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是由张扬执导,孙海英、陈冲领衔主演的亲情片。该片于2005年9月11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全球首映。
该片讲述了爱好画画的父亲因历史原因没能成为艺术家,便强硬地给9岁的儿子定下帮他成为画家的人生目标,父亲逐渐意识到,他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张扬
- 编剧:张杨、蔡尚君、霍昕
- 主演:陈冲,孙海英
- 製片人:韩三平、罗异
- 对白语言:汉语国语
- 中文名:向日葵
- 外文名:Sunflower
- 其它译名:胡同里的向日葵
- 出品时间:2005年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荷兰
- 製片成本:1200万元
- 拍摄地点:北京
- 拍摄日期:2004年3月22日-2004年5月9日
- 类型:剧情、亲情
- 片长:130分钟
- 上映时间:2005年9月11日多伦多电影节首映、2005年10月18日中国上映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401808
- 线上播放平台:土豆网
剧情简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母亲(陈冲饰)和9岁的向阳(张凡饰)见到了从干校回到北京的父亲(孙海英饰)。严格的父亲希望向阳长大后能够成为画家,出人头地,但对父亲感觉很陌生的向阳并不愿意接受这个安排。随着年龄的增长,向阳越来越不喜欢父亲,更不喜欢画画,甚至在“四人帮”粉碎后的游行队伍中用要学画画的手拾起一个“二踢脚”。
八十年代末,19岁的向阳(高歌饰)没有考上美院。在父亲的要求下,向阳开始了复读生活并喜欢上了女孩于红。不準向阳谈恋爱的父亲私自拆了于红给儿子的信,并带着怀孕的于红去打了胎。明白真相的向阳愤怒的斥责着父亲的做法。
九十年代末,已经成为知名画家的向阳(王海地饰)妻子小韩(梁静饰)怀孕了,但向阳却并不想要这个孩子。他告诉责骂他的父亲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好父亲。深深受伤的父亲离家出走了,给儿子留下了一盘磁带。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母亲 | 陈冲 | ---- | 向阳的母亲 |
父亲 | 孙海英 | ---- | 向阳的父亲 |
张向阳(童年) | 张凡 | ---- | 童年向阳 |
张向阳(青年) | 高歌 | ---- | 青年向阳 |
张向阳(成年) | 王海地 | ---- | 成年向阳 |
小韩 | 梁静 | ---- | 向阳的妻子 |
于红 | 张玥 | ---- | ---- |
小鸡屎(童年) | 洪一豪 | ---- | 向阳的玩伴 |
小鸡屎(青年) | 李滨 | ---- | ---- |
李喇叭 | 李野萍 | ----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监製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道具 | 录音 | 剧务 | 场记 | 布景师 |
---|---|---|---|---|---|---|---|---|---|---|---|---|---|
杨步亭、Michael Werner、Wouter Barendrecht | 韩三平、罗异 | 姜涛、赵海城 | 张扬 | 李海滨、吴昔果、张友 | 张杨、蔡尚君、霍昕 | 李宝良 | 林海 | 杨红雨 | 王森 | 武拉拉 | 杨宏、李伟 | 鲁琦 | 田志国 |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母亲演员:陈冲张向阳的母亲,邮电局职工,在丈夫去干校9年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她独自抚养儿子向阳,直到丈夫回来后,她不得不面对这场发生在丈夫和儿子间没有硝烟的战争,扮演着中间调停人的角色。
- 父亲演员:孙海英张向阳的父亲,话剧团的美术工作者,性格倔强,饱含父爱但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因为历史原因没能成为艺术家,便强硬地给9岁的儿子定下了帮他成为画家的人生目标。
- 张向阳演员:张凡(童年);高歌(青年);王海地(成年)从出生向阳的命运便在做画家的父亲的坚持下,跟绘画联繫在了一起。从此他与父亲开始对抗,一心想逃脱父亲的掌控,但终败下阵来。当他长大具备了与父亲对抗的资本时,却心生对父亲的感激和愧疚。
(参考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时间 | 奖项 | 具体奖项 | 获奖方 | 备注 |
---|---|---|---|---|
2005年9月 | 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 | 最佳导演银贝壳奖 | 张扬 | 获奖 |
最佳摄影银贝壳奖 | 李屏宾 |
製作发行
主创公司
监製公司 | 中国电影合作製片公司(中国) |
---|---|
底片拷贝加工 | 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中国) |
联合摄製 | 中国电影集团第四製片分公司(中国) |
FORTISSIMO FILM SALES(荷兰) | |
北京命之作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 |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备注 |
---|---|---|
加拿大 | 2005年9月10日 | 多伦多电影节全球首映 |
美国 | 2005年10月8日 |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
中国 | 2005年10月18日 | 正式公映 |
泰国 | 2006年2月19日 | 曼谷国际电影节 |
中国香港 | 2006年4月11日 | 香港国际电影节 |
影片评价
《向日葵》通过纪录张向阳与父亲横亘三十几年的爱恨交织,来反映从1976年到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变迁。而影片的明智与动人之处,在于它选择了从父子关係的人性视角切入历史与故事,两人之间那仇恨与挚爱并存的典型的中国式情感,在张杨的亲身经历上体现得尤为显着,不用编造便足够动人(《精品购物指南》评)。
《向日葵》有着导演张扬强烈的自传色彩,比如河边向阳第一次呼唤爸爸、向阳在溜冰场的初恋,很多段落都让观众自然进入记忆与情感的真实中而被感动。虽然讲述的不是十分新鲜的故事,但影片却在自传体的长片中,通过日趋成熟的电影语言,表述着对人的生命的真诚。但是当影片进入第三段落时,在孙海英的表演始终踏着準确的节奏与完整的脉络走向全片高潮时,中年向阳的演员输在了气质上,同时编剧与导演在父子在后代生育问题的表现上太笨拙,没有电影语言的刻画,演员基本就像在演话剧一样说台词。自传体影片最大的缺点往往容易纵情或者是滥情,影片在父亲出走上就犯了这个毛病,过于写实与啰嗦,生怕观众看不明白,显得拖沓,导演控制力的火候不够。但瑕不掩瑜,因为导演的真诚足以弥补稚嫩,特别是结尾处生育的纪实描写,更让观众珍惜生命与亲情(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