问题的。
除了写得多写得持续之外,吴姐姐另一个可贵之处在于她不鄙弃细小琐碎的资料。像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因为重要,人人都会去写。但像刘伯温测字、《推背图》、《烧饼歌》、八股文、马皇后的大脚丫等杂事,却只有高手才能平心静气娓娓道来而且道理圆融。
吴姐姐写了这幺多精彩的历史原委,固然令人羡慕,但读者有权利看这幺多这幺生动的叙述,也是一种福气,也同样令人歆羡。
谁会不爱听故事呢?让我们乘上时间的太空梭,和吴姐姐一起,到几百或几千年前的故事中去旅行吧!
请看《吴姐姐讲历史故事》
岭月(已故名作家)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第十一集,快出书了吧?”每次遇到涵碧,我都这样问她。
另外,我觉得这部书的最大特色,就是作者从笔端流露出来的“奖善嫉恶”的感情。以及她在文中抒发的个人感想。读历史最大的益处,就是吸取前人的经验与智慧,给自己理出该仿效或该警惕的教条来。会思考的成人读者,看了上述作者的“感想”,往往因为引起共鸣而拍案叫绝。如果是“学而不思”的小读者,那更是指引他思想,培养他养成思考习惯的好教材。有很多篇详细介绍南宋道学家的兴起,以及他们的表现与作为。如陆九渊、尹彦明、赵善应等,都是心口如一、切实遵守道德规範的道学家。在当时的社会,为什幺他们会产生那样的思想?而他们的思想,给后来的中国社会带来什幺样的影响?在道德沦落,人们自私而欠缺公德心的现今中国社会,我们读到这段历史,应该怎样思想?这都是读者感兴趣的吧!
我个人最感兴趣的,是介绍“一代才女李清照”的头三篇。她的盖世才华叫人钦羡,但她的命苦,却叫人叹息。其实不是她命里缺乏“福”字,而是衰败的国家与不安定的动乱社会害苦了她。想到当今活跃文坛的一群姐妹之友,写作余暇不是忙着赶饭局,就是快快乐乐相偕出国旅游。我们的幸福,应该感谢谁?应该怎样把握才能长久的,继续幸福快乐下去?
请看《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吧,我真想告诉每位朋友这一句话呢!

部分目录

171 荒唐皇帝昭业
  • 170 肚皮当箭靶
  • 169 刘彧被称为猪王
  • 168 田园诗人陶渊明
  • 167 刘裕做了皇帝
  • 166 淝水之战
  • 165 谢安的沉着稳健
  • 164 王羲之爱鹅
  • 163 佛图澄法力无边
  • 162 陶侃收集木屑
  • 161“八达”荒唐的故事
  • 160王导与王敦
  • 159王与马共天下
  • 158西晋亡于无耻
  • 157永嘉之祸与祖逖
  • 156小小女英雄——荀灌
  • 155贾后与八王之乱
  • 153晋武帝选错儿媳妇
  • 154杨皇后与小杨皇后
  • 152晋武帝君臣生活腐化
  • 151周处除三害
  • 150针灸专家皇甫谧
  • 149美男子潘岳
  • 148堕泪碑的故事
  • 147不讲理的孙皓
  • 146李密孝顺祖母
  • 145王戎与李树
  • 144矫揉造作的竹林七贤
  • 143酒鬼刘伶
  • 142阮鹹与猪同醉
  • 141阮籍的故事
  • 14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139阿斗乐不思蜀
  • 138司马懿演技精湛
  • 137神童王粲
  • 136泥土夹心门
  • 135刘烨善于两面讨好
  • 134曹植·甄后·《洛神赋》
  • 133曹丕、曹植兄弟争宠
  • 132刮目相看吴下阿蒙
  • 131华歆从小受不住诱惑
  • 130 关云长义薄云天
  • 12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128诸葛亮不滥用宽容
  • 127孟获服气了
  • 126诸葛亮的小故事
  • 125周瑜绝对不小气
  • 124精彩激烈的赤壁之战
  • 123孔明的激将法
  • 122重义气的张飞与赵子龙
  • 121禰衡击鼓骂曹操
  • 120诸葛孔明“隆中对”
  • 119刘备怒打督邮
  • 118兵变·人质·汉献帝
  • 117曹操从小奸诈
  • 116 董卓与吕布
  • 115神医华佗
  • 114一代才女蔡文姬
  • 113董卓乱政
  • 112袁绍
  • 111昏君·奸宦·“黄巾”
  • 110蔡伯喈被赵五娘的故事害惨了
  • 109梁冀毒死汉质帝
  • 108硬汉虞诩
  • 107孔融“让梨”以外的故事
  • 106不怕死的士大夫
  • 105外戚宦官小皇帝
  • 104班超深入虎穴
  • 103老当益壮的马援
  • 102董宣的脖子很硬
  • 101坐失皇位的刘玄与刘盆子
  • 100更始皇帝刘玄
  • 99王莽的改革和失败
  • 98王莽的故事
  • 97赵飞燕与温柔乡
  • 96正史中的王昭君
  • 95霍显母女狼狈为奸
  • 94许皇后遇害
  • 93在监狱里长大的皇帝
  • 92荒唐的刘贺
  • 91五岁大的皇后
  • 90汉武帝的爱情故事
  • 89汉武帝与巫蛊案
  • 88司马迁忍辱发愤写《史记》
  • 87可敬的牧羊人——卜式
  • 86苏武的故事
  • 85青年才俊霍去病
  • 84主僕变成夫妇——卫青不平凡的经历
  • 83张骞出使西域
  • 82李广一箭射进了石头
  • 81朱买臣的故事
  • 80司马相如和卓文君
  • 79滑稽有趣的东方朔
  • 78周亚夫找不到筷子
  • 77皇帝也会被挡驾?
  • 76下棋竟酿成大错
  • 75汉文帝中了新垣平的诡计
  • 74缇萦救父
  • 73少年才子——贾谊
  • 72汉文帝的仁孝英明
  • 71杰出的外交家——陆贾
  • 70“萧规曹随”的由来
  • 69吕后吓傻了自己的儿子
  • 68奇耻大辱的和亲政策
  • 67萧何费劲心机保住性命
  • 66冒顿单于的鸣镝
  • 65兔死狗烹
  • 64田横与五百义士
  • 63虞美人
  • 62真齐王与假齐王
  • 61讲义气的夏侯婴
  • 60真假刘邦和娘子军
  • 59陈平的离间计
  • 58张良烧掉栈道
  • 57韩信受胯下之辱
  • 56鸿门宴
  • 55汉高祖知过能改
  • 54项羽破釜沉舟大战巨鹿
  • 53刘邦生有异相
  • 52张良与神秘老人
  • 51陈胜吴广起兵反秦
  • 50赵高指鹿为马
  • 49孟姜女的故事
  • 48秦始皇与万里长城
  • 47残暴的秦始皇
  • 46荆轲飞刀刺秦王
  • 45小小外交家甘罗
  • 44吕不韦由商人变为相国
  • 43韩非遇到坏心的同学
  • 42秦国的反间计
  • 41商鞅自食恶果
  • 40长平之战大屠杀
  • 39赵国重用赵括抗秦
  • 38范雎“死”而复生
  • 37屈原、张仪、楚怀王
  • 36苏秦和张仪斗法
  • 35张仪的舌头
  • 34苏秦做了六国宰相
  • 33信陵君救赵
  • 32冯驩替主人买得仁义
  • 31养士装狗救了孟尝君
  • 30廉颇负荆请罪
  • 29蔺相如完璧归赵
  • 28和氏璧的故事
  • 27田单的连环计
  • 26庞涓中计树下自刎
  • 25庞涓毒计陷害孙膑
  • 24吴起的故事
  • 23豫让为荀瑶报仇
  • 22勾践亲尝粪便
  • 21鱼肚里藏了一把剑
  • 20伍子胥急白了鬍子
  • 19程婴义救赵氏孤儿
  • 18石碏杀子大义灭亲
  • 17荀子的小故事
  • 16庄子的寓言
  • 15庄子不屑做官
  • 14孟子周游列国
  • 13孟子说故事
  • 12孟子见梁惠王
  • 11墨子用带子打了一场胜仗
  • 10孔子不屑与阳货为伍
  • 9郑庄公掘地洞见母亲
  • 8管鲍之交
  • 7周幽王烽火戏弄诸侯
  • 6纣王怒烹伯邑考
  • 5夏桀的荒淫无道
  • 4尧偷了后羿的一枝箭
  • 3黄帝大破蚩尤迷魂阵
  • 2开天闢地的故事
  • 1中国人故事的开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