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与大学之道》是2017年9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林旗。
基本介绍
- 书名:《君子之风与大学之道》
- 作者:徐林旗
- ISBN:978-7-302-47404-3
- 类别:教育 励志
- 页数:300
- 定价:88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7年9月1日
- 装帧:精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100年前,中华式微;100年后,民族中兴!
两代大师,一位是激情吶喊,一位是圆融开示——
挽狂澜之沧桑,传薪火之希望,只为那五千年华夏生生不息!
且听,君子之风,大学之道,读书与做人——跨越百年,清华园里读经典!
让我们一起重温——大师梁啓超、先生楼宇烈,于清华园里,那些启迪人生的智慧演讲!
主要内容
君子二字其义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惟英人所称“劲德尔门”,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準。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本书收纳“大师梁啓超”与“先生楼宇烈”相隔百年的清华演讲录,旨在传播清华人文精神,弘扬传承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启迪后学行健不息,践行“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正道!
作者简介
徐林旗,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首席课程研究员,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文化总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园里读经典、清华德年公益文化奖等百年树人文化促进基金项目及中国金都新罗峰书院公益总干事、总发起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文库传统文化艺术卷系列丛书主编。多次参加无偿献血,也是中国遗体器官捐献全部器官捐献志愿者。
目录
上编100年前,梁任公演讲清华
002 }君子
004 } 治国学的两条大路
012 } 为学与做人
016 } 改造教育的要求
023 } 学生自修之三大要义
026 } 敬业与乐业
028 }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049 } 什幺是新文化
附一大师梁任公
055 }梁啓超:中国现代社会的开山巨匠
060 } 新会少年:梁啓超的家世
073 } 满门俊秀:梁啓超与其子女
101 } 相敬相知:梁啓超的婚姻与爱情
下编100年后,楼师如是说:
118 } 君子之风
132 } 大学之道
150 } 读书与做人
167 } 敬天法祖尊师重道
190 } 禅与生命的体悟
206 }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
218 } 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
234 } “三不四留”中的安身立命之道
附二先生楼宇烈
257 } 圆融的智慧,慈悲的胸怀
263 } 观于海者难为水
270 } 历事练心,回归平常
274 } 从游楼师于艺、道之间
280 } 楼宇烈先生关于当代书院发展的教诲
附三编后感言三则
292 } 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295 } 潸然泪下。上过大学却没读过《大学》这本书!!!清华调查结果令人不寒而慄……
299 } 君子的节日
试读章节
君子
君子二字其义甚广,欲为之诠注,颇难得其确解。惟英人所称“劲德尔门”,包罗众义,与我国君子之意差相吻合。证之古史,君子每与小人对待,学善则为君子,学不善则为小人。君子小人之分,似无定衡。顾习尚沿传类以君子为人格之标準。望治者,每以人人有士君子之心相勖。《论语》云:“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明乎君子品高,未易几及也。
英美教育精神,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宗旨。国家犹机器也,国民犹轮轴也。转移盘旋,端在国民,必使人人得发展其本能,人人得勉为“劲德尔门”,即我国所谓君子者。莽莽神州,需用君子人,于今益亟,本英美教育大意而更张之。国民之人格,骎骎日上乎。
君子之义,既鲜确诂,欲得其具体的条件,亦非易言。《鲁论》所述,多圣贤学养之渐,君子立品之方,连篇累牍势难胪举。《周易》六十四卦,言君子者凡五十三。乾坤二卦所云尤为提要钧元。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推本乎此,君子之条件庶几近之矣。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于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于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且夫自胜则为强,乍见孺子入水,急欲援手,情之真也。继而思之,往援则己危,趋而避之,私慾之念起,不克自胜故也。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王阳明曰:“治山中贼易,治心中贼难。”古来忠臣孝子,愤时忧国奋不欲生,然或念及妻儿,辄有难于一死不能自克者。若能摈私慾尚果毅,自强不息,则自励之功与天同德,犹英之“劲德尔门”,见义勇为,不避艰险,非吾辈所谓君子其人哉?!
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盖惟有容人之量,处世接物坦焉无所芥蒂,然后得以膺重任;非如小有才者,轻佻狂薄、毫无度量,不然!小不忍必乱大谋,君子不为也;当其名高任重,气度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此其所以为厚也,此其所以为君子也。
纵观四万万同胞,得安居乐业,教养其子若弟者几何人?读书子弟能得良师益友之薰陶者几何人?清华学子,荟中西之鸿儒,集四方之俊秀,为师为友,相蹉相磨,他年遨游海外,吸收新文明,改良我社会,促进我政治,所谓君子人者,非清华学子,行将焉属?!虽然,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今日之清华学子,将来即为社会之表率,语、默、作、止,皆为国民所仿效,设或不慎坏习,惯之传行,急如暴雨,则大事偾矣。深愿及此时机,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异日出膺大任,足以挽既倒之狂澜,作中流之砥柱,则民国幸甚矣!
本文原载于1914年11月10日的《清华周刊》第20期,系梁啓超先生应邀来清华为学校所做之《君子》主题演讲。
演讲时间为1914年11月5日,梁啓超先生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乾”“坤”二卦卦辞的中心内容发挥开来,激励清华师生培养完全人格、“崇德修学,勉为真君子”。这次演讲后(约在1916—1917学年度),学校即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为校训,製作图徽,永久流传。1917年,清华开始修建大礼堂时,即设计以巨徽镶嵌于正额,以壮观瞻,流传至今。
演讲地点在今大礼堂东南方的同方部,是校内首期建筑物之一,初建时作礼堂用,还曾长期作每年8月27日祭祀孔子的地方,1923年秋,学校成立“德育指导部”,此处改称“同方部”,作为学校课外训育活动场所。“同方”二字源于《礼记·儒行》中句:“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方”作“道义”解,“同方部”意即“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地方”。
以上注释,基于黄延复、贾金悦先生之作《清华园风物誌》,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