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吴启焰

2019-02-09 14:21:22 百科
吴启焰

吴启焰

吴启焰,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同时也是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城市研究系(Urban Studies Program)的兼职教授,是一名中青年的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学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吴启焰
  • 外文名:Qiyan Wu
  • 国籍:中国
  • 民族:白族
  • 出生地:云南云龙
  • 出生日期:1971年11月
  • 职业:教师
  •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 
  • 代表作品: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理论与实证

基本信息

2017年以青年拔尖学者身份正式引进西安交通大学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同时自2016年以来是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FU)城市研究系兼职教授,是国内城市研究领域主要从事理论探索创新的中青年学者。

人物生平

1971年11月出生于云南省云龙县。吴启焰教授1989-1993年就学于云南大学,1993-1996年就学于辽宁师範大学(导师张大东、李悦筝教授),后于1999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导师崔功豪教授)。
2000年4月于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破格晋升副城市规划教授,2001年4月再次破格晋升城市规划教授。2002年应其母校云南大学邀请,筹建云南大学城市科学系,组建云南大学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是云南省城乡规划学科带头人(2008)。2007年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社区与区域规划系(UBC,SCARP)任访问正教授(合作导师约翰.弗里德曼(John Friedmann)教授和 Michael Leaf副教授)。2010年赴南京师範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任教。2015年接受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SFU)聘任,任城市研究系兼职教授,同时赴华东师範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任教。

主要成就

研究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分异问题,其博士论文题目为《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该论文于2001年被 科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16再版,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探讨该主题的学术论着 。此研究(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于2006年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经北京大学周一星教授推荐,参编大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中国城市条目。近期主要关注教育驱动下的中产阶层化问题(是学区中产阶层化概念,jiaoyufication的缔造者)、社会空间分异和居住空间分异、城市政治经济学、环境治理与能源政策研究。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领域:

城市社会空间研究

作为主要从事社会空间分异的学者,在教育分化(educational stratification)的googlescholar引用全球排名名列第一、 在居住空间分异(residential segreagtion)排名第六、中产阶层化研究/绅士化排名11。

城市与区域政治经济学

基于碳锁定(TIC),同时在美国政治经济学家Molotch和Logan的城市增长机器(growth machine)和Stone的城市政体(urban regiam)上,针对技术经济无法脱碳的困境,提出一种解释、分析城市政治经济构架的连续变体理论——制度产业综合体(IIC),用于分析、引导碳锁定破解以及促进低碳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构路径。可用于其他转型国家城市政治经济和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见诸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ch、Urban Studies、Urban Geography、Housing Studies、Cities、Habitat International、Land Use Policy,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Energy Policy、Applied Energ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地理学报、城市规划、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人文地理等高影响SSCI,SCI和CSSCI期刊。

获奖情况

  • 2016年最具影响力中国地理期刊论文奖励(3/4),中国地理学会;
  • 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获奖人(1/3,2006年度);
  • 云南省城乡规划学科带头人(2005年);
  • 人文地理百篇优秀论文奖(27/100),2009年,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委员会;
  • 中国着名中青年地理学家称号,2009,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

社会任职

2016- ESCI检索期刊Cogent Social Sciences,Geography的编辑
2013-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2009-2014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SCIE杂誌)编委;
2007-2010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教育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chUrban Studies,Urban Affair Review,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using Policy,《地理研究》、《地理科学(中英文版)》、《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理科学进展》、《热带地理》、《武汉大学学报》等SSCI,SCI(SCIE)CSSCI检索期刊杂誌、多种基金审稿人。
主持参与基金类研究项目
2017-2017,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加拿大智慧城市双边研讨会(41781220579), 2.5万元(主持);
2017-2020,国家自然基金:单位制影响下中国大城市学区空间生产的特徵、机制与后效研究(41671155),60万元(主持);
2016-2017BA/Leverhulme Small Research Grant application:Inequities in the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sandinterventions in a fast developing country,(SG153327), £9900。(共同主持Co-PI);
2013-2017,国家自然基金:城市形态碳排放锁定的路径、机理与调控研究(41371171),60万元,(第二参与人,课题总体设计)
2012-2016,国家自然基金:城市建成区扩张的最低成本驱动与周期回响机理研究:以南京为例(41271176),70万元(主持);
2012-201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大城市边缘化新白领的中产阶层化机制及其社会空间后果研究(12YJAZH159),9万元(主持);
2012-2016,国家社科基金:中产阶层化过程中女性社会空间建构研究(12BSH027),15万元,(第二参与,课题总体设计);
2010,教育部回国留学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10[609]),新自由主义批判研究,2.4万元,主持;
2007,国家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15万元;访问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
2001-2005,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云南西部城镇密集区城市化特徵、机制与调控及其示範(40061002)”,18万元,主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