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在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取意神仙“洞府之庭”。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君山
- 外文名称:The gentleman of mountain
- 地理位置:洞庭湖中小岛
-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0.96平方公里
- 开放时间:常年
- 景点级别:国家5A级风景区
- 门票价格:公园门票60元/人。
- 着名景点:斑竹、二妃墓、柳毅井
- 文学作品:《君山的竹》/扬眉
- 平均海拔:55米
- 游览车:十元/人
- 景点类型:海边
- 平均气温:16℃-18℃
- 建议游玩时长:3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春季和秋季
地理位置
位于岳阳市境内,系洞庭湖中一小岛,与岳阳楼遥遥相望(今岳阳)之山,其最着者,曰“君山”。
君山小巧玲珑,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是避暑胜地,它峰峦盘结,沟壑迴环,竹木苍翠,风景如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55m,最高点响山海拔为63.3m
人文历史
君山名胜古蹟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48庙。历代文人墨客围绕君山的“奇”、“小”、“巧”、“幽”、“古”,或着文赋诗,或题书刻石,有中国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图”、新石器遗址。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见证——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射蛟台、宋代农民起义的飞来钟、杨幺寨等。每一个古蹟都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悠远的记忆,浩气连远古,衷肠诉神州。特别是自唐代以来,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张之洞等墨客骚人都曾登临君山揽胜抒怀,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李白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更使君山名声大噪。岛上古木参天,茂林修竹,仅名竹就有20多种,神奇而多情的斑竹就生长在二妃墓的周围。君山茶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层层的茶园像一条条碧绿的玉带围绕在大小山头,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就产自这里。

君山自然风光秀丽,春赏奇花异草,夏观浩瀚洞庭,秋赏渔歌秋月,冬观湿地候鸟,君山是旅游度假的天堂,避暑休闲的胜地。自对外开放以来,李鹏、朱镕基、吴邦国、吴仪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君山视察,对君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君山是一部神奇的书,君山是一幅多彩的画,每一遍的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受,君山是一座爱情岛,爱情诗、神话境、丹青卷在此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结合。
历史记载
君山,原名湘山,又名洞庭山,洞庭君山,湖山等,即神仙洞府之意。君山四周环水,景色旖旎,流传于此的神话典故众多。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故后人又把这座山叫“君山”。据《巴陵县誌》记载:君山原有三十六个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等众多名胜古蹟,现已修复的有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飞来钟等古蹟。新建的洞庭山庄,茶楼、酒店,玲珑雅致,别具一格。

君山,由七十二峰组成,峰峰灵秀,“烟波不动景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这灵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传说,更引人遐想。弃舟登山,可先谒“舜帝二妃之墓。”墓两边的石刻对联是:“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这“泪一人”典出:虞舜南巡,崩于苍梧,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英寻夫来到洞府山,忽闻噩耗,悲痛万分,遂攀竹痛哭,泪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二妃因悲恸而死于君山并葬此。 从二妃墓翻过一道山樑,走不远。就到了“柳毅井”。唐代李朝威写的《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西山有杨幺寨,相传是南宋初年洞庭湖农民起义军领袖杨幺兵营的遗址。从此出走,便到酒香山。传说山上有美酒,喝了能成仙。想长生不老的汉武帝听说后,便派文士栾巴到君山求酒。酒求回后,便被东方朔偷喝了,后来闹出一场笑话。
交通信息
个人乘车路线:2010年开通的51路公交,15路公交,团湖巴士,建新巴士,途径岳阳火车站,洞庭大道林角老站,南庙队(新九公里)站,挂扣站,去市内非常方便。2016到2018年还将开通荆岳铁路与岳常高速途径君山区且设有君山站。火车站乘15路旅游专线车直达君山岛景区,单程票价5元/人。

个人乘船路线:从南岳坡旅游码头乘坐游船抵达君山岛景区,往返票价60元/人次;从君山大堤往返君山岛景区船票20元/人次。

自 驾 车:岳阳市区——洞庭湖大桥——君山区挂口——君山旅游大道——君山岛景区大门(如果您来自华容方向,华容——君山区挂口——君山旅游大道——君山岛景区大门)。
温 馨 提 示:洞庭湖丰水季节(每年的六月至九月左右),您可以从南岳坡旅游码头乘坐游船前往君山岛景区游览,也可以从岳阳市区乘/驾车到达君山岛景区后湖旅游码头,然后坐船前往君山岛景区游览;洞庭湖的枯水季节,您可以乘/驾车直接到达君山岛景区游览。如果您想谘询后湖旅游码头通往君山岛景区的路面是否被水淹没?车辆是否可以直达君山岛景区?请致电:0730—8159066。
物候情况
君山四面环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地肥沃,宜于竹类和茶树生长。有罗汉竹、斑竹、方竹、实心竹、紫竹、龙竹、梅花竹、连理竹等多种。相传斑竹上的点点斑痕乃舜帝二妃攀竹痛哭时遗留下来的。

君山银针茶
岛上所产的特色针形黄茶——君山银针驰名海内外。君山茶盛称于唐始贡于五代,古时专供帝王品饮。1956年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君山银针”被誉为“金镶玉”,获金质奖章,现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岛上现有茶园400余亩,每年生产君山银针500公斤左右。
金龟
君山上的珍贵小动物——金龟(黄缘闭壳龟),不仅可供观赏,亦是药用良材,君山岛上金龟几乎绝迹,不良商家多以台湾黄缘冒充君山金龟出售。
悽美传说
君山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历代迁客骚人在此留下许多名篇佳作。如屈原《九歌》中的《湘君》、《湘夫人》篇,李白有“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君山自古至今名贯中外,览岳阳楼之华丽,沐洞庭湖之辉光,吞巫山云雨,集衡岳霓裳,隐隐云间洞府,巍巍水上天堂,八百里风光旖旎,几千年古蹟昭彰,真是“蓬莱宫在水中央”、“丹青画出是君山”。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联名句使岳阳在1000多年前就名闻华夏了。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滔滔东去的万里长江,把岳阳城拱卫得形势壮阔、风景迷人。那名闻天下,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岳阳楼,更是岳阳古城的一颗璀璨明珠,是历代名人访寻登临的胜地。
在南洞庭湖中,有一处四面环水的山,与岳阳楼隔水相望,这就是历代文人骚客喜欢歌咏的君山。一望无际的湖水之中有这幺一处青山,本来就显得清幽神秘,何况这里还留下了那幺多的神话传说。娥皇女英殉夫、秦皇封山、汉武射蛟、柳毅传书等,君山简直成了一个神话世界。这些神话都已流传许久,给君山和岳阳带来了许多神奇和浪漫。
二妃墓:相传四千多年前,舜帝南巡,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之赶来,船被大风阻于君山,二妃突然听到舜帝已死于苍梧,悲痛欲绝,望着茫茫的湖水,攀竹痛哭泪水洒遍了山上的竹林,遂成斑竹,不久,二妃忧郁成疾,死于洞庭湖,葬于山之东麓,为纪念二妃而改洞庭山为君山,现是1979年岳阳市政府按(清)彭玉麟重修的墓样维修的。墓为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 、雄狮、大象、中坚、“虞帝二妃之墓”墓碑。墓前10米处有一对石引柱,上有一副楷书石刻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君山东麓中部山坳里有一口井,石井栏上刻有“柳毅井”。看到这里就会想起唐代文人李朝威写的着名传奇《柳毅传》。这篇传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说有一个书生名叫柳毅,他落第还乡的路上经过陕西径河北岸。在那里,他遇上了一个牧羊女,那女子衣服破旧、神情凄楚。柳毅问那女子为何哀伤。那女子说:她本是洞庭龙王的爱女,嫁给泾河龙王之子,夫婿为婢女所惑,经常打骂侮辱。她把事情告诉公婆,公婆反而责骂她,罚她做苦工。泾阳与洞庭相去几千里,想请柳毅代为传送一封家书。柳毅非常同情牧羊女的处境,就问清了联络的方法,然后带着牧羊女交託的信回南方去了。

回乡以后,柳毅立即来到洞庭湖,按照龙女教他的方法进了龙宫,把龙女的信交给了洞庭龙王。龙王读信以后非常悲伤。他一面热情款待柳毅,感谢他仗义传书;一面派人把信送进内宫传阅。谁知这封信使龙王的内眷伤心痛哭,惊动了龙王的弟弟钱塘君。钱塘君性子刚烈,听到这事以后怒不可遏,化成一条赤色巨龙飞去陕西,把泾河龙王的儿子杀死,把龙女接回了洞庭湖。洞庭龙宫一片欢腾,盛宴感谢柳毅。钱塘君心直口快,向柳毅提亲,希望他娶龙女为妻,永结姻亲。柳毅先是谢绝了,怕惊扰了龙女,后来看到龙女的美貌又有些后悔。但也没再改口,带了龙王送的许多珍宝出了洞庭湖回家去了。

柳毅回乡以后,卖掉了一些龙王送给他的珍宝,顿时成了巨富。娶了几个妻子都不幸夭亡。不久,他又娶了一个姓卢的女子。结婚那天,回到洞房仔细审看,觉得卢氏女子与龙女非常相似。一说话,才知道真是龙女,因思念柳毅,假託卢氏结亲。柳毅非常高兴,与龙女从此恩恩爱爱,过着幸福逍遥的生活。
道教福地
相传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处游憩之地。世人以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鹹怀仰慕。道教潜隐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静之山林,故多择有仙迹传说之处,兴建宫观,期荫仙风而功道园融。历代以来,道侣栖止,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故洞天 福地已成为中国绵绣河山之胜境。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第十一福地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

君山怀古(怀钟相杨幺)
田新智
重上君山点将台,又见层云眼底开;
斗舰纵横惊日月,铁马驰骋动扬淮。
将军百战均贫富,碧血千秋满尘埃;
借问英魂何处是?白银盘里鼓浪来!
君山的竹
《君山的竹》
扬眉
许是那八百里洞庭湖的春波,

长久地蕩漾在我的心间;
许是那千古一记岳阳楼的美文,
时时的铭刻在我的脑海;
许是那悲情万种君山上的翠竹,
默默地融入了我的血液,
我来到了洞庭。
含着清烟的水幔揉抚在春波中,
将浩浩的水面波皱;
含着紫气的雾霭缭绕在丘峦间,
将丛丛的垂柳润翠。
放眼望去这云梦水泽的巴楚圣地,
千里湘江滔滔北去,
万里长江滚滚东流,
白鹤云间啼、彩蝶花间飞,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一派王者之气。
我信步来到了湖边的岳阳楼,
这四柱三层的江南名楼,
飞檐陡顶、檐牙雕琢、金碧辉煌,
恰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
衔着一池碧水。
我伫足在范公的《岳阳楼记》前,
抚摸着历经劫难的雕板,
回想着当年窗下诵读的历历情景,
那儿郎时壮怀激烈的报国豪情,
和同桌的她那惊诧钦佩的眸,
禁不住的阵阵心揪。
再读这博大精深的文笔,
领略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髓,
感受着圣人胸中豪迈的气势,
那铿锵的文字再度激起男儿的血性豪气。
乘着一叶扁舟荡桨在荷叶轻摇的柔波间,
向含烟滴翠的君山划去,
在乌龙尾角蹬上了它的石滩,
站在望湖亭上回首彼岸:
八百里烟波浩淼,
九万户青烟人家。
石雕的亭檐下长着是那高耸的同心竹,
宽厚碧绿的叶片是丝丝的金线,
那竹芯也是嫩黄色的心,
枝枝相依诉不完彼此的心曲,
我拂拭着长长的叶片,
把深深的祝福呢喃。
过星云图穿猴子洞,
走翠茶园、我来到了酒心亭 。
那亭边的乱石中长着丝丝的藤蔓,
藤蔓上粘裹着金色的茸毛,
肥硕的叶面泛绿影,
叶底却是火红的焰,
那金丝带上坠着黄颖颖米粒似的花串,
揉放着浓郁的酒香,
使人心神蕩漾醉眼迷离。
藤间散生着稀疏的梅花竹,
酋劲的竹竿上有着深深的槽沟,
那隆起的筋骨似梅花的瓣,
和着这醉人的酒香傲然挺立。
鑒心湖的情波透着鹅黄的底,
似一面椭圆的明镜丢弃在竹荫里,
那湖面上蝶着色彩斑斓的叶,
飘忽在熏熏的清音中,
是那圣音竹在吹着铭心的梵音。
这楠竹的兄弟到了君山却变得的矮壮起来,
竹根粗大、方寸之间竟能拥挤着数个竹轮,
我静心在湖岸光色中,
耳畔是那天籁来音,
间或有我熟悉的笑语响起,
是那金玲般的清脆的声音,
那黑黑的飘发飞扫过我的耳,
撩拨着我少年的心弦。
延着蜿蜒的石板小径我来到了烟波亭上,

眺首洞庭湖的水面,
只见日光波影中点着几许眉睫,
间或有荷叶撒出闪烁的星光。
我手摸亭边方竹的竹竿,
想着那在君山修炼的玉女,
当年若不是她把宝堂的钥匙藏在烟波亭的石阶下,
也该不会有这竹竿方正的竹了,
那天地之间不也就少了方正的秉性,
我们后人不也少了学习的楷模吗?
进听涛阁反身龙涎井,
畅饮那黄色山岩间滴下的甘泉露,
燥热的心一抚而去顿觉爽清;
提步走到罗汉山,
眼前都是形态各异的翠罗汉,
这是古时一位善良的高僧,
善得动感天界中的十八罗汉来此打坐,
可这一坐竟坐了数千年,
这善行是佛家的心,
这善行是世间的情。
下罗汉山走柳毅井翻柳毅亭,
小憩片刻将同心湖眺凝,
幻想着风度翩翩的柳公子从竹林中闪出,
登有缘桥去会那龙女,
想了一会自己到不禁唏笑起来,
若回到千年我可不等那柳郎去送书喽,
哎,不行这不找着让玲子把耳朵拧。
下桥过朗吟亭只把那洞宾吟诗处一瞥,
我可不喜欢这狂徒,
你纵有千般本事万般变化,
却不为天下苍生造福,
不去救草民于水火,
只顾得自己成仙得道去天界逍遥,
供你何用。
在孔子的石像前我恭敬地顶礼膜拜,
想着儒家思想如薰风绿了千年洞庭。
在圣哲身边长着金镶玉竹,
嫩黄的竹桿上凹陷着翠绿的线条,
隔节对称生长着,
仿佛一块块碧玉镶嵌其中,
这到叫我想起了君子比德于玉焉的圣语,
这仁、义、智、勇、洁的风姿,
天造物化的就生在这丛丛翠竹身上。
在二妃墓前我长久地伫立沉思,
世间的情呀,
你揉搓着多少痴心的梦,
世间的意呀,
你碾碎了多少苦涩的心。
连这圣明的君家也在弹奏着这凄楚古筝,
那斑驳的石函栖息这已有数千年了,
这冰冷的石头下睡着两个忧郁的香魂,
头朝着苍梧的旷野低声哭泣,
心里想着九嶷山中她们的虞帝,
--- 那远古圣哲的明君。
流了千年的泪水呀,
溻湿了这君山的土地,
生出了凤尾毛竹飒飒的在清风中泣语,
钻出了翠丝细竹默默地守护着幽静的碑林。
湘妃祠前,
我看到了心仪已久的斑竹,
是那尧的女儿---娥皇、女英的泪水,
飞溅在青青翠竹上留下的痕迹,
我想这漫天泪水中一定含着女儿的血,
那是哭出来的眼中血呀,
不然这青翠的竹子上怎能刻上褐褐的印迹。
那哭是惊天动地的哭,
连玉帝也下了星云图卷,
把哭碎了的心抚育;
那哭是翻江蹈海的哭,
连始皇也不得不掏出九龙玉玺,
在君山上盖上四颗大印,
才留住君山没能蹦消而去。
君山的竹呀,
你有着青翠碧绿的容颜,
焕发着旺盛的生命;
君山的竹呀,
你有着婆娑迷人的身姿,
在清风中亭亭玉立。
君山的竹呀,
你有着高风亮洁的心胸,
在君山的水雾中光鲜几许。
若一天我也要化为一枝紫竹,
从普陀山中熏一身的檀香,
生根于君山的土地,
直到我的脸上长出黑色的色斑,
直到我的身上蜕变成紫黑色的竿,
我就做成洞箫,
吹出幽怨的心曲,
天涯海角间来把你寻觅,
我故乡你那紫色的伊影,
我故乡你那恬恬的笑颜,
我故乡咱同窗间的花絮。
是我错了, 

是我错了呀,
没能早些向你表白我心中的爱意,
我的愧疚只能令我化做君山上的一只紫竹,
等着你玲子乘着一叶小舟来向我怨训,
或十年、或百年、或千年,
我是君,我是君山的君。
玲子,你在那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