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吐瓦鲁

2019-04-16 11:45:56 百科
吐瓦鲁

吐瓦鲁

吐瓦鲁(Tuvalu),旧称埃利斯群岛,也叫潟湖群岛,位于中太平洋南部,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海岸线长15英里。无河流。陆地面积26平方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约75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诺鲁的世界第二小岛国,也是世界面积第四小的国家(仅大于梵蒂冈、摩纳哥和诺鲁),还是大英国协的特殊成员。

1892年英宣布吐瓦鲁和附近的吉里巴斯为英“保护地”。1916年被划入“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1975年10月在法律上同吉里巴斯分离,改用旧名吐瓦鲁(意为“八岛之群”)。1978年6月实行自治,10月1日独立,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已开发国家之一。

吐瓦鲁海拔最高4.5米。由于地势极低,持续上升的气温和海平面严重威胁着吐瓦鲁,使这个国家面临国土沉入海底的危险。吐瓦鲁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只有少数植物可以生长,几乎没有天然资源。

吐瓦鲁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约为29℃,年均降水量3000毫米,温差较小。3月至10月为旱季,11月至次年2月为雨季。年平均降水量约3000毫米。全境由9个珊瑚环礁组成,各岛高度均在海拔5米以下,雨水极多,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基本没有矿产资源。吐瓦鲁地势很低,土地贫瘠,经济欠发达,没真正意义的工业与农业。以出口椰乾、发行邮票和收取捕鱼为生。

2001年11月,吐瓦鲁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宣告失败,该国居民将逐步撤离,举国搬迁纽西兰。

2008年8月,吐瓦鲁首次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吐瓦鲁 
  • 英文名称:Tuvalu 
  • 所属洲:大洋洲
  • 首都:富纳富提 
  • 主要城市:富纳富提
  • 国庆日:1978年10月1日
  • 国歌:《吐瓦鲁属于上帝》 
  • 国家代码:TUV
  • 官方语言:英语 
  • 货币:吐瓦鲁元,通用澳元 
  • 时区:UTC+12
  • 政治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 国家领袖:总督:亚库巴·伊塔莱利;总理:埃内尔 索波阿加 
  • 人口数量:1.1万(2017年) 
  • 人口密度:369.9人/平方千米(2016年) 
  • 主要民族:吐瓦鲁人 
  •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 
  • 国土面积:26平方千米 
  • 水域率:忽略不计
  • GDP总计:3973万美元(2017年,国际汇率) 
  • 人均GDP:3550美元(2017年,国际汇率)
  • 国际电话区号:+688
  • 国际域名缩写:.tv
  • 道路通行:靠左驾驶
  • 海岸线:15英里 
  • 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 
  • 通用语言:吐瓦鲁语

历史沿革

1568年1月16日,西班牙航海家门达尼亚·德内拉首先发现了努伊岛,随后其他岛被陆续发现。因其8个岛群有居民,故得名吐瓦鲁,意为“八岛之群”。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诸国未注意该地(1764年5月5日年约翰·拜伦在欧洲人中最先发现这一群岛)。
1819年5月,一支英国船队再次发现此岛,并以船主之名命名该地为埃利斯群岛,其后,各国在此海域开展捕鲸活动。
1850年-1875年间,由于岛民被西方殖民者大量虏往附近斐济、萨摩亚、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种植园为奴,加上欧洲疾病在岛蔓延,岛屿原住人口急剧下降,从2万降至3000。
1877年英国建立了西太平洋高级专员公署,埃利斯群岛和其他群岛置于它的管辖之下。
1892年成为英国保护地,在行政上与北部的吉尔伯特群岛合二为一。
1916年,英国正式宣布吉尔伯特群岛和埃利斯群岛为直属殖民地,称为“英属吉尔伯特群岛和埃利斯群岛殖民地”,归英国驻西太平洋高级专员管理。
1942年-1943年间,吉尔伯特群岛被日本占领,期间吉尔伯特群岛和埃利斯群岛的行政机关一度临时迁至富纳富提,埃利斯群岛成立地方政府。
1971年,埃利斯群岛提出要求,希望与吉尔伯特群岛分离。
1974年5月建立了议会取代原来的立法委员会,议会选举产生一名主席部长。在8、9月间举行的公民公决中,90%以上投票赞成埃利斯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分离,单独成为一个国家。
1975年10月,埃利斯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分离,成为单独的英国属地并改用旧名吐瓦鲁,吉尔伯特群岛和埃利斯群岛的副总督就任吐瓦鲁的英国专员。
1976年1月吐瓦鲁完全同吉尔伯特群岛分离。
1978年2月在伦敦举行的一次会议最后所定独立宪法,6月实行自治,10月1日吐瓦鲁宣布独立,仍奉英国君主为国家元首,留在大英国协内,成为大英国协特别成员。由托阿利皮·劳蒂任总理。
1979年初,同美国签订友好条约(1983年9月生效),根据这一条约,美国放弃对吐瓦鲁南部四小岛的领土主权要求,吐瓦鲁疆域确认。
1981年9月托马西·普阿普阿继任吐瓦鲁总理。
1985年9月普阿普阿连任吐瓦鲁总理。
1986年2月,吐瓦鲁因对法国继续在法属玻里尼西亚进行核试验不满而拒绝法军舰访图。同年6月,吐瓦鲁通过宪法修正案,总督失去对政府所提建议的否决权。
1986年10月,吐瓦鲁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最不已开发国家之一。
1987年,英国决定对吐瓦鲁财政预算援款每年减少10万澳元。为解决由此带来的困难,图政府于同年6月设立吐瓦鲁信託基金。
1988年6月,吐瓦鲁总理普瓦普瓦随同南太岛国领导人访问中国,受到李鹏总理的会见。
1990年7月,吐瓦鲁要求英美赔偿在二战中破坏图农田修筑机场的损失。
1992年6月,总理佩纽出席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并在会上呼吁採取措施,防止温室效应的影响,否则将使赴图投资者却步。他对美国在环发会上的立场表示失望。
1999年4月,议会通过对帕埃尼尤总理的不信任案,选举艾奥纳塔纳·艾奥纳塔纳为总理(1999.4-2000.12.9病逝)。
2000年9月5日,吐瓦鲁成为联合国第189个成员国。12月8日,艾奥纳塔纳总理在纽西兰猝然去世。
2001年2月23日,经吐瓦鲁议会秘密选举,法依马拉加·卢卡当选新任总理(2001.2.23-12)。11月15日,吐瓦鲁政府宣布“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经失败”,面对着海平面上升,吐瓦鲁的居民将会撤出该群岛。纽西兰同意接受每年配额的撤离者,但是澳大利亚则拒绝了吐瓦鲁政府的请求。12月,吐瓦鲁议会通过对法伊马拉加·卢卡总理的不信任案,考鲁阿·塔雷克任总理(2001.12-2002.7)。
2002年7月,萨乌法图·索波阿加当选总理,议长萨洛阿·图拉·图亚。8月,组成政府:总理兼外长萨乌法图·索波阿加,副总理兼工程、通信和交通部长马蒂亚·托阿法,财政、经济计画和工业部长比凯尼·佩纽,内政和农村发展部长奥蒂尼卢·陶西,教育、体育和卫生部长阿莱萨纳·塞卢卡,自然资源、环境、能源和旅游部长萨姆克卢·艾泰奥。
2010年9月16日,吐瓦鲁举行大选,共有26名候选人竞逐15个议席。获胜的15名议员中有5人是新当选议员。9月29日,议会投票选举马蒂亚·托法出任新政府总理并组建新政府。副总理埃内尔·索波安加。
2011年1月14日,吐瓦鲁民众在首都举行示威游行,要求财政部长辞职下台,政府发布紧急命令限制集会,以免示威活动危及国家政局稳定。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吐瓦鲁位于南纬5°39′~10°45′、东经176°09′~179°51′之间,在西太平洋马绍尔群岛共和国东南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南接斐济,北临吉里巴斯,西望索罗门群岛,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其中8个岛有人居住,垂直高度不超过海平面5米。吐瓦鲁南北两端相距560千米,由西北向东南绵延散布在约13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拥有90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海岸线长约24千米,领海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吐瓦鲁的领土大部分都是珊瑚礁岛屿,且其岛屿狭长,呈圆形、半月形、方形、弓形,中间有一个或大或小的潟湖,岛上无山无河,一马平川,海拔非常低,土质为石灰岩,并多珊瑚岩沙砾,地表的水分极易渗透到地下。土地十分贫瘠,无储水区,不适合种植农作物。

气候特徵

吐瓦鲁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最高气温可达40℃,最低气温为22℃,一般年平均气温在26℃~32℃。长期以来,太平洋中南部的海水温度一般在17℃以上3~10月为旱季,11月至次年2月为雨季。年平均降水量3000毫米。

自然资源

吐瓦鲁自然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只有少数植物可以生长,几乎没有天然资源,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已开发国家(最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吐瓦鲁一共由9个环形小珊瑚群岛组成,总长度达560千米。组成吐瓦鲁的环礁或岛屿(自北向南)有纳诺梅阿环礁、纽陶岛、纳努芒阿岛(一译纳努曼加岛)、努伊环礁、瓦伊图普环礁(一译婓伊托波环礁)、努库费陶环礁、富纳富提环礁、努库莱莱环礁和纽拉基塔岛。
吐瓦鲁主要岛屿列表
环礁或岛屿面积(平方千米)位置(由北向南)
1
纳诺梅阿环礁Nanumea
3.9
5°39′S 176°08′ E
2
纽陶岛Niutao
2.53
06°06′S 177°20′E
3
纳努芒阿岛Nanumanga
3
6.28°S 176.32°E
4
努伊环礁Nui
3.37
7.22°S177.15°E
5
瓦伊图普环礁Vaitupu
5.6
07°28′S 178°41′E
6
努库费陶环礁Nukufetau
2.98
8°S 178.37°E
7
富纳富提环礁Funafuti
2.4
8°31′S 179°13′E
8
努库莱莱环礁Nukulaelae
1.82
9.38°S 179.84°E
9
纽拉基塔岛Niulakita
0.4
10°45′S 179°30′E
富纳富提是吐瓦鲁的首都,面积只有2.4平方千米,由35个小珊瑚岛组成,这里却集中了全国1/2以上的人口,2012年达6025人,过去富纳富提是殖民中心,1978年以后,成为吐瓦鲁的政治、交通中心。

国家象徵

国旗

吐瓦鲁国旗启用于1997年4月11日,是第6版。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底为浅蓝色。蓝色象徵海洋和天空。左上角为英国国旗图案,占据了旗面的四分之一,象徵吐瓦鲁与英国的关係。右侧九颗黄色五角星象徵吐瓦鲁的九个环形珊瑚群岛。
吐瓦鲁

国徽

吐瓦鲁
吐瓦鲁国徽为盾徽,制定于1976年12月3日。大盾内套有小盾,小盾下半部为黄、蓝相间的波纹,象徵海洋,表明该国是一个岛国;波纹之上的建筑物是吐瓦鲁部族集会的传统会堂——马尼巴(一译马纳拜)。小盾周围相间环绕着八只贝壳和八片香蕉叶,象徵“八岛之群”土地之肥沃。盾徽基部绘有一条黄色绶带,上用吐瓦鲁文书写着“吐瓦鲁敬奉上帝”。

国歌

《吐瓦鲁属于上帝》
歌词大意:“吐瓦鲁属于上帝”这是我们最珍爱的词句。无论吐瓦鲁的人民或领袖,都认为统治世界的是上帝。所以我们在这片土地,是在他的爱心下团结一起。当我们笃信上帝的旨意,我们便建成可靠的基地。
“吐瓦鲁属于上帝”,是我们永远高唱的歌曲!今后让我们把生命托寄,我们所祈求的上帝,我们的目光不要游移,他在指引我们达到目的。“愿我们在他光辉下治理”,是我们永远高唱的歌曲!他的无比神力,使我们的力量生生不息。向着我们敬仰的上帝,在庆典上欢呼不已。“吐瓦鲁自由和团结紧密”,是我们永远高唱的歌曲!

人口民族

吐瓦鲁全国总人口为11097人(2016年),其中约1/3的人居住在富纳富提岛。吐瓦鲁的居民大多是玻里尼西亚人种,其余为吉里巴斯人、欧洲裔等,与东加及萨摩亚属同一族肤色为棕黄色。吐瓦鲁原住民约占总人口的的97%,欧裔约占3%。
吐瓦鲁地形吐瓦鲁地形

政治

政体

宪法于1978年10月1日独立时生效,按宪法规定,图为大英国协成员国。国家元首为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英女王根据总理推荐任命总督代行国家元首职责。总理由议员选举产生。内阁对议会负责,由总理和4名部长组成。总检察长为政府的主要法律顾问。1986年6月修改宪法,总督失去对政府所提建议的否决权。
吐瓦鲁是大英国协特别成员国(不出席大英国协政府首脑会议),奉英女皇为国家元首的君主立宪国家,由英女皇任命总督代理。总督必须是吐瓦鲁公民。由英国女王根据总理推荐任命总督。
宪法规定吐瓦鲁是民主主权国家,宪法至高无上,保护公民各项基本权利和自由。

政府

2013年8月,议会通过对特拉维政府的不信任案,埃内莱·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当选总理。2015年3月,索波阿加在大选后成功连任。
索波阿加1956年2月10日出生,曾在牛津大学接受外交官培训,并在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获硕士学位。长期在政府部门任职,从政经历丰富,其兄长曾于2002年至2004年任图总理。索曾任吐瓦鲁驻斐济、巴新、萨摩亚高专,图外交部常秘等职。2010年当选议员,2013年在前总理特拉维下台后当选总理。
截至2013年,政府内的主要成员有:总理埃内尔.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副总理兼工程、通信和交通部长马蒂亚·托阿法(Matia Toafa);环境、外交贸易和劳动部长费尼卡索(Taukelina Finikaso);财政、经济计画和工业部长比凯尼·佩纽(Bikeni Paeniu);内政和农村发展部长奥蒂尼卢·陶西(Otinielu Tausi);教育、体育和卫生部长阿莱萨纳·塞卢卡(Dr. Alesana Seluka);自然资源、能源和旅游部长萨姆克卢·艾泰奥(Samuclu I' Teo)。
2013年8月,议会通过对特拉维政府的不信任案,埃内莱·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当选总理。2015年3月,索波阿加在大选后成功连任。

议会

议会称为Fale I Fono,实行一院制,由15名议员组成,分为执政(8人)与在野(7人)两派,各岛根据登记选民数量产生1—2名议员,任期4年,本届议会于2015年3月产生,现议长为奥提涅卢·陶西(Otinielu Tausi)。

政党

吐瓦鲁并没有正式组织政党,议员之间自行联合组成政团。

司法

法院设最高法院、地区法院和岛法院(共八个),审理当地民刑事案件,倘有不服,则可抗诉至首府高等法院重审。最高法院由一名大法官主持受理下级法院的抗诉案,如要进一步抗诉则由斐济抗诉法院代理或呈请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审理。

历任总督

菲亚陶·彭尼塔拉·特奥(1978.10-1986.3)
图普阿·莱坞派纳(1986.3-1990.10)
托阿利皮·劳蒂(1990.10-1994.6)
图拉加·曼努艾拉(1994.6.26-1998.3)
托马西·普阿普阿(1998.3-2010.5)
亚库巴·伊塔莱利(2010.5- )
现任总督亚库巴·伊塔莱利(Iakuba Italeli)。2010年5月接替前任菲洛伊梅阿·特利托就职。在任该职前曾于2006年到2010年担任阿皮塞·耶雷米亚内阁的教育、体育和卫生部长。伊塔莱利在吐瓦鲁议会当中代表努伊地区,该地区人口以吉里巴斯移民为主,因此伊塔莱利通晓吉里巴斯语、吐瓦鲁语和英语三种语言。

历任总理

托阿利波·劳蒂(1978.10-1982.7)
托马西·普瓦普瓦(1982.2-1989.9)
比肯尼比尤·佩纽(1989.9-1993.12)
卡穆塔·拉塔西(1993.12-1996.12)
比肯尼比尤·佩纽(肯尼贝尤·帕埃尼尤)(Bikenibeu Paeniu)(1996.12-1998.5-1999.4)
艾奥纳塔纳·艾奥纳塔纳(Ionatana Ionatana)(1999.4-2000.12.9病逝)
法依马拉加·卢卡(Faimalaga Luka)(2001.2.23-12)
考鲁阿·塔雷克(Koloa Talake)(2001.12-2002.7)
萨乌法图·索波阿加(Saufatu Sopoanga)(2002.7—2004)
马蒂亚·托法(2004-2006)(2010.9— )
现任总理埃内尔.索波阿加(Enele Sopoaga)。1956年2月10日出生。2013年8月1日起任吐瓦鲁总理。

经济

综述

收入主要来自“吐瓦鲁信託基金”、侨汇、出售捕鱼许可证和网际网路电信协定。自1990年起,“吐瓦鲁信託基金”收入每年为图政府预算做出约15%的贡献。截至2012年9月,该基金市场价值约12730万纽西兰元。主要贸易伙伴是纽西兰和澳大利亚。
吐瓦鲁资源匮乏,土地贫瘠,农业落后,几乎无工业。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已开发国家之一。家族是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单位。集体劳动,主要从事捕鱼和种植椰子、香蕉、芋头,所获物品在家族内平分。买卖主要是以物易物。外汇收入主要靠外援、捕鱼证、邮票、椰乾等出口、“.tv”网路域名出售、外国在图海域的捕鱼费以及海员汇款和在诺鲁磷矿工作的侨民汇款。
吐瓦鲁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3973万美元(2017年)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3550美元(2017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8.6%(2017年)

农业

农业主要靠种植椰子、香蕉、芋头及饲养家禽、猪等。

渔业

吐瓦鲁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渔业,虽然渔业资源丰富,但无开发能力,是世界上主要的鱼翅出产地之一。吐瓦鲁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签有渔业协定,每年可获捕鱼费约30万澳元。

外部援助

吐瓦鲁硬币吐瓦鲁硬币
吐瓦鲁长年依赖英国、澳大利亚、纽西兰、日、欧洲发展基金和联合国开发计画署提供财政援助。自1987年起,英国对图财政预算援款每年减少10万澳元。为解决由此带来的困难,图政府制订了一项发展基础设施计画,并于同年6月设立吐瓦鲁信託基金,委请英、纽、澳财政顾问公司负责管理及投资,将存款利息或投资利润作为发展吐瓦鲁经济。澳、新、英、日本和韩国为主要捐助国,2000年基金达6010万澳元。1990年利息达100万澳元,用于政府支出,占年预算的25%。现还发动其他国家参加捐款。1986年,图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已开发国家之一,使图可从世界银行得到特许贷款。根据关贸总协定,图出口商品可获特别关税待遇。
儘管经济规模小,但财政管理颇为谨慎,经常保持盈余,并无累积庞大外债。

文化

语言

当地主要语言为吐瓦鲁语,官方语言为英语,居住于北方岛屿的居民则主要使用吉里巴斯方言。

宗教

吐瓦鲁全国居民信奉基督教。

习俗

宗教上以基督教为大多数人民的信仰,在富纳富提岛上共有四间教堂及八个社区聚会所。由于各岛都有人移到富纳富提岛生活,而聚会所则扮演维繫该岛居民感情及聚集之场所。其中各岛各有一个聚会所,Nui和Niulakita则因在人口数较少而两岛合一。平均一年约有三至四次的岛聚,岛聚除传统食物外,载歌载舞同欢场面表现南太平洋的热情与民族。

饮食

传统美食fekei、falifu、subumei等多半由芋头、麵包果捣碎后加入椰浆製成。食物由各户人家分别準备,每户準备一大篮的食物,装在用林投叶编製成的laulau内,带到聚会所分享,传统煮食法以水煮和油炸为主。酒由椰子树的花梗切开流出的汁液收集成Towdy,再经由三天的发酵製成的,成为传统酒Kao;而Towdy稀释后成为日常饮料。歌舞部分,则于饭后分成主客两队竞赛,双方各着传统服装,或是正式服装,以传统歌曲舞蹈回敬对方,其中特色为图国音乐以桌子代替鼓作为伴奏,全队疯狂投入歌舞,节拍歌声响彻云霄,用以表达热诚迎宾。图国民风纯朴,治安良好,重视分享。来自同岛的乡亲可借住聚会所,食物也多由同岛的乡友共同分享。
即将被淹没的吐瓦鲁即将被淹没的吐瓦鲁

服饰

在服装上,岛民不论男女都着南国文化特色之一的沙龙裙(Sulu Fiji / Lavalava),女生的SULU颜色鲜艳,打结在旁侧;男生的则颜色暗沉,没有花色,看似西装裤,结于中侧。而出席正式场合,男性上半身多半会搭穿鲜豔颜色的岛屿服装(Island wears);女性则穿着连身洋装。一般居民平日多半不穿鞋,即使到办公大楼上班或是部长洽公,亦以拖鞋替代皮鞋。小朋友打赤脚亦为街角长久之景状。
当地习俗传统对于即将离开图国的人多半于脖子上套上贝壳或是当地种子製成的项鍊,以表达不捨之情。脖子上项鍊越多,表示人缘越好。而飞机起降时段也是全岛居民聚集的大好时机,如果要找人或是想遇见重要人士,到机场附近等待,多半不令人失望。

军事

吐瓦鲁无正规军队。设海上巡逻警察,负责海上搜救及监察。

交通

综述

截至2018年,吐瓦鲁没有铁路,有4.9千米沙面公路,以水运为主。首都富纳富提有深水港。吐瓦鲁有通往斐济等国的不定期班轮,斐济航空公司经营自楠迪经苏瓦飞富纳富提的航班。
澳洲政府所资助吐瓦鲁在首都富纳富提兴建之深水码头,可供中小型散装货轮装卸20公尺货柜。斐济首都苏瓦与富纳富提间有货轮通航,每月约1班次,澳纽亦有货轮Southern Moana往来吐瓦鲁,每1个月1班次。 至于吐瓦鲁各岛间之人员货物流通,则全赖国营600吨之货轮尼旺加二号及马努佛劳运送,且除首都有可供靠泊之码头外,该轮仅能停泊于其他各岛之沿岸,再以小船接驳上岸。

公路

当地车辆靠左行驶。内陆交通以机车及汽车为主,2009年至今,来首都已有小型民营巴士服务。

航空

吐瓦鲁地理位置偏远,土地狭小,且无良好深水港,故海空运交通均极为不便。 富纳富提国际机场仅能容70人座之小型飞机起降,截至2017年,仅斐济的苏瓦、楠迪与吐瓦鲁之间有斐济航空以ATR72-600型68人座的小飞机飞航,每周3班。
吐瓦鲁主要道路吐瓦鲁主要道路

社会

教育

普及国小教育,实行免费教育。全国有11所国小,70多名教师,约1500名在校生;有一所中学,31名教师,约350名学生。另有一所海员训练学校,约50名学生。

媒体

吐瓦鲁(广播)电台为官方电台,1975年成立,用吐瓦鲁语和英语播音。 《图瓦之声》:双周刊,有英文版和吐瓦鲁文版;共发行400份。 《蒂·拉玛》:月刊:宗教刊物。发行量1000份。

医疗

吐瓦鲁政府为国民免费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吐瓦鲁首都富纳富提有1所医院,50张床位。农村岛屿均设有生殖保健中心。截至2017年,吐瓦鲁女性占全国总人口的50.6%,其中47.3%的女性到了生育年龄。按照当地习俗,15~49岁为“安全孕产”年龄,处于生育健康的最佳阶段。按照国家的医疗政策,所有孕妇均可接受专业助产服务。

新闻出版

吐瓦鲁电台为官方电台,用吐瓦鲁语和英语播音。政府出版的唯一一份报纸《吐瓦鲁回声》(Tuvalu Echoes),可通过富纳富提吐瓦鲁传媒公司(Tuvalu Media Corporation)订阅。广播电台:2006年,吐瓦鲁天空—太平洋电视台(Sky Pacific television)开播。

外交

外交重点在太平洋地区。同英国、澳大利亚、斐济关係密切,在斐设有高专署,在纽约、布鲁塞尔、伦敦等设有外交机构。图与大英国协成员国和比利时、智利、荷兰、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有外交关係。系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英国协、世界卫生组织、万国邮政联盟、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太平洋区域环境署、亚洲开发银行等组织成员。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场激进。
与中国的关係
中国同吐瓦鲁无外交关係,“冷战”期间实行冷战政策,吐瓦鲁于1979年同台湾当局建立所谓的“外交关係”。冷战结束后有所放宽,2008年后,双方交往并不多。
1988年6月,吐瓦鲁总理普阿普阿随同南太平洋岛国领导人访华,李鹏总理会见。1997年3月,图遭风灾,中国红十字会向图捐款1万美元。1998年中国与吐瓦鲁双边贸易额为8.1万美元,皆为中方出口,无进口。2000年和2001年中图双边贸易额为零。2007年中图双边贸易额为670万美元,中方出口664万美元,进口4万美元。
同国际组织的关係
图参加的国际组织有亚太经社会、G77、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万国邮政联盟、亚洲开发银行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是大英国协特殊成员。2000年9月加入联合国。

沉没的岛国

从1993年至2017年间,吐瓦鲁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9.18厘米,按照这个数字推算,50年之后,海平面将上升37.6厘米,这意味着吐瓦鲁至少将有60%的国土彻底沉入海中。
吐瓦鲁境内9个环状珊瑚岛中有7个面积增加超过3%,其中富拿马努岛扩增大约4400平方米,增幅将近30%。这项研究发现,一些岛变大的原因是海浪、洋流和风把珊瑚残片从周围珊瑚礁冲到海岸上。
海洋地理学家认为,就人类应对气候变化而言,这项发现是“好讯息”,但环境威胁依然存在,因为一些海岛可能因海平面上升变得不适宜人类生存。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