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一步》是北京电视台製作的第一档在人和公共领域、城市公民与公共政策之间架起沟通桥樑的节目,由马丁担任节目主持人。
《向前一步》旨在通过城市管理者与普通百姓之间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帮助分歧双方达成一致。节目勇于打破社会民生类话题壁垒,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公民课堂。
《向前一步》于2018年6月29日起每周五晚21:05在北京卫视播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向前一步
- 国家/地区:中国大陆
- 类型:社会民生类节目
- 导演:秦晓明、刘书含、高笑冉、赖一锐、杨彦君、刘喆、王迪、张轶昳
- 主持人:马丁
- 製作公司: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
- 首播时间:2018年6月29日
- 播出频道:北京卫视
- 播出时间:每周五晚21:05
- 线上播放平台:腾讯视频
- 每集长度:约70分钟
- 播出状态:播出中
节目形式
节目背景
《向前一步》节目选题来源于城市进程中亟待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构建多维交流的沟通平台,由城市规划专家、人民调解员、心理专家、法律专家等组成城市调解团,每个人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化解分歧,达成共识。与一般的调解类节目以解决个体之间的财产和矛盾为核心不同,《向前一步》定位于公德节目,是以标誌性的个体案例入手,聚焦群体关注的公共领域话题,聚焦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言和”。
节目製作
节目演播室设在一个篮球馆内,球场中线隔开了分庭抗礼的双方,是希望双方可以在开放、自由、平等的氛围下辩论互动,节目中一旦一方被说服,便可以跨过分歧线,向前一步,表示矛盾得到解决。
每期节目,都邀请了100名观众参加,根据现场的问题,开启了全员参与的“用脚投票”方式,实现了跨越“分歧线”的互动模式。围绕篮球场这个场景,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以公民说服公民的方式,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放到檯面上讲清楚,最终通过充分辩论获取一致意见,达成和解。
节目特色
节目特别注重政府工作人员的气场重塑,就是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有理有据的基础上态度柔和,并通过纪实拍摄的方式,展现政府工作人员徵收工作的真实状况。我们要通过最真实的方式,把这种情形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力量的均衡和平等。
创作团队
总製片人 | 邵晶 | 製片人 | 李潇、刘虓 |
主编 | 刘书含、秦晓明、杨彦君、高笑冉 | 策划 | 马丁 |
总导演 | 秦晓明(第1、8期),刘书含(第2、7、13期),高笑冉、赖一锐(第3、6期),杨彦君(第4、9期),刘喆(第5期),王迪、张轶昳(第10期),乔鲁京(第11期),刘影慧(第12期) | ||
导演组 | 张轶昳、赖—锐、王晓晖、刘颖慧 | 后期总监 | 殷亮 |
后期责编 | 解非 | ||
后期剪辑组 | 柏晓维、李予民、张育文、王一、宫文硕、牟春宇、贺显迪、宋国伟 | ||
现场导演 | 刘鑫 | 导播 | 周熙皓 |
摄影指导 | 王振、张帆、何绍坤 | 出品人 | 李春良 |
摄像 | 肖文、张鹏、李晨珲、焦建康、李朝阳、侯雷钢、孙宇、唐贺、杨磬、邱岳、崔宁、王莹、昌伟、刘浩、刘子豪、马艳涛、高权、张羽、王俊、张帅、邱俊、王琦、王鑫、殷鉴、王伟、李威、王星、赵朋、王思维 | ||
灯光设计 | 李军 | 灯光技术 | 张艳坤 |
转传没备 | 陈鸿、郭伟伟 | 音响设计 | 吴天军 |
音响技术 | 赵鹏、常凯、温海波、杨鑫 | 舞美设计 | 吴阳 |
舞美监製 | 段胜涛 | 配音 | 解非 |
道具 | 严睿、安明远 | 观众统筹 | 隗孝梓、迟帅 |
服化 | 李文静、任淑辉、孟佳荣、兰同嘎拉格 | 大屏 | 姜婷婷、马志永 |
现场键盘 | 袁景 | 包装 | 张晨旭、王琨 |
製片主任 | 纪华、王莹 | 场地协调 | 王振、王晓晖 |
宣传统筹 | 郭杉、疏娉娉、赵冰 | 顶目推广总监 | 郑蓉 |
宣传执行 | 王寅、尹航、周珊珊、杨娬楠、朱玥霖、周毅、白鸥、张允楠、王雪音、林婧、毛栋、王新萃、李博、肖雨、武铭志 | ||
监製 | 马宏、邵晶 | 总监製 | 王珏、徐滔 |
节目製作 | 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 | 资料来源 |
节目列表
第一期:《天坛的心愿》 | |
内容简介:首期节目邀请了在天坛地区简易楼腾退工程中,与工作人员产生了分歧的李先生。节目就李先生的种种问题,邀请了公共政策专家、权威律师、城市规划专家、心理学家和评论员等组成“城市沟通团”,同时也邀请了政府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了对话、沟通,并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调解。 | 播出日期:2018年06月29日 21:05 |
第二期:《北京记忆》 | |
内容简介:主要围绕“钉子户”和“文物腾退工作”之间的矛盾展开。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在华康里文物腾退工程中迟迟未搬的刘阿姨,刘阿姨对于腾退工作中房产评估和补偿措施均有诸多疑问。节目就刘阿姨的种种问题进行了平等的对话、沟通,并对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调解。为了全面解答刘阿姨在房屋评估和腾退补偿方面的疑问,节目特地将西城区文化委员会主任孙劲松,北京宣房房屋经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莉娜请到了现场,与刘阿姨进行面对面对话。不仅如此,主持人一条条、一项项地将文物腾退相关补偿款项构成列在黑板上,对于刘阿姨所说的压低价格一事也做出了解释。此外,节目中也包括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房屋徵收补偿明细。 | 播出日期:2018年07月06日 21:05 |
第三期:《八米阳光》 | |
内容简介:石景山双锦园社区,一条原八米宽的人行道被小区7号楼的铁栅栏圈起占道,甚至还盖起了小房子,使得百姓“无路可走”。百姓反映,小区的多数违建都已被拆除,可这里却迟迟未拆。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节目特地将小区居民请到了现场来对此事进行讲述,据悉,因为违章建筑,小区还曾出过交通意外。此时7号楼居民张先生的出现更是使得矛盾再度升级,原来,张先生就是违建家庭之一,他一上场就表示自己也是满肚子委屈,因为这事不公平,没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别的楼也有未拆违建,为何偏偏要针对7号楼?面对张先生的愤慨,事情变得越发複杂,难道这事真有不公之处? 就在张先生与现场观众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上场后曝光了一段神秘录音,在录音的背后又隐藏着什幺?而这段录音能否帮助双方向前一步,跨越“分歧线”,还所有居民“八米阳光”? | 播出日期:2018年07月13日 21:05 |
第四期:《共治家园 20年“弃管”小区谁来管》 | |
内容简介:本期节目,关注了北京老旧小区的物业问题上。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当事人不再仅仅是某一位市民或某一户人家,而是该小区共同的60户业主。经过节目现场长时间的多方协调,解决方案的不断改善,到场的18户业主代表在经历两次跨线失败后,第三次共有17户业主成功向前一步,加上19户事先承诺同意现场大多数人意见的业主的场外选票,共有36户业主投了赞同票,问题顺利解决。 | 播出日期:2018年07月20日 21:05 |
第五期:《永不消失的味道》 | |
内容简介:本期节目,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安平巷经营了25年的老品牌徐记烧饼铺,突遇停业危机,该店铺的卫生经营许可证将于2018年8月5日到期。为了能让徐记烧饼铺在老地方继续经营,烧饼铺法人代表徐女士及丈夫杨先生均来到了录製现场。一上场,徐女士就表明上节目的唯一目的是拿下今年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对过去四个月往返多个部门寻求解决未果一事,表达了疑虑及不满。 | 播出日期:2018年07月27日 21:05 |
第六期:《南苑新梦》 | |
内容简介:本期节目关注北京南苑棚户区改造,为了解开未搬迁当事人——张先生的困惑,工作人员不仅现场解读政策,清楚算账,更是做出“必查必究”的承诺。在多方的帮助下,张先生表示,愿意为搬迁问题的解决向前一步,跨越“分歧线”。 |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03日 21:05 |
第七期:《变与不变》 | |
内容简介:本期节目聚焦北京东直门南小街治理“开墙经营”的行动,力图还800年老街历史原貌。经过多方的沟通,当事人赵先生成功向前一步,跨越了“分歧线”,为北京城市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10日 21:05 |
第八期:《我的家和我们的家》 |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17日 21:05 |
第九期:《共治家园 20年“弃管”小区谁来管》 |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24日 21:05 |
第十期:《共治方能永安》 | |
内容简介:本期聚焦北京老旧小区“老大难”停车问题,通过多方齐心协力的沟通,小区有车业主的停车困难得到了切实解决。位于北京北二环的永安里灵通观小区业主们共有30余辆车,车位却仅有13个,近来停车矛盾日益突出,是由于小区外新加了阻车桩,有车业主希望把阻车桩拆掉,让他们的车有地可停,无车业主则认为阻车桩不仅保障了道路的宽敞、美化了环境,也提高了行人的安全係数,不该拆。街道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应先把小区共19户的有车业主一户一辆车的停车需求解决,也就是说,小区还有6个车位缺口。城市停车管理专家穆屹表示,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在小区里再挖掘3个车位。街道通过积极沟通,为小区在附近某国企争取来6个车位。 | 播出日期:2018年08月31日 21:05 |
第十一期:《北京 我们的家》 | 播出日期:2018年09月07日 21:05 |
第十二期:《拦路的“危”楼》 | 播出日期:2018年09月14日 21:05 |
第十三期:《历史镌刻的记忆(上)》 | 播出日期:2018年09月21日 21:05 |
节目列表资料来源:
参加嘉宾
主持人
主持人简介 | 主持人照片 |
---|---|
马丁(中国内地主持人、央广特约财经新闻评论员、青年职场导师。代表作:中国好商机、包公来了、保卫爱情、阳光大道、佳片有约、奇妙实验室等) | ![]() |
调解团
嘉宾简介 | 嘉宾照片 |
---|---|
陈旭(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研究员、北京市门头沟区政协委员、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北京市建委律师团律师。) | ![]() |
毕金仪(北京闻心斋心理谘询所所长,国家级心理谘询师。) | ![]() |
胖姐(刘健鸾)(人民调解员。) | ![]() |
陈岚(作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编剧、知名电视评论员。) | ![]() |
张鹏(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广播电视专业,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主持人。《第三调解室》节目主持人。) | ![]() |
李捷(街道办主任。) | —— |
石述思(知名评论人、电视策划人、财经专栏作家。参与《今日说法》、《实话实说》、《经济半小时》、《对话》等各类社会经济电视节目录,担任北大、清华文化产业和巨观社会经济形势培训课程讲师。) | ![]() |
田申申(北京市青联委员。) | ![]() |
吴晨(中国尊设计者。) | ![]() |
许身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 ![]() |
于飞(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 ![]() |
栗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 | ![]() |
节目评价
节目围绕城市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正视城市管理者和普通百姓间的分歧,倡导双方进行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力求向前一步跨越“分歧线”,实现“双营”变“双赢”。相较于调解、求职、婚恋等题材的社会民生类节目而言,《向前一步》极具创新性和示範性,无论在节目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一次崭新的突破。出现在节目中的基层干部,都戴着党徽,直接亮明共产党员身份,他们时时刻刻敬业奉献,为百姓着想,人们看到他们在细微处留下汗水和泪水,这既是对广大的基层干部日常工作状态的写实,也是对他们精神作风的一种展现和褒扬。(光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