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章文库·季羡林经典文集:病榻杂记(图文修订典藏版)》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底住院至逝世之前在病榻上撰写的近百篇文章。书中有他的人生各阶段回忆,也有回忆父母、老师和亲友的文章。季羡林先生平时十分关注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社会公德、爱国主义与奉献精神等问题,书中收录了多篇有关这些内容的文章。
基本介绍
- 书名:病榻杂记
-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 页数:312页
- 开本:16
- 作者:季羡林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4307952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1. 季羡林之子季承独家授权,部分图片首次面世,全方位解读性情老人的性情人生。
2. 阅读大家经典,收穫自我人生。本丛书辑选季羡林一生所着哲学、自传、散文随笔等经典篇目,全面展现一代国学大师的文化修为,引导读者提高自我修养。
3.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季羡林是当之无愧的学界泰斗,他的作品一直深受广大读者所青睐。
2. 阅读大家经典,收穫自我人生。本丛书辑选季羡林一生所着哲学、自传、散文随笔等经典篇目,全面展现一代国学大师的文化修为,引导读者提高自我修养。
3. “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季羡林是当之无愧的学界泰斗,他的作品一直深受广大读者所青睐。
作者简介
季羡林
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 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 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精通 12 种语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国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1930 年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 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精通 12 种语言,“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中国着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国学家、佛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图书目录
- 目次:
目录
《病榻杂记》序
《新生集》序
小引
我的国小和中学
回忆一师附小
回忆新育国小
回忆正谊中学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
回忆济南高中
结语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
高中国文教员一年
周作人论——兼及汪精卫
忆念张天麟
寅恪先生二三事
痛悼钟敬文先生
痛悼克家
悼巴老
追忆哈隆教授
当时只道是寻常
元旦思母
天上人间
忆念宁朝秀大叔
病房杂忆
石榴花
季羡林在首届北京大学文科论坛上的讲话
分析不是研究学问的唯一手段—《新日知录》之九
大自然的报复
一个预言的实现
爱国与奉献
恐怖主义与野蛮
再谈爱国主义
两个母亲
试拟国小教科书一篇课文
一点关于“美”化的杞忧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再论包装
对广告的逆反心理
给“拆”字亮红灯
从小康谈起
让坏事变成好事
论怪论
论“据理力争”
无题
公德(一)
公德(二)
公德(三)
公德(四)
同胞们说话声音放低一点
一幕小闹剧
主编寄语
《清华园日记》自序
《清华英语》序
范曾《庄子显灵记》序
读《敬宜笔记》有感
观潘维明摄影集《中国农家》
《畅谈东方智慧》序
《往事琐忆》序
《中国少林寺》序
“华林博士文库”总序
《王琦医学丛书》序
《季羡林序跋集》序
时间
再谈老年
老年四“得”
在病中
医生也要向病人学点什幺
回家
难得糊涂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三进宫
我的座右铭
座右铭(老年时期)
我的美人观
九三述怀
狗年元旦抒怀
九十五岁初度
漫谈“再少”问题—向普天下老年人祝贺春节
笑着走
输液
唐常建的一首诗
安装心脏起搏器
中西医学的结合问题
李恆进大夫
漫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赠301医院宋守礼大夫
白衣天使新赞
护士长
赠301医院
赠中石
泰山颂
封笔问题
《罗摩衍那》的汉译问题
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大会上的书面发言
序言
小引
半年以前,我已经运交华盖。一进羊年,对别人是三羊开泰,对我则是三羊开灾,三羊开病。没有能够看到池塘生春草。没有能看到楼旁小土山上露出一丝绿意。更谈不到什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我就病倒,被送进了301医院。到今天已经一百多天,不但春天已过,夏天也好像早已开始了。
春天是复甦,是醒悟,是希望,是光明。这几种东西都是人见人爱的。因此没有人不爱春天,我当然不能例外。
但是我有一个怪的想法,想参与春天的到来。春来春去,天地常规,人怎幺能参与呢?我的意思并不是想去干预,我只是想利用自己的五官四肢的某一部分去感知春天的到来。古人诗:
镇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壠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到枝头已十分。
诗人的春天是嗅出来的。在过去的九十一年中,我大概每年都通过我的某一个感官,感知春天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光明,眼前有无限的希望。偏偏今年出了娄子,没有能感知到春天的到来,就进了医院。
我有一个优(缺)点,就是永远不让脑海停止活动。在初进医院的时候,忙于同病魔作斗争,没有想多少东西。病势一稍缓,脑海又活动起来了。全身让人感到舒服的地方,几乎没有,独独思维偏不糊涂。除了有时还遗憾春天的逝去以外,脑袋里想了好多好多的东西。特别是在输液时,有六七大瓶药水高高地挂在自己头顶上,这有极大威慑力,自己心里想:这够你吃四五个小时的了。我还想到许许多多别的事情,包括古代的诗词。我于是想写一些文章,不是记录自己的医疗过程,而是记录自己想到的东西。结果文章确实写了不少。现在把这些文章收集起来,编成了一个集子,名之曰《病榻杂记》送给读者。
我知道,人世间大概还有一些关心我的朋友,他们有的会想到:“季羡林哪里去了?”现在这一本小册子就可以告诉他们:季羡林还活着,不过是经过了一段颇长的疾病的炼狱。现在正从炼狱里走出来,想重振雄风了。
在301医院治病期间,受到了院领导、大夫们以及护士们的爱护,衷心感谢。
半年以前,我已经运交华盖。一进羊年,对别人是三羊开泰,对我则是三羊开灾,三羊开病。没有能够看到池塘生春草。没有能看到楼旁小土山上露出一丝绿意。更谈不到什幺“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我就病倒,被送进了301医院。到今天已经一百多天,不但春天已过,夏天也好像早已开始了。
春天是复甦,是醒悟,是希望,是光明。这几种东西都是人见人爱的。因此没有人不爱春天,我当然不能例外。
但是我有一个怪的想法,想参与春天的到来。春来春去,天地常规,人怎幺能参与呢?我的意思并不是想去干预,我只是想利用自己的五官四肢的某一部分去感知春天的到来。古人诗:
镇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破壠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到枝头已十分。
诗人的春天是嗅出来的。在过去的九十一年中,我大概每年都通过我的某一个感官,感知春天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光明,眼前有无限的希望。偏偏今年出了娄子,没有能感知到春天的到来,就进了医院。
我有一个优(缺)点,就是永远不让脑海停止活动。在初进医院的时候,忙于同病魔作斗争,没有想多少东西。病势一稍缓,脑海又活动起来了。全身让人感到舒服的地方,几乎没有,独独思维偏不糊涂。除了有时还遗憾春天的逝去以外,脑袋里想了好多好多的东西。特别是在输液时,有六七大瓶药水高高地挂在自己头顶上,这有极大威慑力,自己心里想:这够你吃四五个小时的了。我还想到许许多多别的事情,包括古代的诗词。我于是想写一些文章,不是记录自己的医疗过程,而是记录自己想到的东西。结果文章确实写了不少。现在把这些文章收集起来,编成了一个集子,名之曰《病榻杂记》送给读者。
我知道,人世间大概还有一些关心我的朋友,他们有的会想到:“季羡林哪里去了?”现在这一本小册子就可以告诉他们:季羡林还活着,不过是经过了一段颇长的疾病的炼狱。现在正从炼狱里走出来,想重振雄风了。
在301医院治病期间,受到了院领导、大夫们以及护士们的爱护,衷心感谢。
2003年6月16日于301医院
第一次2001年12月
第二次2002年8月
第三次2002年11月
第四次2003年12月
第一次2001年12月
第二次2002年8月
第三次2002年11月
第四次2003年12月
名人推荐
您(季羡林)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温家宝总理
对像死亡这样的谁也违背不了的灾难,最有用的办法是先承认它,我一不饮恨,二不吞声。我只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季羡林
——温家宝总理
对像死亡这样的谁也违背不了的灾难,最有用的办法是先承认它,我一不饮恨,二不吞声。我只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季羡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