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2019-04-19 07:25:22 百科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基本词意

一个品行高尚,能力出众的君子,辛辛苦苦成就了事业,留给后代的恩惠福禄,经过几代人就消耗殆尽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 汉语拼音:jun zi zhi ze wu shi er zhan
  • 近似词语:富不过三代
  • 反义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详细释义

【汉语文字】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汉语拼音】jun zi zhi ze wu shi er zhan
【词语解释】指君子的品行和家风经过几代人之后,就不复存在了;也指先辈积累的财富家产经过几代人就会败光了。
【字词解释】
“泽”,是指一个人的功名事业对后代的影响;
“斩”,意谓断了,没法再继承。
【近似词语】富不过三代
【反义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词语出处

原文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二节):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译文

君子的遗风,影响五代以后而中断;小人的遗风,五代以后传统中断。我没有能够作孔子的门徒,但我却遵照孔子的善道教诲为学行事。

词意辨析

在“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之外,尚有“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的说法,这个说法也是“富不过三代”的来源。
“君子之泽,三世而斩”语出《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译文为:从这一辈往上推到三代以前,甚至到赵国建立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
故而也有文章引用“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或者“富不过三代”,与“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出处不同。

典故

东汉袁绍

《三国志·袁绍传》便称:“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后汉书·杨震列传》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云”。实际上袁、杨两个大族都败在曹操执政时期。袁绍与袁术是被曹操消灭的,而杨彪有个儿子叫杨修,也被曹操所杀。杀杨修以后,“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后汉书·杨震列传》)杨彪为什幺讲没有金日磾先见之明,因为汉武帝宠其二子为弄儿,其后 弄儿壮大,与宫女戏,为日磾见,恶其与宫女淫乱,遂杀其子。东汉时的世家大族维持不了五世。

《红楼梦》贾府

《红楼梦》以家庭生活为题材描述了百年望族贾府五世而斩的精细历史,书中贾府自 “水”字辈至“草”字辈恰好五世,五世而斩描述的就是“创业、守成、挥霍、败落、灭亡”的过程。第一代:宁荣二公(贾演贾源)马上“得天下”,建立了贾府的基业。他们的下一代,即第二代贾代善和贾代化,雄风犹存,尚可守成;第三代,即“文”字辈,已经退化为昏聩无能的一辈:贾赦又贪又酷又不要脸;贾政虽然看着挺谨慎,却是一个无作为的人。第四代,即“玉”字辈的贾珠、贾宝玉、贾珍、贾琏、贾环,最优秀的贾珠早死,除了宝玉,贾珍、贾琏、贾环这三个都是心术不正。到第五代,贾家就彻底断气了。“草”字辈的贾蓉顶着个“大家子公子”的帽子,跟他爹一块儿玩人家的大闺女。贾蓉等则堕落为一群聚赌放蕩之徒。“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荣宁二公创下的基业终于毁在了后代儿孙之手。“水代文玉草,一代不如一代”的故事正应了“五世而斩”的宿命理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