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含气骨

2019-02-18 06:35:12 百科
含气骨

含气骨

含气骨,系骨的一种。含气骨的形状属于不整形骨,但骨内有含气的空腔,如上颌骨、额骨等。这些含气腔在发音时能起共鸣作用,并可减轻颅骨的重量。由于含气骨中有空腔,内有黏膜,故可感染、发炎,如额窦炎与上颌窦炎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含气骨
  • 外文名:pneumatic bone
  • 涉及学科:生物学
  • 类别:不规则骨(人类)

含气骨的分类

在人类骨骼中含气骨主要分布在颅部有:额骨、颞骨、上颌骨、筛骨、蝶骨。
额骨:一块较大的扁骨,构成颅腔的前上份,外面向前突起构成前额,内面向前凹陷,包绕着大脑的额叶。向侧后与顶骨及蝶骨相接,向下与颧骨、鼻骨、筛骨及上颌骨相接,构成眼眶。
颞骨:为成对的脑颅骨,位于颅的两侧,介于蝶骨与枕骨之间。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侧壁。分为鳞、乳突、岩、鼓四部。
上颌骨:为成对的含气骨,位于鼻腔的两侧,组成颜面下份的大部分。上颌骨有一体四突。体内的空腔为上颌窦。四个突为颧突、额突、齶突和牙槽突。颧突和额突形成眶和鼻腔的边缘部分。齶突形成硬齶,分隔骨性鼻腔和口腔。牙槽突容纳牙齿。
筛骨:位于两眶之间,额骨之下,蝶骨之前的,不成对的含气骨,组成颅前窝的底,鼻腔的顶。
蝶骨:位于颅底中央,形似蝴蝶。可分体、小翼、大翼和翼突四部分。体即蝶骨中间部,呈立方形,内腔为蝶窦。小翼居前上方,与体连线处有一孔道,称视神经管。大翼由体向两侧平伸,其根部有三对孔,由前向后分别为圆孔、卵圆孔和棘孔。翼突是体和大翼向下突出的部分,它向后敞开,形成翼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翼突根部有一细管称翼管,有神经通过。

含气骨的相关功能

含气骨属于不规则骨,是指一些含有空腔的骨骼,主要是产生共鸣和减轻重量,如上颌骨、额骨和筛骨等,更轻,有缓冲,可以保护重要器官,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是有意义的。

含气骨的相关疾病

1、额骨骨折
额骨位于头颅前端,位置表浅,易受外伤而骨折甚至导致额窦破裂,且常合併硬脑膜及脑组织的损伤,出现脑脊液鼻漏甚至颅内感染等严重併发症,通常还伴随威胁生命的多系统损伤。
2、颞骨骨折
颞骨骨折多与颅脑外伤并发存在,在耳科範围内,可波及外耳、中耳、内耳及面神经,一些不典型骨折具有隐匿性,容易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出现面瘫、眩晕、全聋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併发症。
3、上颌骨骨折
在颌面部的组织结构中,以上颌骨骨骼的解剖结构最为複杂。因此,面部上颌骨骨折的诊断治疗困难,所造成的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也严重。
4、筛骨骨折
由于基建、交通、暴力等因素所造成的颅脑外伤比较常见,筛骨作为构成颅前窝的一部分,常常被累及。筛骨骨折的直接徵象为骨折线,包括线性骨折和凹陷性骨折。间接徵象包括内直肌肿胀、脂肪间隙浑浊、眶内积气、筛窦眶内容物疝。
5、蝶骨骨折
蝶骨是颅底的主要组成骨,参与颅底诸多孔道的组成,是头颈部血管和神经交通的要道。蝶骨骨折容易导致颅内外及五官的複合伤,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